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诚信立商
七月的蝉鸣像被晒透的棉线,绷得紧紧的,缠在 “晚秋裁缝铺” 门口的梧桐树上。林晚秋刚把 “质量标兵” 的奖状端正地贴在收银台后面的墙上,玻璃门就被推开,一股带着热气的风裹着两个人影涌了进来 —— 是邻县供销社的李主任和他的秘书,手里还提着两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一看就是来谈合作的。
“晚秋姑娘,可算找到你了!” 李主任擦着额头上的汗,声音里满是急切,“我听县城的王主任说,你家的喇叭裤和连衣裙质量特别好,还被评为了‘质量标兵’,我们县供销社也想跟你订一批货,最少五百件,你看能不能优先给我们做?”
林晚秋赶紧搬来椅子让他们坐,又倒了两杯凉茶水:“李主任,谢谢您信任我们。五百件没问题,不过得等半个月才能交货,最近订单太多,生产线都排满了。”
“半个月没问题!” 李主任赶紧点头,从布袋子里拿出一份采购清单,“你看,喇叭裤三百条,连衣裙两百件,尺寸按这个来,要是能按时交货,我们以后每个月都跟你订这么多。”
林晚秋接过清单,指尖划过上面的数字,心里满是欢喜 —— 自从得了 “质量标兵”,周边县市的供销社都主动找上门,订单像雪片似的飞来,后院的生产区每天都要加班到半夜,可看着账本上不断增加的数字,再累也值得。
正说着,赵春燕拿着一叠订单跑了进来,脸上笑开了花:“晚秋,又有两家乡镇供销社来电话了,一家要两百件连衣裙,一家要一百五十条喇叭裤,还说愿意多付百分之十的定金,让咱们优先安排他们的订单!”
“太好了!” 林晚秋接过订单,仔细看了看,“你跟他们说,定金不用多付,按正常比例来就行,咱们保证按时交货,不会让他们失望。”
可这股高兴劲儿没持续多久,麻烦就找上门了。
这天上午,林晚秋正在核对给青山县供销社的送货单 —— 这批货是上个月订的,三百条喇叭裤,说好交货时付清全款,可昨天送货的司机回来却说,青山县供销社的张主任说资金周转不开,想先欠着货款,等下个月再结。
“这怎么行?” 林晚秋拿着送货单的手顿住了,指尖捏得纸张发皱,“咱们跟张主任明明说好的,交货时付清全款,怎么能说欠就欠?”
赵春燕也皱起眉头:“是啊,咱们现在生产线扩建,买布料、发工资都要花钱,要是他们欠着货款,其他订单的资金都要受影响。要不我给张主任打个电话,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却有点不安。她知道青山县供销社最近换了领导,张主任是新上任的,之前没打过交道,没想到第一次合作就出了这样的事。
电话接通后,张主任的声音带着点敷衍:“晚秋姑娘,实在对不住,最近县里财政紧张,货款得等下个月才能给你。你放心,咱们都是长期合作,还能差你这点钱?”
“张主任,不是我不信您,” 林晚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咱们当初签了合同,说好交货付清全款,而且我们现在要扩建生产线,资金也很紧张,您要是欠着货款,我们后续的订单都没法安排。”
“怎么没法安排?” 张主任的声音一下子冷了下来,“你们这么大的裁缝铺,还缺这点钱?我看你就是不给我面子!告诉你,这货款我就欠着了,你要是不同意,以后青山县供销社再也不跟你合作!”
说完,张主任就挂了电话,听筒里传来 “嘟嘟” 的忙音,像一根刺扎在林晚秋心上。她握着手机,指节都泛了白,心里又气又急 —— 要是同意拖欠货款,其他供销社说不定也会跟着学,以后资金周转会越来越难;可要是不同意,失去青山县供销社这个大客户,损失也不小。
“这张主任也太不讲理了!” 赵春燕气得脸都红了,“咱们按合同办事,他凭什么拖欠货款?不行,咱们得去找他理论!”
