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1章 台灯下的少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章节无错乱精修!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最新章节随便看!

暖黄色的台灯把光泼在林栋的草稿纸上,把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曲线映得发亮。他握着铅笔演算到第三遍时,笔尖在“磁场强度公式”的符号上顿了顿——窗外传来“林记电器”卷闸门拉下的声响,父亲收摊的吆喝混着老街的市井声,像给这道难题配了段温柔的背景音。

“歇会儿吧,”母亲端着盘切好的苹果走进来,果盘是她新学的雕花样式,苹果皮被削成连贯的螺旋,在灯光下像条蜷曲的银蛇,“你爸说刚在楼下碰到张超妈,说省体校要打友谊赛,张超是主力,这周末回来请大家吃饭,地点定在‘老街饭庄’,说那儿的包厢大,能容下咱们一群人。”

林栋咬了口苹果,清甜的汁水漫过舌尖。他忽然注意到母亲鬓角的白发,在台灯下泛着银光——上次去北京前还没这么显眼,大概是这阵子忙着筹备省城分店,没少熬夜。“省城的装修图纸我看了,”他把苹果核放进垃圾桶,“电路布局得改改,收银台的插座间距太近,容易打架,我标在图纸背面了。”

母亲拿起图纸,手指在他画的红圈上点了点:“还是你想得细。你爸昨天去看现场,回来跟我说施工队把网线和电线捆在一起了,急得首转圈,我说等你有空去看看,他非说‘儿子忙着备赛,我自己琢磨’,结果半夜还在翻你的电路笔记。”

书桌角落的航天模型忽然晃了晃——是江慧玲送的神舟飞船摆件,太阳能板在台灯下泛着微光。林栋拿起模型,底座上刻着的“星辰大海”西个字被得发亮,忽然想起她昨天在微信里说的:“物理老师把你的决赛模拟题编成了校本教材,说要让学弟学妹们学学‘如何用生活经验解物理题’。”

手机震动时,林栋还以为是江慧玲发来的考点总结,屏幕上却跳出“徐铭”的名字,背景是“极速先锋”网吧的监控画面——晓雅正举着个拆开的游戏鼠标,在吧台前给战队成员讲解传感器原理,徐铭蹲在旁边,手里的螺丝刀举了半天,愣是没敢下手。

“栋哥救命!”徐铭的大嗓门从听筒里炸出来,夹杂着键盘敲击声,“晓雅说要给鼠标换微动开关,说原装的响应速度不够快,我看她拆得七零八落,这要是装不回去,战队明天的训练赛就得用旧鼠标了!”

林栋笑着点开免提:“让晓雅把电路板上的定位柱拍给我,微动开关的焊点是镀金的,别用普通烙铁,用你们修服务器的恒温烙铁,温度调到350度……”他忽然瞥见屏幕角落里的吴小燕,正趴在服务器机房门口写东西,笔记本上摊着的电路图比网吧的线路图还复杂。

“吴小燕也在?”林栋问。

“可不是嘛,”徐铭的声音压低了些,“她说要给服务器做‘电磁兼容性优化’,拿了个频谱分析仪在测信号干扰,说这玩意儿比物理实验室的还灵敏。刚才还跟我念叨‘你的路由器天线角度不对,信号覆盖有盲区’,听得我头都大了。”

挂了电话,林栋发现母亲正对着本旧相册出神,封面是他小时候坐在“林记电器”维修台旁的照片,手里举着个拆到一半的收音机,满脸黑灰。“这是你八岁那年,”母亲用手指拂过照片,“你爸修收音机,你非得跟着拆,结果把电容焊反了,开机就冒黑烟,吓得首哭,说‘以后再也不碰电器了’。”

林栋忽然想起薛老上次来送的电台笔记,泛黄的纸页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收音机草图,旁边标着“小栋拆坏的那台,后来修好了,能听评书”。老人当时摸着他的头说:“搞技术的就得有股拆东西的狠劲,拆坏了不可怕,怕的是不敢拆,更怕拆了装不回去。”

台灯的光忽然暗了暗,是电压不稳——老街的电网总这样,一到用电高峰就掉压。林栋起身去客厅拿稳压器,路过父亲的书桌时,看见摊开的笔记本上写着“给小栋的营养计划”,列着“早上鸡蛋+牛奶(补充蛋白质)”“晚上核桃+蓝莓(健脑)”,字迹比进货单上的工整多了。

回到书桌前,手机又亮了,是吴小燕发来的长图——她把服务器机房的线路图和物理课本里的“电磁屏蔽”章节拼在一起,用红笔标着“此处应加金属网,参考法拉第笼原理”,末尾还画了个举着螺丝刀的小人,旁边写着“向林栋学习”。

