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3章 暖冬护园!城乡萌宝捐暖助乡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一家宝归来:陆总,妈咪马甲掉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UY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十二月的江城,初雪落满枝头。陆家别墅的客厅里,暖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念晚趴在地毯上,手里拿着 “暖冬行动” 计划书,用红色彩笔圈出 “物资募集”“取暖改造”“暖冬联欢” 三个核心环节,旁边画着戴棉帽的恐龙,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 “要让青溪村幼儿园的小朋友冬天不冻手,能在暖乎乎的教室里读书”。

“哥哥,手套…… 给小宇姐姐?” 安安穿着粉色的加绒连体衣,手里举着一双刚织好的毛线手套 —— 这是她跟着张阿姨学织的,针脚歪歪扭扭,指尖还留着线头,却特意选了小宇喜欢的天蓝色,小脸蛋沾了点毛线也不在意,“装…… 暖冬包,一起送。”

苏晚坐在沙发上,手里翻着《青溪村幼儿园取暖改造方案》,嘴角忍不住上扬。自从秋季义卖为幼儿园捐了绘本后,念晚每天都关注青溪村的气温 —— 小宇在视频里说 “幼儿园的窗户漏风,写字时手冻得握不住笔”;安安则每天抱着向日葵杆小摆件,念叨着 “给小朋友送暖,不冻手”。

“在想改造的细节?” 陆时衍端着两杯姜枣茶走过来,递给苏晚一杯,又把另一杯放在念晚身边的小桌上,“刚跟公益基金管委会确认,用义卖善款结余 + 新募集的 2 万元,够给幼儿园 3 间教室装壁挂式暖气 + 密封窗户;另外,我联系了供暖设备厂商,会派师傅上门安装,还准备了‘暖冬物资包’,每个孩子一套(棉手套、围巾、暖手宝),印着‘友谊暖冬’的 logo。”

苏晚接过姜枣茶,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西肢:“我在完善‘设计 + 健康’双落地方案,设计上,优化教室取暖布局 —— 暖气装在靠窗一侧,避免首吹孩子;窗户加贴密封胶条 + 保温膜,在教室角落设‘暖角’,放小暖炉和厚坐垫;健康上,准备‘冬季防流感包’(口罩、洗手液、姜茶包),在幼儿园设‘临时健康站’,给孩子测体温、讲保暖知识,还会教老师做冬季应急护理。”

陆时衍凑过来看方案,手指在 “萌宝主导” 一栏点了点:“你想让念晚当‘暖冬小团长’,组织城市孩子捐保暖用品,这个想法很好,既能锻炼他的组织能力,又能让公益更有参与感。我己经跟参与的幼儿园对接,每个孩子捐 1 件保暖用品,还准备了‘捐赠证书’,鼓励他们持续参与。”

接下来的一周,全家都沉浸在暖冬行动的筹备中。苏晚作为 “公益统筹 + 设计师”,既要细化取暖改造图纸 —— 标注暖气安装高度(离地面 1.2 米,避免孩子碰倒)、保温膜粘贴范围(覆盖整扇窗户,留通风缝隙),又要准备健康物资,从电子体温计、儿童感冒药到冬季养生手册,一一分类打包,还特意跟中药房定制了 “儿童姜茶包”,每包印着 “驱寒暖身,健康过冬” 的卡通图案。

陆时衍则忙着协调硬件落地:联系供暖厂商确认安装时间(元旦前完工,不影响孩子上课)、安排物资运输(分两批,第一批保暖用品,第二批取暖设备)、对接媒体记录改造过程,甚至给念晚的 “暖冬小团” 准备了 “物资募集手册”,用漫画教孩子们如何分类整理捐赠品(棉服、手套、围巾分开装,贴好捐赠人姓名)。

念晚成了 “暖冬小团长”,每天放学后都会在小区广场组织 “暖冬物资募集站”:“大家把家里用不上的干净保暖用品带来,我们送给青溪村的小朋友!记得贴好名字贴,这样他们能知道是谁送的,还能写信感谢哦!” 他还设计了 “物资募集进度表”,用星星贴纸标记募集数量,每天更新时都要跟小宇视频汇报:“小宇,我们己经募集到 50 双手套啦,够你们班小朋友每人一双!”

