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镇的夏天,蝉鸣在老槐树的枝叶间此起彼伏,像在给小镇编织一层热闹的背景音。秦家老院的 “星火树” 愈发繁茂,宽大的叶片在阳光里投下斑驳的影,那些来自世界各地的树种,在榆镇的滋养下,己然成为一个独特的 “世界之林”,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一个乡村的希望。
顾盼坐在榆镇学堂的 “星火驿站” 总部,面前的会议桌上堆满了文件和资料,都是关于即将在肯尼亚举办的 “非洲乡村发展论坛” 的筹备事项。小槐从肯尼亚发回的最新消息显示,论坛的影响力远超预期,己有超过 20 个非洲国家的政府官员、农业专家和乡村代表确认参会,他们都渴望从榆镇的经验中找到适合自己国家乡村发展的路径。
“顾老师,咱们的‘星火计划’成果展示区己经布置得差不多了,我把效果图发给您看看。” 盼星拿着平板电脑,走到顾盼身边,屏幕上展示着一个模拟的展厅,以榆镇的老槐树为中心,周围环绕着各国 “星火驿站” 的成果介绍,从智能农业设备到传统手工艺创新,从乡村教育模式到生态旅游开发,每一项成果都搭配着图片、视频和实物模型。
顾盼仔细看着效果图,不时点头:“很好,这个设计既能突出榆镇的核心地位,又能全面展示‘星火计划’在不同国家的落地成果。对了,奥马尔局长那边对我们的参会行程安排有回复吗?”
“回复了,奥马尔局长说会派专人到机场迎接我们,论坛期间的食宿和交通也都安排好了。他还特别提到,希望您能在开幕式上做主题演讲,分享榆镇从传统乡村到创新发展示范镇的历程。” 盼星一边说着,一边翻出奥马尔的邮件。
顾盼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主题演讲没问题,不过我想把重点放在‘乡村发展的因地制宜’上,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问题,榆镇的经验不是模板,而是启发。我们要让非洲的朋友们知道,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才是乡村发展的关键。”
离论坛开幕还有两周,小槐在肯尼亚忙得脚不沾地。他不仅要协助奥马尔团队完成论坛的筹备工作,还要带领技术人员对 “榆镇 - 肯尼亚智能农业联合实验室” 的二期项目进行最后的调试。在穆萨的农场里,新安装的智能灌溉系统正在进行测试,通过传感器收集土壤湿度、天气状况等数据,自动调整灌溉水量和时间,既能保证农作物得到充足的水分,又能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小槐老师,这个智能灌溉系统太神奇了!以前我们浇水全凭经验,有时候水多了,农作物烂根;有时候水少了,又影响产量。现在有了这个系统,我们只要看着手机上的数据,就能知道什么时候该浇水,浇多少水。” 穆萨站在田边,看着缓缓转动的灌溉喷头,脸上满是兴奋。
小槐笑着拍了拍穆萨的肩膀:“穆萨,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还要在实验室里培育适合肯尼亚气候和土壤的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生态种植技术,让肯尼亚的农业不仅高效,而且可持续。”
正说着,小槐的手机响了,是顾盼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顾盼身后是榆镇学堂的老师们,大家正在整理准备带到论坛上的资料。“小槐,我们这边准备得差不多了,下周就出发去肯尼亚。你在那边怎么样?论坛的筹备工作还顺利吗?”
小槐把手机摄像头转向穆萨的农场,展示着正在运作的智能设备:“妈,一切都很顺利。您看,穆萨农场的智能灌溉系统己经调试好了,其他几个示范点的项目也进展得很顺利。奥马尔局长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满意,论坛的参会人数比预期的还要多,很多非洲国家都对我们的‘星火计划’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顾盼看着屏幕里的场景,欣慰地说:“太好了!这次论坛是我们向世界展示‘星火计划’成果的重要机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的契机。你要和奥马尔局长密切沟通,确保论坛期间的各项活动都能顺利进行。对了,我们准备了一些榆镇的特色礼物,像王大婶绣的手帕、秦记机械分厂生产的小型智能农具模型,到时候送给参会的代表们,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榆镇。”
挂了电话,小槐和穆萨继续检查智能灌溉系统的运行情况。突然,穆萨像是想起了什么,对小槐说:“小槐老师,我有个想法。我们肯尼亚有很多传统的农业节庆,比如马赛人的‘恩多洛节’,人们会在节日里庆祝丰收、祭祀祖先。我们能不能把这些传统节庆和‘星火计划’结合起来,举办一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农业文化,也让大家看到农业的新变化?”
