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永巷算术课

小说: 璇玑策   作者:呦呼2349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璇玑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6SZA/ 章节无错乱精修!
 

璇玑策

第一卷:青鸾折翼

第二章:永巷算术课

一、冷宫深处的小先生

卫明被押入天牢的第二日,任瑶揣着青铜镜往永巷走。静思苑的门还敞着,昨夜的雪落在门槛上,积了薄薄一层,却没盖住地上凌乱的脚印——是镇南军旧部搜查时留下的,他们在墙角找到了暗格,里面藏着半块刻着算筹的玉珏,此刻正躺在任瑶的袖袋里,与青铜镜隔着布料轻轻相碰。

“婕妤娘娘?”身后传来怯生生的声音,任瑶回头,看见个穿灰布襦裙的小姑娘,梳着双丫髻,手里捧着本卷边的《千字文》,“您是来给盼儿上课的吗?”

是顾盼儿,冷宫公主,先帝的小女儿,当年皇后构陷废太子时,连带着把她也扔进了永巷,算下来,这孩子在冷宫里己经住了五年。昨日镇南军旧部来搜查时,任瑶见过她,小姑娘缩在门后,手里攥着块断了弦的拨浪鼓,眼神却亮得很,盯着任瑶手里的算筹图看了半晌。

“你怎么知道我要给你上课?”任瑶蹲下身,帮她拂掉肩上的雪粒,指尖触到她冻得发红的耳朵。

顾盼儿把《千字文》往身后藏了藏,小声说:“张嬷嬷说的,她说宫里来了位懂算术的婕妤,会来教盼儿算题。”她顿了顿,又补充道,“盼儿会数数,能数到一百,还会算十以内的加法。”

任瑶笑了,从袖袋里摸出根炭笔,在雪地上画了个九宫格:“那我们今天就学九宫格,把一到九填进去,横排竖排斜排加起来都得十五,好不好?”

顾盼儿眼睛一亮,蹲下来拿着炭笔在雪地上画圈,小眉头皱得紧紧的。任瑶没催她,转头看向静思苑的木桌——昨夜找到的突厥文《九章算术》还摊在桌上,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沙漠玫瑰,和西域商队香料盒里的一模一样。她正想伸手去拿,就听见顾盼儿喊:“娘娘!我填出来了!”

雪地上的九宫格填得歪歪扭扭,却是对的。任瑶刚要夸她,青铜镜突然发烫,镜面贴着的玉珏像是被唤醒般,发出细碎的嗡鸣。她赶紧摸出镜子,就着雪光看,镜中的算筹纹路突然变了,原本散乱的线条渐渐拼成个小房子的形状,房檐处标着个“七”字——是永巷第七间宫室。

“盼儿,你知道第七间宫室住的是谁吗?”任瑶按住发烫的镜面,声音压得低。

顾盼儿的脸色突然白了,攥着炭笔的手紧了紧:“是疯婆婆,她总说自己是被冤枉的,还说有本书能证明,可没人信她。”小姑娘往任瑶身边凑了凑,“娘娘,您别去那里,疯婆婆会扔东西打人的。”

任瑶心里一动,疯婆婆?会不会是当年废太子妃的侍女?她摸了摸顾盼儿的头:“别怕,娘娘带你去看看,要是她扔东西,咱们就跑。”

第七间宫室的门是虚掩的,里面传来沙哑的歌声,断断续续的,唱的是前朝的《从军行》。任瑶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墙角的草堆上坐着个老妇人,头发花白,身上裹着件破棉袄,手里拿着本用布包着的书,正对着窗户发呆。

“婆婆?”任瑶轻声喊了句。

老妇人猛地回头,眼睛里布满血丝,抓起身边的破碗就朝她扔过来:“滚出去!都是你们这些坏人,害了太子,害了公主!”

任瑶侧身躲开,顾盼儿吓得躲在她身后。她没退,反而往前走了两步,从袖袋里摸出玉珏:“婆婆,您认识这个吗?”

老妇人的目光落在玉珏上,突然不闹了,嘴唇哆嗦着:“这是……这是太子妃的玉珏!你从哪里得来的?”

“从静思苑的暗格里找到的。”任瑶把玉珏递过去,“婆婆,您是不是太子妃的侍女?当年的事,您知道多少?”

老妇人接过玉珏,眼泪掉了下来,哽咽着说:“老奴是太子妃的陪嫁侍女,当年皇后诬陷太子通敌,太子妃把证据藏在了《九章算术》里,就是老奴手里这本。后来皇后派人来搜,老奴把书藏在了房梁上,才没被搜走。”

她把手里的书递过来,布包己经磨得发亮,书页上的突厥文旁,用朱砂写着小楷注释——是废太子妃的字迹,上面记着皇后与突厥密约的时间和地点,还有个关键信息:冰蚕毒素,藏在凤冠的珍珠里。

任瑶心里一沉,冰蚕毒素,之前卫昭仪提过,是种慢性毒药,无色无味,一旦沾染,会慢慢侵蚀五脏六腑,当年废太子突然暴毙,说不定就是中了这种毒。她刚要把书收起来,就听见外面传来脚步声,是张嬷嬷,脸色慌张地跑进来:“婕妤娘娘,不好了!皇后的人来永巷了,说要找顾盼儿去椒房殿问话!”

二、凤冠上的毒珍珠

任瑶把《九章算术》塞进顾盼儿的衣襟里,又帮她把棉袄的扣子扣紧:“待会儿不管皇后问什么,你都别说见过我,也别说见过疯婆婆,知道吗?”

顾盼儿点了点头,小手攥着任瑶的衣角:“娘娘,盼儿怕。”

“别怕,”任瑶摸了摸她的头,“萧承煜殿下会来救你的,你只要记住,不管谁给你东西吃,都不能碰,尤其是带珍珠的首饰。”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要是皇后让你看凤冠,你就说想喝水,拖延时间。”

刚交代完,永巷口就传来了脚步声,是皇后的贴身侍女,穿着石榴红的宫装,身后跟着两个膀大腰圆的宫女:“顾盼儿,皇后娘娘有请,跟我们走吧。”

顾盼儿被带走后,任瑶赶紧去找疯婆婆:“婆婆,皇后的凤冠在哪里?您知道吗?”

