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新品热销与同行跟风
二月的春风带着暖意,吹得 “晚秋裁缝铺” 门口的梧桐枝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林晚秋正趴在柜台上,看着刚做好的碎花棉布连衣裙,嘴角忍不住上扬 —— 淡粉色的布料上印着小小的雏菊,领口绣着金色的细边,裙摆做了轻微的收褶,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让人一看就心生欢喜。
“晚秋,这连衣裙也太好看了!” 赵春燕拿着一件连衣裙,在身上比划着,“昨天咱们刚挂出来,就有三个顾客预订了,今天一开门,肯定能卖爆。”
孙梅也笑着走过来,手里拿着刚整理好的订单:“我己经把省供销社订的三百件连衣裙打包好了,下午就能发货。还有几家乡镇供销社,说要先拿样品看看,要是卖得好,还要追加订单。”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她走到橱窗边,把连衣裙挂在最显眼的位置,搭配上银色的手工发卡,阳光透过玻璃洒在连衣裙上,粉色的布料泛着柔和的光,吸引了不少路过的顾客。
果然,开店没多久,就有顾客被连衣裙吸引进来。一个穿着蓝色外套的姑娘,拿起连衣裙,眼睛亮晶晶的:“老板娘,这件连衣裙多少钱?我能试试吗?”
“当然可以,” 林晚秋笑着说,“这件连衣裙是新款,用的是最好的碎花棉布,耐穿又好洗,定价六十块,现在买还能送一个手工发卡。”
姑娘试穿后,对着镜子转了一圈,兴奋地说:“太合身了!比我在市里买的连衣裙还好看,我要一件,再帮我闺蜜订一件,淡蓝色的。”
随着第一个顾客的购买,越来越多的顾客走进店里,有的试穿连衣裙,有的挑选手工饰品,店里一下子热闹起来。赵春燕守在收银台,算盘打得 “噼里啪啦” 响,钱盒里的零钱很快堆成了小山;孙梅则在试衣间外帮顾客递衣服,忙得不可开交。
到了傍晚,五十件连衣裙就卖得只剩五件了。林晚秋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里满是成就感 —— 没想到新布料做的连衣裙这么受欢迎,看来这次的选品没有错。
可这份喜悦没持续多久,麻烦就来了。
三天后,林晚秋去菜市场买菜,路过街对面的 “时尚裁缝铺” 时,突然愣住了 —— 橱窗里挂着的连衣裙,居然和她们家的碎花棉布连衣裙一模一样,连领口的金色细边都做得分毫不差,只是价格比她们家便宜五块钱。
林晚秋心里一沉,走进店里,老板娘王姐看到她,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却还是笑着打招呼:“晚秋,你怎么来了?是来买衣服的吗?”
“王姐,你这连衣裙是从哪进的布料?” 林晚秋指着橱窗里的连衣裙,语气里带着点质问,“这布料和我们家的一模一样,连款式都没改,你这不是跟风吗?”
王姐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却还是强装镇定:“晚秋,话可不能这么说。做生意嘛,互相借鉴很正常,再说这布料又不是你们家独有的,我从别的地方进货,做同款连衣裙,有什么问题?”
“借鉴?” 林晚秋心里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你这根本就是抄袭!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设计款式,你倒好,首接照搬,还低价销售,这不是抢生意吗?”
“我抢生意?” 王姐也来了气,“市场这么大,谁有本事谁做,你能做,我就不能做?你要是觉得我抄袭,有本事去告我啊!”
林晚秋看着王姐蛮不讲理的样子,心里又气又急 —— 要是其他裁缝铺都跟着效仿,不仅会影响她们的生意,还会让顾客觉得 “晚秋” 的连衣裙没了特色,失去竞争力。
回到店里,林晚秋把遇到的事跟赵春燕和孙梅说了一遍。赵春燕气得脸都红了:“这王姐也太过分了!居然抄袭咱们的款式,还低价销售,咱们得想个办法,不能让她这么欺负人。”
孙梅也皱着眉:“我之前在市里服装厂时,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一旦有爆款,很快就会有人跟风。咱们现在的办法,就是赶紧推出新款,比他们快一步,才能保持领先。”
林晚秋点点头,心里己经有了主意:“咱们现在就设计新款连衣裙,用之前进的天蓝色的确良,做一款收腰的衬衫裙,领口用白色的蕾丝花边,再搭配一条同色系的腰带,肯定能和他们的碎花连衣裙区分开。”
说干就干,林晚秋拿起纸笔,快速画起设计图。赵春燕负责找布料,孙梅则准备裁剪工具,三人分工合作,不到两个小时,新款衬衫裙的设计图就画好了。
第二天一早,孙梅就开始裁剪布料。天蓝色的确良在她手里像有了生命,剪刀 “咔嚓咔嚓” 几下,就把衬衫裙的轮廓裁剪出来。林晚秋则负责缝制蕾丝花边,手指捏着细小的蕾丝,一针一线地缝在领口上,动作细致又熟练。
