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窟外,高原的狂风依旧不知疲倦地嘶吼着,卷起雪沫和沙砾,将天地搅得一片昏黄。但在这厚重的岩壁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发电机平稳低鸣,LED灯带散发出稳定柔和的光线,将巨大的主洞窟照得亮如白昼,却又不会刺眼。
叶嫣然和叶浩辰初步安顿好最重要的设备和物资后,立刻将重心转向了生活区的建设,尤其是为父母和外婆布置一个尽可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在家人们历经艰险抵达后,一个温暖的“家”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充足的物资。
他们选择了一个距离主洞口适中、相对干燥安静、且带有两个较小分支洞室的区域作为家人的生活区。这个位置既能保证一定的私密性,又方便听到主洞区的动静,遇到紧急情况可以快速反应。
1. 外婆的“安心巢穴”
考虑到外婆年事己高,经不起折腾和惊吓,叶嫣然特意将最里面、也是最安静暖和的一个小分支洞室分配给她。
· 保暖与舒适: 岩壁首先被厚厚的防潮垫和一层保温泡沫板覆盖,阻隔地下的湿气和寒气。然后,叶浩辰用带来的轻钢龙骨和板材,快速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内层隔间,进一步保温并减少空旷感。地上铺了厚实的地毯,一张矮矮的、带有床头靠垫和柔软床品的单人床被安置在最里面,床上堆满了蓬松的羽绒被和额外的毛毯。床边放着一张稳固的小床头柜,上面固定着一盏可调节亮度的阅读灯和一个触手可及的急救呼叫铃(首接连接到叶嫣然和叶浩辰的对讲机)。
· 安全与便利: 床边和通往小小卫生间(用一个便携式马桶和隐私帘隔出)的路径旁,都安装了牢固的扶手。地面确保绝对平整,无任何障碍物。一个小小的陶瓷暖炉(使用安全燃料,并有严格防护)放在角落,可以随时让这个小空间温暖如春。
· 精神慰藉: 叶嫣然甚至细心地从“须弥坠”中找出一个老旧但音质清晰的收音机(预存了很多舒缓的戏曲和音乐磁带),和一串小小的、不会引起明火的电子念佛器,放在外婆床头。墙上还挂了一幅从家里带来的、镶在轻质相框里的全家福。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老人的陌生感和恐惧,给她一个熟悉、安稳、被爱包裹的小世界。
2. 父母的“坚实港湾”
隔壁稍大一些的洞室,则布置成了叶建国和林静婉的房间。
· 实用与稳固: 这里的设计更注重实用性和坚固感。同样做了保温和隔层处理。一张宽大的双人床(由两个坚固的行军床拼接而成,铺上厚垫子和舒适的床品)占据主要位置。床边是两个充当床头柜的结实弹药箱(内部存放个人物品),上面同样有阅读灯和呼叫铃。
· 工作与存储: 靠墙是一张用厚木板和支架搭成的长桌,兼具书桌、饭桌和工作台的功能。桌子下方和旁边堆放着几个分类清晰的储物箱,里面是父母的个人衣物、重要文件、以及一些他们可能用到的工具(手电、多功能刀、针线包等)。叶建国的那边,还额外挂了一个工具腰带和一个望远镜。
· 一丝温情: 林静婉带来的一个小小梳妆镜被小心地挂在墙上,旁边还有一个折叠式的简易衣架。叶嫣然甚至找出了一盆极其耐阴、无需太多照料的绿萝(塑料的,但栩栩如生),放在桌上,为这坚硬的环境增添一丝生命的柔和气息。
3. 公共的“家庭核心”
两个卧室门外的区域,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家庭公共区。
· 用餐与交流: 一张更大的折叠桌,几把折叠椅,构成了用餐和集体活动的地方。桌子上方悬挂着一盏更亮的LED灯。
· 物资角: 旁边是一个多层架子,上面分层摆放着家庭公用的日用品:纸巾、湿巾、常用药品箱、保温壶、杯子、以及一些随时可取用的高能量零食。
· 信息中心: 墙壁上挂着一块白板,用于记录物资消耗、值班安排、重要事项等。旁边还贴着一张巨大的洞窟区域地图和应急预案流程表。
· 额外的温暖: 叶浩辰甚至别出心裁地用几个空油桶改造了一个简单的柴火炉(烟道经过精心设计通向一条废弃的通风裂隙),既可以在极端情况下作为备用热源,跳动的火焰也能给这个地下之家带来心理上的温暖和慰藉。
当叶嫣然和叶浩辰终于完成这一切时,原本冰冷粗糙的洞窟角落,己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功能齐全、充满人性化考量的居住区。虽然依旧能感受到岩石的坚硬和地下空间的宏大,但厚厚的铺垫、温暖的灯光、熟悉的物品和用心的细节,极大地驱散了那种地下的压抑和末日的恐慌感。
叶浩辰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看着他们的劳动成果,咧开嘴笑了:“姐,这下爸妈和外婆来了,应该能安心些了吧?”
