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2章:文化解读,真相还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天刚亮,陈婉清的手指还在键盘上敲着最后一个字。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过六点,她往后靠了靠,肩膀僵得发酸。桌上的粥碗己经凉了,米粒贴在边沿,结了一圈薄皮。

李淑兰端着新热的粥进来,放在陈婉清手边。“吃一口。”她说,“不吃东西,脑子转不动。”

周晓禾正低头核对翻译稿,听见动静抬起头。“王师傅那边回话了吗?”

“刚来信。”李淑兰坐下,把老花镜推到鼻梁上,“他儿子拍了段视频,说老爷子昨晚睡得踏实,今早喝了半碗粥,愿意说几句。”

陈婉清没急着动碗,先点开手机里的文件。画面有些晃,光线暗,但能看清王师傅坐在灶台边的小凳上,背后是江南老屋的木墙。他声音不大,带着咳嗽,可每个字都清楚:“兰香用的法子,是我点头准的。改得巧不巧,是人家的本事,我不拦。”

周晓禾凑过去看了两遍,点头:“够了。这话比啥都硬。”

“还得配上东西。”陈婉清打开电脑,调出一叠扫描件——泛黄的纸页上是当年拜师时签下的手写协议,写着“技艺共享,创新不限”;还有她们采风时记的本子,一页页翻过去,从晾菜时间到火候控制,全都标得密密麻麻。

“就按昨儿说的,分三块。”李淑兰抽过一张草稿纸,拿笔划拉,“先是人说话,再是过程摆出来,最后亮凭据。一层一层,叫他们没法赖。”

周晓禾拿起翻译好的稿子:“英文版我让县中学的刘老师过了一遍,他说‘respect tradition while adapting to people’s lives’这句最能传意思。”

“那就这么写。”李淑兰点头,“别整那些绕弯子的词,咱们不是吵架,是讲理。”

陈婉清开始剪视频。第一段从青溪村的老灶台切入,镜头扫过墙上挂着的蓝布头巾、锅盖边缘残留的蒸汽痕迹,接着切到湖州晒场的画面——阳光铺满院子,梅干菜层层叠叠摊在竹席上,王师傅的手搭在陈婉清手腕上,教她揉压的力道。

“这一步不能快。”画外音是陈婉清的声音,“九蒸九晒是老规矩,可现在年轻人没那么多工夫守灶。我们试了恒温房控湿,温度差一度都不行,前后调了三个月。”

画面切换到研发中心,桌上摆着七八个小碟,都是不同批次的腌菜样品。旁边日志本翻开一页,写着“第西轮失败:霉味偏重,湿度控制失误”。

“改,不是乱来。”李淑兰的声音接上来,“是我们想让更多人吃得上这口实在饭。城里人怕咸,我们就减盐;南方湿热,油重了腻,我们就换底油。可主料没变,火候没偷懒,汤还是慢煨出来的。”

周晓禾在一旁建了个文件夹,标题打的是“源流”。里面分了三个子目录:传承、改良、见证。她把授权书扫描件拖进“见证”栏,又把顾客留言截图放进去——有个广东老太太写的:“吃了你们的腌笃鲜,想起我妈在阳台上晒笋干的日子。”

“要不要加那个录音?”她抬头问。

李淑兰正在看发布排期表,听了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哪个?”

“去年冬天,在厨房试椰浆汤底那次。你说‘这锅汤要是能让一个人想起家,就没白熬’。”

屋里静了几秒。

“放。”李淑兰轻声说,“原声不动。”

太阳慢慢爬高,照进书房,落在摊开的笔记本上。纸页上的字迹有深有浅,有的被水渍晕开,那是有一年在徽州赶雨天记的。李淑兰翻到一页,指着一行:“西月十二,老汪师傅教?肉,火要宁慢勿急。后来我们在门店加了定时提醒,防新手焦锅。”

“这些全写进长文里。”她说,“不怕啰嗦。他们说我们糟蹋传统,那我们就把每一步怎么来的,都说清楚。”

陈婉清把剪好的样片放了一遍。背景音乐是段老民谣,轻轻的,像风吹过田埂。画面最后停在槟城门店模型的透明厨房里,一双戴着围裙的手正往锅里下料,镜头缓缓上移,打出一行字:“传统不在纸上,而在每天烧火的人心里。”

“差不多了。”她说,“第一波发这个短片,十点准时推。”

周晓禾刷新数据面板。负面帖子还在涨,可速度慢了下来。有几个饮食博主转发了质疑文章,底下开始有人回复:“等等,兰香不是一首记录源头吗?”“我吃过他们家的知青炒饭,明明标注了改动原因。”

“有人在看。”周晓禾说。

“那就让他们看个明白。”李淑兰站起身,走到打印机前抽出一叠稿子,“长文配图也准备好。讲完故事,再摆证据。”

她把稿子分给两人。“你们再过一遍。错一个字,都能被人揪住不放。”

三人重新埋头。陈婉清逐句核对中文稿,周晓禾对照英文译文做标注,李淑兰拿着红笔在打印纸上勾画删改。有句话原写“我们尊重每一位老师傅”,她划掉,改成“我们记得每一位教过我们的老师傅”。

“不一样。”她解释,“‘尊重’是往外说的客气话,‘记得’是往心里装的事。”

窗外传来鸡叫声,隔壁谁家孩子醒了,哭了一声又被哄住。楼下的门响了下,快递员把新的包装箱堆在院角,那口铁锅还躺在里面,没拆封。

陈婉清点击上传,将短视频设为预发布,时间定在明天上午十点整。周晓禾把王师傅的视频单独存成高清文件,附上中英双语说明。李淑兰翻到最后一页检查清单,确认授权书、研发日志、顾客反馈全部归档完毕。

“明早十点。”她说,“先发片子,两小时后推长文,下午放出王师傅那段话和所有凭证。”

周晓禾合上电脑:“渠道我己经排好了,从咱们自己的公众号开始,同步推给合作的地方美食号,再投几个东南亚华人社群。”

“别光挑大的。”李淑兰补充,“找些小博主,就是那种自家做饭、拍视频分享的。他们说话接地气。”

陈婉清忽然想起什么,打开硬盘另一个文件夹。里面存着一段没用过的素材——是前年冬天,一位常来的阿姨站在店门口,手里拎着打包盒,对着镜头笑:“我女儿在国外念书,上次回来就说,这味道像极了小时候我给她做的晚饭。我说,那你多带点走。她说,妈,我在外面也能看到这个味道,心里就不慌。”

“把这个也加上。”陈婉清说,“普通人的话,才最真。”

李淑兰看着画面里那位阿姨的脸,点了点头。

暮色一点点漫上来,屋里没开灯。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三人脸上,数据面板上的曲线终于不再陡升,而是平缓下来。一条新评论跳出来:某本地生活博主发帖说,“等兰香把材料公开,我再表态”。

李淑兰摘下老花镜,用衣角擦了擦镜片,又轻轻吹了吹键盘上的灰。

“明早十点。”她说,“看谁说得过谁。”

陈婉清的手指悬在鼠标上方,准备做最后一次检查。

周晓禾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低头看了一眼,没点开。

李淑兰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远处山脊线最后一点余光。

楼下院角,一阵风卷起纸箱的一角,露出半截锅沿。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好婆婆系统,我把儿媳宠上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OS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