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丝斜斜地织着,把老街的灯晕染成一片模糊的暖黄。林栋推着自行车站在“林记电器”的屋檐下,看雨滴顺着玻璃幕墙往下淌,在地面聚成小小的水洼,倒映着“诚信经营”的LED灯牌,像块碎掉的镜子。车筐里的《电磁学进阶教程》裹着塑料袋,封面上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在水光里若隐若现,倒比平时多了几分流动的灵气。
“进来避避雨!”父亲从柜台后探出头,手里的抹布还在擦一台刚拆开的咖啡机,金属外壳被擦得能照见人影。他肩头的衬衫洇着片深色——刚才帮三楼的王奶奶搬微波炉时蹭的雨水,“刚袁姗姗妈来挑电暖器,说文科班晚自习的空调坏了,孩子们冻得手都握不住笔。我给拿了带智能控温的那款,静音,不吵着做题。”
母亲正对着电脑屏幕敲计算器,键盘声清脆得像雨打玻璃。“你爸现在进货都讲究‘大数据’了,”她笑着指了指屏幕上的图表,“上周护眼台灯卖得最好,他说准是高三家长买的,这周首接从省城调了五十台,果然没剩几盏了。”
林栋接过母亲递来的姜茶,杯壁的温度顺着指尖漫上来。柜台角落的纸箱印着“北京特产”,是从决赛驻地带回来的——给薛老的茯苓饼用红绳捆着,给江慧玲的航天模型装在透明盒子里,还有给吴小燕的精密螺丝刀套装,“她说拆实验室的示波器总缺趁手的家伙”。
“张超刚发微信,说省体校周末放两天假,”父亲划着手机屏幕,指尖在对话框上顿了顿,“还说要请你吃‘老街饭庄’的糖醋排骨,说上次你帮他攒的电脑看战术视频特别清楚,比队友的显示器色彩准多了。”
玻璃门“叮咚”响时,雨势正密。江慧玲抱着文件夹冲进來,额前的碎发贴在脸上,水珠顺着发梢滴在文件夹上,晕开浅浅的印子。“物理老师让我把这个给你,”她把文件夹往柜台上一放,露出里面的决赛报名表,“全国决赛的回执单,得家长签字,下周一就得交。”
她的眼镜片蒙着层水汽,林栋抽了张纸巾递过去,指尖擦过她的手背时,两人都像被静电触了下,猛地缩回手。“谢谢,”江慧玲擦着镜片,声音轻得像雨丝,“老师说要是你能拿奖,就能争取清华的自主招生资格,咱们学校还没人试过呢。”
母亲在旁边搭话:“今晚留这儿吃饭吧,我让你叔炖排骨,就当提前给小栋庆功。”
“不了,”江慧玲把文件夹塞进书包,“我爸让我去‘极速先锋’帮徐铭看看服务器,说这几天下雨总掉线,怀疑是线路受潮。吴小燕也在那儿,说要从电磁屏蔽的角度找找原因——她连法拉第笼的原理都搬出来了。”她忽然抬头,睫毛上还挂着水珠,“对了,薛老让我转告你,他把当年修电台的笔记翻出来了,说里面的电路调试经验对你做实验有帮助,让你有空去拿。”
雨势渐缓时,两人往网吧走。路面被洗得发亮,倒映着沿街的灯火,像条流淌的星河。路过体育场时,看见吴小燕穿着荧光绿的雨衣在跑步,雨靴踩过积水时溅起银亮的水花,步频均匀得像节拍器。
“她怎么下雨天还练?”林栋问。
“体能测试差了0.5分,”江慧玲望着跑道上的身影,“体育老师说高三体能不达标会影响录取,她就每天雷打不动跑三千米,说‘物理再好,也得有扛得住熬夜的身体’。”
“极速先锋”的暖风机嗡嗡作响,一进门就被热风裹住。徐铭蹲在服务器机房前,万用表的表笔搭在接线上,金链子上的平安扣沾着点油污,晓雅举着手电筒给他照亮,光束在电路板上晃来晃去。“可算来了!”徐铭抬头时,眼里的红血丝像蛛网,“这破服务器,晴天好好的,一到雨天就掉包,快把我逼疯了!”
吴小燕从机房里探出头,头发上别着支万用表探针,像枚奇怪的发卡:“我测了接地电阻,下雨天数值飙升,肯定是接头氧化了。林栋你看这个读数,是不是超过标准值了?”
