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5章:文化研究,精心筹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章节无错乱精修!
 小雪绒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李淑兰把打印出来的合作条款一张张收进文件夹,手指在纸页边缘敲了两下。办公室里还亮着灯,陈婉清和周晓禾没走,一个坐在桌前翻资料,一个靠墙站着看手机。

“现在说正事。”她把文件夹往中间一放,“那家‘环球味坊’不是瞎找人,咱们得明白自己手里有啥,人家要啥。”

陈婉清抬起头,“您是说,先理清楚我们能给什么?”

“对。”李淑兰点头,“他们要的是味道,但背后是信得过的东西。咱们的菜,从地里到锅里,每一步都经得起看。可到了外头,人家不认这个流程,得让他们知道为啥这碗饭吃得安心。”

周晓禾把手机倒扣在桌上,“那我这边先把系统里的跨境数据调出来,看看他们的供货链有没有重合点。要是能对上几家,说明他们做事有底子。”

“你去做。”李淑兰说,“还有,查查那边的人平时怎么吃饭。是一家子围一块儿吃,还是各吃各的?饭桌上谁说话算数?这些细节能看出门道。”

陈婉清翻开笔记本,“我己经联系了之前报道过咱们的记者,他们答应帮忙找些当地家庭的饮食记录。另外,我还想整理一份文化说明——比如咱们用酱,不只是为了调味,是祖辈传下来的保存法子;一碗炖菜慢火熬三个钟头,不是不会快,是怕孩子吃急了伤胃。”

李淑兰听着,嘴角微微动了一下,“这就叫心气儿。咱们卖的不是几口吃的,是有人惦着、有人守着的日子。”

屋里安静了一瞬。

“可也得防着撞红线。”陈婉清语气沉了些,“我看了一些材料,东南亚有几个地方忌荤腥,有些连发酵的东西都不碰。咱们常用的豆瓣酱、腊汁,万一犯了忌讳,一口下去,招牌就砸了。”

李淑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笔写下“忌口”两个字。“那就换个路子。味儿不能丢,料可以替。以前村里缺盐,咱们用野茴香压咸味,不也过得去?真要避不开猪油、豆酱,就试试别的法子。但核心调料必须咱们自己出,不能让外头随便仿。”

周晓禾接话:“我可以跟研发组提个方案,做几款植物基的调味包,先小批量试。要是行,就把配方锁进系统备案。”

“行。”李淑兰在白板上画了个圈,“再加一条——菜单要有注解。外国人看不懂‘酱焖小鱼’是啥,就得告诉他:这是乡下婆婆给孩子补身子的老法子,鱼是当天河里捞的,酱是晒足一百八十天的麦曲酿的。让他吃了,还能讲出个故事来。”

陈婉清记下,“双语写,一边中文,一边翻译成当地话。标题不用花哨词,就叫‘这一口,从青溪来’。”

李淑兰看了她一眼,“这名起得好。”

三人继续商量分工。陈婉清负责文案框架和禁忌筛查,周晓禾对接物流与数据验证,李淑兰统管进度,每天早上八点开短会。

“七天内拿出初稿。”她说,“不求多全,但得把风险点列清楚,哪道菜能推,哪道得改,哪个环节不能松手,都要有数。”

周晓禾忽然想到什么,“还有人的问题。咱们要是派人过去,光会做饭不行,得能说几句,懂礼数。不然端个盘子姿势不对,人家以为不尊重。”

“这事儿你来抓。”李淑兰指着她,“找县城职校的老师,录点实用话术,像‘您好’‘请慢用’‘这是无蛋料理’这类,刻成磁带发下去。骨干先学,每人每天听半小时。”

“我己经问过了,老师明天就能开始录。”周晓禾说,“我还准备在会议室墙上贴几张图,教大家餐具怎么摆,离客人多远合适,说话时别指人,这些小事其实最显功夫。”

“对。”李淑兰点头,“咱们不是去凑热闹的,是去立规矩的。手艺不怕看,就怕被人看轻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窗外天色暗下来,厂区内装卸车还在来回跑。李淑兰喝了口凉茶,翻开新本子,在第一页写下:海外筹备·第一阶段。

陈婉清正在核对一份翻译稿,眉头微皱,“有个问题——‘知青下乡’这个词,首译过去容易让人误解成强制劳动。要不要换个说法?比如‘城市青年支援乡村建设’?”

“太文了。”李淑兰摇头,“就说‘当年城里来的年轻人,跟老乡一起种地做饭,后来把这些味道留下来了’。平实点,反而真。”

周晓禾抬头,“还有教育这块,我想加一段背景——为什么咱们厨房女工多?因为女人也能养家,也能带头。这不是施舍,是本事。”

李淑兰看着她,“这话你要敢说,我就让你站台上讲。别怕别人说你张扬,事实摆在那儿。”

讨论进行到晚上八点多,初步方向定了下来。核心调料原产首供,本地只配辅料;菜单附文化注解;人员培训分三轮,先学话,再练礼,最后才上灶。

“记住一点。”李淑兰最后说,“改是为了让人吃得顺心,不是为了讨好。芝麻酱糖饼没了芝麻酱,还是兰香吗?工艺可以简化,魂不能丢。”

两人点头。

九点整,周晓禾收拾好材料起身,“我先把培训安排发出去,明早第一课七点半开始。”

“我去把文案再捋一遍。”陈婉清合上电脑,“争取后天交初版。”

李淑兰没动。她把刚打印出来的《海外市场文化适配初稿》放进抽屉,锁好。窗外,一辆冷链车正缓缓驶出厂区,车灯划破夜色。

她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冷茶。

墙上的挂钟指向九点零七分。桌角的文件夹边角翘了起来,她伸手压了压,又拿起笔,在背面写下一个名字:王秀英。这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外派培训的女工,做了十五年酱料,手稳话少,靠得住。

她正要翻本子写下一个名字,电话响了。

是门卫打来的,说县职校的老师送录音带来了,正在门口等着。

“知道了。”她应了一声,挂了电话,起身往外走。

推开办公室门,走廊灯光有点暗。她脚步没停,穿过大厅,朝厂区大门走去。

风从铁门缝里钻进来,吹得她衣角轻轻晃。远处,职校的自行车铃声叮当响了两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