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镇的春天在新世纪的风里格外鲜活。镇东头的河水解了冻,“哗啦啦” 地淌着,把岸边的柳梢泡得发绿;秦家老院的新槐树苗己长到一人多高,枝桠上缀着嫩黄的芽,风一吹就晃,像在跟院里的老槐树打招呼。小槐背着书包从县重点高中放学回来,手里攥着张成绩单,进门就喊:“爸!妈!我这次月考进年级前十了!”
顾盼正忙着给文化站整理新到的图书,听见声音立刻迎上去,接过成绩单看了又看,指尖轻轻着 “年级第十” 的字样,眼里满是笑意:“咱们小槐就是厉害!晚上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奖励你!”
秦向东从分厂回来,刚进门就听见这话,放下公文包就走过去,拍了拍小槐的肩膀:“好小子,没给你爸丢脸!不过可别骄傲,高中课程难,得继续踏实学,将来考个好大学,圆你奶奶当年的心愿。”
小槐用力点头,把成绩单小心翼翼地夹进课本里:“爸,我知道!我想考机械工程专业,将来回来帮你管理分厂,让咱们的设备卖到全国去!”
秦向东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一把搂过儿子:“好!爸等着你回来!咱们父子俩一起,把秦记机械做得更红火!”
盼星也凑过来,拽着小槐的衣角:“哥哥,你好厉害!我也要好好学习,将来跟妈妈一样,在文化站教大家读书!”
顾盼笑着摸了摸盼星的头,眼里满是欣慰。这几年,文化站在她的打理下越来越红火,不仅被评为 “省级示范文化站”,还新增了 “老年学堂” 和 “青少年活动室”。每天早上,老人们会来这里学书法、练太极;下午,孩子们放学后会来这里写作业、读课外书,整个文化站热闹得像个大家庭。
这天下午,顾盼正在文化站给老人们上书法课,周站长突然来了,手里拿着份文件,脸上满是笑容:“顾盼,好消息!区里要在咱们榆镇建‘乡村文化产业园’,以你们文化站为核心,整合周边的手工坊、书屋,还要申请省级专项资金,你可得好好准备准备!”
顾盼接过文件,激动得手都有些发颤:“真的?太好了!这样咱们就能让更多人了解榆镇的文化,也能让乡亲们的手工艺品卖得更远了!”
周站长点点头:“区里就是看中你们文化站的影响力,还有乡亲们的积极性。你放心,区里会全力支持你们,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
消息传出去后,乡亲们都兴奋不己。王大婶第一个来找顾盼,手里拿着她新绣的牡丹图:“顾老师,咱们的手工坊要是能进产业园,我就能把绣品卖到省里去了!到时候我还能教更多人绣花,让大家都能挣上钱!”
顾盼笑着说:“大婶,肯定能!咱们一起努力,把榆镇的文化和手艺都传出去!”
与此同时,秦记机械分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里的医疗器械厂要扩大生产规模,想跟秦向东合作,共建一条智能化生产线,专门生产高端手术器械。秦向东带着柱子和虎头小子去市里考察,回来后就召开了工人大会。
“这次合作对咱们分厂来说是个大机遇,” 秦向东站在台上,手里拿着合作方案,“智能化生产线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零件精度,将来咱们的产品不仅能供应国内医院,还能出口到国外!”
柱子站起来,激动地说:“秦厂长,我们都听您的!您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这些年跟着您,我们都知道,跟着您干准没错!”
虎头小子也说:“秦师傅,智能化设备的技术我来负责!我己经跟市里的专家联系好了,他们会来给我们培训,保证让大家都能熟练操作!”
接下来的日子,分厂上下都忙碌起来。秦向东忙着跟医疗器械厂对接细节,柱子负责组织工人培训,虎头小子则忙着研究新设备的技术参数。顾盼也没闲着,她利用文化站的资源,给分厂的工人办了 “智能技术夜校”,请市里的老师来给大家讲基础的电脑知识和智能化设备原理,帮助大家更快适应新生产线。
小槐放寒假回来,也主动去分厂帮忙。他跟着虎头小子学习设备编程,虽然很多知识还看不懂,却学得格外认真。“姑父,这些代码真有意思,将来我考上大学,一定要把这些知识学透,回来帮爸爸把分厂做得更智能!” 小槐拿着笔记本,眼里满是憧憬。
虎头小子笑着说:“好小子,有你这份心,将来肯定有出息!到时候姑父就把技术研发的担子交给你,咱们一起让秦记机械走向全国!”
