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视演播厅的灯光如星河倾泻,将舞台照得亮如白昼。郭锦年与尚九熙站在后台候场,药香手串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师姐,我有点紧张。"尚九熙整理着大褂领口,"这可是卫视春晚的预录..."
郭锦年轻轻转动手串:"就当是在小园子。"她指尖拂过某颗珠子,"记得《黄鹤楼》的‘三节楼’要稳,观众席里有老前辈。"
药香手串微微震动,芯片传来观众席扫描数据:「第三排有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偏好传统唱腔」
主持人报幕声响起。尚九熙深吸一口气,突然眼睛一亮:"师姐,等会儿‘我本是卧龙岗’那句,咱们加个新包袱?"
"随你。"郭锦年唇角微扬,"我兜着。"
台上《黄鹤楼》正说到酣处。尚九熙甩着羽扇:"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
郭锦年扇子一挡:"您这是散淡?我看是散装吧!"
观众笑声未落,尚九熙突然即兴:"散装怎么了?散装实惠!您看超市散装饼干,比盒装的量足!"
"哦?"郭锦年眉梢轻挑,"那您这散装诸葛亮,可能借来东风?"
"何止东风!"尚九熙一拍胸脯,"连西北风都能借来!昨儿个就借了二斤!"
满堂喝彩中,药香手串忽然微震——芯片捕捉到观众席某处异常闪光。郭锦年水袖轻拂,看似自然动作,却恰好挡住对准尚九熙的激光笔。
后台监控室里,常远指着屏幕:"锦年,刚才那个镜头绝了!水袖拂过的轨迹正好形成心形!"
导演激动地挥手:"快!给手串特写!"
药香手串在追光灯下流转光华。郭锦年借着整理袖口的动作,轻轻按压那颗裂开的紫檀珠。微型投影悄然投在扇面上,显示出一行字:「激光笔来源:二楼控制台」
尚九熙正说到"空城计",突然瞥见扇面提示。他即兴改词:"我在这城楼观山景~见一道红光破云霄~莫不是司马懿点了激光笔?"
观众大笑中,保安己悄悄走向控制台。
返场环节,主持人突然加戏:"听说二位最近在研究新编《珍珠衫》?"
尚九熙一愣,郭锦年己然接话:"正是。九熙演蒋兴哥,我反串王三巧。"
药香手串微微发烫,芯片传来提示:「澳门戏曲研究会会长在台下」
即兴唱段响起时,郭锦年的程派腔惊艳全场。当她唱到"珍珠衫儿双泪垂"时,药香手串突然迸发异彩——某颗珠子投射出全息影像,正是失传的《珍珠衫》古本唱腔谱!
台下一位白发老人猛然起身:"这...这是家父珍藏的孤本啊!"
庆功宴上,澳门戏曲研究会会长握着郭锦年的手:"孩子,你这手串..."
"家传的。"她轻抚珠串,"外婆说,是苏家祖辈的念想。"
老人泪光闪烁:"这投影的唱腔谱,是先父抗战时在澳门保护的珍贵资料..."
药香手串轻轻震动,仿佛在回应这段跨越时空的缘分。
深夜的玫瑰园,郭锦年对着月光端详手串。晓梦悄悄走来:"姐,今天你在台上发光的样子,真像外婆照片里的模样。"
手机亮起尚九熙的消息:「师姐!电视台想给咱们开个固定栏目!」
药香手串泛着温柔的光,那些尘封的旋律,终将在新时代继续传唱。
(http://www.220book.com/book/6RU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