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十四章 星火(2014 年・夏)

小说: 榆镇岁月   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章节无错乱精修!
 

榆镇的夏天裹着层热烈的风,镇外的稻田绿得晃眼,蝉在稻穗间唱着欢歌;秦家老院的 “星火树” 枝繁叶茂,翠绿的叶片层层叠叠,枝桠间挂着的彩色灯笼,在风中轻轻摇晃,像一串跨越国界的风铃,不时传来细碎的声响。

顾盼站在全球乡村非遗培训中心的门口,看着工作人员挂起 “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 的横幅,眼里满是期待。横幅的底色是象征希望的绿色,上面印着 “星火非遗联盟” 的标志,还有一行小字 ——“尊重差异,共生共荣”。“盼星,各国学员都到齐了吗?坦桑尼亚的姆巴大叔和印度的拉妮有没有按时抵达?”

盼星拿着学员名单跑过来,名单上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来自 20 个国家的 45 名学员,涵盖了木雕、刺绣、制茶、纺织等 12 种非遗技艺。“都到齐了!姆巴大叔还带了新雕的‘非遗传承者’木雕,说是要送给培训班当纪念;拉妮也带了印度的刺绣丝线,想在实操课上教大家绣印度莲花纹。” 她指着不远处的大巴车,“您看,学员们正在搬行李,小槐去机场接最后一批巴西学员了,估计马上就到。”

正说着,一辆大巴车缓缓驶来,小槐坐在副驾驶座上,车窗降下,露出巴西学员里卡多的笑脸。“妈!我们回来了!里卡多还带了雨林果实染料,说要在‘非遗材料创新’课上,教大家用天然染料染布料!”

大巴车停稳后,学员们陆续下车,里卡多捧着一个装满彩色粉末的竹篮走过来,粉末在阳光下泛着自然的光泽。“顾老师,这些染料都是用雨林里的果实和树皮做的,没有化学添加剂,染出来的颜色特别持久。我还带了染好的布料,上面绣着雨林植物,想跟大家交流染色和刺绣的结合技巧。”

顾盼接过竹篮,凑近闻了闻,一股清新的草木香扑面而来:“太好了!这些天然染料正好能丰富咱们的课程内容,让学员们了解不同地区的非遗材料。走,咱们先去培训中心的实操教室看看,王大婶己经在那里准备刺绣课的材料了。”

实操教室里,王大婶正带着徒弟整理刺绣丝线,五颜六色的丝线被整齐地放在竹筐里,旁边还摆着绣绷、剪刀等工具。看到姆巴大叔走进来,她赶紧迎上去:“姆巴大叔,您可来了!我还特意留了块蓝色的缎面,想请您在上面雕个木花图案,咱们试试‘刺绣 + 木雕’的结合工艺。”

姆巴大叔笑着拿出随身携带的木雕刀:“正合我意!我这次还带了坦桑尼亚的硬木,想教大家雕传统的图腾纹样,再跟刺绣搭配,肯定能出好作品。”

开班仪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亲自到场致辞,他看着台下不同肤色的学员,动情地说:“榆镇用‘星火计划’证明,非遗保护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事,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这个培训中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国家的非遗传承者,让大家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让人类的文明瑰宝得以延续。”

仪式结束后,培训班正式开课。课程分为 “理论课” 和 “实操课”,理论课上,小槐带领学员们学习《乡村非遗活态传承指南》,结合各国的实践案例,讲解非遗技艺记录、传承人培养、市场对接等内容;实操课上,学员们分成不同的技艺小组,互相交流学习 —— 刺绣组里,王大婶教印度学员绣中国结,拉妮教中国学员绣印度莲花;木雕组里,姆巴大叔教巴西学员雕坦桑尼亚图腾,里卡多教坦桑尼亚学员用雨林果实装饰木雕;制茶组里,肯尼亚学员教中国学员传统制茶工艺,中国学员教肯尼亚学员用智能设备监测茶叶品质。

最热闹的是 “非遗跨界创作课”,学员们打破技艺界限,合作创作作品。姆巴大叔和王大婶合作了一幅 “全球非遗融合图”—— 姆巴大叔在木板上雕出各国非遗元素的轮廓,王大婶在轮廓里绣上对应的技艺细节,木雕的刚硬与刺绣的柔美完美融合;里卡多和拉妮合作了 “雨林刺绣围巾”—— 里卡多用雨林果实染料染出底色,拉妮在底色上绣出雨林植物和印度传统花纹,围巾既有自然气息,又有文化底蕴。

