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的精神紧绷和饮食不规律,像潜伏的暗流,终于在这一刻汹涌地反噬回来。深夜的书房里,李建明正对着电脑屏幕上令人焦头烂额的财报数据,胃部忽然传来一阵尖锐的绞痛。
这感觉他并不陌生。长期的高压工作让他早早就患上了胃病,只是过去这些年,这毛病被张思雨用一日三餐精细的饮食调理和无处不在的温言提醒,小心翼翼地压制着,很少这般剧烈地发作过。
猝不及防的剧痛让他瞬间弯下了腰,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手指死死按在胃部,试图用外力缓解那阵钻心的痉挛。电脑屏幕的光变得刺眼,数字模糊成一片。
几乎是条件反射,疼痛带来的脆弱和慌乱让他脱口而出,声音因忍着痛楚而显得有些扭曲:“思雨!胃药……!”
空荡的书房甚至响起了细微的回音。
“思雨……”
呼唤声落下,预期的轻柔回应、匆忙却并不慌乱的脚步声都没有出现。只有窗外偶尔驶过的车辆声,以及中央空调持续运行的微弱嗡鸣,衬得这空间愈发寂静,寂静得令人心慌。
李建明维持着弯腰的姿势,僵住了。几秒后,剧烈的疼痛再次袭来,他才猛地清醒过来——这里没有张思雨了。那个无论他多晚回家,都会亮着一盏小灯,无论他何时不舒服,都会第一时间找到药、端来温水的人,己经被他亲手推开了。
一股比胃痛更深切的凉意,顺着脊椎爬升上来。
他咬着牙,深吸了几口气,勉强首起身,扶着书桌边缘,一步一步艰难地挪向客厅。他记得家里的药箱通常放在客厅电视柜下面的抽屉里。
每走一步,胃都像是被狠狠揪扯一下。冷汗流进眼睛,涩得发疼。他终于蹭到电视柜前,费力地拉开抽屉。
那个白色的家庭药箱安静地躺在里面。他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把将它提出来放到茶几上,打开盖子。
里面分门别类地放着各种常用药,整理得清清楚楚。他的目光快速扫过,寻找胃药。很快,他找到了熟悉的药盒。
拿起药盒时,他发现盒子外面有些异样。上面贴着一张裁剪得方方正正的便利贴。淡黄色的纸张,上面是无比熟悉、清秀而整洁的字迹。
那是张思雨的字。
便利贴上详细地写着:
“铝碳酸镁咀嚼片 症状:胃痛、胃酸过多时服用 用量:一次1-2片 注意:嚼碎后温水送下,服药后半小时内勿大量饮水。 备注:若连续三日疼痛未缓解,务必去医院复查!勿拖!”
最后那个感叹号和“勿拖”两个字,甚至能让他想象出她写下这句话时,微微蹙着眉、俺不吃豆腐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带着些许不容置疑的叮嘱神情。她总是这样,对他的事情,细心周到得令人发指。
李建明捏着那张薄薄的便利贴,指尖竟有些发颤。胃部的疼痛还在持续肆虐,可此刻,另一种更复杂、更尖锐的情绪猛地攫住了他。
这药箱里的每一盒药,几乎都带着她留下的痕迹吧?感冒药、消炎药、创可贴、碘伏棉棒……这个家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没有她存在过的证据?哪里没有她付出过的痕迹?
他以前怎么会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甚至常常嫌弃她啰嗦,嫌她管得太宽?
他忍着剧痛,按照便签上的说明,哆嗦着抠出两片药塞进嘴里,机械地咀嚼着。那干涩粉末的味道在口腔里蔓延开,苦涩难当。他端起桌上半凉的水杯,猛地灌了几口,将药沫冲了下去。
药效发挥还需要时间,疼痛并未立刻缓解。他瘫坐在沙发上,仰着头,大口喘着气,额上的冷汗依旧不停。
目光却死死盯着手里那张便利贴。昏黄的灯光下,那一个个娟秀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无声地拷问着他。
她记得他所有的习惯,记得他每一次的体检日期,记得他胃病的每一次复查结果,记得他每一种药该怎么吃。而他,却连她對草莓过敏都会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在她住院时都觉得是小题大做。
多么讽刺。
巨大的反差像一把冰冷的锉刀,反复磨锉着他的神经。过去十年里被他忽略的、厌烦的细碎片段,此刻争先恐后地涌入脑海:每天清晨桌上温度恰好的温水,深夜书房门被轻轻推开后送来的那碗养胃粥,衣柜里永远笔挺散发着淡淡薰衣草香的衬衫,出差行李箱里总会被悄悄塞进去的常用药小包……
原来他习以为常甚至不屑一顾的平静和舒适背后,是另一个人数年如一日、事无巨细的精心付出。
而他回报了什么?
冷漠、忽视、理所当然,最后是那句“离了我,你连房租都付不起”的羞辱,和扔在地上的十万块“补偿”。
“嗬……”李建明发出一声极轻的、像是被疼痛和某种情绪挤压出来的气音。他抬起另一只没有捏着便签的手,盖住了自己的眼睛,身体因胃部的痉挛和心底翻涌的惊涛骇浪而微微蜷缩起来。
胃药开始慢慢起作用,尖锐的绞痛逐渐转为沉闷的钝痛。但那种哽在胸口、堵得他呼吸不畅的憋闷感,却丝毫没有减轻。
他就这样保持着这个略显狼狈的姿势,在空旷冰冷的客厅里,一个人对抗着身体的不适和心里那场迟来的、几乎要将他淹没的海啸。
指尖下的那张便利贴,变得滚烫,熨帖在他冰冷的皮肤上,也像烙印一样,烫在了他荒芜一片的心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6U3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