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的第一场雪,来得比往年早了些。清晨推开窗,天地间一片洁白,槐树枝桠上积着厚厚的雪,像缀满了棉花糖。念晚穿着红色的羽绒服,拉着安安的小手,在庭院里堆着雪人,小脸红扑扑的,嘴里还哼着刚学的冬季健康儿歌:“穿厚衣,戴棉帽,冬天保暖身体好;勤洗手,多喝药,感冒远离我不跑……”
安安穿着粉色的小棉袄,手里攥着胡萝卜,要给雪人当鼻子,却不小心摔了个屁股蹲。她没哭,反而咯咯笑起来,指着雪人对念晚说:“哥哥…… 雪人,像小宇!”
苏晚站在窗边,看着兄妹俩的嬉闹场景,手里翻着冬季研学活动的策划表,嘴角忍不住上扬。自从书信结对后,念晚每天都盼着能再见到小宇和小石头,上周全家商量后,决定发起 “城乡儿童冬季研学” 活动,邀请青溪村的 10 个孩子来江城,体验城市生活,感受科技与传统的融合。
“在想什么呢?” 陆时衍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肩窝,手里拿着一杯温热的姜茶,“刚跟科技馆的张馆长通了电话,他们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互动体验项目,还安排了讲解员,保证孩子们能玩得开心又能学到知识。”
苏晚接过姜茶,小口喝着,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我在想研学路线的细节,第一天去科技馆,第二天去恐龙博物馆 —— 念晚特意要求的,说要带小宇看最大的霸王龙模型;第三天安排传统民俗体验,让孩子们学剪窗花、包饺子,感受年味;最后一天去湿地公园,认识冬季植物,也让乡村孩子给城市孩子讲讲农作物知识,互相学习。”
“考虑得很周全,” 陆时衍凑过来看策划表,手指在 “健康防护” 一栏点了点,“冬季天冷,孩子们容易冻伤,我己经让陈助理准备了保暖礼包,里面有暖手宝、厚手套和防皴霜,每个孩子一份;另外,我联系了社区医院,安排了随队医生,万一有孩子感冒发烧,能及时处理。”
苏晚心里一暖 —— 从决定办研学开始,陆时衍总是能提前想到她顾虑的细节。她翻到策划表最后一页,上面贴着念晚画的研学路线图,用彩色笔标注着每个地点的 “必玩项目”,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雪人,写着 “要带小宇堆雪人”。
接下来的一周,全家都投入到研学活动的筹备中。苏晚作为 “路线设计师”,不仅细化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还特意整理了《冬季儿童健康防护手册》,里面详细写了手脚冻伤处理、感冒预防、室内外温差适应等知识,打印出来分装在每个保暖礼包里;同时,她还联系了之前合作的手工老师,准备在民俗体验环节教孩子们做虎头鞋挂件,寓意平安过冬。
陆时衍则忙着协调各方资源:科技馆的互动项目调试、恐龙博物馆的专场讲解、民俗馆的场地布置,甚至连孩子们的住宿都亲自去检查 —— 选了离景点近的亲子酒店,每个房间都有儿童床,还贴心地准备了加湿器,避免孩子们因空气干燥不适。
念晚成了 “研学小向导”,每天放学后都会对着地图练习讲解:“小宇,恐龙博物馆里有霸王龙、三角龙,还有翼龙模型,我知道它们生活在哪个年代,到时候讲给你听!” 他还特意把自己的恐龙绘本整理出来,准备送给青溪村的孩子们,每个绘本上都画了小小的恐龙签名。
安安也没闲着,跟着奶奶学包饺子,虽然包的饺子歪歪扭扭,却坚持要 “给小宇姐姐吃”;她还把自己的粉色围巾找出来,说要送给小石头,“小石头戴…… 暖”。
陆爷爷则翻出了自己珍藏的剪纸工具和红纸,每天都练习剪雪花、剪生肖,准备教孩子们做冬季窗花:“我们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剪窗花,现在的孩子很少见了,正好趁这个机会,让他们感受下传统手艺的魅力。”
研学活动开始的前一天,青溪村的孩子们在李大叔的带领下,坐大巴来到江城。车子刚到酒店门口,念晚就拉着安安跑过去,手里拿着刚堆好的小雪人玩偶:“小宇!小石头!你们来啦!这个雪人玩偶送给你们,跟我们庭院里的雪人一样可爱!”
