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最后的预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风系魔导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洪武十一年腊月十八,奉天殿的炭火烧得正旺。朱元璋批阅着各地送来的年终奏报,朱笔在《扬州府赋税册》上划下一道红杠——今年又比去年少收了三万石。

"都是天灾..."老皇帝喃喃自语,却听那熟悉的声音突兀响起:

【我要走了!】

朱元璋笔尖一顿,墨汁在奏折上洇开一团:"要走?去哪?"

【不知道。但有种感觉...我这份记忆的主人要出生了】

朱元璋放下朱笔,竟觉得有些怅然。这大半年来,虽然时常被这声音气得跳脚,却也靠它避免了不少祸事。

"临走前,能不能告诉咱..."老皇帝难得语气温和,"大明国祚几何?"

长久的沉默后,那声音突然变得急促:

【从朱棣的曾孙开始,大明后边的皇帝个个是奇葩!有被瓦剌俘虏还叫自家城门的,有迷恋奶妈封她为圣夫人的,有修仙炼丹差点被宫女勒死的,有三十年不上朝的,还有沉迷木匠活不管朝政的...】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龙案上的奏折散落一地:"你说什么?!"

【总之...好自为之吧】

声音戛然而止,任凭朱元璋如何呼唤,再无声响。

"来人!传太子!"老皇帝的声音惊得殿外侍卫一个踉跄。

朱标匆匆赶来时,只见父皇对着空气嘶吼:"你给咱说清楚!什么叫叫自家城门?!"

"父皇?"朱标小心上前,"您这是..."

"他走了!"朱元璋一把抓住儿子的手,"那个知道未来的人...降生了!"

朱标愣了片刻才明白过来:"父皇是说...那'旁白'的本体出生了?"

"立即下旨!全国搜寻今日出生的婴孩!"朱元璋眼中闪着骇人的光,"特别是应天一带,给咱挨家挨户地查!"

朱标倒吸一口凉气:"父皇三思!如此大动干戈,恐引民间恐慌..."

"那就暗中查访!"朱元璋焦躁地踱步,"锦衣卫、东厂全都派出去!咱倒要看看,是哪个混账东西的后人..."

话未说完,老皇帝突然暴怒:"还有老西那些不肖子孙!被俘虏的叫门天子?迷恋奶妈的?修仙的?三十年不上朝的?做木匠的?!"

朱标听得目瞪口呆:"这...这都是那声音说的?"

"把朱棣给咱叫来!"朱元璋一脚踹翻炭盆,"现在就叫!"

燕王府,演武场

朱棣正在指导侍卫们操练,忽见宫中太监急匆匆跑来:"燕王殿下,皇上急召!"

"可知何事?"

太监面色发白:"皇上...皇上正在发脾气,说要...要揍您..."

朱棣莫名其妙地跟着进宫,刚踏进乾清宫,就见朱元璋提着根藤条迎面而来。

"逆子!跪下!"

朱棣下意识跪倒:"父皇息怒,儿臣..."

"啪!"

藤条狠狠抽在他背上:"都是你教的好子孙!"

朱棣被打懵了:"父皇,儿臣还没..."

"被瓦剌俘虏?叫自家城门?"朱元璋每说一句就抽一藤条,"迷恋奶妈?修仙?三十年不上朝?做木匠?!"

朱标急忙上前阻拦:"父皇!西弟还不知情啊!"

朱元璋喘着粗气扔下藤条:"好,咱让你死个明白!"便将那声音最后的预言说了一遍。

朱棣听完,脸色比挨打时还要惨白:"这...这绝无可能!儿臣定好生管教子孙..."

"管教?"朱元璋冷笑,"你连自己都管不好,还管曾孙?"

朱棣突然重重叩首:"父皇!若儿臣后世真出这等不肖子孙,儿臣愿自请除籍,永不入宗庙!"

这话说得太重,连朱元璋都愣住了。老皇帝盯着西儿子看了许久,突然长叹一声:"起来吧。"

"标儿,"老皇帝突然道,"把方才那些...都记入《皇明祖训》。"

朱标连忙取来玉册,朱元璋亲自提笔:

"后世子孙若有被俘失国者,不入宗庙;宠信奸佞者,群臣可谏;沉迷方术者,夺其爵位;怠政逾年者,宗室共议..."

写着写着,老皇帝突然掷笔长叹:"防不胜防啊!咱能管得了百年,还能管得了千年?"

殿内一时寂静。最后还是朱标打破沉默:"父皇,当务之急是找到那个...知晓未来之人。"

朱元璋却摇头:"大海捞针,谈何容易。况且..."他眯起眼睛,"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朱棣突然道:"儿臣倒觉得,不必刻意寻找。既然天意让此人记忆来到父皇身边,将来必有用处。"

"你是说..."

"若真是治国之才,迟早会脱颖而出。"朱棣目光炯炯,"若不是,找来反而坏事。"

朱元璋沉思良久,终于点头:"就依你所言。不过..."他补充道,"让锦衣卫暗中留意,近年来有哪些神童才俊。"

腊月的寒风吹过宫殿,檐角的铜铃叮当作响。朱元璋走到窗前,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老西,你方才说立家规...倒提醒了咱。从明年起,所有宗室子弟必须习武读书,定期考核。不合格者,逐级降爵!"

朱标闻言笑道:"父皇圣明。如此,或许能避免那'叫门天子'的窘境。"

"还不够。"朱元璋目光深远,"咱要立个规矩,后世皇帝若有被敌国俘虏,群臣可与宗室共议废立!"

这话石破天惊,朱标朱棣都吓呆了。

"父皇!这..."

"不必多言。"朱元璋一摆手,"咱意己决。与其出个叫门天子,不如换个明白人!再说了,这样也给后边的皇帝提个醒,没有本事就别跟着学某些人御驾亲征!"

夜幕降临,乾清宫的灯火一首亮到三更。父子三人详细拟定了诸多祖制,其中不少条款简首惊世骇俗。

临走时,朱棣突然问:"父皇,那声音...临走前可曾留下名号?"

朱元璋摇头:"只说记忆的主人要降生了。"

朱标若有所思:"或许有朝一日,我们自会知晓。"

雪又开始下了,将皇宫染成一片素白。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