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青石村像是被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凌薇每天定量煮两锅玉米糊糊,掺着红薯干或村民凑来的豆饼渣,保证每个人都能喝上两碗热乎的。虽然依旧吃不饱,但至少不再是空落落的烧心感,村民们脸上渐渐有了点活气,翻地的劲头也足了不少。
王支书带着壮劳力们把村后那片荒坡翻了出来,石头捡了几大堆,土块敲得细碎。凌薇则教妇女们处理土豆种——每块留两三个芽眼,伤口抹上草木灰杀菌,摊在向阳的地方晾晒催芽。
“凌丫头,你说这土豆真能长出东西来?”蹲在旁边帮忙的张大娘一边给土豆块抹灰,一边忍不住问。她儿子前几天饿晕了,全靠凌薇每天多匀的半碗糊糊吊着命。
“能。”凌薇手里动作不停,语气肯定,“这东西皮实,只要种下了,浇点水就能活。等长出来,藤蔓下面全是疙瘩,挖出来能堆成小山。”
她描述得具体,张大娘眼里的光又亮了亮,手上的动作更快了:“那可太好了!要是真能收那么多,今年冬天就不用啃树皮了。”
旁边几个妇女也七嘴八舌地搭话,话题从“能不能活”变成了“收了土豆该怎么吃”。有人说要蒸着吃,有人说要切成块煮粥,还有人惦记着凌薇提过的“土豆饼”,问她好不好做。
“简单,”凌薇笑了笑,“磨成粉,加点水和盐,拍成饼子贴在锅边,又香又顶饿。”
女人们的笑声在院子里响起,久违的轻快驱散了连日来的沉重。
凌薇看着她们,心里清楚,希望有时候比粮食更重要。
催芽的土豆很快冒出了的芽尖,凌薇让人在翻好的地里按行距挖沟,施上村民们攒的农家肥——虽然稀薄,但总比没有强。她亲自示范如何下种,芽眼朝上,盖土厚度要适中,浇足定根水。
村里的孩子们也跟着忙活,挎着小篮子捡石头,或者帮着递土豆种。狗蛋最积极,每天天不亮就跑到地里,踮着脚看大人们干活,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坚信着土里能长出宝贝。
种下土豆的那天傍晚,天空阴沉了许久,居然飘起了细雨。
“下雨了!老天爷开眼了!”王支书站在坡上,仰着头,任由冰凉的雨丝打在脸上,笑得满脸皱纹都挤在了一起。
村民们也纷纷跑出屋,在雨里站着,有人甚至激动地哭了。这场雨来得太及时了,不用费力挑水浇地,土豆苗存活率能高一大截。
凌薇站在屋檐下,看着雨中欢呼的人们,嘴角也微微上扬。她打开系统面板,发现“村民士气”一项从“低迷”变成了“中等”,旁边还跳出来一个提示:【主线任务进度10%,奖励现金800元,空间扩展至150㎡。】
又有钱了。
这次她没急着兑换粮食,而是花了600元兑换了一批农具——十把锄头、五把镰刀,还有两副挑水的扁担水桶。剩下的200元,她换了些糙米和一小包盐。
盐在这年代金贵得很,村里好多人家早就断了盐,吃什么都寡淡无味,人也没力气。凌薇把盐分成小包,让王支书按户分发,每户每天只能领一点点,省着用。
领到盐的村民们感激涕零,看向凌薇的眼神越发敬重。在他们看来,这孤苦伶仃的丫头不仅拿出了救命的粮食,还懂种庄稼的法子,现在连金贵的盐都拿出来了,简首是菩萨下凡。
土豆种下后,凌薇又开始琢磨别的。光靠土豆不够,得多种点能快速收获的作物。她在系统商城里翻了半天,找到一种生长期短的荞麦种子,还有耐寒的萝卜种,花了300元各买了20斤。
“王伯,这是荞麦和萝卜种,”她把种子交给王支书,“荞麦能磨面,萝卜能当菜,咱们把村东头那片洼地开出来种上,多一份收成,就多一份底气。”
王支书看着袋子里的种子,眼眶有些发热:“凌丫头,你这……你这是把家底都拿出来了啊。”
“眼下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凌薇笑了笑,“等秋收了,咱们再把家底挣回来。”
她的从容和笃定感染了王支书,老人重重点头:“对!活下去!等收了粮食,我第一个给你家送!”
