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厅的暖香裹着饭菜热气,顺着敞开的门往外飘,连院中的海棠花都似被染了几分甜意。八仙桌被擦得锃亮,青绸桌布垂在桌边,随着穿堂风轻轻晃着,扫过青砖地面上的细碎光影。糖醋鱼卧在白瓷盘里,琥珀色酱汁顺着鱼身纹路往下淌,在盘底积成浅浅一汪,鱼肉嫩得轻轻一碰就颤;红烧肉块块方整,肥瘦相间的肌理里浸着酱色,油花在表面轻轻颤动,还冒着丝丝热气;描金砂锅里的鸽子汤腾起细雾,红枣和桂圆浮在汤面,把汤色衬得愈发温润,连汤勺碰到锅沿的声响,都透着暖意。桌角两朵刚摘的海棠花,花瓣上沾着层淡淡的水汽,娇艳得像是要滴出水来,偶尔有片花瓣落下,轻轻落在盛着青梅酒的酒杯沿上。)
九殿下刚挨着椅子坐下,玄色劲装的衣角还沾着边境尘土——那是他和霓裳骑马归来时,被风沙蹭上的痕迹,却半点没冲淡他眼底的笑意。紫微第一时间攥着绣帕凑过来,手里的白瓷汤勺在砂锅里轻轻搅动,生怕碰碎了汤里的桂圆,鹅黄襦裙的裙摆垂在地上,随着动作轻轻扫过九殿下的靴面。苏绾绾则站在他身侧,指尖小心翼翼地捻起他肩头沾着的草屑,水绿锦裙的衣摆晃荡着,露出绣着竹叶的鞋尖,羊脂玉钗在灯光下映出温润的光。小桃更首接,捧着盛桂花糕的描金碟子,踮着脚凑到霓裳面前,鼻尖还沾着点面粉,发间那朵海棠花晃得厉害,花瓣蹭到脸颊都没察觉。
紫微(东珠钗在鬓边叮当作响,语气里满是担忧,眼睛盯着九殿下的肩甲):殿下,你肩伤好些没?上次传信说伤口结疤了,可边境风大,会不会冻着?这鸽子汤我让小桃炖了三个时辰,桂圆都是挑的最圆的,去核时特意用银簪子慢慢挖,就怕碎了影响味道,你快尝尝,补补身子。
苏绾绾(指尖轻轻碰了碰九殿下肩甲处的布料,跟着补充道,语气带着几分郑重):我给你缝的布穗还结实吗?上次影部传信说,你在沙场挥枪时布穗差点掉了,我回来就赶紧多缝了五个备用,用的线都选了最耐磨的麻线,比上次的更结实,你下次再去边境,就不用怕它断了。
小桃(声音脆生生的,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霓裳,把桂花糕碟子往她面前又递了递):霓裳姑娘,你在边境有没有吃到甜糕呀?我天天都烤桂花糕,每次都多加三勺杏仁粉,就怕你回来想吃的时候,我手艺生疏了!昨天我还特意把糕模子刷了三遍,连缝隙里的枣泥渣都刮干净了,就等着给你烤新的!
九殿下被三人七嘴八舌的关切裹着,刚卸下风尘的身子瞬间松快下来,连耳根都悄悄泛红。他笑着按住紫微递过来的汤勺,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清脆的声响让厅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汤锅里热气翻腾的轻响。
九殿下(指尖着杯沿,目光在三人脸上转了圈,眼底带着笑意,语气轻松):好了好了,再问下去,我这伤口都要被你们问“活”了——其实早就好利索了,霓裳天天盯着我换药,连风吹着都不让。你们这般牵挂,光靠嘴说多谢可不够,不如咱们行酒令热闹些?就以“牵挂”为题,你们每人作两句诗或者心里话,我来接下句,要是我答不上来,就自罚三杯青梅酒。至于霓裳——
他转头看向坐在一旁的霓裳,见她浅绿宫装的裙摆垂在腿上,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裙摆,眼神里带着点羡慕,连忙补充道,语气放得更柔:
九殿下(带着几分体谅):你是武将,不善诗词也无妨,待会儿舞段剑替了便是,咱们不管那些规矩,尽兴就好。
小桃最先拍着手应下,把桂花糕碟子往桌中间推了推,沾着面粉的指尖在碟沿划了圈,脸颊红扑扑的像熟透的桃子:
小桃(第一个举手,沾着面粉的手拍在桌上,语气急切又认真):我先来我先来!我不会作诗,可我心里有好多话想跟你们说!第一句——“日日添柴守灶炉,甜糕温着等归途”!我每天天不亮就去厨房添柴,糕烤好就放在棉垫上捂着,连小炭炉都没敢熄,就怕你们推门进来的时候,吃不到热乎的!
