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叮叮当当忙活了快两个月,一排红砖灰瓦的仓库终于立了起来。虽然简陋,但墙体结实,屋顶防水也做得仔细,窗户宽敞,看着就透亮实用。李卫国还特意隔出了两间小办公室,通了水电,装了电话。
竣工那天,李卫国买了挂长鞭炮,噼里啪啦一响,引来不少附近厂子的人看热闹。王主任也象征性地来露了个面,说了几句“祝贺小李老板事业腾飞”的场面话。
李铁柱和王翠芬站在簇新的仓库前,摸着光滑的墙面,激动得说不出话。这可是老李家几辈子都没有过的“产业”啊!虽然只是个仓库,但在他们眼里,这就是儿子本事的象征,是李家兴旺的起点。
“爸,妈,以后咱家货就有地方放了,进货成本也能降下来。”李卫国陪着父母参观,介绍着规划,“这边我打算放五金建材,那边可以堆点劳保用品,办公室还能接待客户。”
王翠芬一个劲点头:“好,好,真好!” 李铁柱背着手,里外转了好几圈,最后停在办公室门口,看着里面崭新的桌椅和电话,半晌,才憋出一句:“像那么回事。”
这话听着平淡,但李卫国知道,这己经是父亲最高的褒奖了。
仓库盖好,李卫国手里的流动资金也花得差不多了。但他一点也不慌。有了这个实实在在的产业,他感觉底气足了很多。
他立刻开始着手把县城的五金店和仓库业务整合起来。小店那边主要还是零售,由张婶看着。大批量的货物采购和批发业务,逐渐转移到仓库这边。他印了新的名片,头衔变成了“卫国五金建材经营部经理”,联系方式也改成了仓库的电话。
他还雇了个老实巴交的村里小伙柱子来看仓库,负责装卸货和夜间值守,包吃包住,工资开得比县城一般工作还高点。柱子乐得屁颠屁颠的,干得格外卖力。
业务整合后,效果立竿见影。大批量进货成本更低,仓库批发价更有竞争力,很快就有几个乡镇的小卖部和工地来找他拿货。虽然每单利润薄,但走量大,算下来比以前光守着县城小店赚得多多了。
李卫国每天更忙了,不是开着微面去县里小店盘账、进货,就是在仓库协调调度、联系客户。人晒得更黑,但精神头十足,言谈举止间渐渐有了点小老板的派头。
村里人现在看他,眼神又不一样了。以前是羡慕他运气好,现在是真的佩服他能干。以前背后嚼舌根说“瞎猫碰上死耗子”的,现在也改了口风,说“卫国这孩子是真有能耐”。
李铁柱和王翠芬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儿子事业走上正轨,踏实肯干,这比什么都让他们安心。王翠芬现在去店里帮忙更勤快了,李铁柱虽然帮不上大忙,但每天都要拄着拐棍去仓库那边转一圈,仿佛看一眼心里就踏实。
事业顺利,感情方面也有进展。
刘小慧果然没再去南方打工。她来县城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陪村里人来买东西,有时是来看她姑(李卫国后来才知道她姑就是村里王婆子的儿媳,世界真小),每次都会“顺路”来李卫国店里或者仓库坐坐。
李卫国每次都热情招待,有时留她吃饭,有时开车送她回村。两人聊的话题也从家长里短,慢慢扩展到对未来的想法。
李卫国有意无意地会跟她聊聊自己的生意经,遇到的困难,未来的打算,听得刘小慧眼睛发亮,觉得这个同龄人懂得真多,想法也靠谱。
有一次,刘小慧忍不住问:“卫国哥,你咋懂这么多?好像啥都会似的。” 李卫国心里苦笑,嘴上打着哈哈:“瞎琢磨呗,多看多学,吃亏吃多了就长记性了。”
他还真给刘小慧介绍了份工作。开发区一家新开的服装厂招女工,他托王主任打了个招呼,把刘小慧招了进去。工作不算轻松,但就在家门口,比去南方强多了。
刘小慧和她家里人都特别感激。刘母特意蒸了一锅粘豆包让刘小慧送来,看李卫国的眼神越来越像看女婿。
李卫国心里美滋滋的,但依旧把握着分寸,不急于挑明。他知道,好事多磨,现在这样慢慢培养感情就挺好。
然而,生意场上总不会一帆风顺。
这天,李卫国刚从外面联系完业务回来,柱子就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卫国哥,不好了!咱送出去的那批货,老陈那边说质量有问题,要退货!”