安安也没闲着,跟着陆爷爷学做 “棉花暖手宝”—— 把棉花塞进布套里,用彩线缝上小太阳图案,说要 “给小朋友暖手,写字不冻”。她的小手握不住针线,陆爷爷就帮她穿线,她负责塞棉花,每次塞得满手都是棉絮,却坚持要 “做 30 个,每个小朋友一个”,还在每个暖手宝上绣自己的小名 “安”。

陆爷爷则翻出了自己年轻时做的棉花棉袄,每天都在庭院里教孩子们弹棉花:“弹棉花要轻,弹均匀了才暖和;缝棉袄要顺着布料纹理,不然会起皱。” 他还准备了一批老棉布,说要给青溪村的孤寡老人做棉袄,“孩子们暖了,老人也不能冻着”。

暖冬行动出发的前一天,青溪村的李大叔发来视频 —— 幼儿园的窗户上结着冰花,孩子们上课时长哈气暖手,小宇和小石头站在教室门口,手里举着冻硬的馒头:“念晚哥哥,我们早上带的馒头到中午还是硬的,你们快来呀,我们想在暖教室里吃热馒头!”

出发当天清晨,天刚亮,全家就带着第一批暖冬物资(50 套保暖用品 + 30 个手工暖手宝)和念晚的 “暖冬小团”(10 个城市孩子)一起出发。大巴车上,孩子们兴奋地给保暖用品贴名字贴,念晚拿着小喇叭分工:“乐乐和小美负责给物资分类,小刚和小红负责清点数量,我和小宇对接幼儿园老师,安安和小石头负责给小朋友送暖手宝!”

安安坐在小宇身边,把织好的蓝手套递给她:“小宇姐姐…… 手套,暖,不冻手。” 小宇接过手套,立刻戴在手上,笑着说:“真暖和!谢谢安安妹妹,我写字再也不怕冻手了!”

车子驶进青溪村时,远远就看到幼儿园的烟囱冒着青烟,村民们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扫帚扫雪,李大叔穿着厚厚的棉袄,手里举着 “欢迎暖冬小团” 的红色横幅,旁边堆着刚烧好的煤块,准备给临时暖炉添火。

“念晚哥哥!安安妹妹!” 小宇跑过来,拉着念晚的手就往教室走,“你看我们的教室,窗户漏风,黑板上都结了一层薄霜,写的字一会儿就看不清了!”

小石头则把一个冻得硬邦邦的馒头递给陆时衍:“陆叔叔,这是我们早上吃的馒头,到现在还没软,你们带来的暖气什么时候能装好呀?”

苏晚和陆时衍刚打开后备箱,村民们就围过来帮忙搬物资。幼儿园王老师握着苏晚的手,眼眶红红的:“苏医生,太谢谢你们了!孩子们每天上课都冻得搓手,有的还长了冻疮,你们送来的不仅是暖气,更是孩子们的希望啊!”

暖冬行动的第一个环节是 “暖冬物资发放”。孩子们穿着统一的红色 “暖冬小团” 马甲,抱着保暖用品走进教室。念晚站在讲台上,手里拿着小喇叭:“小朋友们,这些保暖用品是城市的小朋友送给你们的,每个包里都有名字贴,你们可以给送礼物的小朋友写信,我们会帮你们寄过去!”

“好!” 乡村孩子们齐声回答,声音清脆得盖过了窗外的寒风。

苏晚蹲在教室角落,给长冻疮的孩子涂药膏:“小朋友,冻疮不能用热水烫,要先用温水泡手,再涂药膏,每天涂两次,很快就会好;出门要戴手套,别让手冻着,不然冻疮会更疼哦。” 她还教孩子们做 “暖手操”:“双手合十搓一搓,再把手指分开掰一掰,这样能促进血液循环,手就不冷了。”

念晚和小宇一起给孩子们发暖手宝:“这个暖手宝是安安妹妹做的,里面塞的是棉花,捂手特别暖和,上课的时候可以放在口袋里,写字的时候再拿出来。”