老妇人想了想,说:“当年皇后封后时,凤冠是在尚衣局做的,领头的绣娘是老奴的远房表姐,她偷偷告诉老奴,凤冠上的那颗东珠里藏了东西,说是能让人听话的药。”

任瑶心里咯噔一下,东珠里藏的肯定是冰蚕毒素!她刚要往外跑,就听见青铜镜发出尖锐的嗡鸣,镜中的算筹纹路突然乱了,像是被什么东西干扰了。她赶紧摸出镜子,就看见镜面里映出顾盼儿的影子——小姑娘正站在椒房殿的凤冠前,皇后手里拿着支嵌着珍珠的步摇,要往她头上插。

“不好!”任瑶拔腿就往椒房殿跑,袖袋里的玉珏和青铜镜撞得叮当响。她刚跑到椒房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萧承煜的声音:“皇后娘娘,陛下有旨,顾盼儿公主体弱,不宜留在椒房殿,臣特来接她回永巷。”

任瑶松了口气,推开门进去,就看见萧承煜挡在顾盼儿身前,皇后手里的步摇还举着,脸色难看极了。顾盼儿躲在萧承煜身后,小脸蛋煞白,却还记得任瑶的话,小声说:“皇后娘娘,盼儿渴了,想喝水。”

皇后狠狠瞪了顾盼儿一眼,却也没办法,只能让侍女去倒水。萧承煜趁机拉着顾盼儿走到任瑶身边,低声说:“你来得正好,我刚在凤冠上发现了异常,那颗东珠的颜色不对,像是被人动过手脚。”

任瑶点头,目光落在凤冠上——那颗东珠确实不对劲,比别的珍珠亮,表面还有道细小的裂痕。她正想仔细看,就听见皇后说:“任瑶婕妤,哀家听说你懂算术,不如帮哀家算算,这凤冠上的珍珠一共有多少颗?”

任瑶心里清楚,皇后是故意刁难,想拖延时间。她没推辞,走到凤冠前,假装数珍珠,指尖却悄悄碰了碰东珠——冰凉的触感传来,指尖似乎沾到了点粉末,她赶紧缩回手,藏在袖袋里。

“回皇后娘娘,凤冠上的珍珠一共三百六十五颗,象征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娘娘凤体安康。”任瑶笑着回话,语气恭敬。

皇后没想到她真能数出来,愣了愣,又说:“那你再算算,这颗东珠值多少钱?”

“东珠是稀世珍宝,千金难买,”任瑶话锋一转,“不过要是珠子里藏了不该藏的东西,那可就一文不值了,甚至还会惹祸上身。”

皇后脸色骤变:“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任瑶拿出袖袋里的玉珏,“只是刚才数珍珠时,摸到这颗东珠有裂痕,想起之前在永巷找到的玉珏,也是裂的,听说裂了的珍宝会带来灾祸,娘娘还是小心些好。”

萧承煜赶紧配合:“皇后娘娘,臣听说太医院新制了安神香,不如让卫昭仪娘娘送来些,给您压压惊?”

皇后心里有鬼,怕夜长梦多,摆了摆手:“不必了,哀家累了,你们带顾盼儿回永巷吧。”

走出椒房殿,任瑶才松了口气,摸出指尖的粉末——是白色的,和之前西域商队香料盒里的致幻剂有点像,但更细腻。她把粉末递给萧承煜:“送去太医院让卫昭仪化验,说不定和冰蚕毒素有关。”

顾盼儿拉了拉任瑶的衣角,把藏在衣襟里的《九章算术》拿出来:“娘娘,这本书刚才差点掉出来,皇后的侍女盯着我看了好半天。”

任瑶接过书,赶紧塞进袖袋:“多亏你藏得好,这本书可是关键证据,等卫昭仪化验出粉末的成分,我们就能知道皇后到底用了什么毒了。”

三人往永巷走,雪又开始下了,落在顾盼儿的发梢上,像撒了把碎银子。任瑶看着身边蹦蹦跳跳的小姑娘,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跟在父亲身后,拿着算筹在院子里画九宫格。她攥紧手里的青铜镜,心里默念:爹,娘,你们放心,我一定会保护好盼儿,也会查清所有真相。

二、玉珏共鸣的秘密

卫昭仪的化验结果傍晚就送来了,白纸黑字写得清楚:东珠里的粉末是冰蚕毒素和致幻剂的混合物,比之前发现的毒性更强,沾染后半个时辰就会神志不清,任由他人摆布。

“皇后这是想控制顾盼儿,”萧承煜把化验单拍在桌上,“盼儿是先帝的女儿,要是能让她指认镇南王旧部谋反,皇后就能彻底除掉我们。”

任瑶摸着袖袋里的玉珏,指尖传来轻微的震动——从椒房殿回来后,这玉珏就一首不安分,尤其是靠近青铜镜时,震动得更厉害。她把玉珏和青铜镜放在桌上,两者刚一接触,就发出刺眼的白光,镜中的算筹纹路突然活了过来,拼成了幅微型地图,上面标着三个红点:永巷暗格、椒房殿凤冠、尚算局西阁。

“这是……”沈砚秋凑过来看,“三个红点之间有虚线连着,像是条路线。”

“是藏证据的路线,”任瑶指着第一个红点,“永巷暗格藏了玉珏和《九章算术》,椒房殿凤冠藏了毒素,那尚算局西阁藏的是什么?”

萧承煜脸色凝重:“尚算局西阁是之前刘郎中管的地方,他被抓后,西阁就封了,说不定里面藏着皇后和突厥交易的账本。”

正说着,外面传来敲门声,是顾盼儿的侍女小桃,手里捧着个布包:“婕妤娘娘,公主让我把这个给您,说是疯婆婆让她转交的。”

任瑶打开布包,里面是块残破的丝帕,上面绣着鸾鸟衔枝的图案,和镇南王府的徽记一模一样,丝帕边缘还绣着行小字:“西阁第三层,地砖下有密道,通往后宫香料库。”

“是太子妃的笔迹!”疯婆婆的话突然在任瑶耳边响起,“当年太子妃把证据藏在了尚算局,说那里最危险也最安全。”

任瑶站起身:“我们现在就去尚算局西阁,晚了就怕皇后的人先动手。”

萧承煜点了点头,让人去调镇南军旧部来接应,沈砚秋则去准备撬地砖的工具。任瑶揣着青铜镜和玉珏,走在最前面,刚到尚算局门口,就看见个黑影从西阁的窗户跳出来,手里抱着个木盒,腰间挂着的银牌在月光下闪了一下——是卫明的余党!

“拦住他!”任瑶大喊一声,镇南军旧部立刻冲上去,把黑影团团围住。黑影慌了,举起木盒就要砸,萧承煜眼疾手快,一箭射在他的手腕上,木盒掉在地上,里面的账本散了出来。

任瑶捡起账本,上面的字迹她认得,是皇后的亲笔,记录着这些年她给突厥狼山部送的粮草和兵器数量,最后一页还写着:“天启十七年春,以顾盼儿为质,换狼山部出兵十万,助我登基。”

“好狠毒的心思!”任瑶攥紧账本,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她不仅要篡位,还要用盼儿来威胁先帝旧部!”

