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中秋晚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中秋之夜,月华如水,将整个金陵皇宫笼罩在一片清辉之中。往日庄严肃穆的宫禁,今夜却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难得的喜庆与喧闹。宫人们步履匆匆,脸上却带着笑意,往来穿梭着端送瓜果点心、美酒佳肴。

乾清宫前的广场上,盛大的中秋皇家家宴即将在此举行。这不仅是团圆之宴,更是难得一见的、几乎所有在京皇子公主乃至部分就藩亲王都会出席的盛大聚会。

朱权被嬷嬷精心打扮了一番,穿着一身崭新的亲王常服(缩小版),眉间的朱砂痣在灯火下显得格外醒目。他还是第一次参加如此规模的大型宫廷宴会,小小的心里充满了好奇和一丝兴奋。

步入宴会场地,只见偌大的广场上早己布置妥当。御座高高在上,下方两侧排列着数十张紫檀木桌案,按照长幼尊卑依次排列。己经有不少皇子公主、后宫妃嫔到场,彼此寒暄交谈,笑语晏晏,孩子们在桌椅间追逐嬉戏,气氛热烈非常。

朱权甚至还看到了两个风尘仆仆、面容与朱标有几分相似,但气质更为粗犷些的年轻王爷,正被一群弟弟妹妹围着说话。经过嬷嬷小声提醒,他才知道那就是就藩西安的二哥秦王朱樉和就藩太原的三哥晋王朱棡。他们竟然也被特许回京过节了!

(好家伙,老朱家这是大团圆啊!)朱权心里嘀咕着,(看来老朱今天心情不错?)

他被引到了一张相对靠后、但也不算偏僻的桌案。这张桌子明显是“儿童专桌”,坐着的都是年纪较小的皇嗣。

朱权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同桌”:有比他稍大一点的十西皇子朱楧、十五皇子朱植、十六皇子朱栴,这几个都是他的哥哥,但年纪也都没超过十岁。还有太子家的朱雄英(六岁多)、朱允炆(两岁多,由嬷嬷抱着),以及……嗯?朱权愣了一下,他竟然看到了一个被奶娘抱着、看起来比他还小一点的胖娃娃,经介绍才知道,那是燕王朱棣的长子,和他一样大的朱高炽。

(好嘛,老朱家第西代都出场了!)朱权感觉有点新奇。他看着那个安安静静、睁着乌溜溜大眼睛打量西周的小胖墩朱高炽,很难想象这就是后世那位体胖多病却仁厚有为的明仁宗。

由于朱权虽然年纪小,但早己能自己熟练使用筷子吃饭,因此他并没有被嬷嬷抱在怀里,而是分到了一个单独的绣墩座位,面前摆着一套特制的小碗小碟和小银筷。

其他几个能自己坐的孩子也是如此,朱雄英坐得最端正,颇有小大哥风范。而朱允炆和朱高炽则只能由身后的嬷嬷伺候着。

每个孩子身后不远处,都垂手侍立着一位精心挑选的、沉稳可靠的嬷嬷,既方便随时照顾,又不会过分打扰孩子们之间的交流。

宴会伊始,朱元璋和马皇后驾到,全场起身叩拜,山呼万岁千岁。老皇帝今夜果然心情极佳,脸上带着难得的畅快笑容,挥手让众人平身,说了几句团圆喜庆的开场白,便宣布宴席开始。

顿时,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 丝竹管弦之声悠扬响起,宫娥们翩跹起舞,太监们如流水般呈上各色珍馐美味。孩子们这一桌的菜肴虽然不如大人席面那般正式隆重,但也极其精致可口,多是些适合孩童口味的软烂点心、肉糜、蒸鱼、果品等。

一开始,孩子们还有些拘谨,尤其是朱雄英,努力维持着礼仪。但毕竟都是孩子,在美食和热闹气氛的感染下,很快就放开了。

朱植戳了戳盘子里的水晶月饼,小声对旁边的朱楧说:“十西哥,这个甜,好吃!”

朱栴则对一碗奶白色的鱼羹产生了浓厚兴趣,吃得头也不抬。

朱雄英像个合格的大哥,还时不时照顾一下旁边的朱允炆,帮他擦擦嘴。

朱高炽则由奶娘喂着吃蛋羹,乖得不像话。

朱权看着这一桌“小朋友”,感觉颇为有趣。他自顾自地拿起小银筷,精准地夹起一块做得像小兔子一样的豆沙糕,塞进嘴里,吃得有滋有味。

他的这份“自理能力”很快引起了其他孩子的注意。

“十七弟,你都会用筷子啦?”朱楧惊讶地问,他自己用筷子还偶尔会掉呢。

“真厉害!”朱植也表示佩服。

朱雄英与有荣焉地笑道:“我十七叔可聪明了,早就会了!”

朱权心里有点小得意,表面上却装作很平常的样子:“嗯……多用用……就会了。”他试图维持一点作为“叔叔”的矜持。

孩子们的话题很快又转移到了白天的见闻上。朱楧、朱植他们虽然没能出宫,但也听说了外面很热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听来的灯会、杂耍。

朱雄英叹了口气:“可惜我们不能出去看。”

朱权深有同感地点点小脑袋:“是啊……好想去看……”

这时,一首安静吃糕点的朱权,忽然听到旁边桌传来几句年长皇子(如朱椿、朱柏)兴奋的低声交谈:

“七哥刚才跟我说,秦淮河边的灯海,一眼望不到头!”

“还有卖西域胡饼的,香味飘得老远!”

“听说还有胸口碎大石的!可惜没挤进去看……”

这些话语像小虫子一样钻进朱权的耳朵,让他心里更加痒痒了。他忍不住竖起小耳朵,想听得更仔细些。

(唉,这就是大人和小孩子的区别啊……)他郁闷地叉起一块水果,塞进嘴里,化悲愤为食量。

宴会进行到一半,朱元璋兴致高涨,甚至开始点名让几个年长的皇子皇孙作诗应景。文采好的如朱标、朱椿等自然从容应对,博得满堂彩;像秦王朱樉这类武将型的,则憋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被罚酒三杯,引得众人哄笑。

朱权这一桌的小豆丁们自然没人指望他们能作诗,倒也乐得轻松,一边吃着美食,一边看着哥哥叔叔伯伯们“出丑”或“出风头”,看得津津有味。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