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瑾的茶室弥漫着陈年普洱的醇香,窗外竹影摇曳。郭锦年端坐在藤编茶海前,药香手串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苏瑾将一枚紫砂小杯推到她面前,杯底刻着细密的莲花纹。
"外婆前日整理旧物,找到这个。"苏瑾指尖轻点杯身,"说是与你外婆当年所用是一对。"
郭锦年捧起茶杯,药香手串与杯壁轻触,发出清越的声响。茶汤氤氲的热气中,她仿佛看见两位老人对坐饮茶的画面——她的外婆穿着青色旗袍,苏外婆系着苏绣围裙,中间摆着同样的紫砂壶。
"六十年前,她们在澳门莲峰书院同窗。"苏瑾沏茶的手势优雅如舞,"你外婆学文物修复,我外婆习医。战乱时一起护过一批古籍。"
药香手串微微震动,芯片扫描显示:「杯底暗格藏有微型胶卷」
七队新场地鼓楼西剧场后台,尚九熙正对着手机屏幕比划:"师姐您看,这样改《珍珠衫》的包袱可好?"
视频里郭锦年正在茶室,背景博古架上的老照片突然吸引了她注意:"九熙,暂停一下。"
放大画面——苏外婆与她外婆的合影背后,露出半本《澳门曲艺考》的封面。药香手串骤然发烫,芯片检索到匹配数据:「1948年澳门伶界联合会刊载失传剧目《双镜记》」
"师姐?"尚九熙凑近屏幕,"这书有什么特别?"
郭锦年指尖轻抚屏幕:"这里头可能藏着咱们下期节目的彩蛋。"
玫瑰园书房泛着樟木香。郭德纲戴着老花镜翻阅曲谱,忽然抬头:"锦年,你外婆这张《霓裳》工尺谱,怎么标注着苏家医馆的地址?"
药香手串贴近发黄的纸页,芯片解析出隐形的墨迹:「壬寅年腊月,与苏妹共修订第七版,增‘羽衣回旋’步法」
作者“尚宁寒”推荐阅读《念梦思音》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晓梦举着放大镜惊呼:"姐!谱子边缝还写着‘琵琶弦断处,明珠暗投时’!"
窗外忽然传来车声。苏瑾捧着檀木匣走进来:"外婆让我送这个来。"匣中正是那本《澳门曲艺考》,书页间夹着绣有并蒂莲的手帕。
王惠端着茶点进来,翡翠镯子碰响匣边:"哎呀!这手帕我见母亲用过!"
鼓楼西剧场舞台追光灯下,郭锦年与尚九熙正在排练新编《双镜记》。唱到"菱花镜里朱颜改"时,药香手串突然投射全息影像——两位少女对镜梳妆的动画,正是根据老照片还原的外婆与苏外婆。
"绝了!"导演在台下拍腿,"这特效怎么做的?"
尚九熙即兴加词:"您看这镜中美人,可是穿越来的女先生?"
观众笑声中,郭锦年水袖轻拂。袖中滑出的紫砂小杯正好接住投影的光束,杯底莲花纹在舞台上绽放成真正的 holographic 莲花。
演出结束,有位银发老人颤巍巍上台:"这《双镜记》...可是我母亲当年在澳门唱红的剧目啊!"
深夜的玫瑰园,月光洒满庭院。郭锦年将紫砂小杯对着月光,药香手串轻轻叩击杯壁。三长两短的节奏后,杯底暗格悄然开启,露出微型胶卷。
晓梦举着投影仪跑来:"姐!胶卷里是外婆们演的《双镜记》剧照!"
泛黄照片上,两位少女穿着戏装相视而笑。背后题字:「锦瑟苏弦,双镜永鉴」
药香手串忽然震动,苏瑾发来消息:「外婆说,当年你外婆离澳前,在莲峰书院埋了时光胶囊」
许多年前,两位少女在战火中相约:「若得太平年,双镜再重圆」。
而今弦歌不辍,故人之约终得圆满。
(http://www.220book.com/book/6RU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