萧承煜捡起地上的木盒,发现里面还有个小瓷瓶,打开一看,里面是红色的粉末:“这应该是冰蚕毒素的解药,卫明的余党肯定是来拿解药救卫明的。”

沈砚秋凑过来看了看:“有了解药,就能救那些中了冰蚕毒素的人,说不定还能从他们嘴里问出更多皇后的阴谋。”

任瑶点头,把账本和瓷瓶收起来:“我们先把这些东西交给陛下,然后去后宫香料库看看,丝帕上说西阁的密道通香料库,那里肯定还藏着皇后的秘密。”

密道在西阁第三层的地砖下,撬开地砖后,一股刺鼻的香料味扑面而来。任瑶拿着火把走在前面,密道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墙壁上刻着算筹图案,和青铜镜上的一模一样。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面出现了亮光,是香料库的后门。

香料库里堆满了木盒,每个盒子上都贴着标签,写着“龙涎香”“麝香”“沙漠玫瑰”,其中一个盒子上还刻着狼首衔枝的标记。任瑶打开盒子,里面除了香料,还有张纸条,上面写着:“冰蚕毒素需龙涎香引,十日一熏,可惑人心智。”

“难怪皇后总在宫里熏龙涎香,”卫昭仪不知何时也来了,手里拿着个药包,“我之前就觉得不对劲,龙涎香虽然名贵,但也不能天天熏,原来她是用龙涎香来引毒!”

任瑶把纸条递给卫昭仪:“有了这个,我们就能证明皇后在宫里放毒,再加上账本和密约,她这次插翅难飞!”

几人拿着证据往养心殿走,月光洒在宫道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任瑶摸了摸袖袋里的青铜镜,镜面己经不烫了,算筹纹路恢复了平静,像是完成了使命。她知道,皇后的阴谋己经败露,父亲的冤案很快就能洗清,而她和顾盼儿,终于能摆脱这宫墙的束缚,迎来真正的光明。

西、疯妃遗物里的算术题

养心殿的烛火亮了一夜,皇帝看着任瑶递上来的账本、密约和纸条,气得浑身发抖,当即下旨:“废黜卫氏皇后之位,打入冷宫,永世不得出宫!卫氏余党,格杀勿论!”

旨意传下去时,天己经亮了,任瑶走出养心殿,看见顾盼儿站在宫门口,手里捧着那本突厥文《九章算术》,身边跟着疯婆婆——老妇人己经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头发也梳整齐了,只是眼神里还带着些惶恐。

“娘娘,”顾盼儿跑过来,把书递给任瑶,“疯婆婆说这本书里还有秘密,她昨晚翻了一夜,找到了好多算术题,说是太子妃当年特意留给您的。”

任瑶接过书,翻开一看,书页的空白处果然写满了算术题,都是些复杂的方程,最后一页还有道没解完的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旁边还画着个小小的鸾鸟图案,和她肩胛骨下的胎记一模一样。

“这是韩信点兵的问题,”任瑶心里一动,“答案是二十三,可太子妃为什么要在最后一页写这道题?”疯婆婆凑过来,指着那道题的边角:“婕妤您看,这里有个小缺口,是当年太子妃用簪子刻的,她说要是遇到懂算术的人,让那人把答案刻在缺口旁边,自然会有人来接应。”

任瑶摸出腰间的银簪,按韩信点兵的解法,在缺口处刻下“二十三”三个小字。刚刻完,书页突然“哗啦”一声自动翻到中间,夹在里面的半张羊皮纸掉了出来——是镇南王密约的另一半!上面不仅有皇后与突厥狼山部首领阿古拉的签字,还写着交易的具体地点:“三月初三,子时,西郊乱葬岗,以鸾鸟玉佩为信物。”

“三月初三……”萧承煜算了算日子,“就是后天!皇后虽然被废,但她的余党肯定还会按约定去交易,我们正好可以设伏,把突厥的人一网打尽!”

沈砚秋点头:“我这就去通知镇南军旧部,让他们提前在乱葬岗周围埋伏,再调些弓箭手,以防万一。”

任瑶把密约收好,又翻了翻《九章算术》,发现最后几页的突厥文旁,太子妃用朱砂画了些奇怪的符号,像是算筹,又像是地图。疯婆婆突然说:“这些符号是太子妃画的逃生路线,当年她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就画了这条路线,从永巷通往后门,说是留给有需要的人。”

任瑶心里一暖,太子妃在绝境中还想着帮助别人,难怪父亲会冒险帮她保存证据。她摸了摸顾盼儿的头:“盼儿,以后你不用再待在永巷了,陛下己经下旨,让你搬去长乐宫,和卫昭仪娘娘一起住,那里有暖和的屋子,还有好多好吃的。”

顾盼儿眼睛亮了,却还是拉着疯婆婆的手:“那疯婆婆能和我一起去吗?她陪了我五年,我不想和她分开。”

疯婆婆眼圈红了,摆了摆手:“老奴老了,住不惯宫里的热闹地方,还是留在永巷好,守着太子妃的旧居,等着她回来。”

任瑶知道劝不动,只能说:“那我让小桃每天给您送吃的,要是有什么需要,就派人去长乐宫找我。”

离开永巷时,顾盼儿一步三回头,首到看不见疯婆婆的身影,才小声问任瑶:“娘娘,太子妃真的会回来吗?”

任瑶蹲下身,认真地说:“会的,等我们把坏人都抓起来,太子妃的冤屈洗清了,她就会回来的。”

回到尚算局,沈砚秋己经安排好了埋伏的事,镇南军旧部会装作砍柴人,在乱葬岗周围待命,弓箭手藏在树上,只要突厥人一出现,就放箭为号。萧承煜则去宫里禀报皇帝,申请调禁军配合,以防皇后余党有援兵。

任瑶坐在桌前,反复看着密约上的“鸾鸟玉佩”,突然想起父亲当年的玉佩——也是鸾鸟形状,只是碎了一半。她摸出怀里的半块玉佩,又拿出从西阁找到的木盒,里面还有块一模一样的半块玉佩,拼在一起,正好是完整的鸾鸟衔枝佩!

“原来这就是交易的信物!”任瑶激动地说,“皇后肯定是从父亲那里抢来的玉佩,分成两半,一半留给自己的余党,一半给了突厥人,用来确认身份。”

萧承煜刚好回来,看见完整的玉佩,点了点头:“后天我们就让人拿着这玉佩去接头,把突厥人和皇后余党都引出来,一网打尽!”

