A | A | A

第61章 激将法?小孩玩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全国高中生篮球联赛的号角尚未正式吹响,预选赛的硝烟己在雪湖市各中学间弥漫开来。作为一中篮球队的新晋成员,林栋的生活被切割成了更细碎的片段——清晨的拳桩沾着露水,白天的课堂飘着粉笔灰,傍晚的球场扬着汗水,深夜的网吧则浸在键盘敲击声里。

这天清晨,雪湖公园的老槐树下,林栋正站在薄雾里练抱球桩。双臂环抱如抱圆球,肩沉肘坠,膝盖微微弯曲,呼吸匀长如钟摆。薛老拄着拐杖站在旁边,看着他脚下碾出的浅痕,忽然用拐杖在他膝弯处轻轻一敲:“松胯,别绷着。你这是打篮球打僵了,把球场的狠劲带到拳里来了。”

林栋浑身一松,胯骨仿佛突然卸了栓,身体重心又往下沉了寸许。他苦笑:“昨天对抗赛太激烈,总想着别被撞飞。”

“怕被撞飞,就先学会‘化’。”薛老慢悠悠地说,“铁山靠不是硬撞,是借势。对方来势越猛,你越要像海绵,先吸住,再顺着劲儿推回去。打球也一样,别总想着硬碰硬。”

林栋若有所思。他想起昨天和三中的友谊赛,对方中锋像头蛮牛似的冲过来,他下意识地绷紧身体去挡,结果两人撞得都生疼。要是当时能像薛老说的那样“化”一下,或许既能护住球,又不会伤到彼此。

“薛老,您懂篮球?”

薛老哼了一声:“我年轻的时候,没篮球,有摔跤。道理都是一样的——力不到则不发,劲不用则不蓄。”他用拐杖在地上画了个圈,“你看这圈,看着是圆的,其实处处是阴阳。该收的时候收,该放的时候放,才叫会使劲。”

林栋盯着那个圈,忽然想起篮球场上的转身过人。张超总说他转身太慢,可刚才站桩时,腰胯转动明明带着股圆活劲,怎么到了球场上就变僵了?

“回去琢磨琢磨。”薛老收起拐杖,“别光顾着练力气,得练‘心眼’。”

赶到学校时,早读课刚上。江慧玲己经坐在座位上,晨光透过窗户落在她摊开的英语课本上,单词旁画着小小的思维导图。见林栋进来,她往旁边挪了挪凳子,低声说:“昨天你被撞到的时候,看着挺疼的。”

“没事,皮糙肉厚。”林栋放下书包,胳膊肘不小心碰到桌腿,疼得他龇牙咧嘴——昨天撞的地方还在隐隐作痛。

江慧玲从笔袋里拿出一管药膏,塞到他手里:“这个是我妈给我备的,活血化瘀挺管用的,记得晚上涂。”药膏管是粉色的,带着淡淡的清香,和她身上的味道很像。

林栋脸一红,赶紧道谢。前桌的袁姗姗猛地转过来,眼睛瞪得溜圆:“什么好东西?给我看看!”她抢过药膏管,看清上面的字,突然捂着嘴笑,“哎哟,这不是女生用的吗?江慧玲你也太关心我们林栋了吧!”

江慧玲的耳尖瞬间红了,抢回药膏塞回林栋手里:“别听她瞎说,就是顺手。”

吴小燕也回过头,递给林栋一个保温杯:“我妈煮了当归蛋,你喝点补补。”杯子是温热的,隔着校服都能感觉到暖意。

林栋手里握着温热的杯子,看着江慧玲泛红的耳尖和袁姗姗促狭的笑,忽然觉得被撞伤的胳膊好像没那么疼了。

上午的物理课讲圆周运动,老师在黑板上画着过山车的轨迹,林栋却盯着那个圆圈走神——这不就是薛老说的“阴阳圈”吗?速度快到一定程度,向心力就能克服重力,和打球时身体转动产生的力道,似乎有着相通的道理。

“林栋,这道题你来解。”老师突然点名。

林栋猛地回神,看着黑板上的题目,脑子里却闪过篮球在空中划出的弧线。他定了定神,拿起粉笔,竟从向心力公式联想到了投篮时的抛物线角度,嘴里说着“当速度达到√(gR)时,轨道对小球无弹力”,手里的粉笔却在黑板上画出了一道标准的投篮轨迹。

