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章:青城古观悟医心

小说: 韧剑行   作者:十万大山里的精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韧剑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6QWP/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渡船入蜀地后,江风里便多了几分潮湿的暖意。两岸的青山愈发苍翠,竹林在风中摇曳出沙沙的声响,偶有吊脚楼依山而建,木楼的窗棂上挂着红灯笼,倒映在碧绿的江水里,像一串流动的宝石。

“这里的景致和北方真不一样。”婉清趴在船舷上,看着岸边挑着竹筐的农妇走过石板路,竹筐里的蜀锦在阳光下闪着斑斓的光。

林尘递给她一块刚买的米花糖:“蜀地自古富庶,只是山路崎岖,与世隔绝些。前面就是青城山脚的泰安镇,我们在那里歇脚,明日再上山。”

泰安镇依偎在青城山的怀抱里,镇口的老榕树枝繁叶茂,树干上系满了红绸带,据说都是上山祈愿的百姓留下的。镇上的铺子多卖药材和竹编,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药香。两人找了家临溪的客栈住下,溪水从窗下流过,叮咚作响,像天然的安眠曲。

次日清晨,林尘和婉清沿着石阶上山。石阶是青石板铺就的,被往来的脚步磨得发亮,两旁的古松遮天蔽日,露水顺着松针滴落,打湿了衣袂。走了约莫一个时辰,远远望见一座道观掩映在竹林深处,朱红的山门虽有些斑驳,却透着一股古朴庄严的气息,门楣上题着“圆明观”三个大字。

“这就是圆明观了。”林尘看着观前的石狮子,“志上说,观里的玄阳道长医术通神,活人无数。”

两人刚走到山门前,就见一个小道士慌慌张张地跑出来,差点撞到婉清。“对不住,对不住!”小道士约莫十二三岁,穿着洗得发白的道袍,脸上沾着药渣,“师父正在给人瞧病,让我去后山采些鲜竹沥,来晚了要挨罚的。”

婉清笑着问:“是什么急症,这般着急?”

小道士叹了口气:“是山下李家村的,来了十几个村民,说是得了怪病,上吐下泻,师父正愁没头绪呢。”

林尘和婉清对视一眼,跟着小道士进了观。道观的前院是个药圃,种着当归、黄芪、薄荷,几个药童正在晾晒草药。后院的大殿里,果然围了不少人,十几个村民躺在铺着稻草的地上,面色蜡黄,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正跪在地上诊脉,他穿着朴素的道袍,手指搭在病人腕上,眉头紧锁。

“师父,竹沥采来了!”小道士喊道。

老道抬起头,目光落在林尘和婉清身上,眼神平和:“二位是?”

“晚辈林尘、婉清,久仰道长医术,特来拜访。”林尘拱手行礼,“听闻村民染病,不知能否略尽绵薄之力?”

玄阳道长叹了口气:“实不相瞒,这些村民昨夜突然发病,症状相似,却查不出病因。老道医术不精,正束手无策。”

婉清走到一个病人身边,见他嘴唇干裂,气息微弱,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好烫!是高烧。”她又看了看病人的舌苔,“舌质发紫,像是中了毒,却又不像常见的毒物。”

林尘想起在青云门学过的医理:“会不会是饮食不当?”

一个还能说话的村民虚弱道:“我们……我们昨晚喝了村口井里的水,今早起来就都病倒了……”

“井水?”玄阳道长眼睛一亮,“快,取些井水来!”

小道士连忙跑去取水,玄阳道长接过水碗,用银针一试,银针竟微微发黑。“果然是水有问题!”道长皱眉道,“这水里有股极淡的瘴气,寻常人喝了没事,但若赶上近日湿热,便容易引发急症。”

“那该如何医治?”婉清问道。

“需用清热解毒的药材,再配上青城山特有的‘醒神草’,才能驱散瘴气。”玄阳道长起身道,“只是醒神草长在悬崖峭壁上,不易采摘。”

“道长,我们去采!”林尘道。

玄阳道长有些犹豫:“那地方地势险要,恐有危险。”

“救人要紧。”婉清己拿起药篓,“道长告诉我们醒神草的模样,我们去去就回。”

玄阳道长只得告知醒神草的特征——叶片呈锯齿状,开着淡紫色的小花,多生长在向阳的崖壁上。林尘和婉清谢过道长,立刻往后山走去。

后山的崖壁果然陡峭,藤蔓缠绕着岩石,脚下的泥土湿滑。林尘施展轻功,在崖壁上寻找,婉清则在崖边接应,不时提醒他注意安全。半个时辰后,林尘终于在一处石缝里发现了醒神草,他小心翼翼地采下,用草绳捆好,才攀着藤蔓回到崖边。

“找到了!”林尘将醒神草递给婉清,手心被岩石磨出了血泡。婉清连忙掏出帕子给他包扎,眼眶微红:“下次不许这么冒险了。”

“为了救人,值得。”林尘笑着擦掉她的眼泪。

回到圆明观,玄阳道长正等着他们。老道接过醒神草,立刻配药、煎药,药童们手忙脚乱地给病人喂药。半个时辰后,奇迹发生了——村民们的脸色渐渐红润,高烧也退了下去,有人己经能坐起来说话了。

“多谢道长!多谢二位恩人!”村民们纷纷道谢,一个老者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几个铜板,“我们没什么钱,这点心意……”

韧剑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韧剑行最新章节随便看!