林晚秋深吸一口气,慢慢平复情绪:“理论解决不了问题,咱们得想个办法,既不能让他拖欠货款,又不能闹僵关系。你先去查查青山县供销社最近的情况,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资金紧张,还是故意想拖欠。”
赵春燕点点头,赶紧去打电话打听。没过多久,她就回来了,脸色有点复杂:“我问了王主任,他说青山县供销社不是资金紧张,是张主任想压价,故意用拖欠货款的方式逼咱们让步,之前跟其他厂家合作,他也这么干过。”
“果然是故意的!” 林晚秋心里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咱们凭质量和诚信做生意,凭什么让他压价?不行,这货款必须要回来,而且以后跟他们合作,必须款到发货,不能再给他们拖欠的机会。”
当天下午,林晚秋就带着合同和送货单,亲自去了青山县供销社。张主任看到她,脸上没什么表情,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把玩着钢笔,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晚秋姑娘,怎么还亲自跑一趟?我说了,货款下个月再给,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张主任,我不是不懂事,是按合同办事,” 林晚秋把合同放在桌上,指着上面的条款,“咱们签合同时写得明明白白,交货付清全款,您现在拖欠货款,就是违约。而且我们的产品质量您也看到了,顾客反馈都很好,您要是觉得价格高,可以跟我们商量,没必要用拖欠货款的方式逼我们让步。”
张主任的脸一下子红了,又很快恢复平静:“我就是资金周转不开,不是故意逼你们。你要是非要现在要货款,我只能跟你说,这批货我们不要了,你拉回去,以后也别想跟我们合作。”
“货您己经收了,怎么能说不要就不要?” 林晚秋拿出送货单,“这上面有您的签字,证明您己经验收合格,现在说不要,是想耍赖吗?要是您实在不想付款,咱们可以去市场监管局,让他们评评理,看看谁有理。”
张主任没想到林晚秋这么强硬,心里有点发虚。他知道要是闹到市场监管局,自己理亏,说不定还会影响职位。他沉默了半天,语气软了下来:“晚秋姑娘,算我服了你了。货款我现在就给你,不过以后跟你们合作,能不能给我们点优惠?”
“优惠可以商量,” 林晚秋松了口气,“只要您按合同办事,款到发货,我们可以给您九五折的优惠,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大让步了。”
张主任点点头,赶紧让秘书去财务室取钱。拿到货款的那一刻,林晚秋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知道,这次坚持原则是对的,只有守住诚信,才能让 “晚秋” 走得更远。
回到店里,林晚秋立刻召开了会议,跟大家约定:以后不管跟哪个供销社合作,都必须签订详细的合同,明确交货时间和付款方式,一律款到发货,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拖欠。
“咱们做的是长久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 林晚秋看着大家,“诚信比什么都重要,要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放弃诚信,以后谁还会信任咱们?只有坚持款到发货,才能保证资金周转,才能把‘晚秋’做得更大。”
大家纷纷点头,孙梅笑着说:“晚秋说得对,之前我在服装厂时,就因为有厂家拖欠货款,最后资金链断了,厂子都倒闭了。咱们坚持款到发货,虽然可能会失去一些客户,可留下的都是真心跟咱们合作的,这样更稳妥。”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秋严格按照 “款到发货” 的原则合作,虽然有两家供销社因为不愿意先付款而取消了订单,可更多的供销社因为认可她们的质量和诚信,愿意遵守这个原则,订单反而比之前更多了。
八月初,省供销社的王主任来县城考察,听说了林晚秋坚持款到发货、拒绝拖欠的事,特意来店里看望她:“晚秋姑娘,你做得对!现在很多商家为了拉客户,不惜允许拖欠货款,最后把自己拖垮了。你能坚持原则,既保护了自己,也维护了行业秩序,我很佩服你。”
林晚秋笑着说:“王主任,谢谢您的认可。我们只是想踏踏实实做生意,不想因为货款的事烦心,只有资金周转正常,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才能给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王主任点点头,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合作意向书:“我们省供销社想跟你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以后全省的供销社都从你这里进货,每个月最少一千件,不过得按你的原则来,款到发货,你看怎么样?”
林晚秋惊讶得睁大了眼睛,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真…… 真的吗?省供销社要跟我们合作?”
