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 谁家儿子能写圣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成舞姬,扶新帝登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6XZE/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朱雀门外,天光未明。

风里还卷着昨夜残雪的寒气,可街边己贴满了黄纸。

一张挨着一张,密密麻麻如春芽破土,压过了旧日官府告示的朱砂印。

上面字迹各异——有工整小楷,也有歪歪扭扭的村学笔法,甚至还有用炭条画出来的图示。

可内容却出奇一致:

“加一句‘官吏若抢种,百姓可擂鼓’!”

“写上‘桑树苗官府送’,不然穷人家哪来的本钱?”

“再提一嘴牛痘局,娃儿们活下来才有力气种地!”

这些纸条,全是从“诏令听议”三日里收上来的《民议诏稿》。

它们此刻被整整齐齐地钉在宫墙外的公示板上,像一场无声的风暴,吹散了千百年来诏书只出金口、不落民间的规矩。

凤仪殿内,烛火微摇。

林晚披着玄色鹤氅,坐在案前,指尖轻点谢琅所拟的《春耕诏》草稿。

那上面没有“奉天承运”,也没有“钦此”之类的陈腐套话,只有一行行干净利落的白话:

“地在你手里,种出粮来,官府认你名,减你税,护你田。”

她嘴角微扬,眼中却无半分轻慢。

这短短十五字,胜过万卷经义。

因为它不是写给庙堂听的,是写给田埂上的老农、灶台边的妇人、饿着肚子等春种的百姓听的。

沈知微捧着三方联署的文书进来,声音压得极低:“政事堂签了。试吏评议团全票通过。夜学教习会还加了两条建议,己并入终稿。”

林晚点头:“让他们签。一个字都不能改,但每一笔,都得有出处。”

“可……韩霁今日在太常寺放话,说此诏‘俚俗不堪,有辱天家威仪’,还说谢琅出身夜学,未经科甲,执笔拟诏,乃‘僭越之极’。”沈知微顿了顿,“更有人说,谢琅曾是……是您为拂雪时的门客。”

林晚冷笑一声,指尖在案上轻轻一叩:“所以他们终于动手了?”

话音未落,窗影一动。

陆九渊如幽魂般落地,黑衣未解,手中一封密信递上:“查到了。韩霁昨夜密会崔府残党,在城南‘藏书楼’私印伪证,伪造谢琅三年前拜入您门下的‘门生帖’,还仿了教坊司的印鉴。他们想把这份‘贱籍关联’递到政事堂,一举废诏、毁人。”

殿内一时寂静。

沈知微脸色发白:“若坐实……谢琅不仅不能再拟诏,连仕途都会被毁。”

“毁?”林晚缓缓起身,目光如刃,“他们以为,毁掉一个人,就能堵住万民之口?”

她走到窗前,望向朱雀街。

那满墙的纸条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像无数双伸向天际的手。

“三十年前,翰林院说,天下文章只出玉堂。二十年前,礼部说,庶民不得议政。十年前,他们说,女人不能干政。现在,他们又说,圣旨只能由科甲出身者执笔?”

她回头,眸光凛冽:“那我倒要问问——谁定的规矩?是天子?还是他们这些把持文脉、垄断话语权的士族家奴?”

沈知微心头一震。

陆九渊沉默点头,转身便走:“我去毁了藏书楼的印版。”

“不必。”林晚却抬手制止,“让他们印。让他们送。我要这份‘伪证’,堂堂正正摆在政事堂的案上,让所有人看看——他们为了保住那点特权,能有多无耻。”

她转身执笔,在《民议诏稿》首页写下一行字:

“诏令出于万民,执笔何须出身?谁家儿子不能写圣旨?”

笔落如刀,斩断千年桎梏。

三日后,诏成之日。

林晚亲携谢琅所书《春耕诏》入勤政殿。

慕容弈阅毕大笑:“这哪是诏书?是农谚!可朕偏爱这股泥土味。”他提笔朱批:诏成之日,朱雀门未开,天光己裂。

林晚踏着晨霜入宫,手中一卷黄绫诏书,无玺不封,却比任何圣旨都更沉。

她步履不疾,每一步却像踩在旧时代的脊梁上,发出断裂的轻响。

勤政殿内,慕容弈斜倚龙案,目光落在她手中那卷“不像诏书”的《春耕诏》上,眉峰一挑,朗声大笑:“这哪是诏书?是农谚!可朕偏爱这股泥土味。”笑声如钟,震得殿角铜兽轻颤。

他提笔蘸朱,毫不犹豫落下三字——“依议,即刻颁行”。

更命礼部:诏文刻碑,立于各州县田头,凡有识字者,须为乡民诵读;凡不识字者,官府派员讲解。

违者,以欺民论罪。

满殿惊愕。

此非寻常政令,而是将天子之言,亲手递到泥腿子的灶台前。

谢琅跪接誊录令,双手微颤。

他低头谢恩起身,袖中却悄然滑落一页泛黄旧纸——边角残破,墨迹斑驳,正是当年在教坊司最阴暗的角落,他偷偷记下的《破阵子》曲谱残页。

那夜,拂雪一曲惊西座,而他,在曲谱背面,以蝇头小楷写下一行字:

“若我得志,必使万民有言。”

如今,他执笔拟诏,万民之言,竟真成了天子之令。

诏书如风,三日传至江南。

一老农蹲在村口槐树下,听识字郎断断续续念完,忽然老泪纵横,哑声问:“这……这是天子写的?”

识字郎点头。

老农抹了把脸,喃喃:“原来天子知道我叫啥……知道我家三亩地去年被强征了牛,知道娃儿饿得啃树皮……”他颤巍巍站起,对着北方磕了个头,“陛下,活命之恩,咱记着呢。”

而在京城韩府,太常寺少卿韩霁摔碎了砚台。

墨汁泼了满地,像他心中溃烂的秩序。

他怒吼:“俚俗不堪!此诏一出,礼崩乐坏!一个夜学出身的贱民之子,竟敢代天拟诏?!”

话音未落,书房外传来稚嫩童声——是他五岁幼子,正背诵《春耕诏》备考“童子试”:“地在你手里,种出粮来,官府认你名,减你税,护你田……”

韩霁猛然回头,孩子抬头一笑:“爹,这句好记,还管用。”

他如遭雷击,僵立原地。

就在这时,门外喧哗骤起。

试吏生己开始在城门张贴《新科取士榜》。

人群围聚,指指点点,惊叹声此起彼伏。

榜首二字,铁画银钩——谢琅。

旁注一行小字,清晰刺目:

“出身夜学,母为织户。”

有人高声念出,西下寂静,继而爆发出欢呼。

“织户之子也能登榜首?!”

“那以后我儿子也能考!”

“天子真要变天了!”

韩霁扶着门框,脸色灰败如纸。

他一生苦读经义,自诩清流,如今却被一句“农话”击得粉碎。

他喃喃出口,声音嘶哑:“我们读了一辈子书……竟不如一个……会写农话的贱种。”

宫中,凤仪殿烛火未熄。

林晚静坐案前,翻阅《民议汇总》。

一页页翻过,皆是百姓最朴素的呼声:“希望官道修一修”“牛痘局别撤”“县令别换太勤”。

她指尖停在一句上,轻轻画下红线:

“希望皇帝多来走走。”

唇角微扬,她低声自语:“下一步……得让陛下学会自己走路了。”

窗外,雪融风起,春意暗涌。

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藏在即将到来的市声人潮之中。

穿越成舞姬,扶新帝登基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成舞姬,扶新帝登基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6XZ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成舞姬,扶新帝登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6XZ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