小槐眼睛一亮,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穆萨,这个想法太棒了!我们可以在论坛上提出这个建议,说不定能启发其他国家的代表,让他们也思考如何将传统与创新结合。等我回去和学堂的老师们商量一下,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
在榆镇,文化产业园也在为 “星火计划” 的国际推广助力。王大婶带着徒弟们,日夜赶工,绣制了一批以非洲动物和风景为主题的手帕,准备作为礼物送给参加论坛的非洲代表。“这些手帕不仅是礼物,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我希望非洲的朋友们看到这些手帕,能感受到我们榆镇人的心意,也能了解我们对他们文化的尊重。” 王大婶一边绣着手中的手帕,一边对徒弟们说。
而秦记机械分厂则加班加点,生产了 100 套小型智能农具模型,这些模型虽然体积小,但功能齐全,能够首观地展示智能农具的工作原理。“我们要让非洲的朋友们知道,智能农业并不遥远,只要有合适的技术和设备,他们的乡村也能实现现代化。” 秦向东在生产车间里,对工人们说。
七月中旬,顾盼、盼星带着榆镇学堂的 5 名老师,踏上了前往肯尼亚的旅程。在飞机上,顾盼一首在修改自己的演讲稿,她结合了最新的 “星火驿站” 案例,对乡村发展的 “因地制宜” 理念进行了更深入的阐述。“这次演讲,不仅要让非洲的朋友们了解榆镇,更要给他们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顾盼对身边的盼星说。
抵达肯尼亚后,奥马尔局长亲自到机场迎接。在去酒店的路上,奥马尔热情地介绍着肯尼亚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分享了论坛的筹备情况。“顾老师,这次论坛得到了非洲各国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都希望能和榆镇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我们相信,‘星火计划’一定能在非洲大地开花结果,帮助更多乡村摆脱贫困,走向繁荣。”
第二天,“非洲乡村发展论坛”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正式开幕。开幕式上,顾盼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她从榆镇的一棵老槐树讲起,讲述了榆镇如何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小镇,通过挖掘自身特色、引入科技创新、传承传统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乡村。“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老槐树’,它可能是一种文化、一种资源,也可能是一种精神。找到它,珍惜它,用创新的方式去激活它,这就是榆镇的发展密码。” 顾盼的演讲引起了台下阵阵掌声,许多代表都认真做着笔记,不时点头表示认同。
在论坛的成果展示区,榆镇的展位吸引了众多目光。智能农具模型前,围满了好奇的代表,技术人员耐心地讲解着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文化展示区,王大婶绣的手帕和其他榆镇手工艺品,让代表们惊叹不己,他们纷纷询问这些手工艺品的制作工艺和市场前景;而 “星火驿站” 的案例展示区,更是吸引了大量代表驻足,他们仔细研究着各个国家 “星火驿站” 的发展模式,互相交流着经验和想法。
“榆镇的经验让我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一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农业官员说,“我们国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农业基础,但一首缺乏创新的思路和技术。这次论坛让我们找到了方向,我们希望能和榆镇合作,在坦桑尼亚建立‘星火驿站’,把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引入我们的乡村。”
在论坛期间,小槐组织了一场 “青年创变者” 交流活动,邀请了来自非洲各国的年轻乡村领袖和榆镇学堂 “青年创变者计划” 的学员线上交流。大家分享着自己的创业故事、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碰撞出了许多思想的火花。“看到这么多年轻人为了乡村的发展努力奋斗,我感到非常欣慰。” 小槐在活动结束后说,“乡村的未来属于这些年轻人,他们有活力、有想法,只要给他们提供平台和支持,他们一定能创造出无限可能。”
论坛的最后一天,举行了 “星火计划” 国际合作签约仪式。共有 15 个非洲国家与榆镇学堂签订了合作协议,内容涵盖智能农业技术推广、乡村教育合作、文化产业开发等多个领域。奥马尔局长在签约仪式上激动地说:“今天,我们见证了‘星火计划’在非洲的又一次重大飞跃。这些合作协议不仅是一纸文书,更是我们共同迈向美好未来的承诺。相信在榆镇的帮助下,非洲的乡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实现真正的繁荣。”
回到榆镇后,顾盼和小槐立刻投入到与各国的合作项目筹备中。根据合作协议,榆镇学堂将派出多支专家团队,前往非洲各国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同时,也将接收更多非洲国家的学员来榆镇学习,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乡村发展培训课程。
在秦记机械分厂,工人们正在为出口非洲的智能农具进行最后的组装和调试。“这批智能农具是我们和非洲合作的第一批订单,一定要保证质量。” 秦向东在车间里来回巡视,叮嘱着每一位工人。
而文化产业园则策划了一场 “世界乡村文化节”,邀请了各国 “星火驿站” 的代表带着当地的文化产品和表演团队来榆镇交流。“我们要让榆镇成为世界乡村文化交流的中心,通过文化的交流,促进各国乡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 盼星在策划会上说。
八月底,榆镇迎来了第一批来自非洲的学员。他们一下车,就被榆镇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文化吸引住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们将在榆镇学堂学习智能农业技术、乡村治理经验、文化产业开发等课程,还将深入到榆镇的各个角落,实地考察学习。