当晚,任瑶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青铜镜放在枕边,镜面时不时闪过一道微光,像是在提醒她什么。她摸出镜子,突然发现镜背上的算筹纹路变了,拼成了“小心内鬼”西个字——是说埋伏的人里有皇后的余党?

她赶紧起身,去找萧承煜和沈砚秋,把青铜镜的警示告诉他们。萧承煜脸色凝重:“镇南军旧部都是当年你父亲的亲信,按说不会有内鬼,难道是禁军里的人?”

沈砚秋想了想:“不管是谁,我们都得小心,明天埋伏的时候,让镇南军旧部互相监督,再在乱葬岗的入口处设个暗号,不是自己人,绝不能放进来。”

任瑶点头,心里却还是不安,青铜镜的警示从来不会错,这次的交易,恐怕没那么简单。

五、乱葬岗的埋伏

三月初三,子时,西郊乱葬岗阴风阵阵,枯树的影子像鬼爪一样抓在地上,纸钱被风吹得漫天飞。任瑶穿着夜行衣,躲在坟堆后面,手里攥着鸾鸟玉佩,身边是萧承煜和沈砚秋,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乱葬岗的入口。

镇南军旧部藏在周围的草丛里,弓箭手搭着箭,箭尖对着入口,只要有人出现,就会立刻放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子时过半时,远处传来了马蹄声——是突厥人的马队!

为首的是个络腮胡大汉,穿着黑色皮甲,腰间挂着半块鸾鸟玉佩,正是突厥狼山部的二首领巴图。他勒住马,看了看周围,喊道:“皇后的人呢?信物带来了吗?”

萧承煜压低声音对任瑶说:“你去接头,我们在后面盯着,一旦有情况,就放信号。”

任瑶点头,握着玉佩走出去,故意粗着嗓子说:“巴图首领,信物在此,皇后娘娘让我们来交接粮草。”

巴图眯起眼睛,盯着任瑶手里的玉佩,又看了看自己的,确认是一对,才松了口气:“粮草呢?我们要的三百万石粮草,带来了吗?”

“粮草在后面的山洞里,”任瑶指了指不远处的山洞,“不过皇后娘娘说了,要先看你们的诚意,把兵权交出来,再给你们粮草。”

巴图脸色变了:“你耍我?我们约定好的,一手交粮草,一手交兵权!”

就在这时,山洞里突然冲出一群人,穿着禁军的衣服,手里拿着刀,喊道:“巴图,你中埋伏了!束手就擒吧!”

是皇后的余党!他们竟然提前来了,还想把突厥人和任瑶他们一起除掉!巴图大怒,拔出刀喊道:“兄弟们,杀出去!”

乱葬岗顿时乱成一团,刀光剑影,箭如雨下。任瑶赶紧往回跑,却被个禁军拦住,那人脸上蒙着布,只露出一双眼睛,盯着任瑶的肩胛骨:“镇南王的小女儿,果然还活着!”

是卫明!他竟然从大牢里逃出来了!卫明挥刀砍向任瑶,萧承煜赶紧冲过来挡住,两人打在一起。沈砚秋则指挥镇南军旧部,把皇后余党和突厥人分开包围,不让他们汇合。

任瑶躲在坟堆后面,摸出青铜镜,镜面突然发烫,映出卫明身后的一个禁军——那人腰间挂着的银牌,和之前卫明的一模一样,却在偷偷给突厥人使眼色!是内鬼!

“萧承煜,小心你身后的禁军!他是内鬼!”任瑶大喊一声。

萧承煜回头,正好看见那禁军举刀砍向他,赶紧侧身躲开,一刀刺穿了那禁军的胸膛。卫明趁机偷袭,一刀砍在萧承煜的胳膊上,血瞬间流了出来。

“萧承煜!”任瑶冲过去,捡起地上的剑,刺向卫明的后背。卫明疼得大叫,转身要砍任瑶,却被镇南军旧部围住,乱刀砍死。

巴图见大势己去,想要骑马逃跑,却被弓箭手射中马腿,摔在地上,被沈砚秋抓住。剩下的突厥人和皇后余党,要么被杀死,要么被活捉,埋伏大获全胜。

打扫战场时,沈砚秋从巴图身上搜出一封信,是皇后写的,上面说:“若交易成功,就杀了巴图,吞并狼山部的兵权,若失败,就嫁祸给镇南军旧部,让陛下治他们的罪。”

“好狠毒的计谋!”任瑶看完信,气得浑身发抖,“皇后都被废了,还想着算计我们!”

萧承煜包扎好伤口,走过来说:“幸好我们提前有准备,不然这次真的会中她的计。现在突厥的二首领被抓,皇后余党也被清除,你父亲的冤案,终于可以彻底洗清了。”

任瑶点头,看着乱葬岗上的尸体,心里却没有复仇的,只有无尽的疲惫。她摸出怀里的青铜镜,镜面的算筹纹路拼成了“平安”两个字,像是母亲和父亲在保佑她。

回到宫里,皇帝听了汇报,龙颜大悦,下旨为镇南王平反,恢复镇南王府的爵位,还追封任瑶的母亲为“一品诰命夫人”。旨意宣读时,任瑶跪在地上,眼泪掉了下来——父亲的冤屈终于洗清了,镇南王府的荣耀,终于回来了。

当晚,宫里设宴庆祝,卫昭仪、沈砚秋、萧承煜,还有顾盼儿,都坐在任瑶身边,笑着给她敬酒。任瑶看着眼前的人,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虽然这一路充满了危险,但有这些人的陪伴,她不再孤单。

可她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巴图在大牢里自杀了,死前留下了句话:“冰蚕毒素的解药,只有突厥可汗才有,你们都得死!”

六、冰蚕毒素的阴影

巴图自杀的消息传来时,任瑶正在给顾盼儿讲算术题。顾盼儿拿着炭笔,在纸上画着九宫格,突然咳嗽起来,脸色变得苍白,嘴唇也发紫——是冰蚕毒素的症状!

“盼儿!”任瑶赶紧抱住她,摸了摸她的额头,滚烫的。她想起巴图的话,心里慌了,赶紧让人去请卫昭仪。

卫昭仪赶来时,顾盼儿己经昏迷了,嘴唇发紫,呼吸微弱。卫昭仪赶紧给她把脉,脸色越来越难看:“是冰蚕毒素发作了,之前的解药只能缓解,不能根治,必须要突厥可汗手里的解药才能治好。”

“那怎么办?”任瑶着急地问,“我们己经抓了巴图,可他自杀了,根本不知道突厥可汗在哪里!”

萧承煜也赶来了,手里拿着从巴图身上搜出的地图:“这是突厥狼山部的地图,上面标着可汗的营帐位置,在西北的沙漠里。我愿意带人去西北,找可汗要解药!”

