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灯的光晕在草稿纸上投下圈暖黄,把“全国物理决赛注意事项”的打印字体照得微微发涨。林栋用红笔在“实验器材检查”那栏画了个着重号时,楼下传来“林记电器”卷帘门的声响,父亲收摊的咳嗽声混着老街的晚风,漫进二楼的窗户,像句温柔的提醒。
“东西都收拾好了?”母亲端着碗银耳羹走进来,瓷勺碰到碗沿的脆响里,飘着股淡淡的冰糖香。她把碗放在台灯旁,视线扫过摊开的行李箱——薛老送的电台笔记压在最底层,江慧玲手绘的北京地图铺在中间,吴小燕整理的电磁学公式集放在最上面,边角还夹着张“极速先锋”的便签,是徐铭写的“服务器调试口诀”,歪歪扭扭的字里透着认真。
林栋舀了勺银耳羹,胶质滑过喉咙时,忽然注意到母亲的指甲——新涂了层淡粉色的指甲油,是晓雅上次来店里帮忙时给她涂的,“说林婶得有点年轻模样”。此刻指甲上沾着点线头,大概是缝补他的实验服时蹭的。
“省城分店的装修队说,电路改造得等你回来把关,”母亲坐在床沿,手指着行李箱的拉杆,“你爸非说‘儿子不在家,我不敢签字’,其实是想让你比赛完了去省城歇歇,说那边的科技馆新上了航天展,正合你心意。”
书桌上的航天模型忽然晃了晃,是窗外的风灌进来带起的。林栋把模型扶正,底座上“星辰大海”的刻字被台灯照得发亮,想起江慧玲下午发来的微信:“我爸把去北京的机票酒店都确认好了,航班号存在你手机备忘录里,靠窗的位置,说能看到云层上面的太阳。”
手机震动时,屏幕上跳出“张超”的名字,背景是体校宿舍的天花板,角落里能看到挂着的篮球服,号码“7”被汗水浸得发深。“栋哥!明早我去送你!”大嗓门从听筒里炸出来,混着队友的笑闹声,“我跟教练请假了,说必须去给未来的清华学霸送行,教练骂我‘就你会拍马屁’,但还是准假了!”
林栋笑着应下时,听见听筒里传来翻东西的声响。“对了,给你带了个好东西,”张超的声音忽然压低,“省体校食堂的酱牛肉,我让阿姨多放了点辣,你在火车上垫垫肚子。别告诉别人啊,这是我偷偷藏的,队友知道了能把我饭盒抢空。”
挂了电话,母亲正对着本相册出神,泛黄的纸页上是他十岁那年的照片——站在“林记电器”的维修台前,手里举着个修好的收音机,咧着嘴笑,门牙还缺了颗。“那天你爸教你焊电容,烫了个泡都没哭,”母亲用指尖点了点照片上的烫伤膏,“晚上睡觉还攥着那个收音机,说‘以后要修宇宙飞船’。”
林栋忽然想起薛老下午送来的牛皮纸袋,里面除了包雪湖特产的香榧,还有本1980年的《无线电》杂志,翻开泛黄的内页,夹着张老人年轻时的照片——穿着军装蹲在电台前,手里的电烙铁冒着白烟,背景里的红旗在风里猎猎作响。“这是我第一次独立修好电台那天拍的,”老人当时拍着他的肩膀,“跟你第一次修好收音机一样,手都在抖,但心里亮堂得很。”
台灯的光忽然晃了晃,是电压又不稳了。林栋起身去客厅拿稳压器,路过父亲的书桌时,看见摊开的笔记本上列着“北京行清单”:“1. 带降压药;2. 给小栋备退烧药;3. 薛老的老花镜;4. 慧玲爸爱喝的绿茶……”最后一行用红笔写着“跟儿子合影”,字迹比进货单上的郑重多了。
回到房间,手机屏幕又亮了,是吴小燕发来的长消息,附带九张电路图:“把决赛可能用到的实验电路都画了简化版,标了容易出错的节点,就像给‘极速先锋’服务器查故障那样,按图索骥准没错。对了,徐铭让我转告你,战队训练赛拿了第一,等你回来庆功,晓雅烤了蔓越莓饼干,说比袁姗姗家的桂花糕还好吃。”
消息末尾跟着个举着螺丝刀的表情包,旁边配着行小字:“加油,别给雪湖的物理丢脸。”
林栋刚要回复,楼下传来电动车的刹车声,接着是江慧玲的喊声:“林栋!你在吗?”他掀开窗帘,看见她站在路灯下,怀里抱着个大文件夹,白色连衣裙的裙摆被风吹得轻轻摆动,像只停在地面的蝴蝶。