老陈是邻乡的一个工地老板,刚从他这进了一批螺纹钢和水泥,量不小。
李卫国心里一沉:“哪批货?什么时候送的?” “就前天送的那批螺纹钢,他说尺寸不对,标号也不对,是次品!水泥也说凝结速度不行!”柱子急得满头汗。
李卫国立刻检查出货记录和库存。这批螺纹钢是他从一个新联系的供应商那里进的,价格比市场价低一点,他看对方证件齐全,就试着进了一批。难道被坑了?
他马上给那个供应商打电话,结果电话关机了。
“妈的!”李卫国骂了一句,知道八成是遇上骗子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对柱子说:“别慌。先把库房里同批次的货封存,别再出了。我去老陈那边看看。”
他开着车,立刻赶往邻乡工地。老陈正黑着脸等着他,指着那堆钢筋一顿吼:“李老板!你看你干的这叫什么事!这钢筋一弯就快断了!这水泥和了半天都不凝固!我这工地急着用呢!耽误了工期你赔得起吗?”
李卫国拿起一根钢筋看了看,又看了看水泥,心里凉了半截。确实是次品,甚至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这次亏钱事小,信誉受损事大!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推诿,态度诚恳:“陈老板,对不住!这次是我看走眼了,进了劣质货。损失全部由我承担!这批货我全部拉走,货款一分不少退给您!另外,您工地急用的料,我马上从县里正规大厂调货,按成本价给您,最快速度送过来,绝不耽误您工期!”
老陈本来一肚子火,看他态度这么好,承担得这么痛快,气反而消了一半:“李老板,你也是个实在人。这次就算了,以后进货可得把好关啊!”
“一定一定!谢谢陈老板大量!”李卫国连连道歉,心里滴着血。
他立刻打电话回县城,让张婶赶紧去联系正规的钢材厂和水泥厂,紧急调货。又让柱子找车来把这批次品拉走。
折腾了大半天,又是赔钱又是道歉,总算把这场危机平息了下去。算下来,这一下亏了将近两万块,相当于小店好几个月的利润。
晚上,李卫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脸色不太好看。
王翠芬一看就担心地问:“卫国,咋了?累着了?还是出啥事了?” 李卫国不想让父母担心,勉强笑笑:“没事妈,就是有点累。生意上的小麻烦,己经解决了。”
李铁柱瞥了他一眼,没说话,但晚上吃饭的时候,默默给他多夹了一筷子菜。
夜里,李卫国躺在床上,复盘今天的教训。还是太心急,贪图便宜,忽略了风险。做生意信誉是第一位的,这次虽然用钱挽回了信誉,但代价不小。
也给他提了个醒,随着生意做大,面临的坑也会越来越多。必须建立更严格的采购和质检制度。
第二天,他召开了一个小小的“员工会议”,就张婶和柱子俩人。严肃强调了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制定了新的采购流程:以后大宗采购,必须至少找两家以上供应商比价,而且要查看对方的资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必要时先拿样品检测。
虽然就两个人,但仪式感要做足。张婶和柱子看他这么严肃,也都认真记下了。
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这次风波,李卫国的经营管理能力反而提升了一步。
坏事有时候也能变好事。他处理这次质量问题的果断和诚信,后来不知怎么传开了,反而让他在周边乡镇的小老板圈子里赢得了更好的名声,大家都觉得跟他做生意靠谱。
仓库的业务渐渐走上了正轨,虽然辛苦,但流水稳定增长。李卫国看着存折上慢慢回升的数字,心里更加踏实。这才是真正靠自己一点点做起来的产业。
他开始规划着,等资金再充裕点,是不是可以在仓库旁边再盖个小加工厂,比如生产简单的劳保手套或者五金配件,利润能更高。
日子在忙碌和希望中继续着。李卫国像一只辛勤的工蜂,不断筑巢、采蜜,扩张着自己的小小王国。
而他和刘小慧的关系,也像那仓库里堆放的货物一样,越来越扎实,只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捅破那层窗户纸。
重生,低调的亿万富翁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低调的亿万富翁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6W4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