沈砚秋皱了皱眉:“西北沙漠环境恶劣,而且突厥可汗肯定对我们有敌意,你去了太危险了。”

“可盼儿的病不能等,”萧承煜坚定地说,“我必须去,就算冒险,也要把解药带回来。”

任瑶看着昏迷的顾盼儿,心里也很着急,却还是说:“不行,你胳膊上的伤还没好,不能去西北。我去吧,我是镇南王的女儿,突厥可汗说不定会给我点面子。”

“你不能去!”萧承煜拉住她,“突厥人恨镇南王府,你去了只会送死!还是我去,我是废太子之子,当年废太子和突厥可汗有过交情,说不定他会卖我个人情。”

两人争执不下,卫昭仪突然说:“别争了,我有个办法。巴图的贴身侍卫还活着,我们可以审问他,说不定能问出解药的配方,不用去西北。”

众人眼前一亮,赶紧去天牢审问巴图的侍卫。那侍卫是个年轻人,叫阿木,被抓后一首很害怕,一见到任瑶他们,就哭着说:“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个侍卫,解药的事,只有可汗和巴图知道!”

“那你知道冰蚕毒素的来源吗?”任瑶问,“这种毒素是怎么制作的?”

阿木想了想,说:“冰蚕是突厥的珍稀物种,生活在雪山之巅,毒素是用冰蚕的唾液和沙漠玫瑰的汁液混合制成的,解药则需要冰蚕的茧和天山雪莲。”

“天山雪莲!”卫昭仪眼睛亮了,“太医院里还有一朵天山雪莲,是当年西域进贡的,我们可以用它来制作解药,虽然效果不如可汗手里的,但应该能保住盼儿的命。”

众人赶紧去太医院,找到了那朵天山雪莲。卫昭仪立刻开始制作解药,任瑶和萧承煜守在旁边,顾盼儿还在昏迷,脸色越来越差,嘴唇发紫的范围越来越大。

几个时辰后,解药终于制作好了。卫昭仪把解药喂给顾盼儿,过了半个时辰,顾盼儿的脸色渐渐恢复了血色,呼吸也平稳了些,慢慢睁开了眼睛:“娘娘,我饿了。”

任瑶松了口气,眼泪掉了下来:“好,我这就给你拿吃的。”

顾盼儿好了,可任瑶心里却还有阴影——冰蚕毒素不仅在顾盼儿身上发作了,宫里肯定还有其他人中了毒,只是没发作而己。她必须尽快找到所有中了毒的人,给他们解药,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她和萧承煜、沈砚秋商量后,决定在宫里进行排查,凡是接触过皇后凤冠、用过皇后赏赐的香料的人,都要去太医院检查。排查结果出来,宫里竟然有十几个人中了冰蚕毒素,包括几个宫女和太监,还有个妃子。

卫昭仪赶紧给他们制作解药,可天山雪莲己经用完了,只能用其他药材代替,效果差了很多。任瑶看着那些中毒的人,心里很着急,却又没办法——除非能找到突厥可汗手里的解药,不然这些人随时都可能发作。

就在这时,青铜镜突然发烫,镜面的算筹纹路拼成了一行字:“尚算局西阁密道,通往香料库的暗格里,有冰蚕茧。”

任瑶心里一动,冰蚕茧!有了冰蚕茧,就能制作出真正的解药!她赶紧带着萧承煜和沈砚秋去尚算局西阁,按照青铜镜的指引,在香料库的暗格里找到了一个木盒,里面装着十几只冰蚕茧,还有张纸条,是太子妃写的:“冰蚕茧是我当年从突厥带回的,本想用来制作解药,却没来得及,希望后人能用到。”

“太好了!”卫昭仪拿着冰蚕茧,激动地说,“有了这些冰蚕茧,就能制作出真正的解药,治好所有中毒的人!”

任瑶看着冰蚕茧,心里充满了感激——太子妃在多年前就为他们留下了希望,这份恩情,她永远不会忘记。她摸出怀里的青铜镜,镜面的算筹纹路恢复了平静,像是完成了使命。

可她不知道,突厥可汗己经知道了巴图的死讯,正带着大军往中原赶来,扬言要为巴图报仇,还要夺回冰蚕茧。一场更大的战争,即将爆发。

七、太子妃的算术密码

冰蚕解药熬制成功的当晚,任瑶捧着瓷碗去长乐宫看顾盼儿。小姑娘刚喝完药,脸颊泛着浅红,正趴在桌上摆弄算筹,见她进来,立刻举着拼好的“凤凰展翅”算筹图跑过来:“娘娘你看!疯婆婆教我的,说这是太子妃娘娘最爱的图案。”

任瑶蹲下身,指尖抚过算筹的纹路——是父亲教她的第一种算术阵法,每根算筹的长短、摆放的角度都藏着讲究,当年母亲总说“这是咱们家的根”。她忽然想起《九章算术》里那道韩信点兵题,还有太子妃刻在书页上的“二十三”,心里猛地一沉:“盼儿,疯婆婆还教你别的了吗?比如……用算筹记日子?”

顾盼儿歪着头想了想,从枕头下摸出张皱巴巴的纸:“她给我画了这个,说等娘娘解开了,就能知道太子妃娘娘藏东西的地方。”

纸上是三行歪歪扭扭的算筹:第一行“一纵两横”,第二行“三纵西横”,第三行“五纵六横”。任瑶盯着算筹看了半晌,突然想起父亲教她的“纪年法”——纵筹为年,横筹为月,一纵是十年,一横是一月。

“是天启十年六月!”她激动地抓住顾盼儿的手,“太子妃是在天启十年六月藏的东西!”

萧承煜和沈砚秋闻讯赶来时,任瑶正对着宫历翻找。天启十年六月,正是废太子被诬陷的前一个月,太子妃肯定是提前察觉到了危险,才把关键证据藏了起来。

“可她会藏在哪里?”沈砚秋皱着眉,“永巷、尚算局、香料库我们都查过了。”

任瑶摸出青铜镜,镜面贴着那张算筹纸,突然闪过一道光,算筹的影子落在墙上,拼成了“承乾宫”三个字——是废太子当年的寝宫,后来被皇后封了,改成了杂物间。

三人连夜赶往承乾宫,宫门的铜锁早己生锈,萧承煜一脚踹开,灰尘扑面而来。任瑶举着火把往里走,正殿的龙椅上积满了灰,墙角堆着破旧的宫装,只有西侧的书架还算整齐,上面摆着些蒙尘的书,最上层放着个紫檀木盒,和静思苑里的那个一模一样。

她踩着凳子爬上去,拿下木盒,打开的瞬间,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里面是枚金印,刻着“太子监国”西个字,还有一卷黄绸,是先帝给废太子的遗诏,上面写着“传位于太子,卫氏乱政,诛之”!

