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1章捡漏计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低调的亿万富翁 http://www.220book.com/book/6W4D/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悲恒河的于小鱼”推荐阅读《重生,低调的亿万富翁》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BP机上那条关于房改的简短消息,像颗种子在李卫国心里迅速生根发芽。房改房!这可是九十年代最大的一波政策红利之一!多少后来发家的人,第一桶金都跟这个有关!

他立刻忙活起来,不再是漫无目的地等股市机会,而是开始有意识地搜集信息。每天看报纸,重点盯那些政策版和经济版,有关住房制度改革、公房出售的条款,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抠着看。

又跑去县里的图书馆,翻找前几个月的旧报纸,想把政策的来龙去脉摸清楚。图书馆的管理员看他一个年轻小伙子天天来看这种枯燥的报纸,还挺纳闷。

摸得差不多了,他心里有了底。政策的核心就是:原来单位分给职工住的公房,现在可以以很低的“成本价”卖给职工个人。但很多职工要么拿不出这笔钱,要么觉得房子旧、位置偏,不愿意买,就会把购房资格私下转让出去。

这就是机会!用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买到位于县城核心地段的房子!虽然现在看着破旧,但光是地皮,以后就值大钱!更别说还可能碰上拆迁!

说干就干。他开始有目的地穿梭在县城各个老家属院、单位宿舍区。也不进去,就在外面转悠,看房子的结构、位置,听老头老太太们聊天唠嗑。

“哎,老张头,你们厂里那房,你买不买?” “买啥买?好几千块呢!咱退休工资才几个钱?留着养老吧!” “也是,那破房都几十年了,买了还得自己掏钱修,不划算。”

类似的对话,他听了不少。心里越来越有数:有门儿!

但他没急着行动。这事得悄悄的,不能大张旗鼓。而且买这种房,手续麻烦,涉及产权变更,得找到真正想卖、而且能顺利办手续的人。

他想了想,决定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去找那些效益不好、即将破产倒闭的工厂宿舍,那里的职工更缺钱,更愿意卖资格。二是去找一些老城区临街的筒子楼,那种房子虽然居住环境差,但位置极佳,以后商业价值高。

接下来的日子,他一边打理生意,一边像个侦探一样在县城里摸排。借口都是现成的——联系业务、送货、看朋友。

还真让他找到了几个潜在目标。城东一家濒临倒闭的纺织厂宿舍楼,房子旧得掉渣,但院子大;老街后面一片交通局的筒子楼,紧挨着菜市场,热闹得很。

他记下地址,开始琢磨怎么接触住户。首接上门问“你家房卖不卖”?肯定不行,太突兀,容易被人撵出来。

得找个中间人,或者想个由头。

他想到了开发区管委会的赵主任。赵主任人面广,说不定认识这些单位的人。

他又提了点水果,去拜访赵主任。闲聊中,假装无意地提起:“赵主任,我有个远房表哥,在南方打工,想回县城买个便宜点的旧房安家,托我打听打听。我看城东那纺织厂宿舍好像有空房?不知道那边现在啥政策?”

赵主任看了他一眼,似笑非笑:“你小子,消息挺灵通啊?那边厂子快黄了,职工都盼着买断工龄拿钱呢,确实有不少人想把购房资格卖了换现钱。怎么?你想帮你表哥牵线?”

“哎,就是帮忙打听打听。”李卫国赶紧说,“人生地不熟的,怕被人骗。”

“嗯,倒是个路子。那边厂办管后勤的老刘,我认识,可以帮你问问。”赵主任点了头,“不过这事得悄悄办,别声张,影响不好。”

“哎!明白!太谢谢赵主任了!”李卫国心里乐开了花。

有了赵主任牵线,事情就好办多了。他很快通过厂办老刘,接触到了几个确实想卖房资格的职工。价格谈得也顺利,对方急着用钱,几千块钱就愿意把资格转让给他(当然,明面上是他“表哥”)。

但他没急着付钱。他留了个心眼,跑去房管局偷偷咨询了一下这种交易的风险和流程。得知这种购房资格转让目前政策模糊,很容易产生纠纷,而且办产权证的时候可能会遇到麻烦。

他立刻冷静下来。机会虽好,但风险太大。他这点本金来之不易,不能栽在这种坑里。

必须找那种产权清晰、能首接办理过户的房子!

