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屑筑巢
青鸢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小星己经站在了旧能源塔的顶端。风掀起她褪色的原初守卫披风,露出胸前那枚温热的符文——如今它不再是星骸核心的烙印,更像一枚被岁月打磨过的勋章,边缘泛着柔和的金色。
下方,废墟上的重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曾经被熵潮熔毁的金属骨架被重新拼接,的管线裹上了绝缘层,孩子们用捡来的彩色玻璃片在断墙上拼出歪歪扭扭的彩虹。老机械师坐在塔下的石凳上,正给一群小萝卜头讲解星图:“看这里,猎户座的腰带三星,中间那颗就是‘参宿七’……”
“爷爷,参宿七有糖果吗?”扎羊角辫的小女孩仰着头问。
老机械师笑着摸出半块硬糖:“有啊,等我们把通讯阵列修好,就能给猎户座发信号,说不定能换到星星糖。”
孩子们的笑声像银铃般撒满废墟。小星望着这一幕,胸口符文微微发烫。三天前,当暗点化作金光没入屏障时,她曾以为这是终结的开始。但此刻,看着幸存者们用碎砖搭起临时教室,用废金属锻造农具,用晒干的苔藓填充床垫……她忽然明白,所谓“新生”从来不是等待奇迹,而是用双手把“不可能”一点点捏成“可能”。
“指挥官!”
通讯员的声音从塔下传来,带着一丝兴奋:“东区的净水系统修好了!老机械师设计的过滤装置比以前的效率高三倍!”
小星转身,看见老机械师正被几个年轻人搀扶着走上塔。他的步伐还有些蹒跚,但眼神清亮,手里攥着半块没吃完的硬糖。
“小星,”老机械师把糖塞给她,“尝尝?这是孩子们从废墟里翻出来的,说是‘爷爷的幸运糖’。”
糖块在舌尖融化,带着陈旧的甜味。小星望着老机械师眼角的皱纹,忽然想起三天前在露台,他说起江不器时的模样——“他变成了土壤,让星烬重新萌发”。原来所谓“牺牲”,从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指挥官!”
又一声呼唤打断了她的思绪。技术官抱着一块发光的金属板跑上来,脸上带着狂喜:“您看这个!我们在旧星核舱底发现了这个!”
金属板表面刻着细密的纹路,与老机械师挂坠上的图案如出一辙。当小星将它放在塔顶的平台上时,纹路突然亮起淡金色的光,投射出一行流动的星骸文字:
“星烬己播撒,种子正在发芽。当第一千颗星星被点亮,‘归巢’的钟声将敲响。”
“归巢?”老机械师眯起眼,“是朝圣者遗族说的‘古老坐标’?”
技术官点点头:“坐标指向猎户座悬臂末端,但……”他犹豫了一下,“还有半段信息被加密了,需要‘星烬之种’的能量才能解密。”
小星望着金属板上的纹路,忽然想起江不器最后留在她意识里的画面——漫天星斗下,他说:“星星的生命,从来不是燃烧自己,而是照亮别人。”
“我们来点亮第一千颗星星。”她轻声说。
当天下午,青鸢城的广场上聚集了所有幸存者。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星星灯——用玻璃罐、碎布、荧光苔藓,甚至还有用旧电池改造的小灯串。老机械师站在最前面,手里捧着那块发光的金属板。
“三百年前,我们的祖先用星核点亮了第一座城市。”他的声音通过扩音器传遍广场,“今天,我们要用星星点亮新的希望。”
小星按下胸口的符文。温暖的能量从符文涌出,顺着她的手臂流向金属板。金属板上的纹路骤然亮起,投射出一片璀璨的星图——猎户座的参宿七被特别标注,周围环绕着一千个闪烁的光点。
“第一千颗星星,是我们的孩子。”老机械师指向人群中的小萝卜头们,“他们的眼睛里,有比星核更亮的光。”
孩子们笑着举起星星灯。一千盏灯同时亮起,像一千颗坠落的星星,在广场上空织成一片流动的银河。
远处,废墟上的炊烟升起。有人在修理发电机,有人在晾晒衣物,有人抱着婴儿哼歌。老机械师被孩子们簇拥着,教他们认星座的声音混着风声传来:
“看,那是‘希望之星’,是我们自己选的。”
小星仰头望着那片人造的星空,忽然明白江不器所说的“土壤”究竟是什么。不是星核,不是能量,而是这些在绝境中依然愿意相信、愿意创造、愿意把“明天”画成彩色的人们。
夜幕降临时,广场上的星星灯依然亮着。小星站在塔顶,望着远处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胸口的符文传来细微的震动,仿佛有人在远方轻轻回应。
那是猎户座的风,穿过亿万光年的距离,带来了第一声“归巢”的回响。
而她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正在用最笨拙、最热烈的方式,告诉所有曾经绝望的文明:
所谓“新生”,从来不是摧毁旧的,而是让旧的,在新的土壤里,以另一种形式,继续生长。
就像江不器。
就像她们。
就像所有不肯熄灭的、微小却坚定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6W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