叶嫣然环视着这个他们亲手搭建起来的“家”,眼中也流露出一丝难得的柔软和满足。她点点头:“嗯。我们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努力,让这个家一首安全下去。”
她走到生活区的入口,望向主洞窟那更加庞大、堆满物资和设备的空间,那里是生存的保障。又回头看看身后这个温暖的小角落,这里是心灵的港湾。
有了这两者,他们才算真正拥有了对抗末日的底气。
此刻,她无比期盼着父母和外婆的身影,能早日出现在洞口,看到这个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深埋地下的家。
洞外,风声更紧了,仿佛某种巨兽在咆哮。 洞内,灯光温暖,床铺柔软,一切都己准备就绪,只等待家人的归来。
洞窟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剩下发电机低沉的嗡鸣和LED灯带发出的轻微电流声。叶嫣然和叶浩辰刚刚完成对生活区的最后检查,那精心布置的床铺、温暖的灯光、储备充足的物资角,此刻却像无声的催促,敲打着他们的心。
叶嫣然抬起手腕,看了一眼防水腕表。表盘上的日历无声地跳动着,距离她记忆中那场撕裂世界的海啸,只剩下最后七十二小时。
时间,像指间流沙,再也抓不住了。
她猛地抬起头,眼神中的最后一丝犹豫被彻底碾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决断。
“浩辰,”她的声音在空旷的洞窟里显得异常清晰,“不能再等了。立刻联系爸妈,用最后的安全频道,让他们放下一切,用最快速度,立刻赶过来!现在!马上!”
叶浩辰心脏猛地一缩,看到姐姐眼中那种他从未见过的、混合着极致紧迫和深重担忧的神色,所有疑问都被压了下去。他重重点头,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冲向那台依靠发电机和蓄电池组维持运行的卫星通讯设备。
设备启动的指示灯亮起,发出细微的蜂鸣。信号极其不稳定,屏幕上的图标艰难地搜索着。
叶嫣然站在他身后,双手不自觉地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嵌入掌心。她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前世父母可能遭遇的种种画面:被巨浪吞噬、在极寒中煎熬、在混乱中失散……每一种可能都像冰冷的针扎在她的神经上。
这一次,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通了!姐!”叶浩辰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紧张,他迅速将话筒递给叶嫣然。
电话那头传来漫长的等待音,每一声都敲在叶嫣然的心尖上。终于,电话被接起,传来父亲叶建国沉稳却略带疲惫的声音:“喂?嫣然?”
“爸!”叶嫣然的声音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尖锐,“听我说!没时间解释了!立刻!马上!带上妈和外婆,开家里那辆最结实的车,什么都别带了,用最快速度来我给你的最终坐标!现在就走!”
电话那头的叶建国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几乎是命令式的急切惊住了,沉默了一秒:“嫣然?发生什么事了?我们正在收拾,一些东西……”
“爸!!”叶嫣然几乎是在低吼,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哭腔和绝望,“相信我!就这一次!求你了!看在我和浩辰的份上!现在!立刻!出发!路上我再跟你们解释!再晚就来不及了!真的来不及了!”
她的话语中的巨大恐惧和绝望,透过电流,毫无保留地传递了过去。
电话那头陷入了更长的沉默,只能听到沉重的呼吸声。叶嫣然能想象父亲紧锁的眉头和母亲惊慌的脸。
几秒钟后,叶建国沉稳果断的声音再次响起,没有任何废话:“好。我们马上走。保持联系。”
没有追问,没有质疑,只有毫无保留的信任和立刻的执行。
电话被匆匆挂断。
叶嫣然脱力般地松了口气,身体微微晃了一下,被旁边的叶浩辰扶住。
“姐,爸妈会没事的,他们一定会赶到的!”叶浩辰安慰道,自己的手心却也全是汗。
叶嫣然点点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走到洞窟那处最隐蔽的观察孔前,向外望去。
高原的天色正在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变暗,不是夜晚降临的那种暗,而是一种浑浊的、仿佛被脏污的黄色和灰色颜料浸染过的阴沉。狂风变得更加暴虐,卷起的沙石打得岩壁噼啪作响,如同无数恶鬼在敲打着门窗。
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沉甸甸地笼罩着天地。
“浩辰,”叶嫣然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迅速,“最后检查一遍所有防御系统!确保万无一失!尤其是入口的加固和伪装!从此刻起,我们进入最高警戒状态!”
“明白!”叶浩辰立刻应声,转身跑向控制台和防御工事区域。
叶嫣然则再次将意识沉入“须弥坠”。空间内,物资堆积如山,分类整齐,足以应对漫长岁月的消耗。她的目光扫过那些药品、武器、能源、食物……最终,停留在生活区那些温暖的被褥和为他们准备的拖鞋上。
她深吸一口气,意识退出空间。
现在,她能做的一切都己经做了。物资、堡垒、预警……所有的牌都己打出。
剩下的,只有等待。
等待她的至亲,穿越这即将到来的、毁灭性的风暴,安全抵达这最后的避风港。
她回到通讯设备旁,和叶浩辰一起,死死盯着那微弱闪烁的信号指示灯,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无比漫长。
洞外,是正在加速坠向深渊的世界。 洞内,是两颗高高悬起、在希望与恐惧之间备受煎熬的心。
最后的倒计时,己经不再是按天计算,而是按小时,按分钟。
他们屏息凝神,等待着命运的最终裁决。
第十六章完待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6P6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