他把目标转向了那些己经拿到房产证、但房主确实想卖的老公房。这种交易安全,但价格会高一些,而且需要房主单位出具同意转让的证明。

这就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运气去碰了。

虽然房改房的“捡漏”计划暂时受阻,但李卫国并没灰心。他知道,只要耐心找,机会总会有。眼下,还是得把主要精力放在生意上。

作坊和仓库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新机器效率高,产量上来了。他印了新的宣传册,让柱子往更远的乡镇跑,开拓新客户。自己也经常骑着摩托车去周边县市,联系新的供货渠道,寻找价廉物美的货源。

期间,又发生了点小插曲。之前那个钱老板大概是不死心,又找人偷偷给李卫国的仓库大门锁眼里塞了木棍,还在路上撒过钉子,想扎他摩托车的胎。

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李卫国发现后,也没声张,只是更加小心。他让柱子晚上就睡在仓库里,又养了条土狗看院。至于撒钉子,他干脆买了台二手自行车,短距离就骑自行车,免得摩托车老被暗算。

这些小麻烦,就像癞蛤蟆跳脚背,不咬人但恶心人。李卫国没工夫跟他耗,他的目光己经看向了更远的地方。

这天,他去给一个新谈下来的建筑工地送劳保手套。工头是个爽快人,结账的时候跟他闲聊:“李老板,你这手套不错,价格也实在。以后工地上需要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多了,你要是都能供应,我就都从你这拿,省得东一家西一家地买。”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卫国心里一动。

对啊!为什么只盯着手套工服?建筑工地需要的东西多了去了!五金建材、劳保用品、甚至工人的副食调料!如果能搞成一个“工地一站式采购”服务,岂不是能抓住一个大客户?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起来。但冷静一想,这需要更大的仓库,更全的货物品类,还需要一辆能拉货的車。投入不小。

他盘算了一下手里的资金。买完房、还完“贷”、添置了新机器、扩大了仓库,股市赚的那五万多,己经花出去大半了。剩下的要维持流动资金。

钱还是不够用啊!李卫国再次感受到了资金的紧张。看来,股市那边,还得继续寻找机会。或者……房改房那边,得加快速度,尽快搞到一套能变现的资产?

晚上,他和小慧在新家吃饭。小慧看他眉头微皱,问:“咋了?又有啥烦心事?”

李卫国把想搞“一站式采购”但缺钱的想法说了说。

小慧眨眨眼,说:“俺们厂里最近也在传,说要有啥房改政策,好多双职工家庭能分到两套房,有的住不过来,就想卖掉一套换钱呢。不过好像都得等产权证下来才能卖。”

李卫国眼睛一亮!工厂效益好,双职工家庭条件相对不错,可能更愿意等产权证下来再卖,但价格肯定也高。不过,这种房子产权清晰,交易风险小!

“你知道是哪片宿舍区吗?”他急忙问。

“就俺们厂后头那片新盖的楼房啊。”小慧说,“咋?你又想买房?”

“不是我想买,是……是我一个朋友想打听。”李卫国赶紧改口,“小慧,你帮我留意着点,要是听说谁家确实想卖房,第一时间告诉我。”

“嗯,行。”小慧点点头,又有点担心,“卫国,咱现在日子不是挺好了吗?你别太拼了,俺看你都累瘦了。”

“没事,趁年轻多挣点,以后让你过好日子。”李卫国笑着给她夹菜。

他心里盘算着,工厂新宿舍区的房子,虽然买下来价格高,但环境好,产权清晰,以后无论是出租还是出售,都更容易。也许,这才是更稳妥的选择。

只是,那价格,恐怕不是小数目。他那点资金,够吗?

看来,无论是生意扩张,还是买房囤积,都绕不开一个字——钱。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波澜起伏的股市。下一个机会,在哪里呢?而此刻,他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他整个生意体系的更大危机,正在暗中悄然逼近。



    (http://www.220book.com/book/6W4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低调的亿万富翁 http://www.220book.com/book/6W4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