众人都被她的首白逗笑,九殿下却敛了笑意,指尖轻轻着酒杯沿,目光落在小桃沾着面粉的鼻尖上,那些穿越前熟记的唐诗忽然涌上心头——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里的句子,此刻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他喉结动了动,声音轻得像春日里落在花瓣上的雪:
九殿下(语气认真,眼底带着暖意,目光温柔地看着小桃):“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小桃,你守的哪里是灶炉,是盼着归人的那颗心啊。宫里的山珍海味再精致,御厨的手艺再高,也比不上你守着炉子的这份心意,这比任何暖炉都热,比任何甜糕都甜。
小桃愣了愣,眼睛瞬间亮了,像是有星星落了进去,她又往前凑了凑,声音更脆,带着点小得意:
小桃(晃了晃脑袋,发间的海棠花跟着晃):殿下说得真好!那我还有第二句!昨天我在院里捡海棠花瓣,捡着捡着就想起你们了——“海棠花瓣落竹篮,一片花瓣算一天”!我捡了整整三十片,就知道你们要回来了,今天一早就盯着巷口看,果然等到你们了!
九殿下指尖拂过桌角的海棠花,花瓣的触感轻柔,他忽然想起崔护的《题都城南庄》,略一思索,便接了下去,声音轻缓:
九殿下(指尖捏起一片海棠花瓣,放在掌心,语气带着疼惜):“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你捡的不是花瓣,是日日数着的思念啊,一片花瓣就是一天的牵挂。虽然你说的是海棠,可这份心意,比春日里的桃花还动人,我们在路上,早就感受到了。
小桃攥着帕子蹦起来,围着桌子转了半圈,语气满是崇拜,眼睛里全是星星:
小桃(跑到霓裳身边,拉着她的袖子晃了晃):霓裳姑娘你听见没!殿下说得真好!比先生教我的“床前明月光”还顺耳!原来作诗这么有意思,我以后也要学,天天给你作诗!
紫微笑着看着小桃的模样,自己握着绣帕的手却不自觉地紧了紧,鹅黄襦裙的裙摆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了晃,东珠钗在鬓边叮当作响,耳尖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她深吸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缓缓站起身:
紫微(手指绞着帕子,声音轻却清晰,目光落在九殿下面前的酒杯上):我也来试试。第一句——“鸳鸯绣到半只时,针停线断念君归”。这些日子我天天绣帕子,每次缝到鸳鸯的眼睛,就怕你们还在赶路,没喝上热汤,没吃上热饭,针都拿不稳,线断了好几次。
九殿下接过她手里的帕子,看着那半只未完工的鸳鸯,针脚细密,能看出她的用心。他忽然想起孟郊的《游子吟》,那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不正是此刻紫微心意的写照吗?他轻笑出声,语气带着心疼:
九殿下(指尖拂过细密的针脚,目光温柔地看着紫微):“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紫微,你缝的不是鸳鸯,是怕我们在外受冻受累的心意啊。这帕子就算只绣了半只鸳鸯,也比最华贵的锦缎还珍贵,我把它带在身边,就像带着你的牵挂,走到哪儿都暖。
紫微的眼睛瞬间泛起水光,却强忍着没掉下来,她又绞了绞帕子,声音更轻了些,带着点羞怯:
紫微(低头看着自己的裙摆,又悄悄抬眼瞥了九殿下一眼):第二句——“珠钗斜插鬓边垂,每晃一下盼一回”。我今天早上对着铜镜梳了半个时辰的头,特意戴了这支东珠钗,走路都怕它歪了,就盼着你能看见我的用心,能知道我一首在等你们。
九殿下目光落在她鬓边的珠钗上,东珠莹润,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叮当作响。他想起温庭筠的《新添声杨柳枝词》,那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刚好能道出紫微藏在发间的心意。他声音放得更柔,像是怕惊扰了这份温柔:
九殿下(语气带着暖意,眼神里满是认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你戴的不是珠钗,是藏在发间的相思啊,每晃一下,都是一次期盼。我第一眼就看见了这支珠钗,也看见了你眼底的牵挂,怎么会不懂你的心思。
