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赵贲的南征兵团在印度南部的热带雨林中与顽敌艰难周旋,蒙恬的西征主力忙于消化两河流域、设立都护府之际,一支承载着帝国更深远战略意图的力量,正以一种这个时代前所未见的方式,悄然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印度洋,这片连接东西方的广阔水域,自古以来便是商船往返的繁忙通道。然而,在这一日,一支船队的出现,却彻底颠覆了沿岸居民和往来商旅的认知。
这不是常见的、依靠季风鼓动帆布、或是依靠桨手奋力划动的阿拉伯三角帆船或印度舷外支架船。这是一支规模庞大、队形严整的**舰队**!
数十艘体型硕大、结构奇特的**楼船**劈波斩浪,高昂的船首雕刻着狰狞的龙首或玄鸟图腾,巨大的硬帆吃满了印度洋的强风,船舷两侧探出数列长桨,在统一号令下整齐划一地击打着水面,提供着额外的动力和机动性。船体明显经过特殊加固,且采用了部分**水密隔舱**设计(源自始皇“梦授”),抗沉性远超同时代船只。桅杆顶端,黑色的“秦”字龙旗猎猎作响,宣示着它们不容置疑的身份。
这便是大秦帝国倾力打造的第一支远洋海军——“**伏波舰队**”。统帅这支舰队的,是出身齐地、精通水战的将领**田穰**。他站在旗舰“定远”号的巍峨楼船上,任海风吹拂着甲冑下的袍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眼前这片陌生的蔚蓝。
他的副将,一位名叫**韩涛**的年轻将领,难掩兴奋地指着前方隐约出现的海岸线:“将军!按照海图(结合了黑冰台搜集的商船信息和始皇的“记忆碎片”)和星象导航,前方应己近‘狮子国’(斯里兰卡)以西洋面,或可按计划转向西北,探寻那‘北非’之地了!”
田穰沉稳地点了点头,脸上并无太多表情,但紧握栏杆的手却透露着内心的激荡。从帝国最东方的琅琊港出发,一路南下,经南海,过马六甲(帝国称之为“雷州海峡”),横渡孟加拉湾,再西出印度洋……这条航路漫长而充满未知,充满了风暴、暗礁和疾病的考验。但凭借先进的船舶技术、严格的纪律、以及始皇提供的模糊但关键的航行指引,他们终于成功地出现在了这里,即将执行陛下赋予的战略奇策——**策应陆路攻势,开辟第二战场,探索西洋**。
“传令各舰,”田穰的声音平静却充满力量,“调整航向,目标西北!各船加强瞭望,注意规避礁石与可疑船只。弩炮戒备,但无令不得擅自攻击。”
“诺!”
庞大的舰队开始缓缓转向,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在深蓝色的海面上划出优雅而威严的弧线,向着西北方向,那片被陛下称为“北非”的神秘海岸驶去。
数日后,一片干燥、与印度沿岸绿意截然不同的黄褐色海岸线出现在远方。根据地形特征判断,这里应是陛下曾提及的“埃及”托勒密王朝的东部沿海某处。
田穰下令舰队在远离主要港口的一处偏僻海湾下锚停泊。
“放下舢板!派一队斥候,由熟悉希腊语的通译带领,上岸侦查!摸清此地归属、兵力、港口情况!其余各舰,保持戒备,随时准备战斗或撤离!”
很快,几艘小型舢板载着精干的秦军斥候和黑冰台探员,悄然划向海岸。他们登陆后,迅速分散侦查。
约莫两个时辰后,斥候带回了一名战战兢兢的当地贝都因牧羊人和一个在附近采集海绵的希腊裔渔民。
通过通译的审问(辅以一些食物和银币),情报迅速汇总到田穰这里:
“将军,此地确属埃及托勒密王朝管辖,但距离其核心统治区尼罗河三角洲尚有遥远距离。沿海仅有少数小型希腊化城镇和军事哨所,兵力十分空虚。当地总督似乎对遥远东方的战事一无所知,或认为与己无关。”
“据这渔民说,最大的港口在西方数日航程外的‘贝雷尼凯’(Berenice),但驻军也不多,主要用于接待来自阿拉伯和印度的商船。”
田穰与副将韩涛、以及舰队参军(参谋)迅速商议。
“将军,此地防御空虚,正是天赐良机!”韩涛兴奋道,“我军可突然发起攻击,占领一处港口,建立前进基地,必能震动埃及,极大策应蒙恬大将军的西征主力!”
