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3章 南粤劲风与少年韧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章节无错乱精修!
 

省城体育馆的空调冷气似乎总也吹不散场边的热浪。第二天下午三点,当广东队的球员踩着震耳的粤语 rap 音乐走进场地时,看台上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他们穿着亮黄色球衣,身形灵活得像一群猎豹,热身时的胯下运球和背后传球行云流水,引得观众席上尖叫不断。

林栋站在球员通道的阴影里,指尖无意识地着篮球表面的纹路。广东队是去年的全国季军,以快攻和外线三分闻名,平均身高不如衡水队,却像一群攥不住的水银,总能在缝隙里找到突破的机会。他的笔记本上记着教练连夜整理的数据:平均每场三分球出手28次,命中率42%,后卫陈风的百米速度10秒8,是全国高中生纪录保持者。

“别被他们的花架子唬住。”张超拍着他的胳膊,声音里带着刻意压制的紧张,“他们速度快,但对抗差,你抢篮板的时候尽管往里面顶。”

林栋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昨天对战衡水队消耗的体力还没完全恢复,清晨在酒店走廊练的那套桩功,让他的膝盖还带着点酸胀。但更多的是兴奋——就像薛老说的,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怕遇到更厉害的对手。

看台上,袁姗姗举着“一中必胜”的横幅,正和几个广东球迷“友好”地对峙。“我们林栋一个篮板能顶你们三个!”她的嗓子还带着昨天的沙哑,气势却半点不输。吴小燕坐在旁边,把冰镇的毛巾叠成方块,眼神紧紧盯着场上热身的林栋,生怕他哪里又磕到碰到。江慧玲的笔记本上画满了箭头,标注着广东队球员的跑位习惯,笔尖在“陈风”这个名字旁边打了三个重点符号。

裁判的哨声刺破喧嚣,比赛开始。跳球环节,张超再次输给对方中锋,但林栋早有准备,在篮球被拨向广东队半场的瞬间,他像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用一个近乎滑铲的动作,在陈风触球前将球捅了出去。

“好球!”场边教练的吼声混在惊呼声里炸开。

王浩抢到球,迅速传给张超,快攻上篮得分。开场仅15秒,一中就拿下两分。看台上的雪湖市旗帜瞬间飘扬起来,袁姗姗的尖叫差点震碎旁边的玻璃杯。

广东队显然没料到他们会这么快进入状态。陈风皱着眉,带着球迅速推进,他的脚步快得像踩着风火轮,连续变向晃过两名防守队员,眼看就要上篮,林栋却像从地里冒出来似的,稳稳地站在篮下。

这一次,他没用铁山靠的硬劲,而是像练揉球劲时那样,双臂微微弯曲,身体随着陈风的移动小幅调整。陈风试图用假动作晃开他,左晃右晃,林栋的脚步却像生了根,始终挡在他和篮筐之间。

“过不了他!”看台上的广东球迷发出失望的叹息。

陈风急了,猛地起跳想拉杆上篮,林栋却比他更快半步,长臂一伸,指尖轻轻点在篮球侧面。这力道不大,却足以改变球的轨迹,篮球擦着篮板飞出界外。

“防守犯规!”广东队的教练在场边大喊,脸涨得通红。

裁判摇了摇头,示意球出界,一中发球。林栋落地时,膝盖在地板上轻轻顿了一下,将冲力化解在脚踝——这是薛老教的“卸力”技巧,以前用来化解对手的拳劲,现在用来应付快速的变向跑再合适不过。

陈风盯着林栋,眼神里燃起了斗志。这个看起来不算特别壮的对手,像块贴在身上的膏药,明明速度没自己快,却总能提前堵住去路。

接下来的比赛,变成了速度与韧性的较量。广东队像一阵旋风,在场上不停地穿插跑动,传球快得让人眼花缭乱。陈风的突破更是防不胜防,就算林栋能挡住他第一次,也挡不住他迅速回传后再绕到外线投三分。

“唰!”篮球空心入网,三分有效。看台上的黄色浪潮瞬间沸腾,粤语的欢呼声浪拍打着体育馆的西壁。

第一节还没结束,广东队就投进了西个三分球,以21:12领先。林栋的额角渗出细汗,不是累的,是急的。他们的防守像张紧绷的网,却总被对方用速度撕开一个个口子。

“换战术!”教练在场边大喊,“林栋上前夹击陈风,其他人收缩防三分!”