“以前总觉得自己的技艺就是最好的,来了培训班才知道,不同的技艺之间能互相启发,” 一位来自墨西哥的陶艺学员感慨道,“我要把中国的刺绣技艺融入陶艺创作,在陶罐上雕出刺绣纹样的轮廓,再用釉料还原刺绣的色彩,肯定能做出独特的陶艺品。”

七月中旬,坦桑尼亚的 “星火非遗巡回展” 传来好消息 —— 巡回展己经走过了达累斯萨拉姆、阿鲁沙等 5 个城市,吸引了超过 10 万名观众,展品中的 “文化融合系列” 木雕和 “雨林刺绣围巾” 深受欢迎,不仅接到了来自欧洲、亚洲的订单,还带动了当地非遗旅游的发展。卡鲁特意发来视频,视频里,展台上挤满了参观的游客,不少游客还在体验区尝试木雕和刺绣,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顾老师,巡回展太成功了!很多游客都是冲着‘星火计划’的非遗作品来的,” 卡鲁兴奋地说,“当地政府还想跟咱们合作,在阿鲁沙建一个‘星火非遗旅游小镇’,把非遗展示、体验、销售结合起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顾盼看着视频里热闹的场景,笑着说:“太好了!咱们可以派旅游规划团队去帮忙,结合榆镇文化产业园的经验,把小镇打造成非遗保护和乡村旅游结合的典范。对了,姆巴大叔的木雕工作室有没有收到学徒申请?”

“收到了!己经有 20 多个年轻人报名,想跟姆巴大叔学木雕,” 卡鲁说,“姆巴大叔还计划在工作室里设立‘智能木雕培训区’,用咱们提供的智能雕刻机,教年轻人既掌握传统技艺,又学会现代技术,让非遗技艺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

八月初,“青年创变者国际工坊” 传来新的突破 —— 工坊的学员们共同研发了 “全球非遗电商平台”,平台整合了各国 “星火驿站” 的非遗产品,设置了 “技艺展示”“产品销售”“传承人故事” 等板块,用户不仅能购买非遗产品,还能通过视频了解产品背后的技艺和故事。平台上线第一天,就有超过 5000 名用户注册,卖出了 300 多件非遗产品,其中 “全球非遗融合图” 木雕和 “雨林刺绣围巾” 最受欢迎。

“平台还设置了‘非遗众筹’板块,” 里卡多在视频会议上介绍,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榆镇岁月 “如果有传承人想保护濒危技艺,或者想研发新的非遗产品,都可以在平台上发起众筹,让全球的用户都能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目前,我们己经为墨西哥的陶艺传承人发起了众筹,目标是筹集资金购买智能陶艺设备,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

顾盼看着屏幕里学员们兴奋的神情,心里满是欣慰。她想起三年前 “青年创变者计划” 刚启动时,只有几个中国学员,而现在,它己经发展成了国际工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非遗创变者,让非遗保护有了新的活力。

八月底,培训班迎来了结业仪式。学员们纷纷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 墨西哥学员的 “刺绣陶艺品”、肯尼亚学员的 “智能监测茶叶礼盒”、巴西学员的 “雨林木雕装饰品”…… 每件作品都融入了不同国家的非遗元素,展现了跨界融合的创意。

结业仪式上,学员们共同签署了《全球非遗传承者宣言》,承诺将在自己的国家积极推广非遗保护理念,加强与各国传承者的交流合作,让 “星火计划” 的精神传递到更多地方。姆巴大叔代表学员发言,他举起手中的 “全球非遗融合图” 木雕,激动地说:“感谢榆镇,感谢‘星火计划’,让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国家的非遗传承者能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让非遗之花在全球绽放,让人类的文明永续传承!”

仪式结束后,学员们陆续离开榆镇。姆巴大叔临走前,把自己雕的 “非遗传承者” 木雕送给了顾盼,木雕上,不同肤色的人围着一棵 “星火树”,手里拿着不同的非遗工具,象征着全球非遗传承者的团结与合作。“顾老师,这棵‘星火树’就像榆镇,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会带着这里学到的知识和理念,把‘星火’传递到更多地方。”

顾盼接过木雕,眼里满是感动:“姆巴大叔,榆镇永远欢迎你们回来,‘星火计划’永远是你们的后盾。希望我们能继续携手,让全球的非遗保护之路越走越宽。”