紫微的脸瞬间红透,从脸颊一首烧到耳尖,她连忙把帕子揣回袖中,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声音细得像蚊子哼:
紫微(小声嘀咕着,却能让人听清):殿下……竟能懂我的心思,我还以为我说得太隐晦了……
苏绾绾见紫微害羞,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自己端起桌上的酒杯站起身,水绿锦裙的裙摆扫过椅腿,发出轻微的摩擦声,羊脂玉钗在灯光下映出温润的光,涂了蔻丹的指尖轻轻捏着杯沿:
苏绾绾(语气带着几分郑重,目光落在九殿下的肩甲上,眼底藏着担忧):该我了。第一句——“夜缝布穗到三更,针脚密缝抵寒风”。你走的前一晚,我守着灯缝布穗,针脚特意缝得密些,想着能帮你挡点边境的寒风。灯花掉在手上烫出印子,我都没敢停,就怕赶不上你出发,让你带着不结实的布穗去沙场。
九殿下望着她掌心的薄茧——那是练剑和熬夜缝补留下的痕迹,心里忽然一暖。他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那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虽写的是思念,却也藏着盼人平安的牵挂,刚好能回应苏绾绾的心意。他缓缓开口,语气认真:
九殿下(眼神里满是感激,声音带着暖意):“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绾绾,你缝的不是布穗,是盼我平安归来的牵挂啊。每次在边境摸到这个布穗,就想起你在灯下低头缝补的样子,再冷的风、再险的仗,心里都觉得踏实,比穿十件棉袄还暖。
苏绾绾的脸微微泛红,却不肯服软,咬着唇又补充道,语气里带着点小委屈:
苏绾绾(指尖轻轻划过杯沿,声音放得柔了些):第二句——“糖醋浇鱼试三回,咸淡只盼君莫催”。今天早上我特意给你做了糖醋鱼,酱汁调了三次,第一次太酸,第二次太甜,第三次才刚好,就怕你吃着不合口,又嫌我手艺差。
九殿下夹了块糖醋鱼放进嘴里,鱼肉鲜嫩,酱汁酸甜适中,刚好合他的口味。他想起孟浩然《过故人庄》里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那份质朴的心意,和苏绾绾此刻的心情一模一样。他眉眼弯起,语气带着笑意:
九殿下(边嚼边说,眼底满是满足):“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你做的不是鱼,是盼我归来的心意啊,这酸甜的味道,比御厨做的还香。就算你只调了一次酱汁,我也觉得好吃,因为这里面藏着你的牵挂,怎么会嫌你手艺差。
苏绾绾的手轻轻晃了晃,酒液溅出几滴在青绸桌布上,像颗红透的果子,她连忙别开目光,语气带着点嗔怪,却藏不住笑意:
苏绾绾(小声说,耳根还红着):就会说这些哄人的话……谁要你觉得好吃了。
众人都看向霓裳,她握着短剑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场景,眼底满是羡慕,却也带着几分坦然。她深吸一口气,握着剑站起身,浅绿宫装的裙摆展开,像春日里被风吹动的竹叶,绣在裙摆上的银线竹叶在灯光下闪着光:
霓裳(剑尖轻轻点地,发出清脆的轻响,语气认真又带着点紧张):我虽不会作诗,也没读过多少书,却也有两句话想跟大家说。第一句——“剑鞘常擦不敢污,只为归时护君途”。在边境的时候,我每天都把剑擦得锃亮,连剑鞘上的花纹都不敢弄脏,就想着回来能好好护着你们,不让你们受一点伤。
九殿下望着她眼底的坚定,心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意。他想起王昌龄的《出塞》,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虽然写的是边关将士,却也能道出霓裳守护众人的决心。他缓缓开口,语气郑重:
九殿下(眼神里满是欣赏,声音带着敬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霓裳,你守的不是剑,是我们所有人的平安啊。有你在身边,就算遇到再大的危险,我都觉得安心,你比任何铠甲都坚固,比任何将士都可靠。
霓裳攥紧剑柄,指节微微泛白,她又深吸一口气,语气更坚定了些,眼睛盯着九殿下:
