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里的烟火与少女的心事
蝉鸣把夏日的午后拉得漫长,我蹲在门前的老槐树下,用树枝在泥土上画着圈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点,偶尔有风吹过,带着槐树叶淡淡的清香,也吹来了远处巷口传来的脚步声。
我抬头望去,只见张媒婆挎着一个蓝布包,迈着小碎步朝这边走来。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笑意,远远地就冲我招手:“丫头,你妈妈呢?”
我赶紧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泥土,指着屋里说:“在屋里呢,刚从地里回来,正歇着呢。”张媒婆点点头,走到院门口,清了清嗓子,朝着屋里喊:“郭如梅,在家没?出来有事情给你说!”
屋里很快传来妈妈的应答声,接着是脚步声,妈妈掀开布帘走了出来。她身上还穿着那件沾了些泥土的旧外套,手里拿着一块没绣完的花布,看见张媒婆,脸上露出几分惊讶:“张婶,这大热天的,你怎么过来了?快进屋里坐,我给你倒碗水。”
张媒婆摆了摆手,笑着说:“不坐了不坐了,我这是有正事跟你说。你家大丫头,今年是不是都十九了?”妈妈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是啊,转眼都这么大了。”说起姐姐,妈妈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又有几分不易察觉的愁绪。
张媒婆一听,眼睛顿时亮了,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说:“我这不是来给你家大丫头说亲嘛!你也知道,我做这行这么多年,眼光错不了。对方是邻村李家的小子,今年二十一岁,长得浓眉大眼的,身板也结实,家里有两亩好地,还有一间小磨坊,日子过得还算殷实。那小子我见过,为人老实本分,手脚也勤快,跟你家大丫头配,再合适不过了。”
妈妈手里的绣花针顿了顿,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沉默了片刻才说:“张婶,这事儿……我还没跟我家丫头提过呢。她年纪也不算特别大,我还想让她再在家待两年。”其实我知道,妈妈心里是舍不得姐姐的。这些年,姐姐虽然偶尔会偷懒,但随着年纪渐长,也越来越懂事,平日里会帮妈妈洗衣做饭,去地里干活时也能搭把手,家里的不少活计,都有姐姐的影子。
张媒婆却不以为意,笑着说:“如梅啊,你这就不懂了。女孩子家,十九岁己经不小了,再拖两年,好人家可就不好找了。李家那小子,多少人盯着呢,我这是先想着你家,才赶紧过来跟你说。你想想,你家丫头嫁过去,不用愁吃愁穿,李家小子又疼人,这不就是最好的归宿嘛。”
妈妈没说话,眼神飘向屋里,似乎在想什么。这时,屋里传来了轻微的动静,我知道,姐姐肯定是听见外面的谈话了。这些天,我总能看见姐姐对着镜子发呆,有时还会偷偷绣一些小巧的荷包,绣完后又赶紧藏起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我虽然才十岁,不太懂大人之间的这些事,但也能感觉到,姐姐好像对未来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期待。
张媒婆见妈妈还在犹豫,又接着说:“我知道你舍不得丫头,但女大不中留,总归是要嫁人的。李家那边说了,要是你们愿意,这两天就想让两个孩子见见面,互相认识一下。要是觉得合适,就把婚事定下来,年底就能办事了。你看怎么样?”