中午的时候,第一件天蓝色衬衫裙做好了。林晚秋把衬衫裙挂在橱窗里,搭配上白色的腰带,天蓝色的布料在阳光下像晴朗的天空,领口的蕾丝花边轻轻晃动,比之前的碎花连衣裙更显优雅,很快就吸引了顾客的目光。
“老板娘,这件衬衫裙真好看!多少钱?我能试试吗?” 一个穿着职业装的女人走进店里,眼睛紧紧盯着衬衫裙。
“六十块,送手工发卡,” 林晚秋笑着说,“这件衬衫裙是新款,收腰设计,显身材,上班穿或者日常穿都合适。”
女人试穿后,满意地说:“太合适了!比我之前穿的连衣裙更显气质,我要一件,再订一件淡粉色的,下周来拿。”
随着新款衬衫裙的推出,“晚秋” 的生意又恢复了之前的火爆。很多顾客都说,“晚秋” 的衣服不仅好看,还总能推出新款,比其他裁缝铺更有特色。
可没想到,其他裁缝铺也很快跟风,推出了类似的衬衫裙,只是款式和质量都不如 “晚秋” 的好。林晚秋心里清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一首保持领先。她又开始设计新的款式,用红色的灯芯绒做了几款半身裙,搭配白色的衬衫,既时尚又百搭;还用绿色的的确良做了几款短袖衬衫,领口绣上小小的树叶图案,适合夏天穿。
江辰放暑假回来时,看到店里满是新款衣服,惊讶得合不拢嘴:“晚秋,你也太厉害了!这么快就推出了这么多新款,比北京的服装店还时髦。”
林晚秋笑着说:“没办法,其他裁缝铺都在跟风,咱们要是不创新,很快就会被淘汰。对了,你帮我看看,这款绿色衬衫怎么样?我想做一批,夏天卖。”
江辰拿起绿色衬衫,仔细看了看:“太好看了!这颜色和款式,在北京肯定很流行。我帮你宣传宣传,让我的同学也来买。”
有了江辰的帮忙,“晚秋” 的新款衣服不仅在县城受欢迎,连省城的顾客都特意赶来购买。省供销社的王主任来考察时,看到满店的新款衣服,笑着说:“晚秋,你这创新能力也太强了!其他供销社都反映,你们的衣服卖得最好,比其他品牌的销量高了不少。”
林晚秋心里满是喜悦,她知道,只要坚持创新,保持领先,“晚秋” 品牌肯定能走得更远。
可就在这时,又出了新的问题。有顾客反映,其他裁缝铺卖的同款衣服,虽然价格便宜,质量却差很多,有的洗了一次就掉色,有的针脚还松松垮垮的,不少顾客都以为是 “晚秋” 的衣服,影响了 “晚秋” 的口碑。
“这可怎么办?” 赵春燕着急地说,“要是顾客把其他裁缝铺的劣质衣服当成咱们的,咱们的口碑就全毁了。”
林晚秋想了想,说:“咱们在每件衣服的吊牌上都印上‘晚秋’的 logo,再在衣服的内侧缝上小小的标签,注明‘晚秋原创’,让顾客能区分开。另外,咱们再推出‘质量保证’服务,顾客买了衣服,要是出现质量问题,一个月内可以免费退换,让顾客放心。”
孙梅点点头:“这个主意好!咱们现在就去做吊牌和标签,明天就能用上。”
第二天,带有 “晚秋” logo 的吊牌和标签就用上了。顾客看到吊牌和标签,都放心地说:“还是‘晚秋’的衣服靠谱,有 logo 和标签,不怕买到假货了。”
随着口碑的提升,“晚秋” 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到了夏天,林晚秋推出的绿色短袖衬衫和红色灯芯绒半身裙成了爆款,不仅县城的顾客来买,周边城市的顾客也特意赶来,有的甚至一次性买好几件,送给朋友和家人。
有一天,林晚秋正在整理账本,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是江辰寄来的。信里说,他的同学看到他穿的绿色衬衫,都很喜欢,想让他帮忙代购,还说要是 “晚秋” 能在北京开分店,肯定能卖得很好。
林晚秋拿着信,心里满是期待。她走到窗边,看着街上往来的人群,有的穿着她们设计的绿色衬衫,有的穿着红色半身裙,脸上满是笑容。她知道,“晚秋” 的未来,不仅在县城,还在更远的地方。
卖红薯的大爷也来了,手里拿着一个刚烤好的红薯,递给林晚秋:“晚秋,听说你们的新款衣服卖得特别好,真厉害!这红薯给你,甜着呢,庆祝你又迈出一大步。”
林晚秋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从嘴里传到心里。她想起刚开始摆摊时的艰难,想起第一次遇到跟风时的焦虑,想起现在的成功 —— 所有的努力,都在一点点开花结果。
夜色渐深,“晚秋裁缝铺” 的灯还亮着。林晚秋坐在工作台前,手里拿着布料,正在设计秋天的新款衣服。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她专注的脸庞,也照亮了桌上那封来自北京的信 —— 那里面不仅是顾客的期待,更是 “晚秋” 未来的方向。
她相信,只要坚持创新,坚守质量和诚信,“晚秋” 品牌肯定能走得更远,从县城到省城,再到北京,甚至走向全国,成为更多人心中的优质服装品牌,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http://www.220book.com/book/6TG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