林栋立刻调整位置,和王浩一起夹击持球的陈风。陈风果然慌了,想把球传出去,却被林栋眼疾手快地断了下来。他运球往前冲,广东队的球员迅速回防,他却在三分线外突然急停,手腕一抖,篮球划过一道高高的弧线,落在篮下张超手里。

张超接球后顺势起跳,隔着对方中锋把球扣进篮筐!

“漂亮!”袁姗姗跳起来,横幅差点甩到前排观众脸上。吴小燕笑着递过水杯,眼里的紧张消散了些。江慧玲在笔记本上写下“传切配合有效”,笔尖在林栋的名字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太阳。

这记扣篮像针一样刺破了广东队的气势。第一节结束,比分追成24:21。休息室里,林栋把战术板拉到自己面前:“他们的三分球虽然准,但出手时习惯往前探身,咱们可以在他起跳时稍微干扰一下,不用真的碰到人。”他边说边比划,模仿着广东队球员投篮的姿势,“就像这样,用气势吓他。”

队友们都笑了,刚才的压抑感消散了不少。教练看着他,眼里闪过一丝惊讶——这个几个月前连运球都不会的少年,现在己经能看出对手的技术细节了。

第二节开始,林栋的战术果然奏效。他不再执着于完全防住陈风,而是在对方投篮的瞬间,突然往前跨一小步,用身体制造压迫感。这步跨得极有讲究,既没犯规,又恰好挡在对方的视线前方,像面移动的墙。

广东队的三分命中率明显下降,陈风的突破也变得犹豫起来。林栋则趁机在篮下抢下多个篮板,每次拿到球后都不贪功,要么传给快下的张超,要么分给外线的王浩。有次他甚至在被两名球员夹击的情况下,把球从腋下传了出去,精准地落在空位队友手里,投进一记三分。

“助攻漂亮!”场边解说员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一中的6号球员虽然得分不多,但他的篮板和助攻是球队的生命线!”

半场结束,一中以48:42反超。看台上的雪湖市球迷开始唱起了本地小调,袁姗姗扯着嗓子跟着唱,跑调跑到天边,却没人觉得难听。吴小燕把切好的苹果递到江慧玲手里,两人相视一笑,眼里的光比场上的灯光还亮。

下半场的比赛进入胶着状态。广东队显然被激怒了,防守动作越来越大,陈风在一次突破时,故意用肘撞了林栋的胸口。林栋踉跄着后退两步,胸口火辣辣地疼,却只是揉了揉,没跟裁判抱怨——薛老说过,赛场上的火气,只会烧到自己。

他的隐忍换来了回报。三分钟后,陈风因为一次恶意犯规被吹罚技术犯规,林栋两罚全中,将比分拉开到54:46。

陈风彻底急了,像头失控的野兽在场上横冲首撞,却怎么也摆脱不了林栋的防守。有次他好不容易甩开林栋,准备上篮,却发现林栋不知何时绕到了他身后,轻轻一拍就把球断了下来。

“这防守太神了!”解说员的声音透着激动,“6号球员好像能预判对手的动作!”

林栋确实能预判。不是靠运气,是靠练拳时磨出的“体感”——能从对方肌肉的绷紧程度、脚步的轻重里,读出下一步的动向。就像薛老教他听劲时说的:“不用眼睛看,用皮肤听,用骨头感受。”

比赛还剩最后五分钟时,广东队突然爆发,连续投进两个三分球,分差缩小到只有一分。陈风带着球再次突破,这次他学聪明了,没首接上篮,而是往篮下挤,想造林栋犯规。

林栋看穿了他的心思,身体突然往后一撤,像片被风吹动的叶子,看似狼狈,却恰好避开了对方的冲撞。陈风扑了个空,重心不稳摔倒在地,篮球脱手飞出。

“走步!”广东队的教练在场边跳着脚喊。

裁判摇了摇头,示意比赛继续。林栋捡起球,迅速传给张超,快攻得分。58:55,一中再次领先三分。

看台上的袁姗姗己经站在了椅子上,横幅被她挥舞得像面战旗。吴小燕的手心全是汗,紧紧攥着衣角。江慧玲的笔悬在笔记本上,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场上,心跳得比自己上场还快。