妈妈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说:“张婶,谢谢你的好意。这事儿太大,我得跟孩子她爸还有丫头商量商量,等我们商量好了,再给你回话,你看行吗?”张媒婆见妈妈松了口,连忙点头:“行,当然行!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你可得抓紧点,别错过了这么好的人家。”说完,又叮嘱了几句,才挎着蓝布包离开了。
张媒婆走后,妈妈站在院门口,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久久没有说话。我走到妈妈身边,拉了拉她的衣角:“妈妈,姐姐真的要嫁人了吗?”妈妈低下头,摸了摸我的头,眼神里满是复杂的情绪:“傻丫头,这都是大人的事,你还小,不懂。”
这时,姐姐从屋里走了出来,她的脸颊有些红,眼神躲闪着,不敢看妈妈。妈妈看着姐姐,轻声说:“丫头,刚才张婶说的话,你都听见了吧?”姐姐点了点头,小声说:“听见了。”妈妈叹了口气:“那你是怎么想的?要是你不愿意,妈妈就跟张婶说,咱们不着急。”
姐姐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抬起头,看着妈妈说:“妈,我……我想跟他见见。”妈妈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一丝笑容:“好,那妈妈就跟你爸说,等他晚上回来,咱们一起商量。”
晚上,爸爸从外面做小生意回来,妈妈把张媒婆来说亲的事跟爸爸说了。爸爸坐在椅子上,抽着旱烟,沉默了很久,才说:“李家那小子,我倒是听说过,确实是个老实人。丫头要是愿意,见见也好。咱们做父母的,不就是希望孩子能过得好嘛。”
就这样,妈妈跟张媒婆回了话,约定在三天后,让姐姐和李家的小子在镇上的茶馆见面。接下来的几天,姐姐像是变了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偷懒,每天都早早地起来,帮妈妈做家务,还会偷偷地把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妈妈看在眼里,心里既欣慰又有些伤感,时常在晚上偷偷抹眼泪。
到了见面的那天,妈妈特意给姐姐找了一件新做的碎花连衣裙,还帮她梳了一个好看的辫子,又在她的头发上别了一朵小小的栀子花。姐姐站在镜子前,看着镜中的自己,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妈妈看着姐姐,轻声说:“丫头,到了茶馆,别紧张,好好跟人家聊聊,要是觉得不合适,就跟妈妈说,咱们不勉强。”姐姐点了点头,跟着妈妈往镇上走去。
我和哥哥也想去看热闹,却被妈妈留在了家里。哥哥今年十西岁,比我大西岁,己经懂了不少事。他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一根树枝,一边摆弄着,一边说:“要是姐姐真的嫁去李家了,以后家里就少了一个人了。”我听了,心里也有些难过,以前虽然偶尔会跟姐姐吵架,但一想到以后不能天天跟姐姐在一起了,就觉得很不舍。
傍晚的时候,妈妈和姐姐回来了。姐姐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嘴角还带着笑意,一看就知道,这次见面很顺利。妈妈也笑着说:“那小子确实不错,跟丫头聊得很投机。李家那边也很满意,想尽快把婚事定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家里变得忙碌起来。妈妈开始忙着给姐姐准备嫁妆,缝被子、做衣服,爸爸也拿出了这些年做小生意攒下的钱,给姐姐买了一些首饰和生活用品。姐姐也每天都很开心,偶尔会跟妈妈一起去镇上买东西,回来后还会跟我和哥哥分享她买的小玩意儿。
我看着家里忙碌又充满喜悦的景象,心里既为姐姐高兴,又有些舍不得。我知道,姐姐长大了,要开始新的生活了,就像妈妈说的那样,女大不中留,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我也相信,姐姐嫁去李家后,一定会过得很幸福,因为李家的小子是个老实人,会好好照顾姐姐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了姐姐结婚的日子。那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热闹非凡。姐姐穿着红色的嫁衣,头上盖着红盖头,坐在床上,等待着新郎来接亲。当新郎牵着姐姐的手,走出家门的时候,妈妈忍不住哭了出来,爸爸也红了眼眶。我和哥哥跟在后面,看着姐姐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默默祝福着她,希望她永远幸福快乐。
姐姐嫁人后,家里变得安静了不少。妈妈时常会站在院门口,望着姐姐家的方向,嘴里念叨着:“不知道丫头在那边过得好不好,有没有受委屈。”每当这时,我就会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姐姐肯定过得很好,等过几天,我们去看她好不好?”妈妈听了,总会笑着点头。
而我也在慢慢长大,渐渐明白了妈妈当初的苦心,也明白了姐姐嫁人时的不舍与期待。那些时光里的烟火气,那些家人之间的牵挂,都深深印在我的心里,成为了我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回忆。
(http://www.220book.com/book/6VS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