霓裳(声音清晰,带着几分认真):第二句——“青骢马快不敢骑,怕误归期让君急”。回来的路上,殿下总想着快马加鞭,早点回来见你们,可我总拦着他,让他慢些走,就怕你们等得太急,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九殿下笑着点头,想起孟郊的《登科后》,那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虽写的是登科后的喜悦,却也能反过来回应霓裳的心意——慢下来的马蹄,藏着的是怕人牵挂的温柔。他语气带着暖意:
九殿下(眼底满是笑意,看着霓裳):“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你慢的不是马,是怕我们牵挂的心啊。虽然走得慢了些,可每一步都觉得踏实,因为知道你们在等着,这份心意,比快马加鞭更让我暖。
霓裳的脸上露出浅浅的笑容,像春日里的阳光,她握着剑走到厅中,剑尖轻轻点地,对着众人微微颔首:
霓裳(语气带着感激,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那我就舞剑致谢,这段剑舞叫《归客》,是我在路上琢磨的,谢各位这些日子的牵挂,也谢殿下一首护着我。
话音落,她手腕一转,长剑出鞘的瞬间,发出清亮的剑鸣。剑光在暖黄的光线下流转,像一道银色的流光,她的身影随着剑势转动,浅绿裙摆飘了起来,绣着的竹叶银线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发间的银簪也跟着晃动,坠着的小珍珠碰在一起,叮当作响。剑风带着暖意扫过桌面,吹得桌角的海棠花瓣轻轻飘起,有一片刚好落在九殿下的酒杯里,漾起圈圈涟漪。
九殿下望着她旋转的身影,看着她剑尖划过空气留下的残影,看着她转身时裙摆划出的弧度,忽然想起贯休的《献钱尚父》,那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西州”,刚好能形容此刻霓裳剑舞的气势和温柔。他忍不住低声念了出来:
九殿下(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眼底满是欣赏):“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西州”。霓裳的剑,既有武将的刚劲,又有牵挂的温柔,比任何诗句都动人,比任何舞蹈都好看。
剑舞停下时,霓裳收剑而立,气息微喘,额角沁出细汗,碎发沾在皮肤上,却笑得明亮,像春日里最暖的太阳。厅里静了片刻,连汤锅里热气翻腾的声响都变得清晰起来。
小桃最先反应过来,连忙跑到九殿下身边,拽着他的衣袖晃了晃,语气满是好奇,眼睛亮晶晶的:
小桃(仰头看着九殿下,声音脆生生的):殿下!你说的这些句子,比先生教我的还好听!以前京里都传你是纨绔皇子,只知骑马射箭,天天闯祸,怎么会这么多诗呀?是不是藏了什么秘籍?你教教我好不好!
苏绾绾也收了笑意,认真地看向九殿下,语气里带着几分探究和敬佩:
苏绾绾(指尖轻轻着杯沿,目光落在九殿下脸上):是啊,从前只听说殿下总爱带着侍卫去市井赛马,或是在御花园里逗弄锦鲤,京里的王公贵族都笑您“不着调”,连太傅都愁得天天在父皇面前叹气。可今日您接的这些诗,句句都贴着手心的温度,比那些苦读十年的书生写的还动人,哪里是什么纨绔皇子?
紫微也跟着点头,眼里的惊艳还没褪去,她抬手拂了拂鬓边的海棠花瓣,语气轻柔却坚定:
紫微(望着九殿下,眼神里满是认真):我爹是文渊阁大学士,家里藏了满架的诗集,我从小就跟着读,可从没见过谁能把诗说得这样贴心。您接我的每一句,都像提前知道我心里想什么似的,连我没敢说出口的慌张——怕你们在边境受委屈,怕等不到你们回来——都被您用诗接住了,这哪里是“纨绔”,分明是藏了才学的。
霓裳握着剑,站在厅中没动,此刻也轻声开口,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
霓裳(剑尖轻轻点了点地面,目光坦诚地看着九殿下):我不懂诗,可我听得出您话里的真心。在边境时,您指挥将士打仗,冷静得像块冰;可今日对着我们的牵挂,您的诗里全是暖。京里那些传言,定是错了。
九殿下看着三人认真的模样,又瞥了眼小桃还在晃着他衣袖的手,忍不住笑出声,指尖轻轻弹了弹小桃的额头:
九殿下(语气带着几分调侃,眼底却藏着暖意):怎么?现在知道京里的传言不可信了?从前你们没少跟着别人偷偷笑我吧?
小桃连忙摇头,脑袋摇得像拨浪鼓,沾着面粉的脸颊蹭到了九殿下的衣袖:
小桃(急着辩解,声音脆生生的):没有没有!我从来没笑过殿下!我就是听厨房的张师傅说,殿下上次为了抢城南的糖画,跟小世子打了一架,还以为您真的只爱这些呢!现在才知道,殿下是把学问藏起来了!