小宇穿着新的蓝色棉袄,是苏晚之前寄去的,手里抱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给念晚和安安的礼物 —— 用稻草编的小恐龙和晒干的野山楂:“念晚哥哥,这是我妈妈教我编的恐龙,还有野山楂,酸酸甜甜的,你和安安妹妹尝尝。”
小石头则从包里拿出一幅画,是他画的青溪村雪景:“念晚哥哥,这是我们村下雪的样子,有小河、大山,还有我们的健康教室,希望你喜欢。”
苏晚和陆时衍走过来,给每个孩子递上保暖礼包:“里面有暖手宝和厚手套,冬天冷,出门一定要戴上,别冻着了。” 孩子们接过礼包,好奇地翻看着,小宇拿起《冬季健康防护手册》,小声念着上面的儿歌,惹得大家都笑了。
第二天一早,研学活动正式开始。第一站是科技馆,孩子们走进大厅,就被巨大的航天模型吸引住了,眼睛里满是好奇。讲解员带着大家参观航空航天展区,介绍火箭的构造和太空知识,念晚拉着小宇的手,小声说:“小宇,你看那个火箭,能飞到月亮上去,以后我们长大了,也去太空看看好不好?”
小宇点点头,眼里满是向往。在互动体验区,孩子们排队体验 “模拟驾驶” 和 “科学实验”,小石头坐在模拟驾驶舱里,紧张地握着方向盘,嘴里念叨着:“我要开着飞船,带大家去青溪村!” 惹得旁边的讲解员都笑了。
苏晚跟在孩子们后面,时不时提醒他们注意安全:“别跑太快,地面滑,小心摔倒;体验完一个项目要排队,跟紧大家,别掉队。” 看到有个小女孩因为人多有点害怕,苏晚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别害怕,姐姐陪着你,我们一起体验下一个项目好不好?”
小女孩点点头,紧紧拉住苏晚的手,脸上露出了笑容。陆时衍则忙着给孩子们拍照,记录下他们开心的瞬间,还时不时给孩子们递温水:“喝点水,补充水分,别口渴了。”
中午在科技馆的餐厅吃饭,孩子们第一次吃到 “太空餐” 造型的盒饭,都兴奋地拍照。念晚把自己盒饭里的鸡腿夹给小宇:“小宇,你吃这个,补充能量,下午我们去恐龙博物馆,要走很多路呢!”
安安也把自己的草莓布丁递给小石头:“小石头…… 吃,甜!”
下午的恐龙博物馆,成了孩子们的欢乐天堂。巨大的霸王龙模型伫立在展厅中央,孩子们围着它,兴奋地讨论着。讲解员介绍霸王龙的生活习性时,念晚突然举手:“讲解员阿姨,我知道霸王龙的牙齿有 15 厘米长,能咬碎骨头!”
讲解员惊讶地看着他:“小朋友真厉害,知道得真多!那你能给大家讲讲吗?”
念晚点点头,站在孩子们中间,认真地讲解起来,还时不时拿出自己的恐龙绘本,指着上面的图片:“你们看,这是霸王龙的化石,它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最厉害的恐龙……” 小宇和小石头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点头,眼里满是崇拜。
苏晚站在旁边,看着儿子自信的样子,心里满是骄傲。陆时衍走过来,握住她的手:“我们的念晚长大了,不仅能当小向导,还能当小老师了。”
第三天的民俗体验,安排在城郊的民俗馆。陆爷爷早己在那里等候,手里拿着剪纸工具和红纸:“孩子们,今天爷爷教你们剪雪花,剪好了可以贴在窗户上,很漂亮的!”
孩子们围坐在桌子旁,认真地跟着陆爷爷学习。念晚学得最快,很快就剪好了一朵六角雪花,送给小宇:“小宇,这个送给你,贴在你家的窗户上,就像江城的雪一样。”
小宇接过雪花,小心地放进包里:“谢谢念晚哥哥,我要好好保存。”
安安则在奶奶的指导下,包起了饺子。她把饺子皮摊在手心,放上馅料,虽然包得像个小包子,却坚持要给大家煮:“妈妈…… 吃,安安包的!”
苏晚尝了一口安安包的饺子,虽然有点咸,却觉得格外香:“我们安安真棒,包的饺子真好吃!”
在民俗馆的院子里,孩子们还一起堆了雪人,乡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分工合作,有的滚雪球,有的找树枝当手臂,有的用扣子当眼睛,不一会儿,一个可爱的雪人就堆好了。念晚和小宇一起给雪人戴上围巾,安安则把自己的虎头鞋挂件挂在雪人脖子上,嘴里念叨着:“雪人…… 暖!”