参军则较为谨慎:“我军虽强,然毕竟是跨海远征,兵力有限,补给线漫长。若陷入陆地缠斗,恐非上策。陛下旨意亦是‘策应’与‘侦察’为主。”
田穰沉吟片刻,做出了决定:“陛下圣意,在于扬威异域,探查虚实,牵制西方。强攻占领,非我舰队所长,亦易陷入被动。然,若不示以兵威,如何能达策应震慑之效?”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传令!舰队起锚,沿海南下西进,寻找合适目标!不必强攻大港,但需寻一显眼处,展示我军存在!若有敌船,或沿岸哨所敢于攻击,则予以雷霆打击!若无,则亦要让其守军、商旅、百姓亲眼目睹我大秦舰队的雄姿,将恐慌与消息传播出去!”
“末将明白!此乃‘武装游行’,慑敌之心!”韩涛恍然大悟。
翌日,伏波舰队大张旗鼓地沿着北非海岸线航行。如此庞大而奇特的舰队突然出现,立刻引起了沿岸的巨大恐慌。
一些小渔村的居民看到那如小山般移动的楼船和狰狞的船首像,吓得跪地祈祷,以为是海神发怒或是异域魔神降临。
一艘倒霉的托勒密埃及小型巡逻桨帆船,试图上前询问(或许还存着勒索的心思),刚进入弩炮射程,旗舰“定远”号上一声令下,一台部署在侧舷的**重型床弩**(经过海军改装)猛地发射!
粗大的弩箭带着凄厉的呼啸声,精准地掠过那艘小船的桅杆顶端,将其帆缆撕裂!巨大的力量和精度震慑,让埃及船员吓得魂飞魄散,立刻调转船头,没命地逃向最近的小港口报信。
舰队甚至故意靠近了一处名为“**米奥斯·霍尔莫斯**”(Myos Hormos)的埃及红海重要商港外围。港内停泊的商船和港口的守军惊恐地看着这支前所未见的庞大舰队。楼船那高大的舰体、林立的桨橹、以及甲板上隐约可见的黑甲士兵,都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
港口守备官,一个名叫**阿里斯托**的希腊裔低级军官,手足无措地看着海面上的舰队,声音发颤地对下属说:“快!快骑马去报告总督!东方……东方来的庞大舰队!不是商人!是军队!他们的旗帜从未见过!”
田穰并未下令进攻港口,只是让舰队在港外巡弋了一番,甚至派出一艘小艇,护送那名希腊裔渔民上岸(并给了他更多银币),让他去“讲述大秦帝国的威仪”。
完成这一系列威慑行动后,田穰果断下令舰队转向,驶向外海,寻找隐蔽的岛屿或海湾进行休整补给。
站在船头,回望着那片逐渐远去的陌生海岸,田穰对韩涛说道:“我们的任务己经初步达成。恐慌的种子己经播下,消息会像野火一样沿着海岸传遍埃及,甚至传得更远。这会迫使托勒密埃及将一部分注意力转向东方,从而间接减轻蒙恬大将军正面战场的压力。”
韩涛敬佩地点头:“将军英明。接下来……”
“接下来,”田穰目光投向更西方的海平线,“按照陛下绘制的海图,继续向西探索。我们要试着找到通往‘地中海’的通道(指通过尼罗河沿岸运输或未来开辟运河),更要看看这片‘北非’大陆的尽头,是否真的连接着陛下所说的‘欧罗巴’。”
帝国的海军,以其超越时代的姿态,完成了在北非沿海的首次亮相。这次武装游行式的策应行动,虽然未发生大规模战斗,但其带来的战略威慑和心理冲击,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涟漪正迅速向着西方世界的权力中心扩散开去。大秦的兵锋,己然从陆地和海洋,同时展现在了旧大陆文明的面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