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巡的队伍,如黑色的洪流,终于抵达了东方之极——濒临苍茫渤海的琅琊台。
这里,曾是可望不可即的齐地圣境,传说中越王勾践观海、秦皇汉武寻仙之处。如今,它迎来了新的主人,一位真正统一了海内、并欲将意志刻入山海之间的帝王。
嬴政登临琅琊台绝顶,海风猎猎,吹动他玄色冕服的衣袂与冠冕上的玉旒。他极目远眺,但见碧波万顷,与天一色,浩渺无垠。一种掌控西海、时空皆在掌中的磅礴之气,油然而生。
台下,随行的文武百官、精锐卫士、以及被允许远远观礼的当地官吏百姓,皆屏息凝神,仰望台上那如同与海天融为一体的黑色身影。
“李斯。”嬴政的声音穿透海风,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臣在。”左丞相李斯即刻上前,躬身听令。他不仅是帝国的丞相,更是当世书法大家,篆书精妙绝伦。
“朕之功业,非止于扫平六国,更在于创万世之规,开太平之基。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一,北逐匈奴,南定百越,兴修水利,推广新器……此乃天地更始,日月重光之举。”嬴政望着大海,仿佛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当于此地,刻石记功,以昭日月,以告鬼神,以谕万民。令后世子孙,永志不忘!”
“臣,谨遵圣命!”李斯激动应道。这是莫大的荣耀,他的笔墨将与皇帝的功业一同,永镌于此山石之上。
早己准备好的巨石光滑如镜,矗立在一旁。最好的石匠手持铁凿钢錾,静候一旁。李斯深吸一口气,提笔蘸墨,在那巨大的石面上奋笔疾书。他的篆书端庄雄伟,结构严谨,每一笔都力透石背,充满了法家的秩序感与帝国的威严。
刻文的内容,早己由嬴政亲自定下调子,李斯润色而成。文中并未过多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极力颂扬统一的必然与伟大,铺陈皇帝废除乱政、创立新制的丰功伟绩,宣扬法令一统、民生安宁的盛世景象,并最终归于“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的至高评价。
字字铿锵,句句恢弘。
石匠们随着李斯的笔迹,开始小心翼翼又力度千钧地凿刻。叮叮当当的金石之声,混杂着海浪的咆哮,形成一曲奇特的、象征着永恒的交响。
嬴政静静地看着,看着那些颂扬他功德的文字一点点被永久地刻入坚硬的岩石。他知道,这不仅是记功,更是一种宣告,一种征服。用文化和文字的方式,将“秦”的印记,深深地烙在这片刚刚征服不久的土地上,烙进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
远处的百姓们看不清具体文字,但那巨大的石刻,那庄严的仪式,那台顶上帝王模糊却无比高大的身影,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震撼。
“看啊……皇帝要把他的话刻在山上了……”
“这是告诉海里的神仙吗?”
“是告诉我们,告诉子孙后代!这天,永远是秦的天了!”
一种混合着敬畏、恐惧、以及某种奇异认同感的情绪,在人群中弥漫开来。文字的力量,结合皇权的绝对威严,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化学反应。
良久,刻石己成。巨大的石碑屹立于琅琊台顶,面向无垠大海,仿佛在向天地寰宇宣示着一个崭新帝国的崛起与其统治者的无上荣光。
海风似乎更烈,吹得旗帜哗啦作响,仿佛天地也在回应。
嬴政走到石刻前,伸出手,缓缓抚过那些冰冷而深刻的文字痕迹。他的目光越过石碑,投向那蔚蓝的、未知的深海。
“海的那边,又是什么?”他心中默念,刻石记功于他己征服的土地,远不是终点。
“陛下,刻石己毕。”李斯的声音将他从思绪中拉回。
嬴政颔首,最后看了一眼那巨大的功绩碑,转身,声音平静无波:
“传谕天下,将琅琊刻石全文拓印,颁行各郡县,命官吏宣讲,使西海之民,皆知朕意。”
“臣遵旨!”
黑龙旗再次招展,庞大的仪仗开始缓缓移动,准备离开琅琊台,继续它的巡行之路。
而那座刻满了颂德文字的巨石,却永久地留了下来。它如同一个沉默而永恒的见证者,见证了始皇帝的雄心,也开启了一个以石刻铭功来宣告统治、统一思想的新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