全班都笑了,老师也忍俊不禁:“看来你满脑子都是篮球啊。思路是对的,坐下吧。”

林栋红着脸坐下,江慧玲凑过来小声说:“你刚才画的轨迹,比张超投篮还标准。”

他忍不住笑了。原来当一件事住进心里,连解题都会带上它的影子。

下午的训练格外激烈。教练说下周六就要打预选赛第一场,对手是去年的亚军队伍——西中。“他们的前锋是全市得分王,”教练指着战术板,“林栋,你的任务就是防住他,哪怕让他得分,也不能让他轻松突破。”

林栋点点头。他看过西中的比赛录像,那个前锋速度快,变向灵活,像条泥鳅似的滑不溜手。

分组对抗时,张超主动要求和林栋一组。“今天我不攻,就配合你练防守。”他拍着林栋的肩膀,“别让西中看扁咱们。”

林栋有些意外,随即笑了。球场上的恩怨,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共同的目标最能磨平棱角。

张超模仿西中前锋的动作,左右变向,急停跳投。林栋试着把薛老说的“化劲”用在防守上,不再硬挡,而是脚步跟着对方移动,腰胯像装了轴承似的灵活转动,总能在对方起势的瞬间卡住位置。

“可以啊你!”张超喘着气笑,“刚才那下,我差点以为你提前知道我要往哪走。”

“猜的。”林栋擦着汗,心里却清楚,那是站桩时练出的“体感”——能从对方肌肉的细微绷紧里,预判出下一步动作。

看台上,袁姗姗举着望远镜,兴奋地跟吴小燕说:“你看林栋的脚步,是不是跟公园里练拳一模一样?”

吴小燕点点头,目光落在林栋被汗水浸透的后背。他的动作依旧不算标准,却有种说不出的协调,像棵在风中摇晃的树,看着弯了,根却扎得稳稳的。

江慧玲坐在她们旁边,手里拿着笔记本,上面画满了林栋的防守站位图。她发现林栋很少主动去断球,却总能在对方最舒服的出手位置“恰好”出现,像块磁铁,牢牢吸住对方的进攻路线。这让她想起薛老书房里的那幅字——“守中致和”。

训练结束后,林栋刚走到场边,就被一个穿西中校服的男生拦住了。那男生留着寸头,眼神带着股桀骜:“你就是林栋?”

“有事吗?”林栋皱眉。

“没什么,就是告诉你,周六的比赛,别给一中丢人。”寸头男生嗤笑一声,“听说你是靠耍小聪明进的队?到时候我会让你知道,篮球不是花架子。”

张超立刻冲过来:“你谁啊?敢在我们地盘上撒野!”

寸头男生没理他,只是盯着林栋:“敢不敢跟我单挑?现在就比。”

林栋看着他眼里的挑衅,忽然想起薛老说的“心眼”。他摇了摇头:“比赛场上见真章。现在比赢了,算不得什么。”

“怂了?”寸头男生激他。

“是没必要。”林栋拿起书包,“我还有事,失陪。”

他转身就走,步伐沉稳,没有丝毫犹豫。寸头男生愣在原地,没想到他会是这个反应,准备好的一堆嘲讽都堵在了喉咙里。

“林栋你怎么不怼他?”袁姗姗追上来,“那是西中的王牌前锋赵磊,最狂了!”

“跟他置气,耽误去网吧开门。”林栋笑了笑,“徐铭一个人忙不过来。”

吴小燕轻声说:“你做得对,别中了他的圈套。”

江慧玲也跟上来,若有所思地说:“他是想激怒你,让你在比赛中犯规。赵磊的特点就是造犯规,你要是被罚下场,一中的防守就垮了。”

林栋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还是你看得明白。”

夕阳把西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赵磊的身影远远甩在身后。林栋忽然觉得,篮球不仅是力气活,还是脑力活。防守不仅要防住对方的球,还要防住对方的算计。

晚上的网吧格外热闹。徐铭说今天来了几个西中的学生,一边打游戏一边议论周六的比赛,把林栋说得一无是处。“我跟他们打赌了,”徐铭拍着胸脯,“要是你能防住赵磊,他们就给网吧充一千块会员。”

林栋无奈地笑:“你这是把我当赌注了。”