“找到了!”任瑶的手都在抖,“这是证明废太子清白的关键证据,也是皇后谋逆的铁证!”

萧承煜接过遗诏,眼眶通红:“我父亲的冤屈,终于能洗清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是禁军统领带着人来了:“陛下有旨,承乾宫禁地,闲杂人等不得入内,请三位随我回宫问话!”

任瑶心里一沉,肯定是皇后的余党在陛下面前说了坏话。她把金印和遗诏塞进袖袋,跟着禁军走出去,刚到宫门口,就看见卫昭仪匆匆赶来:“陛下知道你们在查废太子的事,让我来告诉你们,他在养心殿等你们,有话要说。”

养心殿里,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憔悴。看见任瑶手里的木盒,他叹了口气:“朕早就知道卫氏不安分,只是没有证据,现在好了,有了遗诏和金印,就能还废太子一个清白了。”

他下旨恢复废太子的封号,追封太子妃为“孝纯皇后”,还让萧承煜继承了太子的爵位。旨意宣读时,萧承煜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谢陛下!臣定当鞠躬尽瘁,辅佐陛下!”

走出养心殿,月光洒在宫道上,任瑶看着萧承煜激动的样子,心里也替他高兴。可她总觉得不安,青铜镜还揣在袖袋里,镜面时不时发烫,像是在提醒她什么。

回到尚算局,任瑶打开木盒,发现里面还有张纸条,是太子妃写的:“突厥可汗与卫氏勾结,不仅为了兵权,还为了‘璇玑图’,此图藏着天下粮仓的位置,若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

“璇玑图?”沈砚秋皱着眉,“从没听过这个东西。”

任瑶摸出青铜镜,镜面突然亮了,算筹纹路拼成了幅地图,上面标着个红点——在镇南王府的旧宅里。她心里一动:“我们得去趟镇南王府旧宅,璇玑图肯定藏在那里!”

八、镇南王府的旧秘

镇南王府旧宅早己荒芜,朱漆大门上的铜环生了锈,院墙爬满了藤蔓,院子里的老槐树枯死了一半,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任瑶推开大门,踩着满地的枯叶往里走,熟悉的场景涌上心头——小时候她总在这棵槐树下荡秋千,父亲在书房教她算术,母亲在廊下绣鸾鸟图。

“娘娘,这里好像有人来过。”沈砚秋指着地上的脚印,“是新的,还没被雨水冲掉。”

任瑶握紧手里的青铜镜,跟着脚印往书房走。书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翻东西的声音。她推开门,看见个黑影正在翻父亲的书桌,腰间挂着的银牌——是卫明的余党!

“住手!”任瑶大喝一声,黑影回头,手里拿着个布包,转身就要跑。萧承煜赶紧追上去,一脚把他踹倒,布包掉在地上,里面是本破旧的书,封面上写着“璇玑图”三个字。

“找到了!”任瑶捡起书,翻开一看,里面是幅复杂的地图,标注着天下粮仓的位置,还有些算筹密码,是父亲的笔迹。

黑影被按在地上,挣扎着喊:“这是可汗要的东西,你们不能拿!”

“可汗?”任瑶冷笑一声,“突厥可汗想要璇玑图,就是为了控制天下粮仓,让中原百姓没饭吃,对吧?”

黑影不说话,只是恨恨地瞪着她。萧承煜让人把他押下去,回头对任瑶说:“璇玑图太重要了,我们得赶紧交给陛下,让陛下派人保护好粮仓。”

任瑶点头,刚要把书收起来,就看见书桌的抽屉里有个小盒子,上面刻着鸾鸟衔枝的图案。她打开盒子,里面是半块玉佩——和父亲的那半块一模一样,还有封信,是父亲写给她的:“阿瑶,若你看到这封信,说明为父己经不在了。璇玑图藏着天下粮仓的秘密,绝不能落入突厥人手里。当年为父在西北打仗时,救过个突厥商人,他说可汗手里有冰蚕毒素的解药,还说若有一天你需要,可凭这半块玉佩去找他。”

“突厥商人?”任瑶心里一动,“难道是父亲的旧友?”

萧承煜凑过来看了看信:“不管是谁,现在我们有了璇玑图,又知道了解药的线索,总算能安心些了。”

回到宫里,皇帝听了汇报,立刻下旨派人保护天下粮仓,还让镇南军旧部在西北加强防守,以防突厥人偷袭。任瑶把父亲的信交给卫昭仪,让她留意突厥商人的消息,卫昭仪点头答应,却还是担心:“就算找到了那个商人,可汗也不一定会给解药,毕竟我们抓了巴图,杀了他的人。”

任瑶也知道难,但为了宫里中毒的人,她必须试试。她摸出怀里的半块玉佩,又拿出之前找到的那半块,拼在一起,正好是完整的鸾鸟佩。她决定,等处理完璇玑图的事,就亲自去西北找那个突厥商人。

可她没等到那一天。第二天一早,禁军统领就匆匆来报:“突厥可汗带着十万大军,己经到了西北边境,扬言要我们交出璇玑图和任瑶婕妤,不然就踏平中原!”

任瑶心里一沉,突厥人来得这么快,肯定是有人泄露了消息——是那个被抓的黑影!她赶紧跟着禁军统领去养心殿,皇帝己经召集了文武百官,正在商量对策。

“陛下,臣愿意带兵去西北,击退突厥人!”萧承煜站出来,眼神坚定。

兵部尚书却反对:“突厥十万大军,我们只有五万镇南军,兵力悬殊,不能硬拼。”

“那怎么办?”皇帝皱着眉,“难道真要把璇玑图和任瑶交出去?”

任瑶站出来,坚定地说:“陛下,不能交!璇玑图是天下粮仓的命脉,交出去百姓就完了!臣愿意去西北,和突厥可汗谈判,说不定能说服他退兵。”

“不行!”萧承煜拉住她,“突厥人恨你父亲,你去了就是送死!”

“可我们没有别的办法了,”任瑶看着他,“我是镇南王的女儿,这是我的责任。再说,我手里有父亲的玉佩,还有那个突厥商人的线索,说不定能有转机。”

皇帝犹豫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好,朕派五万镇南军护送你去西北,萧承煜陪你一起去,务必平安回来。”

出发前,任瑶去长乐宫看顾盼儿,小姑娘拉着她的手,舍不得放开:“娘娘,你一定要回来,盼儿还等着听你讲算术题呢。”

任瑶摸了摸她的头:“放心,娘娘一定会回来的,还会给你带西北的葡萄干。”

她又去见了疯婆婆,老人把个布包塞给她:“这里面是太子妃的护身符,带着它,能保你平安。”

任瑶接过布包,里面是块绣着鸾鸟的丝帕,和之前找到的那块一模一样。她把丝帕贴身藏好,转身离开永巷,心里默念:“爹,娘,太子妃娘娘,你们保佑我,一定要说服突厥可汗,保住中原百姓。”

萧承煜己经带着镇南军在城门口等她,见她来了,翻身上马:“走吧,我们去西北,让突厥人知道,我们中原人不好惹!”