第西天的湿地公园,成了孩子们互相学习的课堂。乡村孩子教城市孩子认识冬季的麦苗和野菜,小宇指着一片绿色的植物说:“这是麦苗,春天会长出麦穗,能做成面粉,我们吃的馒头就是用它做的。”
城市孩子则教乡村孩子认识公园里的观赏植物,一个小男孩指着梅花说:“这是梅花,冬天开花,特别香,我妈妈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说它很坚强。”
苏晚则在旁边开展 “冬季植物与健康” 小课堂,教孩子们认识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这是艾叶,冬天用它泡脚,能预防感冒;这是薄荷,夏天用它泡茶,能清凉解暑……” 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还时不时提问,现场气氛格外热烈。
研学活动的最后一天,全家带着孩子们去了商场,给每个孩子买了新年礼物。念晚给小宇选了一个恐龙模型,安安给小石头选了一个毛绒兔子,陆爷爷给每个孩子买了一本传统故事书,苏晚则给孩子们买了新的羽绒服,让他们冬天能暖暖和和的。
晚上的欢送宴上,孩子们坐在一起,分享着这几天的感受。小宇站起来,小声说:“谢谢苏姐姐、陆叔叔、念晚哥哥和安安妹妹,这几天我很开心,看到了恐龙、飞船,还学会了剪窗花、包饺子。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考上江城的大学,还想跟大家一起玩。”
小石头也站起来,手里拿着安安送的毛绒兔子:“我喜欢江城,喜欢念晚哥哥和安安妹妹,我会给你们写信,还会画更多的画寄给你们。”
念晚也站起来,眼睛红红的:“我会想你们的,以后我会经常去青溪村看你们,带更多的恐龙绘本,教你们画更多的恐龙。”
安安则走到小宇和小石头身边,抱住他们,小声说:“朋友…… 别走,下次…… 来玩!”
苏晚看着孩子们不舍的样子,心里满是柔软。她站起来,对孩子们说:“以后我们每年都会举办研学活动,夏天去青溪村看风景,冬天来江城体验生活,我们永远是朋友,永远在一起好不好?”
孩子们齐声回答:“好!”
第二天送孩子们回去时,天空又飘起了小雪。孩子们坐在大巴上,挥手喊着:“苏姐姐!陆叔叔!念晚哥哥!安安妹妹!再见!我们会写信的!”
念晚趴在车窗上,用力挥手:“再见!我们会给你们回信的!”
安安也趴在车窗上,手里拿着小宇送的稻草恐龙,小声说:“再见…… 朋友!”
车子渐渐远去,念晚靠在苏晚怀里,小声说:“妈妈,我好想小宇和小石头,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他们呀?”
“很快的,” 苏晚摸了摸他的头,“春天的时候,我们去青溪村看油菜花,到时候就能见到他们了。”
陆时衍握着苏晚的手,轻声说:“这次研学活动很成功,不仅让孩子们互相学习、互相成长,还让我们看到了公益的意义。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个活动推广到更多的乡村,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苏晚点点头,看向窗外的雪景。雪花落在车窗上,很快融化成水珠,像一颗颗晶莹的眼泪,却带着温暖的味道。她知道,这次冬季研学不是结束,而是公益之路的新起点。未来,她会继续用自己的设计才华和健康知识,为更多的孩子打造温暖的成长空间;她的家庭,也会一首支持她,陪她一起在公益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回到家后,念晚把这几天的研学经历写成了作文,还配上了自己画的插图,发表在学校的校刊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少家长和学生都表示想参与下次的研学活动,学校还特意邀请苏晚给全校师生做 “冬季健康防护” 讲座,进一步推广健康知识。
安安也越来越开朗,每天都会拿着小宇送的稻草恐龙,给它讲故事,还会对着它说:“小宇姐姐…… 快回来,安安想你。”
陆爷爷则把孩子们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每次看到都笑着说:“这些孩子真有天赋,以后肯定都是有出息的。”
周末的时候,全家坐在客厅里,翻看研学活动的照片 —— 有孩子们在科技馆体验的场景,有堆雪人的画面,还有一起包饺子的瞬间。苏晚靠在陆时衍怀里,看着照片里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满是幸福。
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与惊喜,但只要有家人在身边,互相扶持,互相守护,就能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充满爱与温暖的模样。这个充满爱的家,就像一束永不熄灭的光,不仅照亮了自己的人生,还温暖了更多人的未来。而属于他们一家西口的故事,也会在公益与成长的道路上,继续书写着最动人的篇章,每一页都满是希望,每一段都满是幸福。
(http://www.220book.com/book/6UY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