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人流转过街角,马骥又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倒吸一口凉气——前方出现一片巨大的建筑群,足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西周用木栅栏围着,栅栏上挂着数十盏油纸灯笼,灯笼上写着“京瓦”“莲花棚”“夜叉棚”等字样,灯火通明,把整个建筑群照得如同白昼。
“这是什么地方?也太热闹了吧!”马骥心里嘀咕着,跟着人流挤了进去。一进大门,他就被里面的景象震撼了——这里面竟然有十几个“小场子”,每个场子都用布帘围着,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剧场”,每个“小剧场”前都挂着一个招牌,写着表演的节目:“杂剧《王魁负桂英》”“评书《三国志》”“傀儡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相扑表演”……
“我的天,这简首就是古代的娱乐城啊!”马骥目瞪口呆,这不就是宋朝的“勾栏瓦舍”吗?他在历史书上见过,说这是宋朝人娱乐的地方,没想到竟然这么壮观!
他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在各个勾栏间乱窜。第一个钻进的是评书场,布帘上写着“著名说书人李铁嘴讲《三国志》”。他挤到人群前面,只见场中央摆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块惊堂木、一把折扇、一个茶杯。说书人李铁嘴穿着一件灰色长袍,留着山羊胡,正唾沫横飞地讲着:“且说那关云长,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单刀赴会,吓得江东诸将不敢动弹!”
台下的听众听得入迷,时不时发出阵阵喝彩。马骥却越听越不对劲——他记得历史上,单刀赴会的其实是鲁肃,不是关羽啊!而且青龙偃月刀是宋朝才出现的武器,三国时期根本没有!
“不对啊!”马骥忍不住站起来,“李老先生,单刀赴会的是鲁肃,不是关羽!而且青龙偃月刀是咱们宋朝才有的,三国时期没有这武器!”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马骥身上。李铁嘴气得山羊胡都翘了起来,一拍惊堂木:“哪里来的狂徒,在此胡言乱语!《三国志平话》上就是这么写的,难道还会有错?”
“可是历史上不是这样的!”马骥还想争辩,却被周围的听众扔了一脸的果核和瓜子壳。
“滚出去!别耽误我们听书!”
“就是,不懂就别瞎嚷嚷!”
“快把他轰出去!”
马骥只好抱头鼠窜,狼狈地逃出了评书场。他摸了摸头上的包,心里委屈极了——他只是想纠正一下历史错误而己,怎么就这么难呢?
他又钻进了相扑场。相扑场比评书场大得多,中间是一个用黄土铺成的擂台,两个彪形大汉正在擂台上扭打。他们光着上身,只穿着一条短裤,身上的肌肉一块块隆起,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其中一个大汉抓住另一个大汉的胳膊,猛地一甩,把对方摔在地上,台下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声。
“好!摔得好!”马骥也跟着激动地大喊,“加油!锁他喉!别让他起来!”
周围的观众却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一个穿着短褂的壮汉皱着眉问:“加油?锁喉?你在说什么胡话?相扑讲究的是技巧,不是耍无赖!”
马骥尴尬地笑了笑,只好闭上嘴,默默地看着比赛。他看着台上的相扑选手你来我往,心里却在琢磨——这个相扑场的上座率很高啊,差不多有八成观众,要是搞个“VIP座位”,卖贵一点,肯定能赚更多钱!还有那个评书场,要是能搞个“会员制”,会员可以提前占座,还能和说书人互动,肯定很受欢迎!
他越想越兴奋,觉得自己要是在宋朝开个勾栏,肯定能成为“娱乐大亨”。他正想得入神,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琵琶声,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个勾栏前围满了人,布帘上写着“著名歌妓苏小小演唱《雨霖铃》”。
马骥挤进去一看,只见勾栏中央的舞台上,一个穿着粉色襦裙的女子正坐在椅子上,怀抱琵琶,她的头发上插着一支玉簪,脸上化着淡淡的妆,看起来温柔而美丽。她轻轻拨动琴弦,朱唇轻启,婉转的歌声流淌出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歌声悠扬而悲伤,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台下的听众都安静下来,静静地听着,有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马骥也被歌声打动了,他想起了在长安时听到的《霓裳羽衣曲》,那首曲子华丽而仙气,而这首《雨霖铃》,却更加贴近人心,像是在诉说着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他摸了摸胸口的挂坠,挂坠微微震动,温度比之前更高了一些,光芒流转,像是在细细品味这宋词的韵味。马骥能感觉到,挂坠吸收了这宋词与音乐结合的能量——与盛唐的诗歌不同,这宋词更加婉约,更加细腻,带着一种独特的感染力,让挂坠的光芒都变得温柔起来。
“原来宋朝的娱乐,这么有意思。”马骥笑着想,他决定在这里好好逛逛,看看还有什么新奇的节目。虽然刚才被人轰了出来,但他对这勾栏瓦舍的兴趣,反而更浓厚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http://www.220book.com/book/6S9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