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9章 无聊的一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中秋盛宴过后,皇宫的生活很快又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对于朱权来说,日子又重新变回了那条波澜不惊的咸鱼。

每日依旧是雷打不动地被嬷嬷拎去大本堂“点卯”。然而,课堂上的内容对他而言,实在是枯燥得能逼出鸟来。之乎者也的圣贤大道,与他那颗来自信息爆炸时代的灵魂格格不入。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可以刷遍天下趣闻,没有电影可以沉浸动人故事,没有网络小说可以体验光怪陆离。唯一的“娱乐活动”——他那三天打鱼两百天晒网的“修史”大业,也因为缺乏动力和清晰的“抄袭”对象而进展龟速,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周显王七年秋”后面那无尽的省略号里。

于是,在大本堂的大部分时间里,朱权小王爷的经典姿态就是——趴桌。

小小的身子软绵绵地瘫在书案上,下巴垫着冰凉光滑的桌面,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无神地望着前方讲得唾沫横飞的夫子,或者窗外飞来飞去的麻雀,小脑袋里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着:(好无聊啊……之乎者也,能吃吗?……什么时候下课啊……中午吃什么?……老朱的公务处理完了没?会不会又来查我的“作业”?……)

让他正儿八经地去背诵、理解、钻研西书五经?对不起,没兴趣,没必要,懒得学。有那时间不如多睡一会儿。

这日散学后,朱雄英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凑到了依旧瘫在桌上、仿佛被抽走了所有骨头的朱权身边。他如今对这个思想奇特的小叔叔是越发好奇和亲近了。

“十七叔,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怎么整天都没精打采的?”朱雄英关心地问道,还伸出小手想摸摸朱权的额头。

朱权有气无力地抬起小胖手,拨开侄儿的手,然后嫌弃地用一根手指,戳了戳摊在面前那本《论语》,嘟囔道:“没有不舒服……就是不想学这些……”

朱雄英很是诧异:“为什么不想学?父亲常说,圣贤书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一定要好好学的。”

朱权闻言,翻了个小小的白眼,终于舍得把脑袋从桌子上抬起来一点。他看着眼前这个被传统教育熏陶得十分“正统”的侄儿,决定给他“科普”一点不一样的“歪理”。

他坐首了小身子,努力做出一点老气横秋的样子,虽然配上奶膘毫无说服力:“英儿,你说……圣贤书,是给谁看的?”

朱雄英被问得一怔,下意识回答:“自然是给天下人看的,尤其是读书人和我们这样的人,要从中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错!”朱权小脑袋一摇,伸出食指晃了晃,“圣贤书,是写出来给百姓‘看’的,不是写出来让士绅官宦们‘照做’的。”

“啊?”朱雄英更迷惑了,“不看,不学,不做,那读书有何用?”

“用处就是……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种‘道理’存在。”朱权努力组织着语言,试图把一个复杂的想法用小孩能听懂的话说出来,“学了,知道了,就行了。至于做不做得到,做不做得好,那是另一回事。你看啊,这书流传多少年了?读的人少吗?可天下太平了吗?没有吧?”

他顿了顿,想起前世不知道在哪看到过的一句话,觉得特别应景,便奶声奶气地、却带着一种莫名的“洞察”语气说道:“所以啊,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朱雄英彻底愣住了。这句话像是一道闪电,劈入了他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观念浸润的小脑袋里。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他喃喃地重复了一遍,小小的眉头紧紧皱起。这句话与他平日里所受的教诲截然相反,甚至可说是离经叛道!但不知为何,细细一品,却又似乎隐隐戳中了某种他模糊感受到、却从未敢深想的现实。

他仔细回想自己读过的所有典籍,确信从未见过这句话。“十七叔,这句话……是哪位圣贤说的?出自哪本书?我怎么从未读过?”

朱权心里一咯噔,(坏了,又说漏嘴了,这好像是明朝后期的诗?)他赶紧打哈哈:“啊……这个……我忘了在哪看的了……可能……可能是哪个话本里的吧?哎呀,不重要!意思你懂了就行!”

他生怕朱雄英再追问,连忙从椅子上出溜下来,拉着嬷嬷的手就往外跑:“放学啦放学啦!回去吃点心啦!”

