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四章(1997 年・秋)

小说: 榆镇岁月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榆镇岁月》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榆镇的秋天总裹着层金桂的甜香,镇外的稻田翻着金黄的浪,收割机 “突突” 地响着,把的稻穗吞进机身,谷粒落在麻袋里的声响,混着老院桂花的香气,漫得满街都是。秦家老院的槐树枝叶依旧繁茂,只是树干上多了圈新的年轮 —— 秦记机械分厂迎来了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当年跟着秦向东打拼的工人、文化站的学员们,都捧着礼物来道贺,把小院挤得满满当当。

秦向东穿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站在院中央,手里握着杯米酒,笑着跟乡亲们打招呼。柱子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 “副厂长” 的徽章,正忙着给大家递烟:“秦厂长,当年您手把手教我开铣床的时候,我还总怕把零件弄坏,现在咱们分厂的新设备,我闭着眼睛都能操作!”

虎头小子也来了,他如今是分厂技术研发部的负责人,手里拎着个工具箱,里面是他研发的新型零件模型:“秦师傅,这是我新设计的零件,精度比以前提高了一倍,以后咱们的设备,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秦向东接过模型,仔细看着,眼里满是欣慰:“好小子,有出息!当年你逃课去掏鸟窝,我还揪着你的耳朵送回教室,现在都成技术骨干了。”

顾盼穿着件浅粉色的衬衫,正忙着给大家倒茶水,王大婶凑过来,手里拿着块刚绣好的 “福” 字手帕,塞进顾盼手里:“顾老师,这是我给你绣的,你看好看不?当年你教我认字的时候,我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现在我不仅能给儿子写信,还能绣手帕卖钱,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顾盼笑着接过手帕,眼里满是温暖:“大婶,您太客气了,这都是您自己努力的结果。以后您要是想绣更复杂的图案,我再给您找些图样来。”

文化站的学员们也来了,他们抬着块 “省级示范文化站” 的牌匾,挂在老院的门框上。周站长站在牌匾下,笑着说:“顾盼,你们文化站能有今天的成绩,不容易啊!从扫盲班到现在的示范站,你们不仅教乡亲们认字,还教大家学技术、搞创作,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兴镇’!”

顾盼看着牌匾,心里满是感慨。她想起十年前,自己刚到榆镇,在老庙办扫盲班的场景 —— 那时候只有十几个人,桌椅都是借来的,现在文化站不仅有图书馆、活动室,还开了手工课、育儿课,成了乡亲们离不开的 “精神家园”。

秦书月和林伟也来了,林伟手里抱着个大蛋糕,上面写着 “分厂十周年快乐”:“哥,嫂子,这是我和书月给你们买的蛋糕,祝咱们分厂越来越好,也祝咱们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小槐穿着件新的运动服,正带着盼星在院里玩捉迷藏。盼星己经六岁了,扎着两个小辫子,跑起来像只小蝴蝶:“哥哥,你藏好了吗?我要来找你啦!”

秦向东看着孩子们的身影,忽然拉着顾盼的手,走到老院的桂花树下:“盼儿,你还记得吗?当年你刚嫁过来的时候,这棵桂花树还没我高,现在都长得比房还高了。这十年,谢谢你陪着我,陪着榆镇的乡亲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顾盼靠在秦向东肩上,闻着桂花的甜香,轻声说:“向东哥,咱们能有今天,离不开乡亲们的帮助。当年你办分厂的时候,大家凑钱凑物;我办扫盲班的时候,大家帮忙搬桌椅,这些我都记在心里。”

正说着,小槐和盼星跑过来,手里拿着两把小铲子:“爸,妈,我们要在院里种棵新的槐树苗,跟老槐树做伴!”