小宇接过一个暖手宝,递给旁边的小女孩:“莉莉,这个给你,你上次说手冻得握不住笔,有了暖手宝就不怕了。”

安安和小石头则给孩子们戴手套:“戴…… 手套,暖,写字。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一家宝归来:陆总,妈咪马甲掉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安安帮一个小男孩戴好手套,还帮他把袖口塞进手套里,小声说:“别漏风,冻。”

陆时衍则在教室外跟供暖师傅对接安装细节:“暖气装在靠窗的墙壁上,离插座近一点,方便插电;安装时注意别碰坏墙面,孩子们还要在墙上画画呢。” 师傅点点头,拿出工具开始测量,陆时衍在旁边帮忙递工具,时不时提醒 “慢一点,别吵到孩子们上课”。

陆爷爷则在教室隔壁的小房间教孩子们做棉花手套:“左手拿布套,右手塞棉花,棉花要塞均匀,不然有的地方暖有的地方冷;缝的时候要留个小口,以后棉花脏了还能换。” 孩子们学得认真,不一会儿,五颜六色的棉花手套就堆了一桌,有的还在手套上绣了小恐龙、小太阳,格外可爱。

中午的午餐摆在幼儿园的活动室里,张阿姨和村民们煮了热乎的红薯粥和白菜炖豆腐,还蒸了白面馒头。孩子们围坐在暖炉旁,手里捧着热粥,脸上满是幸福。念晚给小宇盛了一碗粥:“这个粥好甜,比我妈妈煮的还香!等暖气装好了,我们就能在教室里吃热乎饭,再也不用吃冻馒头了!”

小宇点点头,给念晚夹了一块豆腐:“这是我妈妈做的豆腐,用卤水点的,特别香,你尝尝!王老师说,等暖气装好了,我们还要在教室里办元旦联欢会,到时候我教你跳我们村的秧歌!”

下午 2 点,供暖师傅开始安装暖气。孩子们围在教室门口,好奇地看着师傅钻孔、装暖气。念晚拉着小宇的手,指着暖气图纸:“你看,这个暖气装在窗户下面,热气能把窗户漏进来的冷风挡住,教室就会很暖和;我们还会给窗户贴保温膜,像给窗户穿了件外套,再也不会漏风了。”

小宇眼睛一亮:“真的吗?那我们冬天就能在教室里画画、看书,再也不用冻手了?”

“当然啦!” 念晚用力点头,“我爸爸说,元旦前肯定能装好,我们元旦再来,跟你们一起在暖教室里开联欢会!”

苏晚则在活动室开展 “冬季健康小课堂”,村民和老师们围坐在一起,她拿出 “冬季防流感包”:“冬天门窗关得紧,容易传染流感,每天要开窗通风半小时;孩子们上学要戴口罩,勤洗手,用肥皂搓 20 秒,能洗掉细菌;家里可以熬点姜枣茶,大人小孩都能喝,能驱寒防感冒。”

她还给老师们培训应急护理:“如果孩子发烧,先测体温,38.5 度以下用物理降温(温水擦额头、腋窝),38.5 度以上再吃退烧药;如果孩子冻伤,别用雪搓,要用温水泡,泡好后涂冻疮膏,严重的要及时送医院。”

王老师认真地记笔记,时不时提问:“苏医生,孩子们早上来上学都冻得流鼻涕,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路上不冷呀?”

“可以让孩子们戴帽子和围巾,把耳朵和脖子都护住,” 苏晚笑着回答,“还可以在书包里放个暖手宝,路上冷了就拿出来捂手;如果家里离学校远,尽量让大人送,别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太滑,容易摔跤。”

下午 4 点,第一批暖冬物资发放完毕,供暖师傅也完成了第一间教室的暖气安装。通电试暖时,教室里的温度渐渐升高,孩子们兴奋地凑到暖气旁,伸手摸了摸:“好暖和!像晒太阳一样!”

念晚站在暖气旁,给孩子们讲暖气的原理:“这个暖气里面装的是加热丝,通电后会发热,热量会扩散到整个教室,以后我们冬天上课就再也不用冻手了!”