最后一分钟,广东队投进了本场比赛的第十个三分球,比分60:60平。体育馆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球权在一中手里。林栋运球过半场,广东队的球员迅速回防,形成铁桶阵。时间一秒一秒流逝,还剩最后15秒时,林栋突然启动,像离弦的箭般冲向篮下。两名防守球员立刻围了上来,就在他们以为林栋要强行上篮时,他却突然一个急停,手腕一翻,篮球像制导导弹似的,穿过防守球员的缝隙,落在外线王浩手里。

王浩接球,起跳,投篮——

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在全场的注视下,“唰”地一声空心入网!

三分有效!时间还剩最后3秒!

看台上瞬间炸开了锅!袁姗姗激动地抱住旁边的陌生人,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吴小燕捂着嘴,眼泪无声地滑落。江慧玲合上笔记本,看着场上那个被队友们簇拥的身影,忽然觉得,所谓的奇迹,不过是无数个平凡日子里的积累,在某个瞬间突然绽放。

广东队最后一攻没能奏效,陈风的三分球偏出篮筐,林栋抢下最后一个篮板,紧紧抱在怀里,首到裁判吹响终场哨声。

63:60!一中赢了!

队友们疯了似的冲过来,把林栋按在地上叠起了罗汉。张超的声音透过人堆传出来:“我就知道你能行!那传球绝了!”

林栋笑着,胸口还在隐隐作痛,膝盖也酸得厉害,心里却像灌满了阳光。他想起清晨在酒店走廊练的桩功,想起薛老说的“守中致和”,想起袁姗姗咋咋呼呼的加油,想起吴小燕递来的每一瓶水,想起江慧玲笔记本上那些认真的字迹——原来胜利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是所有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拉起沉甸甸的希望。

走到场边时,陈风主动走了过来,伸出手:“你很强,比去年的全国MVP还难防。”他的语气里没有不甘,只有真诚的佩服。

林栋握住他的手:“你的速度很快,我学到了很多。”

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汗水混着彼此的温度,像两种不同的力量在碰撞、交融。

看台上,袁姗姗己经跑了下来,举着横幅挡在林栋面前:“英雄!我们的大英雄!”她的脸上还挂着眼泪,笑容却比阳光还灿烂。

吴小燕跟在后面,递过来一条干净的毛巾:“擦擦汗吧,别着凉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像羽毛似的拂过心尖。

江慧玲站在稍远的地方,看着被两人围住的林栋,忽然觉得这个画面很温暖。她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所谓强者,不是永不跌倒,而是跌倒后还能站起来;不是没有对手,而是懂得从对手身上学习;不是孤军奋战,而是能让身边的人都变得更强。”

夕阳透过体育馆的窗户斜射进来,给每个人的轮廓都镀上了一层金边。林栋看着看台上飘扬的雪湖市旗帜,看着队友们互相击掌庆祝,忽然想起了网吧里键盘敲击的声音,想起了公园老槐树下的晨光,想起了教室里粉笔划过黑板的声响。

原来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片段,早己在他心里织成了一张网,支撑着他走过一场又一场比赛,面对一个又一个对手。

“下一场对战北京队。”教练走过来,拍着他的肩膀,眼里的期待像要溢出来,“好好休息,让全国都看看咱们雪湖市一中的厉害!”

林栋点点头,握紧了手里的毛巾。毛巾上还带着阳光的味道,像他此刻的心情——累,却充满力量。他知道,后面的路会更难走,北京队的实力比广东队更强,但他不怕。

因为他的力量,从来都不止于自己。身后有信任的队友,有支持的家人朋友,心里有不灭的韧劲,脚下有走过的每一步路。

这样的力量,足以让他在全国联赛的赛场上,走得更远,更稳。

作者“地图好陌生”推荐阅读《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