留下朱雄英一个人站在原地,反复咀嚼着那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小脸上充满了困惑与思索。他总觉得这句话虽然听起来“不对”,却好像蕴含着某种深刻的、他暂时无法完全理解的道理。

带着满腹的疑问,朱雄英离开了大本堂。但他并没有首接回东宫,而是习惯性地转向了乾清宫的方向。作为朱元璋最宠爱的长孙,他拥有随时求见皇帝和太子的特权,这是其他皇子都无法比拟的。

来到乾清宫书房外,经过太监通传,朱雄英迈着小步子走了进去。果然,朱元璋和朱标正在批阅奏章,爷俩时而低声讨论,时而挥笔批示,气氛严肃而专注。

见到朱雄英进来,朱元璋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慈祥的笑容,放下朱笔:“英儿来了?今日功课如何?”

朱标也温和地看向儿子。

朱雄英像个小大人似的行了礼,回道:“回皇祖父,父亲,今日功课尚好。”他并没有立刻提出疑问,而是像往常一样,安静地在一旁看了一会儿祖父和父亲处理政务,偶尔好奇地问一两个简单的问题。

待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朱雄英觉得差不多了,便提出要去坤宁宫给马皇后请安。

朱元璋和朱标点点头。

朱雄英行礼告退,走到门口时,似乎才“刚刚想起”般,转过身,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疑惑,开口问道:“父亲,皇祖父,孙儿今日读书,有一处不明。曾闻‘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语,却不知出自何典?请教父亲和皇祖父。”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朱标闻言,微微蹙眉,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为父似乎未曾读过此句。听着不像圣贤之言,倒似愤世嫉俗之语。父皇可曾听过?”

朱元璋花白的眉毛也拧了起来,在脑中搜索了一遍记忆,确定从未在任何典籍中见过如此尖锐甚至可以说贬低读书人的句子。他摇了摇头:“咱也没听过。英儿,你从何处看来的?”

朱雄英心里一动,如实回答:“是十七叔今日在大本堂说起的。”

“权儿?”朱标和朱元璋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讶。

又是朱权!

朱元璋哼了一声:“这小子,整天不学好的,尽看些杂书闲话!”

朱标却若有所思:“此话虽偏激,但细想之下,似乎也并非全无道理。市井之中,确多豪侠仗义之士;而读书人中了功名后,忘恩负义、钻营舞弊者,史书上也不少见。只是将两者如此对立鲜明地概括出来……倒是犀利。”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目光闪烁。他出身底层,对“屠狗辈”的义气深有体会,同时也对某些文人官僚的虚伪矫饰深恶痛绝。这句话,某种程度上精准地戳中了他的某些心理。

“难道……”朱标忽然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测,带着几分难以置信,“此话……竟是权弟自己所想所编?”

朱元璋虎目一睁,再次看向朱雄英:“英儿,他当时还说了什么?”

朱雄英便将朱权关于“圣贤书是给人看的不是用来照做的”、“学了也没见天下太平”等一番“高论”大致复述了一遍。

书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朱元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变得深邃起来。(圣贤书是给人看的,不是照做的……仗义每多屠狗辈……这小混蛋,年纪不大,想法倒是刁钻得很!这些话,可不像是寻常孩童能说出来的!)

他再次想起了那个关于“未来”的隐秘猜测。

“看来,”朱元璋缓缓开口,语气莫名,“咱让他修史,还真是修对了?这小子肚子里,看来不止是那些浑话和懒筋!”

朱元璋缓缓开口,语气莫名,“咱让他修史,还真是修对了?这小子肚子里,看来不止是那些浑话和懒筋!”

他沉吟片刻,目光落在朱雄英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英儿,你十七叔虽年幼,想法却颇为……奇特。你平日无事,多去寻他玩耍,也多跟他聊聊。他说的那些话,不拘好的坏的,有趣的还是气人的,回来都可说与朕和你父亲听听。”

朱雄英似懂非懂,但皇祖父的话他向来听从,便乖巧地点点头:“孙儿明白了,孙儿会常去找十七叔玩的。”

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从老朱的旁白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PQ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