“当然是真的,” 王主任笑着说,“你的产品质量好,又讲诚信,我们相信跟你合作,肯定能实现共赢。要是你同意,咱们现在就可以签协议。”
林晚秋激动得说不出话,赶紧让赵春燕拿来笔,郑重地在合作意向书上签了字。看着眼前的协议,她想起刚开始摆摊时的艰难,想起第一次跟供销社合作时的紧张,想起面对拖欠货款时的坚持 —— 所有的努力,在这一刻都有了回报。
签完协议,王主任又说:“下个月省供销社要举办一场服装展销会,我想让你带着产品去参加,要是能在展销会上获得好评,以后你的产品就能进入全省的供销社,甚至走向全国。”
“太好了!谢谢您,王主任!” 林晚秋的声音都有点发颤,这是 “晚秋” 品牌走向更大舞台的机会,她一定要抓住。
回到店里,林晚秋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所有人都兴奋得跳了起来。刘芳激动地说:“咱们以后能跟省供销社合作,还能去参加展销会,这要是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
孙梅也笑着说:“咱们得赶紧准备参展的产品,把最好的喇叭裤和连衣裙拿出来,让全省的人都知道咱们的‘晚秋’品牌。”
接下来的一个月,大家都在忙着准备参展的产品。林晚秋亲自设计了几款新的连衣裙,用立体裁剪做了独特的领口和裙摆,还在上面绣了小小的雏菊,跟品牌 logo 相呼应;孙梅和刘芳则负责制作,每一个针脚都格外仔细,生怕出一点差错;赵春燕则忙着准备参展的资料,把 “晚秋” 的品牌故事和产品优势都整理出来,做成了精美的宣传册。
江辰放暑假回来时,看到店里忙碌的场景,又听说要去参加省供销社的展销会,兴奋得不行:“晚秋,你太厉害了!我也来帮忙,我可以帮你们整理资料,还能去展销会帮忙招呼顾客。”
林晚秋笑着点头,心里满是幸福。有江辰在身边帮忙,她觉得更有底气了。
展销会那天,“晚秋” 的展位前挤满了人。林晚秋设计的新款连衣裙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 淡粉色的真丝面料,立体裁剪的领口,裙摆上绣着的小雏菊,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精致。很多供销社的主任都围过来询问价格和订货方式,还有几家服装品牌商想跟林晚秋合作,把 “晚秋” 的产品引入他们的门店。
省供销社的王主任也来了,看到热闹的场景,笑着对林晚秋说:“我就知道你的产品能受欢迎!这次展销会结束后,肯定有更多的供销社跟你合作,你的‘晚秋’品牌,很快就能传遍全省了。”
林晚秋心里满是感动,她看着眼前的人群,看着身边忙碌的江辰和伙伴们,想起了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 从摆摊时的艰难,到开店时的波折,从面对质量问题时的坚守,到面对拖欠货款时的原则,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可每一步也都让 “晚秋” 变得更强大。
展销会结束后,林晚秋又签下了五份长期合作协议,订单排到了年底。回到店里,大家都累得瘫在椅子上,可脸上却满是笑容。卖红薯的大爷也来了,手里提着一篮刚煮好的鸡蛋,笑着说:“晚秋,听说你们在展销会上大获成功,我特意煮了鸡蛋给你们补补身子。你们真是好样的,把咱们县城的品牌都带到省里去了!”
林晚秋接过鸡蛋,心里暖暖的。她知道,这只是 “晚秋” 的一个新起点,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大的舞台在等着她们。
夜色渐深,“晚秋裁缝铺” 的灯还亮着,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鸡蛋,聊着未来的规划。江辰说,等他大学毕业,就回来帮林晚秋把 “晚秋” 品牌推向全国;赵春燕说,想在省城开一家更大的门店,让更多人知道 “晚秋”;孙梅和刘芳则说,要继续提升手艺,做出更好的产品。
林晚秋看着大家充满希望的脸庞,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坚守质量和诚信,“晚秋” 品牌肯定能走得更远,不仅能传遍全省,还能走向全国,成为这个时代里最耀眼的服装品牌。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店里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大家对未来的憧憬。林晚秋拿起一个鸡蛋,轻轻剥开,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像极了她们一路走来的时光 —— 有苦有甜,却始终充满希望。
作者“汀晚霜白”推荐阅读《重生八零:从地摊西施到商业女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TG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