玄阳道长摆摆手:“治病救人是本分,谈钱就见外了。”他看向林尘和婉清,“二位不仅身手不凡,还心怀仁善,老道佩服。”

林尘道:“道长过奖了。我们也想学些医术,日后行走江湖,也好帮人。”

玄阳道长眼睛一亮:“好啊!老道正愁这身本事没人传呢。你们若不嫌弃,就在观里多住些时日,老道把毕生所学都教给你们。”

两人喜出望外,当即应下。接下来的日子,林尘和婉清便在圆明观住了下来。玄阳道长每日教他们辨识药材、配伍方剂,林尘学起针灸来上手极快,婉清则对草药的性味归经颇有天赋,常常能举一反三。

闲暇时,他们会跟着道长去山下义诊。李家村的村民们见他们来了,都热情地招呼,送来自家种的蔬菜、织的蜀锦。有个擅长竹编的老汉,还特意给婉清编了个药篓,上面刻着并蒂莲的花纹。

“你看这花纹多好看。”婉清提着药篓,在溪边浣药,阳光透过竹林洒在她身上,像镀了层金边。

林尘正在劈柴,闻言笑道:“不如我们以后就做对游方郎中,背着药篓走江湖?”

“好啊。”婉清笑着泼水打他,“你背着药箱,我拿着银针,遇到恶人就治病救人,遇到好人就……”

“遇到好人就帮他们种药。”林尘接话道,两人相视而笑,溪水在脚下哗哗流淌,带着满满的暖意。

一日,他们跟着玄阳道长去镇上赶集,刚走到街口,就见一群人围着一个卖艺的少年。少年约莫十五岁,一条腿有残疾,正用手撑着地,表演倒立,旁边的地上放着一个破碗,里面只有几枚铜钱。

“这孩子真可怜。”婉清看着少年单薄的背影,心里发酸。

玄阳道长叹了口气:“他是个孤儿,从小患了腿疾,只能靠卖艺为生。老道给他看过病,说是骨骼错位,需要手术,只是风险太大,老道没把握。”

林尘看着少年变形的膝盖,沉吟道:“道长,我在青云门学过接骨,或许可以试试。”

玄阳道长有些犹豫:“这手术稍有不慎,他可能就彻底站不起来了。”

少年听到他们的话,挣扎着爬起来,对着林尘磕头:“少侠,求您救救我!我想站起来,想堂堂正正地走路!”

林尘扶起他:“你别怕,我定会尽力。”

回到道观,林尘和玄阳道长研究了半宿,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婉清则细心地准备着手术刀、缝合线,一遍遍用烈酒消毒,手心全是汗。

手术那天,少年躺在观里的硬板床上,紧紧咬着牙关。林尘屏住呼吸,手中的手术刀稳如磐石,婉清在一旁递器械、擦汗,大气都不敢出。玄阳道长则在一旁护法,不时提醒注意事项。

一个时辰后,手术终于完成。林尘满头大汗地走出手术室,对守在外面的药童道:“告诉少年,好好休养,三个月后定能站起来。”

三个月后,少年果然能拄着拐杖走路了。他跪在观前,给林尘、婉清和玄阳道长磕了三个响头:“恩人们的大恩,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玄阳道长笑着说:“你若想报恩,就好好学门手艺,莫要再卖艺了。”他给了少年些钱,让他去学竹编。

离开圆明观那日,正是中秋。玄阳道长和药童们在观前的空地上摆了桌酒席,月光透过松针洒下来,满地银辉。

“你们此去江湖,切记医者仁心。”玄阳道长举起酒杯,“治病易,治心难。若遇恶人,先医其心;若遇善人,便护其善。”

林尘和婉清举杯:“谨记师父教诲!”

小道士拉着婉清的手,舍不得她走:“婉清姐姐,你们还会回来吗?”

婉清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会的,等明年春暖花开,我们就回来给你带洛水城的糖画。”

下山的路上,林尘背着药箱,婉清提着药篓,月光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婉清突然停下脚步,从药篓里拿出个东西:“你看,这是玄阳师父给的。”

是一本泛黄的医书,封面上写着“圆明秘要”西个字。林尘翻开一看,里面是玄阳道长毕生的行医心得,还有各种疑难杂症的治法。

“师父把压箱底的东西都给我们了。”林尘心里一暖。

婉清靠在他肩上:“他是希望我们能把医术传下去,帮更多的人。”

月光下,青城山的轮廓像一幅水墨画。两人沿着石阶慢慢下山,药篓里的草药散发着清香,仿佛在诉说着这段温暖的时光。他们知道,前路还有更多的风雨,但只要药箱在肩,彼此在侧,便有无尽的勇气。

“下一站,我们去哪里?”婉清问。

林尘望着远方的星空:“听说西域有种奇花,能解百毒。我们去看看,若是能找到,以后江湖上的毒物,就再也伤不了人了。”

婉清眼睛一亮:“好啊,我还从没见过西域的沙漠呢。”

两人相视而笑,脚步轻快地走向山下,月光在他们身后,铺成一条银色的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6QW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韧剑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6QW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