林栋刚要回复,窗外传来篮球撞击地面的声响,咚、咚、咚,节奏均匀得像节拍器。他掀开窗帘一角,看见张超穿着省体校的队服,在“林记电器”门口的空地上投篮,运动裤的裤脚还沾着点泥——大概是刚从省城回来,没回家就先跑过来了。

“栋哥!”张超的投篮动作顿了顿,篮球在指尖转了个圈,“我妈说你备赛呢,没敢上去打扰!给你带了省体校的纪念笔,教练说这笔写公式特别顺!”他把笔从铁丝网缝里塞进来,笔身上印着“拼搏”两个字,笔帽上还沾着点汗水。

林栋接过笔,忽然注意到他右手食指的茧子厚了不少,指甲缝里还嵌着点篮球场的塑胶颗粒。“训练很累吧?”他靠在窗边问。

“累是累,但值!”张超起跳投篮,篮球划过的弧线在路灯下像道银亮的彩虹,“教练说我进步快,下周的友谊赛让我打首发!对了,我把你教我的‘抛物线原理’用到投篮上了,调整了出手角度,命中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队友都问我是不是偷偷报了物理班!”

他弯腰捡球时,运动服的领口露出半截项链,是个小小的篮球吊坠。“这是袁姗姗送的,”张超有点不好意思地拽了拽衣领,“她说这叫‘能量守恒’,把好运都储存在里面,需要的时候就能爆发。她还说,文科班的同学都在给你加油,把你的‘电路记年法’写在黑板上,说要跟你‘文理双丰收’。”

张超离开后,老街渐渐安静下来,只有“极速先锋”的霓虹招牌还在闪烁,像颗不肯睡的星星。林栋翻开物理决赛的实验手册,在“全息摄影”那页看到江慧玲贴的便利贴:“记得带偏振片,上次实验室的被吴小燕借去测服务器信号了,她说能过滤干扰,就像给数据戴了副墨镜。”

台灯的光晕里,忽然飞进只萤火虫,翅膀扇动的微光落在草稿纸上,把“波粒二象性”的公式照得忽明忽暗。林栋想起薛老笔记里的话:“光既是波也是粒子,就像人,既要像波一样包容,也要像粒子一样坚定。”

母亲端来杯热牛奶时,看到他正对着萤火虫发呆。“这虫子有什么好看的?”她把杯子放在桌角,“小时候你总抓来放进玻璃瓶,说要研究‘生物发光原理’,结果半夜被虫子爬醒,哭着喊你爸救命。”

林栋笑着把萤火虫放飞窗外,看着它的光融进夜色里。“妈,”他忽然开口,“等我比完赛,陪你和爸去省城看看分店吧,顺便帮施工队把电路理理。”

母亲的眼睛亮了:“好啊,你爸还说要在省城给你买套参考书,说那边的书店大,能淘到北京教授写的专著。”她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红绳结,“这是薛老给的,说他在部队时戴过,能保平安。我给你系在笔袋上,做题时就能想起老人的心意。”

红绳结系在笔袋上,和江慧玲送的航天模型摆在一起,像个小小的祈福坛。林栋重新拿起铅笔,笔尖落在“光的干涉”实验题上,忽然想起徐铭网吧里的服务器指示灯——红的、绿的、黄的,在黑暗中闪烁的样子,像极了实验室里的干涉条纹。

他的思路忽然变得格外清晰,把服务器的信号干扰类比成光的衍射,把战队成员的反应速度换算成光的传播时间,笔尖在草稿纸上游走的速度,比平时快了不止一倍。原来那些藏在市井里的声响——父亲的吆喝、网吧的键盘声、篮球的撞击声、同学的笑声——都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解题的钥匙。

台灯的光依旧明亮,林栋合上实验手册,在扉页上写下:“物理不在课本里,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窗外的月光漫进来,把这句话照得格外清晰,像句写给自己的评语。

他知道,距离全国决赛还有不到一周,高三的压力也像潮水般涌来,但只要想起这些散落在雪湖市各个角落的温暖——父亲的电路笔记、母亲的热牛奶、江慧玲的便利贴、吴小燕的电路图、张超的篮球、徐铭的求助电话、袁姗姗的祝福——就觉得心里踏实得很。

这些看似细碎的片段,像无数颗小星星,在他的世界里组成了独特的星轨,指引着方向,也温暖着前路。而台灯下的少年,正沿着这条由人间烟火铺就的轨道,一步步走向属于他的星辰大海。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 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