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跟老剑神一起闯荡江湖,虽说挺悬的,但有他在身边,什么都不用操心。”
“可这次,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
“更吓人的是,这次虽说是去江湖,但实际上跟朝堂还是撇不清关系,说白了就是在江湖这块棋盘上,两个皇朝当棋手,自己只是棋盘上的一个小棋子。”
“真难。”
“那就看徐凤年怎么应付吧。”
大家虽说心里七上八下的,但也开始盼着,看徐凤年接下来会怎么做,如何应对一个又一个危机。
苏林接着说道:“在说徐凤年这次去邶莽之前,先提一个姑娘。”
“这姑娘名叫刘妮蓉,是邶凉一个小帮派鱼龙帮的成员。
她是帮主刘老帮主的掌上明珠。”
“她既不是什么金枝玉叶,也不是什么武林世家出身,就是一个普通江湖人家的闺女。”
“刘妮蓉的爷爷,老帮主刘老,是个练拳的高手,三十年来苦心钻研家传的‘开山炮捶’,在江湖上有点小名气,后来更是一手创办了专门负责押运的鱼龙帮。”
“可惜,英雄也有迟暮之时。
鱼龙帮的后代里,能超越前辈的屈指可数,老一辈的兄弟们也一个个退出江湖,鱼龙帮就这样日渐没落。”
“刘妮蓉打小就长得漂亮,娇艳动人,是远近闻名的**儿。
她的美貌就像红颜祸水,引得无数男人为她着迷。
最让人忘不了的是她那双眼睛,风情万种。”
“她身上带着种让人不敢轻易靠近的气场,就像是深谷中的兰花,又或是雪中的寒梅,只能远远观赏,不敢轻易靠近。”
“这次他去邶莽,徐凤年为了避免引人注意,利用军方的关系,搞了一张假身份证明,生怕消息泄露出去。
他混进了鱼龙帮的队伍里,一起出发。”
“鱼龙帮不过是邶凉的一个小帮派,跟吴家剑冢、徽山轩辕家这些大门派比起来,连根小指头都比不上。
没靠山,也没高手坐镇,只能做些苦力活计赚点小钱。
这次他们接了个活,要给邶凉军押运货物到邶莽地界。”
“鱼龙帮对这次任务很上心,派了一半的高手来护送。
帮里的总负责人是老帮主的孙女刘妮蓉,这也是她头一回带队去邶莽。
跟她一起的还有二帮主肖锵,也是她的师父。”
“这时候,徐凤年的身份是邶凉军派来的押镖人。
为了保密,他不仅搞了假证,还备了几张面具,可以随时换身份,灵活应对各种突**况。”
“要是说跟着李醇罡走江湖,能借着他的势,遇到的都是些大人物,那这次混在鱼龙帮里,他就得低调行事,遇到的都是些小角色,都是在江湖底层摸爬滚打的普通人。”
……
“在押镖队伍里,徐凤年可不受欢迎,鱼龙帮的人都把他当成是邶凉军的某个远房亲戚,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小角色。”
“一路上,他也不咋跟鱼龙帮的人搭腔,总是独自骑马,走在队伍最后面。”
“按理说,鱼龙帮就算看不惯他,也得顾及他的官方身份,双方不至于撕破脸。
可没过多久,就因为一件小事,鱼龙帮的人就开始记恨他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押镖队伍到了邶凉和邶莽交界的地方,叫倒马关。”
“跟中原的富裕比起来,邶凉这边的百姓日子过得挺苦的,民风也彪悍,官府也不管百姓私下里比武切磋。”
“当时,在旧城楼附近,有人在比试武功,说实话,那两个人的身手挺一般的,徐凤年根本看不上眼。”
“他无聊得很,就坐在城墙上看热闹,手里还吃着糖葫芦。”
“这时候有几个孩子在附近玩,其中一个孩子盯着他的糖葫芦,咽了咽口水。”
“徐凤年笑着递给他一串糖葫芦,但那孩子挺有教养,没伸手接,而是盯着他腰间的春雷刀,显然更喜欢那把刀。”
“在这孩子眼里,糖葫芦再好吃,也比不上摸一摸真刀。
徐凤年也理解,哪个孩子心里没有个江湖梦呢?”
“他大方地把刀摘下来,递给那个叫赵右松的孩子,孩子满脸欢喜,接过那把不重的春雷刀,好像这样,他就拥有了整个江湖。”
……
“而在他们身后,站着一个长相温柔的寡妇,正是孩子的母亲。
她轻声喊着:‘右松,快把刀还给这位公子。
’”
“孩子见妈妈来了,就乖乖地把刀还给了徐凤年。
这个寡妇显然没少受流言蜚语的苦,脸一下子红了,带着儿子赶紧走了。”
再说回鱼龙帮的事,刘妮蓉本来打算拿出通关文书,赶紧出城,没想到守城的官兵突然变卦,故意找茬说她的文书有问题,非得让她们在城里多待一天。
刘妮蓉虽说是个女子,但跟着爷爷闯荡了这么多年,心里早就觉得不对劲了,于是更加小心谨慎,立刻让手下几十人找个热闹的酒楼歇脚,打算第二天再走。
不管在哪,强者跟弱者的生存方式差别可太大了。
鱼龙帮是个没根基的小门派,想要活下去就得处处小心,谁都不敢得罪,受了气也只能忍着,连苦水都得往肚子里咽。
要是这趟货丢了,不光得赔钱,万一惹上了邶凉的大人物,那就真的完蛋了。
“哎……这才是大多数人的江湖。”
大家听了都感慨万千。
不像那些大人物那么随心所欲,小人物只能默默承受委屈和无奈。
之前徐凤年下山的时候,遇到谁都敢惹,
不管是燕剌王还是广陵王,不管是天下第十一还是吴家剑冠。
因为他背后有邶凉撑腰,谁也不敢轻易动他。
不然的话,广陵王赵毅能放过他吗?