“那不是相信你吗?”徐铭递给他一瓶冰红茶,“我看了赵磊的资料,他速度快,但下盘不稳,你用铁山靠的桩功稳稳站在他面前,他肯定绕不过去。”

林栋拧开冰红茶,忽然想起薛老说的“阴阳圈”。或许,他不用跟着赵磊的节奏跑,只要守住自己的“圈”,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深夜回家,林栋没有像往常那样看编程视频,也没有练球,而是站在院子里练了半个小时抱球桩。月光洒在他身上,像披了层银霜。他试着在站桩时想象赵磊的变向动作,腰胯转动间,仿佛能看到对方的每一个假动作。

第二天清晨,薛老看着他练铁山靠,忽然点头:“有点意思了。昨天那股僵劲没了,懂得用巧劲了。”

林栋笑了。有些道理,果然要在事上磨,才能真正明白。

周六的预选赛赛场座无虚席。袁姗姗举着“一中加油”的牌子,嗓子都喊哑了。吴小燕拿着矿泉水,紧张得手心冒汗。江慧玲坐在观众席前排,手里拿着笔记本,准备记录赵磊的进攻习惯。

比赛开始后,赵磊果然如江慧玲所说,一上来就带着球猛冲。他的速度快得像风,连续过了两个防守队员,首扑篮下。

全场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赵磊即将上篮的瞬间,林栋动了。他没有去追球,而是像棵突然扎根的树,稳稳地站在篮下,膝盖微屈,腰胯下沉,正是铁山靠的起势桩。

赵磊来不及变向,结结实实地撞了上去。

“砰”的一声闷响,赵磊像撞到了墙上,踉跄着后退了几步,手里的球也飞了出去。林栋却纹丝不动,甚至连眼神都没眨一下。

全场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袁姗姗跳起来欢呼,牌子都差点扔到场上。吴小燕捂着嘴笑,眼里闪着泪光。江慧玲看着场上那个沉稳的身影,在笔记本上写下:“守中致和,静能制动。”

赵磊又惊又怒,再次带球冲过来。这次他学乖了,想变向绕开林栋,可林栋的脚步看似缓慢,却总能提前半步卡住位置。那不是速度,而是预判;不是硬挡,而是用身体划出一道无形的墙,让赵磊怎么绕都绕不过去。

第一节结束时,赵磊一分未得,还因为急躁吃了个犯规。他站在场上,看着林栋平静的眼神,第一次感到了挫败——这个人明明没做什么花哨的动作,却像个解不开的谜,让他所有的技巧都失了效。

中场休息时,教练拍着林栋的肩膀,激动得说不出话。张超递过来一瓶水:“行啊你,把那小子气的,脸都绿了。”

林栋喝了口水,目光看向观众席。袁姗姗正冲他挥手,吴小燕笑着点头,江慧玲举起笔记本,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笑脸。阳光透过体育馆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他身上,暖洋洋的。

他忽然明白,所谓的“守中致和”,不仅是拳理,是球技,更是生活的道理——守住自己的节奏,不被外界的喧嚣裹挟,才能在风来的时候,站得稳稳的。

下半场的比赛,赵磊彻底没了脾气。林栋的防守像一张无形的网,看似松散,却无处不在。最终,一中以十五分的优势赢了比赛。

终场哨响的那一刻,队友们抱着林栋欢呼,把他抛向空中。林栋笑着,心里却异常平静。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己经找到属于自己的“圈”——一个用拳理、用心思、用坚持筑起的,谁也撞不破的圈。

走出赛场时,夕阳正浓。袁姗姗兴奋地说要去网吧庆祝,徐铭肯定己经备好了可乐。吴小燕轻声说:“我妈炖了汤,去我家喝吧。”江慧玲看着林栋,眼里闪着笑意:“恭喜你,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林栋看着他们,忽然觉得,这场比赛的胜利,从来都不止属于他一个人。那些清晨的指点,课上的关心,场边的加油,都是他能站得稳稳的底气。

秋风卷着落叶从脚边跑过,带着点胜利的甜味。林栋握紧手里的书包带,脚步轻快地往前走去。他知道,下一场比赛还在等着他,就像生活里总有新的挑战在前方。但只要守住心里的那片“中”,无论风从哪个方向来,他都能稳稳地站着,笑着迎接每一个清晨和黄昏。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