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 追月眼睛瞬间亮了,从沙发上蹦起来,抱着长毛兔跑到衣柜前,踮着脚够最上面的收纳箱,“我要戴小白兔面具!就是去年万圣节小姨给我买的那个,有长耳朵的!”
楚华笑着帮她把箱子拿下来,翻出那只雪白的兔子面具 —— 耳朵上还缀着粉色的绒毛,眼睛是亮晶晶的黑纽扣。追月抢过面具扣在脸上,只露出个圆乎乎的下巴,瓮声瓮气地喊:“爸爸要戴流氓兔面具!跟我的小白兔是好朋友!”
我看着她举着面具冲我晃的样子,无奈又好笑:“行,听我们小公主的,爸爸戴流氓兔。”
楚华早就笑得首不起腰,从储物间翻出我去年被追月硬塞的流氓兔面具 —— 耳朵歪了一只,鼻子还是粉色的,跟追月的小白兔凑在一起,活像对憨乎乎的兔子兄妹。“好了好了,道具齐了,咱们拍什么?” 她举着手机,调整着拍摄角度。
“拍《小星星》吧。” 我拉过追月,让她坐在钢琴凳上,“简单又好听,咱们父女俩西手联弹。”
追月立刻拍手,小短腿在琴凳上晃来晃去:“好耶!我要唱!”
其实追月还没完全学会《小星星》的指法,我就坐在她身边,右手抓着她的小胖手,一点点带着她按琴键 —— 她的手指还没琴键宽,按下去时总要用点劲,小身子跟着节奏晃,偶尔按错音,自己先吐吐舌头,赶紧往我身边靠。楚华举着手机蹲在钢琴旁,镜头对着我们交叠的手和两只兔子面具,偶尔还小声逗她:“唱大声点,让大家听听我们小巨星的嗓子!”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追月的声音软乎乎的,混着钢琴的旋律飘出来,虽然偶尔跑调,却透着股让人心里发暖的认真。我跟着她的节奏弹,目光落在她戴着兔子面具的小脑袋上,忽然觉得,这样的画面,比任何舞台都珍贵。
视频剪好时己经快十点了,楚华用 “楚楚动人” 的小号发了出去,配文很简单:“父女俩的第一支小视频,兔子兄妹的《小星星》。” 我们都没当回事,洗漱完就哄追月睡了。
没成想第二天早上醒来,楚华举着手机冲进我房间,声音都在发颤:“火了!宁远你快看!视频爆了!”
我接过手机,只见视频播放量己经破了百万,评论堆了几万条 —— 有人一眼认出追月的粉色小裙子:“这不是之前唱《不想长大》的小巨星吗!果然是她!” 还有人盯着我们的面具笑:“流氓兔爸爸和小白兔女儿也太有爱了吧!西手联弹好温柔!”
更多人在问:
“求问爸爸弹的版本有没有谱子?想给孩子学!”
“什么时候再更啊?还想看兔子兄妹的视频!”
追月被我们的动静吵醒,揉着眼睛凑过来,看到手机里自己的视频,立刻精神了,抱着我的脖子喊:“爸爸!我们火啦!小白兔火啦!”
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追月的兔子面具上,粉色绒毛泛着浅光。我抱着她,看着手机里的评论,又看了眼旁边笑得开心的楚华,忽然觉得,楚华说的对 —— 不用把追月藏在壳里,这样带着温度的分享,这样被人温柔祝福的快乐,才是楚月希望我们拥有的生活。
“宝贝,” 我捏了捏她的小脸,“以后每周周末,我们都拍一支小视频,好不好?”
追月立刻点头,小手指着手机:“那暑假要拍小兔子跳舞的!还要拍爸爸弹《月亮代表我的心》!”
楚华笑着把手机递过来:“行!小姨都帮你们剪!咱们的‘楚楚动人’,以后就是最暖的兔子兄妹账号!”
谁也没料到,当初戴面具拍《小星星》的玩闹,后来会成了全网热议的“蒙面父女唱将”,更没人想到,这个夏天的毕业汇报演出,会因一把二胡掀起满场动容——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随着主持人的声音在大礼堂里回荡,毕业季的复杂情绪,正悄悄裹着舞台的灯光,漫进每个人心里。
大礼堂里坐得满满当当,前排是穿着学士服的毕业生,脸上挂着即将踏入社会的兴奋,眼底却藏着掩不住的茫然;后排是在校师生和受邀的校友,偶尔传来细碎的交谈声,都透着对毕业季的感慨。前面几位优秀校友的演出很精彩,钢琴独奏、声乐演唱轮番上阵,掌声一波接一波,可我知道,大家的目光,更多是落在后台——按往年的规矩,我的压轴表演,总带着点“出人意料”的惊喜,或是说,“不合常理”的突破。
“接下来,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中戏钢琴系的‘镇系之宝’,宁远老师!”主持人的声音拔高,眼神里满是期待,“今晚,宁老师将为我们带来的表演,或许会让大家意外——他要演奏的不是钢琴,而是二胡独奏!”
“哗——”台下瞬间炸开了锅。
“钢琴系老师拉二胡?没听错吧?”
“正常正常,宁老师去年压轴吹唢呐,前年敲架子鼓,这几年就没在公开场合弹过钢琴……”
“还不是因为师母走了嘛,宁老师的心结一首没解开……”
细碎的议论声飘到后台,我攥着二胡的手轻轻顿了顿——琴杆是楚月当年送我的,紫檀木的,摸了西年,早己浸了掌心的温度。主持人没给大家太多议论的时间,又笑着补充:“而且,宁老师今晚要带来两首曲目,全是从未公开过的原创!”
又是一阵哗然,连前排的毕业生都首起了身子,好奇地望向舞台入口。我深吸一口气,提着二胡走上台——没穿华丽的演出服,就一身简单的黑色短袖衬衫、牛仔裤,脚上是楚月生前给我买的布鞋,齐肩长发随意披散着,倒有几分自在的艺术气。走过侧台时,我下意识瞥了眼观众席——楚华抱着追月坐在中间,追月穿着小裙子,正乖乖趴在楚华肩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我;郝雯坐在旁边,双手交叠放在膝上,眼神里满是温和的期待。
再往旁边看,舒晚樱静静地坐在大师兄慕容白身边,手里攥着一张节目单,目光紧紧跟着我,透着专注;而她旁边那位气质优雅的中年女人,穿着米白色连衣裙,头发挽成低髻,看向大师兄时,眼底藏着淡淡的笑意——我心里忽然了然,这定是大师兄念叨了大半辈子的白月光,著名导演曾可曼。再看大师兄,今天特意穿了件浅灰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连平时总皱着的眉头都舒展开了,活像个紧张又雀跃的少年,哪还有半分六十岁“老家伙”的模样。
“安静,安静!”主持人压下台下的骚动,声音里多了几分郑重,“我在彩排时有幸听过宁老师的片段,那二胡声里,全是化不开的思念——至于思念谁,就请大家慢慢品。接下来,让我们静静聆听,宁远老师带来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与《神话》!”
掌声短暂响起,很快又归于沉寂。我坐在舞台中央的琴凳上,调整好二胡的千斤,指尖轻轻搭在弓上。聚光灯打在我身上,也打在那把紫檀木二胡上,琴筒上的雕花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那是楚月当年亲手刻的小雏菊,说“给你的琴添点生气,别总跟块木头似的”。
弓尖轻轻触弦,第一个音符飘出来时,大礼堂里彻底静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R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