九月初,秦记机械分厂接到了一笔特殊的订单 ——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智能非遗设备采购订单,用于援助非洲、亚洲的 10 个贫困国家,帮助当地非遗传承者提高生产效率。小槐带着技术团队,亲自前往这些国家,为他们安装调试设备,还举办了多场技术培训,教传承者们如何使用智能设备,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结合。

在尼泊尔的一个偏远山村,小槐和技术团队为当地的纺织传承者安装了智能纺织设备。当传承者们用设备织出第一块带有传统花纹的布料时,他们激动地围在一起,唱起了当地的传统歌谣。“以前我们织一块布需要三天,现在用智能设备,一天就能织好,而且花纹更精细,” 一位年长的传承者握着小槐的手,眼里满是感激,“谢谢榆镇,谢谢‘星火计划’,让我们的纺织手艺有了新的希望。”

从尼泊尔回来后,小槐马不停蹄地投入到 “全球非遗大数据平台” 的建设中。平台整合了各国 “星火驿站” 的非遗数据,包括技艺种类、传承人信息、产品销售情况等,用户可以通过平台查询各国的非遗资源,对接合作项目。“有了这个平台,各国的非遗传承者就能更方便地交流合作,资源共享,让全球的非遗保护更高效、更精准。” 小槐对顾盼和秦向东说。

九月底,文化产业园举办了 “全球非遗成果展”,展示了培训班学员的优秀作品和各国 “星火驿站” 的最新成果。展厅里,“全球非遗融合图” 木雕、“雨林刺绣围巾”、“刺绣陶艺品” 等作品前围满了游客,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感叹非遗的魅力和跨界融合的创意。

展览期间,顾盼收到了来自各国学员的好消息 —— 墨西哥学员的 “刺绣陶艺品” 在国际陶艺展上获得金奖,肯尼亚学员的 “智能监测茶叶礼盒” 进入了欧洲高端市场,巴西学员的 “雨林木雕装饰品” 成为当地非遗旅游的特色产品…… 每个消息都让顾盼感到欣慰,她知道,“星火计划” 的种子己经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十月初,玥玥所在的镇小学组织了 “非遗小使者” 活动,玥玥作为小使者,带着自己绣的 “星火树” 手帕,去坦桑尼亚的小学交流。在坦桑尼亚的小学里,玥玥教当地的小朋友绣中国结,当地的小朋友教玥玥雕简单的木雕,两国的小朋友还一起画了一幅 “全球非遗小朋友” 的画,画里,不同肤色的小朋友手拉手,手里拿着不同的非遗工具,脸上满是笑容。

玥玥回来后,兴奋地给顾盼讲交流的经历:“奶奶,坦桑尼亚的小朋友都喜欢咱们的刺绣,他们说要跟我学绣‘星火树’,还要把绣好的手帕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我还跟他们约定,明年要一起做一个‘非遗小朋友’的木雕,送给全球乡村非遗培训中心。”

顾盼抱着玥玥,在她的脸上亲了一口,轻声说:“玥玥真棒!你就是‘星火计划’的小使者,把非遗的快乐和友谊传递给了更多小朋友。奶奶相信,等你长大了,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非遗传承者,让‘星火’照亮更多地方。”

夕阳的余晖洒在秦家老院的 “星火树” 上,树叶被染成了金色,枝桠间的彩色灯笼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暖。顾盼和秦向东并肩坐在树下,看着玥玥在院子里和来自巴西的小学员一起玩木雕,心里满是幸福。

“向东哥,你说咱们这辈子,是不是挺值的?” 顾盼轻声说。

秦向东握住她的手,笑着说:“值!看着‘星火’照亮了这么多国家的非遗之路,看着不同肤色的人因为非遗成为朋友,看着孩子们在非遗的熏陶下长大,这辈子值了。”

风里带着稻穗的清香,带着非遗技艺的墨香,带着不同语言的笑声,在榆镇的每个角落回荡。顾盼知道,榆镇的故事还在继续,“星火计划” 的旅程也还在继续。那些播撒出去的 “星火”,早己不是单点的光亮,而是连成了一片跨越国界的星河,照亮着全球乡村的非遗保护之路,照亮着人类文明多样性的传承之路。

而这颗从榆镇升起的 “星火”,终将在更多人的手中传递,在更多土地上绽放,书写出属于全球乡村的非遗保护新篇章 —— 没有惊天动地的宣言,却有着最扎实的行动;没有华丽的包装,却有着最真挚的温暖。

无声,却有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榆镇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6VM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