他在广陵江边布下的兵力可不是两千六百人,要是再多点,就算是老剑神来了也得栽在这儿。
可他不敢动手,因为徐凤年报上名号后,他就知道惹不起。
就算徐凤年死了,他以后也别想好过!
这一切都是因为徐凤年身后有徐骁和邶凉撑腰。
而鱼龙帮这一趟辛苦赚的钱,可能还没徐凤年雪夜一掷千金花得多,但他们却可能为此搭上性命,还生怕货物出问题。
一旦出事,他们就算活着也没法继续在江湖上混了。
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
他们连犯错的机会都没有。
苏林这番话,让在场的人都深有同感。
尤其是被官府为难这事,几乎是每个江湖人都经历过。
但遇到这种事,没人敢跟官府争辩,只能花钱赔笑脸,低头认输。
“苏掌柜这次讲的故事,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江湖。”
“没错,以前讲的江湖离我们太远,而这次徐凤年经历的江湖,才是我们真正过的日子。”
“就像照镜子一样。”
人们纷纷叹息,仿佛自己就是故事里的小人物。
“这次押镖,正好应了那句老话:怕什么来什么。
其实,守城官兵不让鱼龙帮走,并不是因为文书有问题,而是有人想收拾他们。”
鱼龙帮得罪的不过是个小角色,倒马关守将的儿子周自如,芝麻绿豆大的一个小官。
这事,还得怪二帮主肖锵,他以前结的仇家认识周自如,就请他来对付鱼龙帮。
在邶凉,像周自如这样的人,按常理说根本没资格见徐凤年一面。
但在倒马关这块地方,他的话那就是圣旨,鱼龙帮根本惹不起。
而此时,刘妮蓉还毫不知情,带着手下住进了客栈。
徐凤年因为不受欢迎,被安排到了最差的一间客房,和他同住的是个叫王大石的憨厚小伙子,经常被师兄们欺负,但他心眼儿好,整个队伍里,也就他对徐凤年还不错。
两个被冷落的人凑一块儿,反倒不觉得孤单了。
该来的总会来,天一黑,麻烦就来了。
而且一来就是三拨人。
第一拨是肖锵在江湖上的仇家。
江湖上有几条不成文的规矩。
第一条是,世代的仇恨可以由后代来报,但不能连累到妻子和女儿,否则就会变成大血案,官府通缉,江湖人唾弃,那些讲侠义的人更不会放过你。
还有,一旦拜了师,师父就如同父亲一般。
就算换了师父,不管什么原因,这都是一辈子都抹不掉的污点。
所以拜师这事在江湖人眼里,那可是大事,跟士子的成年礼一样重要。
第三条规矩是说,一旦完成了退隐的仪式,把金盆里的水倒掉,那以前的恩怨情仇就都得一笔勾销。
第二拨人是白天出现的那个邶莽女子,她额头,带着手下骑着骏马。
她们这次来是想抢走徐凤年,收他做男宠。
最后一拨人让鱼龙帮彻底绝望了,关隘折冲副尉的大公子周自如,身后跟着几百骑兵,还有二十多步兵甲士。
在这三拨人中,鱼龙帮最怕的还是周自如,因为在邶凉地界,除非是不想活了,否则没人敢和当兵的硬碰硬!
“女人竟然要纳男人做宠?”
这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这世道,都是男人娶妻纳妾,哪有女人招男宠的道理?
这样的女人,在别人眼里都是不检点的坏女人。
毕竟,男尊女卑的思想己经深深烙印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心里。
“我想徐凤年一定长得特别帅,不然怎么能让女人动心,想收他做男宠?”
“肯定比我们这些粗人强多了。”
“不知道和苏林先生比起来怎么样?”
“那当然比不上苏林先生英俊啦。”有人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倒是实话。
苏林长得英俊潇洒,气质非凡,人群中最出众的就是他。
不然,李寒依、慕凉玥她们也不会这么快就对他倾心。
不过她们也不是傻子,不是一眼就爱上苏林,而是被他的魅力一点点吸引。
“不过在这倒马关里,居然还能看到邶莽的女子安然无恙,真是稀奇。”
“这有什么稀奇的,倒马关本来就是边境城市,两边经常互相往来。
即使是在打仗的时候,两国之间还是有生意可做,更别说现在邶莽和邶凉只是对峙,表面上看起来很平静。”
“确实没错,在我们和大唐、大秦的边境,这种事很常见。
我们的边境城里有他们的商人,他们的边境城市里也有我们的商队,大家都习惯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Q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