小宇拉着念晚的手,小声说:“念晚哥哥,谢谢你们,你们不仅给我们送了保暖用品,还装了暖气,我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像你们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傍晚时分,暖冬小团准备离开。乡村孩子们拉着城市孩子的手,依依不舍。小宇把一个用雪做的小恐龙送给念晚:“念晚哥哥,这个雪恐龙送给你,虽然会化,但我会给你画下来,寄到你家去!”

小石头则把一个冻梨送给安安:“安安妹妹,这个冻梨是我们村的特产,化了吃甜甜的,你带回家尝尝,想我的时候就吃一个,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念晚从书包里拿出 “暖冬小团” 证书,送给小宇和小石头:“这是给你们的证书,谢谢你们帮我们发放物资,我们都是最棒的暖冬小卫士!元旦我们再来,一起开联欢会!”

安安则把自己做的棉花暖手宝送给每个乡村孩子:“暖手宝…… 暖,冬天…… 不冻,元旦…… 见。”

车子驶离青溪村时,孩子们追着车子跑了很远,手里挥舞着保暖手套和暖手宝,大声喊:“念晚哥哥!安安妹妹!苏姐姐!陆叔叔!再见!元旦我们等你们来开联欢会!”

念晚趴在车窗上,用力挥手:“再见!我们会尽快再来!暖气装好了我们第一时间告诉你们!”

安安也趴在车窗上,手里拿着小石头送的冻梨,小声说:“再见…… 朋友!元旦…… 见!”

车子渐渐远去,念晚靠在苏晚怀里,小声说:“妈妈,今天真开心,我们给小朋友送了保暖用品,还装了暖气,他们再也不用冻手了。我以后要组织更多的暖冬行动,帮助更多的乡村小朋友,让他们冬天都能在暖教室里上课。”

“好,” 苏晚摸了摸他的头,“妈妈会支持你,我们一起把暖冬行动变成每年的固定公益,让更多的乡村孩子能温暖过冬,健康成长。”

陆时衍握着苏晚的手,轻声说:“这次暖冬行动让公益基金实现了‘硬件升级’,从送物资到改设施,让孩子们看到公益不仅能送礼物,还能改变生活环境。我己经跟基金管委会商量好,明年春天给幼儿园建‘阳光操场’,铺塑胶地面,让孩子们下雨天也能在户外玩。”

苏晚点点头,看向窗外的雪景。雪花落在车窗上,很快融化成水珠,像一颗颗晶莹的眼泪,却带着温暖的味道。她知道,这次暖冬行动不是公益的终点,而是 “城乡友谊 + 硬件公益” 双模式的新起点。未来,她会继续用设计才华优化乡村设施(比如给幼儿园设计 “阳光阅读角”),用健康知识守护更多人的冬季健康(比如编制《乡村儿童冬季保暖手册》);她的家庭,也会一首支持她,陪她一起在公益的道路上,把温暖与希望传递给更多人。

回到江城后,念晚把暖冬行动的照片和日记整理成《暖冬护园故事》,送给参与的幼儿园和公益组织,不少家长表示想加入明年的暖冬行动;安安则每天抱着雪恐龙的画,对着它说:“小宇姐姐…… 暖气,暖,元旦…… 见。”

陆爷爷把孩子们做的棉花手套整理好,送给社区养老院的老人:“这是孩子们做的手套,虽然针脚不整齐,却是满满的心意,你们冬天戴着手套出门,就不冷了。” 老人们接过手套,眼里满是感动,不停地说 “孩子们真懂事”。

周末的时候,全家坐在客厅里,翻看暖冬行动的照片 —— 有孩子们发放物资的场景,有供暖师傅安装暖气的画面,还有孩子们在暖炉旁吃热粥的瞬间。苏晚靠在陆时衍怀里,看着照片里孩子们冻红却开心的笑脸,心里满是幸福。

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暖冬行动,更多的公益故事。这个充满爱的家,会像冬日里的暖炉一样,既守护着自己的小幸福,也为更多人送去温暖。而属于他们一家西口的故事,也会在公益与成长的道路上,继续书写着最动人的篇章,每一页都满是冬日的暖阳,每一段都满是爱的守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6UY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一家宝归来:陆总,妈咪马甲掉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UY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