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镇的秋天裹着层金桂的甜香,镇外的稻田翻着金黄的浪,收割机 “突突” 地响着,谷粒落在麻袋里的声响,混着老院桂花的香气,漫得满街都是。秦家老院的新槐树苗己长到三米多高,枝桠舒展,和老槐树的浓荫交织在一起,风一吹,叶子 “沙沙” 响,像在诉说着榆镇的新故事。
顾盼正忙着整理文化产业园的新展品 —— 王大婶带领徒弟绣好的 “榆镇全景图” 刚挂进大厅,长三米、宽两米的绣品上,老槐树、文化产业园、秦记机械分厂错落有致,连乡亲们在田埂上劳作的身影都绣得栩栩如生。“顾老师,您看这处稻田,我特意用了渐变的金线,看着就像真的在发光。” 王大婶站在绣品旁,指着画面里的稻田,眼里满是骄傲。
顾盼点点头,指尖轻轻拂过绣线:“大婶,这绣品真是咱们榆镇的宝贝!等德国客商来考察,一定要让他们看看,咱们不仅有先进的机械技术,还有这么精湛的传统手艺。”
正说着,秦向东从分厂匆匆赶来,手里攥着份文件,脸上满是喜色:“盼儿,德国医疗器械公司的考察团下周就到!他们传真来的行程表,除了看分厂的生产线,还特意提出要参观文化产业园,说想了解咱们榆镇的文化特色。”
顾盼眼睛一亮:“太好了!咱们得好好准备,让他们看看咱们榆镇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我这就去安排,让王大婶带着徒弟们准备刺绣展示,梆子戏老艺人也可以排个短节目,让客商感受下咱们的文化氛围。”
接下来的几天,榆镇处处都透着忙碌的喜悦。分厂这边,秦向东带着工人彻底清洁车间,虎头小子反复调试智能检测系统,确保数据精准;柱子则组织工人排练接待流程,从引导讲解到产品介绍,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秦厂长,您放心,咱们肯定能让德国客商看到咱们的实力!” 柱子拍着胸脯保证,手里还拿着连夜整理好的产品检测报告。
文化产业园这边,顾盼和王大婶一起布置刺绣展示区,将最精美的绣品一一陈列,还准备了刺绣体验台,让客商能亲手尝试穿针引线;梆子戏老艺人则挑选了《榆镇新貌》中最精彩的片段,带着孩子们反复排练;盼星也没闲着,她带着文化站的小朋友们,用彩纸剪了 “中德友好” 的剪纸,贴在产业园的门窗上,添了不少喜庆气。
小槐国庆放假回来,刚进门就被秦向东拉去分厂,参与最后的准备工作。“爸,德国客商关注的应该是设备精度和生产效率,我再优化下智能检测系统的数据分析模块,让他们能更首观地看到咱们的技术优势。” 小槐坐在电脑前,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数据图表不断更新,变得更清晰易懂。
秦向东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眼里满是欣慰 —— 当年那个追着他问 “机器为什么会转” 的小男孩,如今己能独当一面,成为分厂技术研发的 “主心骨”。“小槐,等这次合作谈成了,爸就把分厂的海外业务交给你负责,咱们父子俩一起,把秦记机械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去。”
小槐抬起头,眼里闪着光:“爸,我一定好好干!等我毕业,咱们还要研发更先进的智能设备,让秦记机械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德国考察团到访那天,榆镇的天格外蓝。考察团首先来到秦记机械分厂,当看到智能检测系统屏幕上显示 “零件精度误差 0.02 毫米,合格率 100%” 时,团长米勒先生忍不住点头:“秦厂长,你们的技术完全达到了国际标准,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我们德国的部分工厂还要精准!”
小槐用流利的德语,向考察团介绍系统的核心优势:“这套智能检测系统能实时采集生产数据,自动预警故障,还能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快速调整生产参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适应性。” 他一边说,一边操作系统,调出之前为市里医疗器械厂定制的生产数据报告,清晰的图表和精准的数据,让考察团成员纷纷竖起大拇指。
随后,考察团来到文化产业园。当米勒先生看到 “榆镇全景图” 刺绣时,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简首是艺术品!没想到你们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还能把传统手艺保护得这么好。” 王大婶笑着递上针线,邀请他尝试刺绣,米勒先生笨拙地拿起绣花针,在布上绣出个歪歪扭扭的 “中” 字,引得大家都笑了。
梆子戏表演开始后,清亮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让考察团成员听得入了迷。盼星带着小朋友们,给每位客商送上一幅 “中德友好” 剪纸,米勒先生接过剪纸,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我要把这份珍贵的礼物带回德国,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榆镇的文化魅力。”
考察结束后,米勒先生当场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约定每月从秦记机械采购一批高端手术器械零件,并邀请秦向东和小槐下个月去德国考察,探讨更深层次的技术合作。“榆镇是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地方,既有先进的工业技术,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合作伙伴长期合作。” 米勒先生握着秦向东的手,真诚地说。
消息传回榆镇,乡亲们都沸腾了。王大婶带着妇女们,给分厂送来了刚蒸好的馒头和炖好的鸡汤;镇中学的孩子们,给小槐送来了他们亲手画的 “机械与刺绣” 主题画作;周站长也特意赶来祝贺:“秦厂长,顾老师,你们为榆镇争了光!现在全区都在学习你们‘产业 + 文化’的发展模式,你们真是咱们榆镇的骄傲!”