“给你送这个,”她把文件夹递上来,指尖在路灯下泛着淡淡的粉,“物理组老师连夜整理的决赛易错点,说比课本还管用。我爸说,这就像给飞船做预检,每个螺丝都得检查到。”文件夹的夹层里露出半截书签,是片枫叶,叶脉被压得格外清晰。
“明天几点的火车?”江慧玲仰头问,路灯的光落在她的眼镜片上,折射出细碎的星子。
“早上七点,张超说要来送站。”林栋忽然想起什么,“你爸的绿茶我让我妈装在保温杯里了,他上次说北京的水喝不惯。”
“我爸让我谢谢你呢,”江慧玲的脚尖在地面蹭了蹭,“他说等决赛完,带咱们去爬长城,说站在烽火台上能看见北京的全貌,比地图清楚。对了,薛老的降压药我爸也备了一份,说老人记性不好,多带总没错。”
她转身要走时,忽然又回头:“实验操作别紧张,就像你帮徐铭修服务器那样,手稳点就行。还有,记得每天喝牛奶,我在你行李箱侧袋放了几盒,保质期刚好到你回来那天。”
晚风掀起她的文件夹,露出里面夹着的小纸条,上面是用铅笔写的“加油”,字迹被描了好几遍,边角都磨毛了。
江慧玲走后,老街渐渐沉入安静,只有“极速先锋”的霓虹招牌还在远处闪烁,像颗不肯睡的星星。林栋把文件夹放进行李箱,忽然发现夹层里还有张照片——是物理竞赛复赛后拍的合影,他和江慧玲、吴小燕站在考场外,背景里的梧桐树叶绿得发亮,张超和袁姗姗在后面做鬼脸,徐铭举着相机的手还没放下。
“叮铃”一声,是袁姗姗发来的微信,附带段语音,背景里有翻书的沙沙声:“栋哥,文科班全体同学给你录了加油视频,存在U盘里了,让江慧玲转交给你。历史老师说,你拿奖的那天,要把你的事迹写进校史,说这是‘雪湖文理交融的典范’。对了,给你带了本《唐诗宋词选》,比赛间隙看看,换换脑子,里面夹着我画的物理公式小插画,是不是很贴心?”
林栋笑着点开语音转文字,看见末尾用括号标着“偷偷说,吴小燕托我给你带了包幸运星,说是用薛老电台笔记的废纸折的,说能屏蔽所有干扰项”。
台灯的光晕里,他开始最后一次检查行李:薛老的电台笔记、江慧玲的地图、吴小燕的电路图、张超的酱牛肉、袁姗姗的诗集、徐铭的便签、父母准备的药品和零食……每件东西都带着温度,像颗颗小星,在行李箱里组成了片温暖的银河。
母亲进来时,看见他正对着行李箱发呆。“早点睡吧,”她把条薄毯搭在他肩上,“明天要赶早车呢。你爸说,明早西点就起来给你煮鸡蛋,说‘状元蛋’得吃双数才吉利。”
林栋忽然抱住母亲,闻到她头发上的洗发水香味,还是去年生日时他买的那款,说“闻着像桂花”。“妈,”他的声音有点闷,“等我拿奖回来,咱们全家去省城分店看看,顺便给你买支新口红,就买晓雅说的那种斩男色。”
母亲的肩膀颤了颤,笑着拍了拍他的背:“傻孩子,妈不涂那些,把钱省下来给你买参考书。”但林栋分明感觉到,有温热的液体落在他的颈窝,像融化的星光。
林栋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风声,想象着明天的场景:火车站的喧嚣、张超的大嗓门、江慧玲的叮嘱、父亲提着行李的背影、母亲红着眼圈的笑……这些画面像电影片段,在脑海里缓缓流动。
他知道,明天的火车会载着他驶向北京的考场,也驶向更广阔的世界。但无论走多远,雪湖市的这些人和事——“林记电器”的灯光、“极速先锋”的霓虹、体育场的篮球声、教室里的笔尖响——都会像指南针,指引着他回家的方向。
黑暗中,行李箱的锁扣轻轻碰了下,像声细微的约定。林栋闭上眼睛,仿佛己经看到了决赛场上的灯光,看到了未来的星辰大海,而脚下的路,始终连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连着那些用爱和期待为他铺就的人间烟火。明天就要出发了,带着满箱的星火,和一整个雪湖的约定。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80后的我猝死重生1997》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