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5章 时光的看台与不灭的热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足球:从校队到世界之巅 http://www.220book.com/book/6RX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时尚维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中国世界杯落幕的那个秋天,林峰收到了一封来自慕尼黑的信。信封上的邮票印着安联球场的剪影,字迹娟秀,是用中文写的:“尊敬的林先生,还记得20年前那个雨夜吗?您的任意球绕过人墙时,我在看台上数着雨滴。现在我是慕尼黑少年队的教练,总跟孩子们说,足球里藏着比胜利更重要的东西。”

信的末尾,附着一张照片:一群金发碧眼的孩子穿着红色球衣,举着“敢不敢”的牌子,在雨中训练。林峰把照片贴在办公室的白板上,旁边是U15夺冠时的合影,那个瘦高男孩的笑容和照片里的孩子们重叠在一起。

体校的老槐树又落了一层叶。王强的身体越来越差,却总在午后拄着拐杖来球场坐会儿。他会指着训练的孩子,跟林峰念叨:“那个带球的小子,脚法像极了年轻时的你;还有那个守门的,反应比陈默当年还快。”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皱纹里盛着满满的欣慰。

有天训练结束,林峰扶着王强往办公室走,老人突然停下脚步,望着远处新建的足球公园:“还记得吗?你刚来体校时,这块地还是片荒地,你们踩着碎石子练射门,球鞋磨破了底就用胶布粘。”他咳嗽了两声,声音轻下来,“现在多好啊,草皮比国外的还软和。”

林峰想起自己第一次领到专业球鞋时的样子——白色的鞋面,蓝色的鞋钉,他睡觉都抱在怀里,生怕被队友们弄脏。如今的孩子们,装备箱里塞满了各种护具,训练服换了一套又一套,可眼里的光,和当年的自己没什么两样。

陈默的体育专栏成了最受欢迎的栏目。他写过高原训练基地里,孩子们顶着寒风晨跑的身影;写过乡村小学的泥地上,用书包堆成球门的野球局;还写过养老院里,一群白发老人踢着软式足球,笑得像孩子。他说:“足球从来不止是世界杯,是每个普通人心里的那点念想。”

马勇的足球餐厅成了球迷据点。墙上的照片更新得越来越快,有新一代国脚的合影,有社区联赛的颁奖瞬间,还有张特殊的照片:几个轮椅上的球迷举着奖杯,背景是残奥会的赛场。马勇总说:“只要还能喘气,就能跟足球较劲。”

郑智带的U23队在奥运会上拿了铜牌。颁奖那天,他特意把奖牌挂在王强脖子上,老人摸着冰凉的金属,眼泪掉在牌面上:“我这辈子没出过国,却看着你们把中国足球带向了全世界。”那天晚上,几个老队友聚在马勇的餐厅,喝着啤酒聊到深夜,说起当年在柏林捧杯的细节,仿佛就像昨天。

又过了十年,林峰也到了王强当年的年纪。他从青训总监的位置上退下来,却没离开体校,每天在球场边摆个小马扎,看孩子们训练。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总缠着他:“林爷爷,您再讲讲世界杯决赛的故事吧,就讲那个把巴西队踢赢的任意球!”

林峰就会捡起地上的石子,在地上画弧线:“那天的风是从左边来的,球要踢得比平时高一点……”小姑娘听得眼睛发亮,转身就抱着足球跑去射门,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蹦蹦跳跳,像极了当年那个在水泥地上追着球跑的自己。

深秋的一个午后,体校来了位特殊的客人。白发苍苍的罗纳尔多拄着拐杖,在翻译的陪同下参观球场。他指着战术分析室里的录像带,笑着说:“当年要是知道你们的孩子这么厉害,我肯定早点来偷师。”看到场边的王强铜像时,他肃然起敬,弯腰鞠了一躬:“所有改变,都是从这样的人开始的。”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训练结束了,排着队跟林峰说再见。他挥挥手,看着他们背着书包跑远,书包上的足球挂件叮当作响。风吹过老槐树,叶子沙沙作响,像在重复着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明天早点来,别迟到。”

暮色渐浓,球场的灯一盏盏亮起。林峰慢慢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往办公室走。路过老槐树时,他停下脚步,仿佛又听到了熟悉的哨声——那声音穿越了几十年的时光,清脆,响亮,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在空荡的球场上久久回荡。

看台上的座椅换了新的,记分牌变成了电子屏,可那些奔跑的身影,那些欢呼的声音,那些对足球最纯粹的热爱,从来都没有变过。

属于中国足球的故事,还在继续。而这一次,它写在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子里,写在时光的看台上,写在一代又一代人不灭的热爱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6R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足球:从校队到世界之巅 http://www.220book.com/book/6RX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