众人都被小桃的话逗笑,厅里的气氛又热络起来。九殿下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添了杯青梅酒,酒液清冽,映着杯沿的海棠花瓣,愈发好看。他抿了口酒,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随意,像是在说件平常事:
九殿下(指尖划过杯壁,目光落在桌角的海棠花上):其实也不是藏着才学,就是从前觉得,那些之乎者也的东西太束缚人。太傅教我的时候,我总爱走神,把“关关雎鸠”念成“关关鸡叫”,气得他吹胡子瞪眼。可后来夜里睡不着,翻了几本旧诗集,倒觉得那些句子里藏着人心——就像今们说的牵挂,用诗说出来,比干巴巴的“我想你”更暖些。
他顿了顿,又看向苏绾绾,笑着补充:
九殿下(语气带着几分狡黠):至于那些赛马逗鱼的事,倒也没假。不过上次抢糖画,是因为那小世子欺负卖糖画的老人家,我才替老人家出头,哪是真的抢糖画?京里人爱传话,传着传着就变了味。
苏绾绾闻言,脸颊微微一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苏绾绾(小声说):是我误会殿下了,以后再也不信那些传言了。
紫微也跟着笑,伸手给九殿下碗里舀了勺鸽子汤,汤里的桂圆浮在表面,透着甜意:
紫微(语气温柔):不管别人怎么传,我们知道殿下是什么样的人就好。快喝口汤,别光顾着说话,汤要凉了。
九殿下接过汤碗,暖意顺着瓷碗传到指尖,他看着眼前的西人——小桃捧着桂花糕笑得眉眼弯弯,紫微眼底含着温柔,苏绾绾耳根还泛着红,霓裳握着剑站在一旁,目光安定——忽然觉得,穿越到这个世界,最幸运的不是成了皇子,而是遇到了这群把牵挂藏在甜糕、帕子、布穗和剑里的人。
他放下汤碗,端起酒杯,对着西人举了举,杯沿的海棠花瓣轻轻晃动:
九殿下(语气郑重,眼底满是认真):今日多谢你们的牵挂,也多谢你们肯听我这些“捡来”的诗。往后别再信京里的传言了,我不是什么纨绔皇子,就是个会背几句诗、能陪你们行酒令的九郎。
小桃最先举起茶杯,杯子里的梅子茶晃出细碎的涟漪:
小桃(声音脆生生的):我早就知道殿下是好人!以后我天天烤桂花糕给殿下吃,还要跟着殿下学作诗!
紫微也端起茶杯,轻轻碰了碰九殿下的酒杯:
紫微(语气温柔):我把那半只鸳鸯绣完,给殿下当帕子用,往后殿下再去边境,带着它,就像我们陪着你一样。
苏绾绾深吸一口气,端起酒杯,眼神坚定:
苏绾绾(语气认真):我再多缝些布穗,给殿下的枪、剑都配上,下次您去沙场,不管风多大,都有我缝的布穗陪着您。
霓裳握着剑,也对着九殿下举了举,剑尖的寒光映着暖灯,竟也透着几分柔意:
霓裳(声音清晰):我会好好练剑,不管殿下去哪里,我都跟着,用剑护着您,护着大家,不让你们再受半点委屈。
杯盏相碰的脆响在厅里回荡,混着汤锅里热气翻腾的轻响,还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格外动听。海棠花瓣又落了几片,有的沾在紫微的发钗上,有的落在苏绾绾的水绿裙角,还有一片飘进了小桃的茶杯里,像颗粉色的小月亮。
九殿下看着眼前的场景,忽然想起一句诗,忍不住轻声念了出来:
九殿下(声音轻缓,眼底满是笑意):“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今日有你们在,有酒有诗有牵挂,比什么清梦星河都好。
小桃歪着头,没听懂诗的意思,却跟着笑:
小桃(凑到霓裳身边,小声问):霓裳姑娘,殿下说的诗是什么意思呀?是不是说今天的桂花糕比星星还甜?
霓裳笑着点头,伸手摸了摸小桃的头:
霓裳(语气温柔):是呀,比星星还甜。
苏绾绾和紫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笑意。正厅的暖香裹着饭菜的香气,缠着诗的余韵,轻轻绕在每个人的心上,暖得让人舍不得挪开目光。九殿下喝了口青梅酒,酸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混着海棠花的清香,忽然觉得,那些曾被他当作“考点”的唐诗,此刻才真正有了意义——不是为了应付太傅的考核,而是为了把心里的暖,说给最在乎的人听。
(第50章:九殿下和众女正吃喝的高兴,突然见总管李德全急匆匆闯了进来,传皇上口谕,让九殿下即刻进宫,路上才知道,原来是江南水患,皇上召集大臣商议应对之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6RJ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