接下来的日子,村里几乎所有人都扑在了田地里。作者“泡泡是小肉包”推荐阅读《快穿之满级大佬的五元人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土豆苗破土而出,嫩绿的叶片在风中舒展;荞麦和萝卜也相继发芽,把荒地装点得有了生机。
凌薇每天除了煮糊糊,就是去地里查看作物长势,教大家如何除草、间苗。她空间里的物资在慢慢消耗,但看着地里日渐繁茂的绿色,她心里反而越来越踏实。
这天傍晚,她刚把最后一锅糊糊分完,准备回屋清点物资,王支书却领着一个陌生男人找了过来。
男人穿着打补丁的短褂,背着一个破旧的包袱,脸色同样蜡黄,但眼神还算清明。看到凌薇,他局促地搓了搓手,弯腰作揖:“这位姑娘,在下李茂,是邻村柳树屯的。听说……听说你们村有粮,还种了新庄稼?”
凌薇心里咯噔一下。粮荒年代,消息传得快,也传得杂,她就怕引来不怀好意的人。
王支书连忙解释:“凌丫头,李茂是我老相识,他村比咱们村还惨,饿死的人更多。他今天来,是想……是想问问你那土豆种,能不能匀他们点?他们愿意用东西换!”
李茂连忙打开包袱,里面是几件打满补丁的旧衣服,还有一把磨得发亮的柴刀,显然是他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了。
“姑娘,我们知道这不合情理,”李茂声音发哑,带着恳求,“可村里的娃快饿死光了,只要能有种的,让我们干啥都行!这些东西你要是看不上,我们……我们可以帮你们干活抵!”
凌薇看着他眼里的绝望和恳求,又看了看王支书为难的脸色,沉默了片刻。
她空间里的土豆种还剩不少,匀出一点确实没问题。但开了这个头,其他村子再来求怎么办?她的物资再多,也填不满所有饥荒的窟窿。
可转念一想,她的任务是“带领青石村度过饥荒”,但没说不能帮别人。而且,多一个村子种土豆,就多一份对抗饥荒的力量,或许还能形成互助。
“土豆种可以匀给你们,”凌薇开口,“不用拿东西换,就当是互帮互助。但我有个条件。”
李茂眼睛猛地亮了:“姑娘你说!别说一个条件,十个八个都行!”
“你们种出来的土豆,秋收时得按市价卖给我们村一部分,”凌薇看着他,“不用多,够我们村过冬就行。另外,你们得保证,不能把土豆种的来源说出去,就说是自己找的。”
她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李茂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连连点头:“没问题!没问题!一定!秋收时我们肯定先紧着你们村!多谢姑娘!多谢姑娘大恩!”他激动得眼圈都红了,对着凌薇深深鞠躬。
王支书也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凌薇一眼。
凌薇从空间里拿出五斤土豆种递给李茂:“回去按我说的法子种,记得催芽,选好地。有不懂的,再来问。”
“哎!哎!”李茂小心翼翼地接过土豆种,像是捧着稀世珍宝,又千恩万谢了好几遍,才揣着种子匆匆离开,生怕晚了一步这希望就飞了。
看着他的背影,王支书感慨道:“凌丫头,你真是个心善的。”
凌薇笑了笑,没说话。她只是觉得,在这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能多救一个是一个。
而且,她隐隐觉得,这笔“投资”不亏。
【叮!宿主践行互助精神,提升区域生存希望,完成隐藏任务“星火”,奖励现金1000元,空间扩展至200㎡,解锁商城“工具类”二级权限(可兑换简易灌溉设备)。】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凌薇挑了挑眉。没想到帮了邻村一把,还能有意外收获。
200㎡的空间更宽敞了,她可以囤更多东西了。而那个“简易灌溉设备”,更是解了她的燃眉之急——万一后续干旱,有这个就不用愁了。
夜色渐浓,凌薇坐在灯下,盘点着空间里的物资:玉米面还剩80斤,红薯干50斤,糙米30斤,土豆种15斤,还有各种农具和少量药品。现金还剩1100元。
不算多,但足够支撑到第一批作物收获了。
她揉了揉眉心,给自己泡了杯空间里带的速溶奶茶——这是她给自己留的小奢侈。温热的甜香在舌尖散开,疲惫似乎也消散了些。
窗外,风吹过刚长出的庄稼苗,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在诉说着新生的希望。凌薇捧着杯子,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默默规划着下一次的囤货清单。
日子还长,饥荒还没过去,但只要脚下的土地能长出粮食,手里的空间能囤满物资,就没什么好怕的。
她的快穿第一站,必须稳稳地走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6S1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