春节临近,榆镇处处都透着喜庆。文化站的 “年货市集” 比往年更热闹了,除了传统的灯笼、鞋垫、剪纸,还新增了不少手工艺品,像王大婶的刺绣、虎头小子设计的机械模型,都成了抢手货。顾盼还组织了 “文化展演”,有老人们的太极表演,有孩子们的诗朗诵,还有王大婶带领的绣花队表演,吸引了不少周边乡镇的人来观看。
秦书月和林伟也带着念念回来过年了。念念己经上小学了,扎着个马尾辫,跟在盼星后面,一口一个 “小姨” 地叫着,还把自己画的画送给盼星:“小姨,这是我画的榆镇,有老槐树,有文化站,还有分厂的机器,好看吗?”
盼星接过画,高兴得不得了:“好看!念念,你真厉害!将来你也来文化站,跟我一起教小朋友画画好不好?”
念念用力点头:“好!我还要跟小姨一起,把榆镇画得更漂亮!”
除夕夜,秦家老院格外热闹。顾盼做了一桌子菜,有红烧肉、炖鱼、炒青菜,还有大家爱吃的饺子。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饭,聊着天,笑声满院都是。
秦向东举起酒杯,对大家说:“这一年,咱们家喜事不少,小槐学习进步,盼星越来越懂事,书月和林伟在学校的工作也越来越顺,分厂和文化站也都有了新发展。新的一年,咱们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大家都举起酒杯,碰在一起,笑声和祝福声混在一起,漫得满院都是。小槐和盼星、念念一起放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老院的槐树和桂花,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
顾盼靠在秦向东肩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刚到榆镇的那个雪天,想起扫盲班的第一堂课,想起秦向东办分厂时的艰难,想起秦老太太和顾父的叮嘱。这些年,她和秦向东一起,带着乡亲们,把榆镇从一个落后的小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 “产业镇”“文化镇”,这其中的艰辛和喜悦,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向东哥,你说咱们将来还能做些什么?” 顾盼轻声问,眼里满是期待。
秦向东握住顾盼的手,笑着说:“咱们还要把智能化生产线做好,让秦记机械成为全国知名的品牌;你还要把文化产业园建好,让榆镇的文化和手艺传遍全国。等小槐和盼星长大了,咱们就把担子交给他们,让他们继续为榆镇奋斗,把咱们的精神传下去。”
顾盼点点头,眼里满是憧憬。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乡亲们互相帮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榆镇的春天,会永远这么鲜活,这么充满希望;榆镇的日子,会永远这么温暖,这么红火。
大年初一早上,顾盼和秦向东带着孩子们去给乡亲们拜年。王大婶早早地就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刚蒸好的馒头:“顾老师,秦厂长,新年快乐!快来家里坐,我给孩子们准备了压岁钱!”
柱子和虎头小子也来了,手里拎着给孩子们买的玩具:“小槐,盼星,新年快乐!这是叔叔给你们买的玩具,祝你们新的一年学习进步!”
走在榆镇的街上,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老人们在晒太阳、聊天,孩子们在放鞭炮、玩耍,乡亲们互相拜年、祝福,整个榆镇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
顾盼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个新年,会成为他们最难忘的回忆;这个春天,会开启榆镇新的篇章。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奋斗、传承,让榆镇的故事,在新时代的风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风里带着柳梢的清香,带着文化站的墨香,带着分厂机器的轰鸣声,带着乡亲们的笑声,在榆镇的每个角落回荡。顾盼和秦向东并肩走着,手里牵着孩子们的手,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爱,有梦想,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榆镇的日子就会永远这么温暖,这么充满希望,永远这么红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