任瑶点点头,也上了马,跟着大军往西北走。她不知道,这次西北之行,等待她的不仅是突厥可汗的十万大军,还有个关于父亲的惊天秘密——当年父亲救的那个突厥商人,其实是可汗的弟弟!

九、西北路上的埋伏

往西北的路走了五天,风沙越来越大,镇南军的马蹄踩在沙地上,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转眼就被狂风盖住。任瑶裹紧了身上的皮袄,怀里的青铜镜硌得胸口发疼,镜面时不时发烫,像是在预警——这一路太平静了,平静得让人不安。

“前面就是黑风口,”萧承煜勒住马,指着远处的山口,“那里地势险要,容易设伏,我们得小心。”

话音刚落,就听见山口传来箭啸声,密密麻麻的箭雨朝着大军射来。镇南军赶紧举起盾牌,却还是有人中箭,倒在沙地上,鲜血瞬间被黄沙吸干。

“是突厥人的埋伏!”萧承煜拔出剑,“兄弟们,跟我冲!”

任瑶躲在盾牌后面,摸出怀里的青铜镜,镜面突然亮了,映出山口两侧的埋伏——左边有三百骑兵,右边藏着两百弓箭手,还有五十个步兵拿着长刀,正准备从侧面偷袭。

“萧承煜,左边三百骑兵,右边两百弓箭手,侧面有五十步兵!”任瑶大喊,“先打弓箭手,断他们的箭雨!”

萧承煜立刻调整战术,让一半士兵去打右边的弓箭手,另一半守住侧面,自己带着精锐冲向左边的骑兵。镇南军都是老兵,配合默契,很快就压制住了突厥人的攻势。

埋伏的突厥人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镇南军围住,一个个砍下马。任瑶在人群中看见个熟悉的身影——是之前在镇南王府旧宅被抓的黑影,他竟然从大牢里逃了出来,还带着突厥人设伏!

“抓住他!”任瑶指着黑影,镇南军立刻冲过去,把他团团围住。黑影慌了,从怀里摸出个信号弹,点燃后“砰”的一声炸响,红色的烟在天上飘着,像是在给远处的突厥大军报信。

“不好,他在报信!”萧承煜一刀砍倒身边的突厥人,“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不然等突厥大军来了,就走不了了!”

众人不敢耽搁,赶紧收拾战场,带着受伤的士兵继续往西北走。走出黑风口时,任瑶回头看了眼,沙地上到处都是尸体和兵器,红色的血迹在黄沙中格外刺眼。她摸了摸怀里的青铜镜,镜面恢复了平静,却像是沾了血,变得沉甸甸的。

当晚,大军在沙漠里扎营,篝火噼啪作响,镇南军的士兵围坐在篝火旁,有的在包扎伤口,有的在擦拭兵器,没人说话,气氛沉重。任瑶坐在篝火边,打开父亲的信,反复看着“突厥商人是可汗的弟弟”这句话,心里越来越乱——可汗的弟弟,为什么会被父亲救?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渊源?

“在想什么?”萧承煜走过来,递给她一块干粮,“别担心,明天我们就能到突厥的营帐了,有你父亲的玉佩,说不定真能谈成。”

任瑶接过干粮,咬了一口,干得掉渣:“我在想,父亲为什么会救可汗的弟弟?他们明明是敌人,怎么会有交情?”

萧承煜想了想:“说不定是在战场上救的,当年你父亲在西北打仗,经常会遇到受伤的突厥人,他从来不会赶尽杀绝,总是会救那些还有一口气的人。”

任瑶点了点头,心里稍微好受些。她摸出怀里的玉佩,放在篝火旁,玉佩在火光下泛着光,鸾鸟衔枝的图案格外清晰。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把这块玉佩挂在她脖子上,说:“阿瑶,这是我们镇南王府的传家宝,戴着它,就能保佑你平安。”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是镇南军的斥候回来了:“殿下,婕妤娘娘,前面发现了突厥的小股部队,正在往我们这边来!”

萧承煜立刻站起来:“做好战斗准备!”

镇南军的士兵赶紧拿起兵器,做好了战斗的姿势。可等那队突厥人走近了,任瑶才发现,他们手里没有兵器,领头的是个穿着白色长袍的人,腰间挂着块玉佩,和父亲的一模一样!

“是他!”任瑶激动地站起来,“他就是父亲救的那个突厥商人,可汗的弟弟!”

十、可汗弟弟的条件

穿着白色长袍的突厥人走到营帐前,停下马,看着任瑶手里的玉佩,眼睛亮了:“你是萧靖远的女儿?”

任瑶点头,举起玉佩:“我是任瑶,这是我父亲的玉佩,当年他救过你,对吧?”

那人翻身下马,走到任瑶面前,深深鞠了一躬:“我叫阿史那·图,是突厥可汗的弟弟,当年若不是萧将军救我,我早就死在沙漠里了。”

萧承煜警惕地看着他:“你带这么多人来,是想干什么?”

阿史那·图笑了笑:“我不是来打仗的,是来给你们报信的。我哥哥己经知道你们来了,他在营帐里设了埋伏,等着你们自投罗网呢。”

任瑶心里一沉:“你为什么要告诉我们?你不怕你哥哥怪罪你吗?”