国庆假期里,小槐没闲着。他应秦书月的邀请,给镇中学 “机械兴趣小组” 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 “国际机械技术” 课。他用自己在德国网站上搜集的资料,结合秦记机械的实际案例,给孩子们讲解国际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还展示了德国先进的生产设备图片。“同学们,想要让咱们的产品走向世界,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还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将来能为榆镇的机械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石头听得格外认真,课后还拿着自己设计的 “智能灌溉机械” 图纸,向小槐请教:“小槐哥哥,我想设计一种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浇水的机械,这样农民伯伯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你觉得这个想法可行吗?”
小槐接过图纸,仔细看着,眼里满是惊喜:“小石头,你的想法非常好!这个设计既实用又环保,很有发展前景。咱们可以一起完善这个设计,等将来有机会,说不定真能把它做出来,用到咱们榆镇的农田里。”
小石头激动得跳了起来:“太好了!小槐哥哥,我一定好好学,将来跟你一起研发更多有用的机械!”
国庆假期结束,小槐要回学校了。临走前,他把自己整理的 “德国机械技术资料” 交给虎头小子:“虎头叔,这些资料里有德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你可以参考下,说不定能给咱们分厂的发展带来新启发。”
秦向东和顾盼送小槐到镇口,看着他坐上前往省城的汽车。小槐隔着车窗挥手:“爸,妈,你们放心,我会好好准备去德国考察的事情,争取把更多先进技术带回榆镇!”
汽车渐渐远去,顾盼靠在秦向东肩上,轻声说:“咱们的儿子越来越优秀了,将来肯定能为榆镇做更多贡献。”
秦向东握住顾盼的手,笑着说:“这都是你教得好,把他培养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孩子。咱们榆镇的未来,就靠他们这些年轻人了。”
回到老院,顾盼看着院里的老槐树和新槐树苗,心里满是感慨。她想起刚到榆镇的那个雪天,想起扫盲班的第一堂课,想起秦向东办分厂时的艰难,想起秦老太太和顾父的叮嘱。这些年,她和秦向东一起,带着乡亲们,把榆镇从一个落后的小镇,变成了远近闻名的 “产业镇”“文化镇”,如今更是走向了国际,这其中的艰辛和喜悦,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
秦向东从分厂回来,手里拿着份新的 “文化产业园升级规划”,笑着说:“盼儿,区里给咱们批了专项资金,咱们可以把文化产业园扩大规模,新增一个‘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以后可以邀请国外的朋友来交流学习,也把咱们榆镇的文化和产品推向世界。”
顾盼接过规划,看着上面的设计图,眼里满是期待:“太好了!咱们可以在交流中心里设个‘榆镇特产展示区’,把王大婶的刺绣、咱们分厂的机械模型都放进去,让更多人了解榆镇的特色。我还想邀请国外的艺术家来交流,让咱们的传统手艺吸收更多国际元素,变得更有活力。”
盼星拿着自己刚画的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效果图跑过来,递给顾盼:“妈,你看我画的,有很多外国朋友在跟王大婶学刺绣,还有人在看咱们分厂的机械模型,大家都笑得很开心!”
顾盼接过画,看着上面五彩斑斓的画面,笑着说:“好看!咱们盼星真是个小设计师。以后咱们的文化交流中心,肯定会像你画的一样热闹,成为连接榆镇和世界的桥梁。”
月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在老院的每个角落,像撒了把碎银。顾盼靠在秦向东肩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乡亲们互相帮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榆镇的秋天,会永远这么充满收获的喜悦,这么充满希望;榆镇的日子,会永远这么温暖,这么红火。
风里带着桂花的甜香,带着文化产业园的墨香,带着分厂机器的轰鸣声,带着乡亲们的笑声,在榆镇的每个角落回荡。顾盼和秦向东并肩坐着,手里牵着盼星的手,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知道,只要心中有爱,有梦想,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榆镇的故事就会永远继续下去,在新时代的风里,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十一月初,秦向东和小槐如约去德国考察。在德国的工厂里,他们看到了更先进的智能生产线和管理模式,还与德国的工程师们深入交流,探讨技术合作的细节。小槐用流利的德语,向德国工程师介绍秦记机械的智能检测系统,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认可。“你们的系统在数据采集和分析上很有创新性,我们愿意和你们合作,共同研发更先进的智能设备。” 德国工程师握着小槐的手,真诚地说。
考察回来后,秦向东和小槐立刻召开分厂会议,分享考察成果,制定新的发展规划。“咱们要引进德国的先进管理经验,优化生产流程,还要和德国工程师合作,升级咱们的智能检测系统,争取在明年实现生产线的全面智能化。” 秦向东站在台上,眼里满是坚定。
工人们都兴奋地鼓掌,柱子站起来说:“秦厂长,小槐,我们都听你们的!只要能让分厂发展得更好,让咱们的产品走向世界,我们再苦再累都愿意!”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园的 “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也开始动工建设。王大婶带着徒弟们,特意绣了一幅 “中德友谊长存” 的刺绣,准备挂在交流中心的大厅里;梆子戏老艺人则开始编排新的剧目,融入更多国际元素,希望能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榆镇文化;盼星也组织文化站的小朋友们,学习简单的英语对话,准备将来当 “小小文化使者”,向外国朋友介绍榆镇。
顾盼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榆镇的故事,还在继续;榆镇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而她和秦向东,会继续在这里,守护着这个家,守护着榆镇,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榆镇在产业和文化的双重驱动下,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