林栋接过测试仪,显示屏上的数字跳得厉害。“确实偏高,”他蹲下身摸了摸接地线的接头,“氧化层导致接触不良,得重新处理。就像薛老那台老收音机,下雨天杂音大,都是接头氧化闹的。”
晓雅端来两杯热可可,杯口浮着层奶油:“徐铭说今晚修不好,明天战队训练就得停,那几个小子非掀了屋顶不可。”她的目光在林栋和江慧玲之间转了圈,忽然笑了,“你们俩头发都湿了,像刚从水里捞出来的——我这儿有吹风机,快吹吹。”
江慧玲从包里掏出吹风机插上电,调了低温档递过来:“温风伤头发,我妈说的。物理老师也说,感冒会让大脑供氧不足,解物理题的速度会变慢。”
林栋吹头发时,闻到股桂花甜香——晓雅放在吧台的桂花糕,塑料盒上印着“雪湖老字号”。“刚从袁姗姗家的铺子买的,”晓雅拿起一块递过来,“她说文科班同学熬夜刷题,就靠这个提神,还让我给你带几块,说‘吃甜的能激活快乐因子,解物理题更有劲’。”
“搞定了!”吴小燕忽然欢呼一声,举着测试仪跑出来,脸上沾着点凡士林——刚涂在接头上防氧化的,“你看现在的读数多稳,比张超投篮的命中率还准!”
徐铭拍着大腿笑:“还是你们读书人厉害!我琢磨三天没弄明白的事,你们半小时就搞定了。今晚我请客,‘老街饭庄’,谁都别缺席!”
雨停时,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给路面镀了层银霜。五个人往饭庄走,晓雅的帆布鞋踩过水洼时“啪嗒”响,吴小燕手里转着螺丝刀哼着自编的公式歌,江慧玲和林栋走在后面,偶尔碰在一起的胳膊带着微弱的暖意。
“你说决赛的实验题会是电学还是光学?”江慧玲踢着路边的小石子,鞋尖沾着片梧桐叶。
“说不定是热力学,”林栋望着天边的月亮,“这几天气温降得快,老师说可能考低温现象。就像徐铭的服务器,温度一低运行速度就快,温度高了就罢工。”
饭庄的红灯笼在晚风里晃悠,张超己经在门口等着了,黑色连帽衫的帽子歪在一边,看见他们就喊:“栋哥!慧玲!我点了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刚出锅的,香得能把舌头吞下去!”
包厢里的圆桌摆得满满当当,中间的火锅咕嘟咕嘟冒着泡,把羊肉卷煮得发白。张超给每个人倒可乐,泡沫溢出来像座小雪山:“我跟你们说,省体校的教练可严了,每天五点就起来练体能,不过我发现个规律——”他夹起块羊肉蘸满麻酱,“冲刺跑的呼吸节奏,跟物理老师说的简谐运动周期一模一样,掌握了这个,速度快了不少!”
袁姗姗忽然推门进来,手里提着个纸袋:“我就知道你们在这儿!”她把纸袋往桌上一放,里面是几本《高考作文素材》,“给你们带的,里面有不少科技发展的例子,林栋你写竞赛心得时能用得上。”她辫子上系着个物理公式挂件,是江慧玲送的,“我妈说多沾沾理科生的灵气,作文能多拿几分。”
火锅的热气漫过头顶时,薛老拄着拐杖进来了,军绿色外套上还沾着雨珠。“刚从你家过来,”他往林栋身边坐,拐杖往地上一顿,“你妈说你在这儿吃饭,我就猜着了。给,这是我修电台的笔记,里面的电路调试土办法,比课本上的实用。”
老人翻开笔记,泛黄的纸页上用蓝黑墨水写着工整的字,间或画着电路图,旁边标着“雨天防潮:涂凡士林”“接触不良:用砂纸打磨”。“当年在部队条件差,都是靠这些土办法解决问题,”薛老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个信号放大电路,原理跟你们实验的三极管放大电路一模一样,就是元器件简陋点。”
林栋接过笔记,指尖触到老人写的批注:“万物相通,理法归一”,忽然觉得这泛黄的纸页比任何奖状都珍贵。他想起父亲修电器的工具箱,徐铭的服务器机房,张超的篮球场,袁姗姗的笔记本,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片段,都被“认真”这根线串在了一起。
回家的路上,月光把影子拉得很长。张超搂着林栋的肩膀哼着跑调的歌,袁姗姗和晓雅讨论着新出的桂花糕口味,江慧玲和吴小燕借着路灯看薛老的笔记,时不时发出小声的惊叹。
林栋抬头望了望夜空,北斗七星清晰可见,像把沉默的勺子。他知道,无论是即将到来的物理决赛,还是父亲的省城分店,张超的体校梦,袁姗姗的文科路,都像这秋夜里的星轨,只要踏踏实实地走,总会通向该去的地方。
而那些藏在雨里的努力,写在公式里的梦想,混在火锅热气里的欢笑,终将在某个清晨,变成照亮前路的光。当林栋把薛老的笔记放进书包时,仿佛听见里面传来细碎的声响,像无数个梦想正在悄悄发芽,在这个秋夜里,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地图好陌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