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八的雪越下越大,乾清宫里的炭盆添了又添,却驱不散三人眉间的寒意。朱元璋刚掷下朱笔,正要继续与两个儿子商议祖制细节,忽听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陛下!"坤宁宫总管太监跪在殿外,声音带着喜气,"杨妃娘娘刚诞下皇子,母子平安!"
朱元璋下意识摆手:"知道了,咱等会儿..."话说到一半突然顿住,与朱标朱棣对视一眼,三人眼中同时闪过惊疑之色。
"退下。"老皇帝沉声道,待宫人离去,他猛地站起身,"今日.....!"
朱标呼吸急促:"父皇是说...?"
"哪有这般巧合!"朱棣失声道,"那声音刚说本体降生,十七弟就..."
朱元璋在殿内疾走数步,突然停下:"不管是不是他,先去看看。标儿,去叫你母后多派几个妥帖人照料。老西,你跟咱一起去。"
永和宫,偏殿
杨妃虚弱地躺在榻上,见皇帝亲至,挣扎着要起身行礼。朱元璋摆手制止,目光却落在乳母怀中的婴孩身上。
"给朕看看。"
新生儿皮肤还泛着红皱,却不像寻常婴孩那般啼哭,只睁着双黑琉璃似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来人。
朱棣突然低呼:"父皇你看!他额间..."
只见婴孩眉心处,竟有个极淡的朱砂痣,在烛光下若隐若现。
朱元璋伸手欲触,那孩子突然"咯咯"笑出声来,小手精准地抓住了皇帝的手指。
"倒是个机灵的。"老皇帝语气复杂,"取名了吗?"
杨妃轻声道:"等着陛下赐名。"
朱元璋沉吟片刻:"《周礼》云:'王执镇圭,守天下权'。就叫朱权吧。"
朱标闻言一怔——这名字寓意太重了!
这时马皇后带着嬷嬷们进来,见状笑道:"重八怎么亲自来了?哟,这孩子长得真俊,眉间这点朱砂倒是稀奇。"
朱元璋将皇后拉到一旁,低声交代了几句。马皇后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如常:"放心,我亲自挑人照料。"
待帝后离去,朱棣故意落在最后,突然折返到杨妃榻前:"十七弟今日降生,可有什么异象?"
杨妃虚弱地回忆:"说来奇怪,方才生产时,殿外突然飞来一群喜鹊,围着产房鸣叫不休..."
朱棣心中巨震,面上却不露声色:"应是吉兆。你好生休养。"
返回乾清宫途中
雪夜寂静,父子三人的脚步声在宫道上格外清晰。朱标终于忍不住问:"父皇真觉得十七弟就是..."
"宁可信其有。"朱元璋目光深沉,"那声音来得蹊跷,去得突然,偏在权儿降生时消失,太过巧合。"
朱棣突然道:"儿臣方才问过,十七弟出生时,有百鹊绕梁之异象。"
朱元璋脚步一顿:"此事不得外传。"沉吟片刻又道,"标儿,将《皇明祖训》再加一条:后世皇帝须特别关照宁王一脉。"
"宁王?"朱标惊讶,"父皇己经想好十七弟的封号了?"
"镇守大宁,执掌朵颜三卫,非'宁'字不可。"朱元璋语气决断,"若他真是天选之人,必当重任。"
朱棣欲言又止。老皇帝瞥他一眼:"有话就说。"
"儿臣是担心...若十七弟真是那人,知晓未来祸福,会不会..."
"会不会恃才傲物?"朱元璋冷笑,"所以更要好生管教。传旨,宁王五岁便就藩,由最严厉的师傅教导。"
朱标倒吸凉气:"五岁就藩?是不是太早了些?"
"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法。"朱元璋望着永和宫的方向,"若他真是天选之人,自当早早历练;若不是,也无甚要紧。"
朱元璋目光扫过两个儿子,语气转为严肃:"听着,往后几年在宫中,权儿与其他皇子一视同仁。该读书读书,该习武习武,不得有半分特殊。"
朱标立即领会:"儿臣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若十七弟真是天选之人,更该好生磨砺心性。"
"正是此理。"朱元璋颔首,"若他真有那般造化..."老皇帝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咱死之前,会留一道密诏给他。要他好生看顾雄英,辅佐朝纲。"
朱棣忍不住道:"若十七弟真有通晓未来之能,只怕..."
"怕什么?"朱元璋突然瞪向朱标,"咱标儿难道压不住他?"
朱标挺首腰板:"父皇放心。莫说十七弟,便是真神降世,既入朱家门,便是朱家人。儿臣自有为君为兄之道。"
老皇帝满意地捋须:"这才像话!记住,就算权儿真是后世之人,如今也是咱朱元璋的儿子,你的弟弟。该管教时不必手软。"
说着突然想起什么,对朱棣道:"你也是。往后多带带权儿,教他骑射兵法。若他真是那天选之人..."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说不定能帮你免了那'五征漠北'的劳碌命。"
朱棣闻言也是一囧,回道:"儿臣定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雪光透过窗棂,映得三人面容明暗交错。朱元璋最后望了眼永和宫方向,轻声道:
"至于再往后的事...且看天意吧。咱能做的,就是给后世多留几条路。"
另一边,永和宫偏殿内,暖炉熏得满室生香。朱权在锦缎襁褓里扭了扭身子,迷迷糊糊地咂着嘴。
(这具身子也太弱了,吃个奶都能累睡着...)
小小的眉头皱了起来,试图抬起肉乎乎的手掌。
乳娘轻轻拍着他的背,哼着江南小调。朱权努力想保持清醒,奈何婴儿的本能战胜了意志。
(两脚兽就是麻烦...尤其幼崽形态...Zzz...)
最后一丝意识消散前,他隐约听见宫女的低语:"小殿下眉心这点朱砂真稀奇,像画上去似的..."
(废话...那是记忆烙印...)
终究抵不过困意,小家伙脑袋一歪,含着拇指沉沉睡去。烛光映着他眉间那点若隐若现的朱砂,仿佛藏着六百年的秘密。
作者“风系魔导”推荐阅读《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