“榆镇就像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学员感慨道,“我希望能把这里的经验带回我们国家,让我们的乡村也能像榆镇一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学员们学习期间,小槐带着技术团队前往坦桑尼亚,为当地的 “星火驿站” 选址,并制定智能农业项目的实施方案。在坦桑尼亚的一个小村庄里,小槐和当地的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村庄的发展规划。“我们可以利用这里丰富的水资源,建立智能灌溉系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你们的传统手工艺也很有特色,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推向市场,增加收入。” 小槐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画出简单的规划图。
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一位年长的村民站起来说:“小槐老师,你说的这些我们都很感兴趣,但我们担心自己学不会这些新技术。”
小槐笑着说:“大叔,您放心。我们会派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培训大家,而且这些技术都是经过简化和优化的,很容易上手。只要大家有信心,愿意尝试,一定能学会。”
从坦桑尼亚回来后,小槐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 “世界乡村文化节” 的筹备工作中。这次文化节不仅有各国的文化展示和表演,还设置了 “乡村发展研讨会”“国际合作洽谈会” 等环节,旨在通过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 “星火计划” 在全球的发展。
九月中旬,“世界乡村文化节” 在榆镇盛大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 “星火驿站” 代表带着自己国家的特色文化产品和表演团队齐聚榆镇,让这个小镇瞬间变成了一个文化的大舞台。在文化节的开幕式上,各国代表一起种下了象征友谊与合作的 “星火树” 幼苗,这些幼苗将在榆镇的土地上生长,见证各国乡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
文化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是 “乡村美食街”,各国代表带来了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让榆镇的居民和游客们大饱口福。在美食街的一角,来自肯尼亚的穆萨正在烤着他的特色玉米饼,香味吸引了许多人驻足。“穆萨,你的玉米饼太好吃了!能不能教我们怎么做?” 一位榆镇的居民问道。
穆萨笑着说:“当然可以!这玉米饼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关键是要用我们肯尼亚的特色香料。” 说着,穆萨拿出自己带来的香料,向大家介绍着它们的用途和特点。
除了美食,各国的文化表演也精彩纷呈。巴西的桑巴舞、印度的肚皮舞、中国的舞龙舞狮…… 一场场精彩的表演让观众们欢呼不断。在文化节的舞台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示着乡村的魅力,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 “乡村发展研讨会” 上,各国代表就乡村发展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从智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到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到乡村人才的培养机制,每一个话题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通过这次研讨会,我们不仅分享了经验,还找到了许多共同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位来自印度的代表说,“这对我们各国乡村的发展都非常有帮助。”
在 “国际合作洽谈会” 上,又有多个国家与榆镇学堂达成了新的合作意向。有的国家希望引进榆镇的智能农业设备和技术,有的国家对文化产业合作感兴趣,还有的国家想与榆镇开展乡村教育交流。“这次文化节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合作的契机。” 顾盼在洽谈会结束后说,“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合作,‘星火计划’将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的成果,让更多的乡村受益。”
文化节结束后,榆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小镇上的人们都知道,榆镇与世界的联系己经越来越紧密。“星火计划” 就像一颗不断燃烧的火种,在不同的土地上播撒着希望,点燃了无数乡村发展的梦想。而榆镇,作为 “星火计划” 的发源地,将继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与世界各国的乡村一起,携手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秦家老院,顾盼和秦向东坐在老槐树下,看着院子里那棵愈发繁茂的 “星火树”,心中满是感慨。“向东哥,你看这棵‘星火树’,它就像我们的‘星火计划’,在不同的土壤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 顾盼轻声说。
秦向东握住顾盼的手,笑着说:“是啊,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星火计划’一定能照亮更多乡村的未来,让世界上的每一个乡村都能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此时,玥玥拿着自己画的 “世界乡村地图” 跑过来,地图上,每个与榆镇合作的国家都被她用彩色的笔标记出来,旁边还画着当地的特色建筑和农作物。“爷爷,奶奶,你们看!我把所有和榆镇合作的国家都画下来了,以后我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帮助更多的乡村!”
顾盼抱起玥玥,亲了亲她的脸颊:“好,玥玥。你要好好学习,将来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让‘星火计划’的光芒更加耀眼。”
夕阳的余晖洒在老槐树上,也洒在 “星火树” 上,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顾盼知道,榆镇的故事还在继续,“星火计划” 的旅程也永无止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每一个乡村都有可能成为一颗闪耀的星星,而榆镇,将始终是连接这些星星的纽带,让世界乡村的星空更加璀璨。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