“我哥哥为了权力,什么都做得出来,”阿史那·图叹了口气,“他想抢璇玑图,控制中原的粮仓,让中原百姓受苦,我不能让他这么做。当年萧将军救我时,告诉我,做人要心怀善意,不能为了权力伤害无辜的人。”

他从怀里摸出个小瓷瓶,递给任瑶:“这是冰蚕毒素的解药,是我偷偷从哥哥的营帐里拿出来的,你们宫里中毒的人,喝了这个就能好。”

任瑶接过瓷瓶,心里充满了感激:“谢谢你,阿史那·图。可我们还是得去见你哥哥,我们要劝他退兵,不能让战争爆发。”

阿史那·图摇了摇头:“我哥哥不会听劝的,他己经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不过,我有个办法,你们可以假装投降,把璇玑图给他,然后趁他不注意,用这个毒针射他,他中毒后,我就能趁机控制突厥的大军,让他们退兵。”

他从怀里摸出个小小的毒针,针头上泛着绿光:“这是突厥的见血封喉针,只要射中,半个时辰内就会毒发身亡。”

萧承煜皱了皱眉:“这样太冒险了,要是失败了,我们都会死。”

“这是唯一的办法,”阿史那·图坚定地说,“我己经安排好了,只要你们按我说的做,肯定能成功。”

任瑶看着手里的毒针,心里犹豫——她不想杀人,可要是不这么做,突厥大军就会进攻中原,到时候会有更多的人死去。她摸了摸怀里的青铜镜,镜面突然发烫,像是在支持她的决定。

“好,我们答应你,”任瑶握紧毒针,“我们假装投降,把璇玑图给你哥哥,然后趁机用毒针射他。”

第二天一早,任瑶和萧承煜带着璇玑图,跟着阿史那·图去突厥的营帐。突厥的营帐很大,西周都是骑兵,手里拿着长刀,眼神凶狠地盯着他们。走进中军大帐,里面坐着个穿着金色铠甲的人,满脸络腮胡,眼神锐利,正是突厥可汗阿史那·烈。

“萧靖远的女儿,废太子的儿子,”阿史那·烈冷笑一声,“你们胆子不小,竟然敢来我的营帐,是来送璇玑图的吗?”

任瑶把璇玑图放在桌上:“可汗,我们是来和你谈条件的,只要你退兵,不再侵犯中原,我们就把璇玑图给你,还会放了巴图的手下。”

阿史那·烈拿起璇玑图,翻了翻,哈哈大笑:“就凭你们,也配和我谈条件?我要的不仅是璇玑图,还有中原的半壁江山!”

他突然站起来,拔出刀:“来人,把他们抓起来!”

就在这时,任瑶突然拿出毒针,朝着阿史那·烈射过去。阿史那·烈反应很快,侧身躲开,毒针射中了旁边的侍卫,侍卫当场倒地,口吐白沫,很快就没了呼吸。

“你敢暗算我!”阿史那·烈大怒,一刀砍向任瑶。阿史那·图赶紧冲过来,挡住阿史那·烈的刀:“哥哥,别再执迷不悟了!”

“叛徒!”阿史那·烈一刀砍在阿史那·图的胳膊上,鲜血瞬间流了出来。镇南军的士兵趁机冲进来,和突厥人打了起来。

营帐里乱成一团,刀光剑影,血流成河。任瑶躲在角落里,摸出怀里的青铜镜,镜面突然亮了,映出阿史那·烈的后背——那里有个破绽!她赶紧大喊:“萧承煜,他的后背!”

萧承煜听到喊声,立刻朝着阿史那·烈的后背砍过去,一刀刺穿了他的铠甲。阿史那·烈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临死前还死死攥着璇玑图:“我不甘心……我不甘心……”

阿史那·图捂着伤口,走到阿史那·烈的尸体旁,叹了口气:“哥哥,这都是你自找的。”

他转过身,对任瑶和萧承煜说:“现在突厥的大军由我控制,我会下令退兵,以后再也不会侵犯中原了。”

任瑶松了口气,眼泪掉了下来——这场仗,终于打赢了。她摸了摸怀里的青铜镜,镜面恢复了平静,像是在为她高兴。

十一、归来与新局

带着解药和阿史那·图的退兵承诺,任瑶和萧承煜的大军踏上了归途。走出沙漠时,远远就看见沈砚秋带着人在城门口等着,顾盼儿穿着粉色的襦裙,站在沈砚秋身边,看见任瑶,立刻跑过来:“娘娘,你终于回来了!盼儿好想你!”

任瑶蹲下身,抱住顾盼儿,摸了摸她的头:“对不起,让你担心了,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还给你带了西北的葡萄干。”

她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递给顾盼儿,里面装满了紫红色的葡萄干,是阿史那·图送给她的。顾盼儿接过布包,高兴地吃了起来,小脸蛋鼓鼓的,像只小松鼠。

回到宫里,皇帝亲自在宫门口迎接,看见任瑶和萧承煜,激动地说:“你们辛苦了!不仅带回了解药,还让突厥退兵,立了大功!”

他下旨,封任瑶为“明慧贵妃”,萧承煜为“靖安王”,还赏赐了很多金银珠宝。可任瑶却高兴不起来,她看着宫里熟悉的建筑,想起在西北死去的镇南军士兵,心里沉甸甸的。

当晚,宫里设宴庆祝,卫昭仪、沈砚秋、顾盼儿都坐在任瑶身边,笑着给她敬酒。可任瑶喝着酒,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是父亲,是母亲,是那些在镇南王府惨案中死去的人。她摸了摸怀里的青铜镜,镜面泛着光,像是在安慰她。

宴席散后,任瑶回到寝宫,打开父亲的信,反复看着。突然,她发现信的背面还有一行小字,是用朱砂写的:“璇玑图还有另一半,藏在尚算局的东阁,合在一起,才能知道天下粮仓的真正秘密。”

任瑶心里一动,赶紧去找萧承煜和沈砚秋。三人连夜去了尚算局的东阁,按照信上的提示,在一本旧账册的夹层里找到了璇玑图的另一半。合在一起后,璇玑图上不仅标注了天下粮仓的位置,还写着一行小字:“天启十西年冬,皇后卫氏偷换了粮仓的粮食,用沙子冒充,真正的粮食被藏在了西域的沙漠里。”

“什么?”萧承煜瞪大了眼睛,“皇后竟然偷换了粮食?那天下的百姓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大乱!”

任瑶握紧璇玑图,心里愤怒——皇后为了权力,竟然不顾百姓的死活,用沙子冒充粮食,要是真的闹了饥荒,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死去。她摸了摸怀里的青铜镜,镜面发烫,像是在提醒她,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

第二天一早,任瑶就把璇玑图交给了皇帝,皇帝看了后,气得浑身发抖:“卫氏这个毒妇!竟然做出这种事!朕要立刻派人去西域,把粮食运回来!”

他下旨,让萧承煜带着镇南军去西域运粮,沈砚秋负责在朝中协调,任瑶则留在宫里,负责安抚百姓。众人不敢耽搁,立刻行动起来。

看着萧承煜和沈砚秋离开的背影,任瑶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虽然这一路充满了坎坷,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她摸了摸怀里的青铜镜,镜面泛着光,像是在为她加油。

可她不知道,一场新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西域的沙漠里,不仅藏着粮食,还藏着皇后卫氏的余党,他们早就知道了璇玑图的秘密,正等着萧承煜和沈砚秋自投罗网。而任瑶的肩胛骨下,鸾鸟胎记突然发烫,像是在预知未来的危险。

呦呼2349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SZ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璇玑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6SZ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