秦向东笑着点点头,接过铲子,帮孩子们在老槐树旁边挖了个坑。小槐小心翼翼地把槐树苗放进坑里,盼星则拿着小铲子,一点一点地给树苗培土:“小树苗,你要快点长大,像老槐树一样,给我们遮风挡雨。”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老院的每个角落,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秦向东和顾盼并肩站在槐树下,看着孩子们给树苗浇水,看着乡亲们在院里说说笑笑,心里满是幸福。

顾盼忽然想起刚到榆镇的那个雪天 —— 她拎着个蓝布包袱,站在老院门口,心里满是不安。秦老太太给她端来碗热粥,秦向东给她递来件棉袄,从那时候起,她就知道,这里就是她的家。这十年,她看着秦向东从一个普通的锻工,变成了分厂的厂长;看着秦书月从个小姑娘,变成了优秀的教师;看着小槐和盼星从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活泼可爱的孩子;看着榆镇从个落后的小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 “文化镇”“产业镇”。

“向东哥,你说咱们以后还能做些什么?” 顾盼轻声问,眼里满是期待。

秦向东握住顾盼的手,笑着说:“咱们还要把分厂办得更大,让更多的乡亲们能在家门口上班;你还要把文化站办得更好,让更多的人能学到知识,感受到快乐。等小槐和盼星长大了,咱们还要看着他们考上大学,看着他们为榆镇做贡献。”

顾盼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十年,还会有更多的变化,但只要她和秦向东在一起,只要乡亲们互相帮助,榆镇的日子就会像这秋天一样,永远充满收获的喜悦,永远充满温暖的希望。

乡亲们渐渐散去,老院恢复了平静。秦向东给孩子们洗完澡,顾盼则在厨房里收拾碗筷。小槐和盼星躺在床上,听秦向东讲当年办分厂的故事:“那时候,咱们分厂只有几间小平房,几台旧设备,我和你妈还有工人们,每天都加班到半夜,就为了能做出合格的零件。现在咱们有了新厂房、新设备,还能接到国外的订单,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小槐睁着大眼睛,认真地听着:“爸,将来我也要像你一样,做个对榆镇有用的人,让榆镇变得越来越好。”

盼星也跟着说:“我也要!我要像妈妈一样,教大家认字,让大家都能读到好看的书。”

秦向东和顾盼看着孩子们,眼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孩子们己经长大了,能懂得责任和担当了,将来也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夜深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屋里的每个角落,像撒了把碎银。秦向东和顾盼坐在床边,看着孩子们熟睡的脸庞,心里满是幸福。顾盼靠在秦向东肩上,轻声说:“向东哥,谢谢你,陪我一起走过这么多日子,给我这么幸福的家。”

秦向东握住顾盼的手,眼里满是温柔:“傻丫头,咱们是一家人,本来就该一起努力,一起幸福。以后,咱们还要一起看着榆镇变得越来越好,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咱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风里带着桂花的甜香,吹过老院的每个角落,吹过榆镇的每条街道。顾盼知道,这个秋天,会成为她这辈子最难忘的秋天,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温暖和感动,有太多的收获和希望。

第二天一早,顾盼和秦向东带着孩子们去给秦老太太和顾父上坟。小槐拿着刚摘的桂花,放在坟前:“奶奶,爷爷,咱们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分厂也越来越红火,你们放心,我们会好好过日子,会好好为榆镇做贡献。”

盼星也跟着说:“奶奶,爷爷,我们种了棵新的槐树苗,等它长大了,我们就带你们去看看。”

秦向东和顾盼看着孩子们,眼里满是泪水,却也满是欣慰。他们知道,秦老太太和顾父虽然走了,但他们的爱和精神,会永远留在这个家里,留在榆镇的每个角落,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

回到老院,小槐和盼星又去给新种的槐树苗浇水。秦向东和顾盼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的身影,看着老院的槐树和桂花,心里满是温暖。他们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乡亲们互相帮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榆镇的秋天,依旧是那么温暖,那么充满希望。风里带着桂花的甜香,带着稻田的谷香,带着分厂机器的轰鸣声,带着文化站孩子们的笑声,在榆镇的每个角落回荡,诉说着一个关于爱、关于奋斗、关于传承的故事。这个故事,会永远留在榆镇的土地上,留在每个榆镇人的心里,成为永远不会磨灭的记忆。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