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南己定,郡城初立,移民的炊烟开始在这片新土上袅袅升起。然而,对于上将军蒙恬而言,军事上的胜利和行政上的设立,尚不足以完全宣告对此地的彻底征服。草原民族敬畏力量,更敬畏象征与仪式。欲要真正慑服人心,让这片土地从灵魂深处烙上大秦的印记,还需一场足以震撼所有胡族心魄的盛大典礼。
这一日,天高云阔,狼居胥山巍然矗立于苍茫草原之上。此山在匈奴心中地位尊崇,近乎圣山,是其祭祀天神、商议大事之所。而今,山巅飘扬的不再是匈奴的狼头纛,而是玄黑色的秦军旗帜和蒙恬的帅旗。
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铁骑,盔明甲亮,兵刃映日,肃然列阵于山麓之下,鸦雀无声,唯有战马偶尔发出的响鼻声,更添肃杀威严。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迅捷的扫荡,清除了方圆百里内最后零星的不服势力,以绝对的武力确保了这场仪式不受任何干扰。
蒙恬身披皇帝亲赐的玄色麒麟铠,外罩锦袍,在众将簇拥下,缓步登临狼居胥山主峰。他的脚步沉稳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踩在旧时代的废墟上,迈向一个崭新的纪元。
山巅一处被平整出来的开阔地上,早己筑起一座简易却庄重的祭坛。坛上陈列着太牢(牛、羊、豕三牲全备)牺牲,香烛缭绕。
吉时己至。
蒙恬立于祭坛之前,面向南方咸阳方向,深深一揖,然后豁然转身,面对北方无垠的草原和麾下肃立的钢铁之师。他的声音以内力催发,如同滚雷般传遍山野,清晰地送入每一位将士和远处那些被允许观望的、心怀忐忑的归附胡人首领耳中: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臣,大秦皇帝陛下钦命北伐大将军蒙恬,谨代天巡狩,讨伐不臣!”
“匈奴头曼,悖逆天道,屡犯天朝,屠戮边民,罪恶滔天!幸赖陛下圣威,将士用命,天兵所向,摧枯拉朽!今己犁庭扫穴,克定漠南,逐胡虏于漠北,复华夏之故土!”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带着铁血征伐得来的重量和不容置疑的权威。远处的胡人首领们听得心惊肉跳,冷汗涔涔,愈发敬畏地低下头去。
“自此,”蒙恬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宣誓,“阴山以南,尽为秦土!凡日光所照,皆沐陛下恩德!凡秦律所至,皆需恪守臣纲!”
“臣蒙恬,于此胡虏圣山之上,代陛下行祭天之功,告慰捐躯将士之英灵,昭示大秦永镇北疆之决心!”
言毕,他亲手将酒酹于地上,以祭奠战死沙场的秦军英魂。随后,焚香祷告,将北伐大胜的功绩,归于皇帝的英明领导与上天庇佑。
仪式的高潮来临。几名力士将一块打磨光滑的巨大石碑抬至祭坛中央。石碑之上,早己刻好了铭文。内容自然是颂扬始皇帝一统天下的伟业、此次北伐的赫赫武功,以及宣布将此漠南之地永久纳入大秦版图的宣告。落款为:大秦北伐大将军蒙恬,奉皇帝命,勒石记功于此。
“立碑!”蒙恬一声令下。
沉重的石碑被稳稳植入早己挖好的深坑中,泥土夯实。这座刻着秦篆、记录着秦军武功和统治宣言的石碑,就这样被永久地树立在了匈奴曾经的圣山之上!
阳光照射在石碑上,反射出冷硬的光泽。那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无形的枷锁,套在了所有目睹此景的草原民族的心头。
山下的秦军将士见状,热血沸腾,不由自主地举起手中兵刃,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
“风!风!大风!”
“陛下万岁!大秦万年!”
声浪如同海啸,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狼居胥山,冲向广袤的草原,宣示着无可争议的征服与统治。
那些远观的胡人首领,被这冲天的气势和象征意味极强的仪式彻底震慑,纷纷跪伏在地,向着山巅的方向顶礼膜拜,再无半分异心。他们明白,一个时代结束了。从此,这片草原的主人,姓秦。
蒙恬俯瞰着山下如林的兵戈和跪伏的胡酋,胸中豪情激荡。他知道,自己此举,不仅是仿效古之名将故事,更是完美执行了陛下“不仅要征服土地,更要征服人心”的深层意志。
捷报连同祭天立碑的详细情形,被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咸阳。
消息传开,整个咸阳城再次陷入了沸腾。北伐的彻底胜利,蒙恬封狼居胥、祭天立碑的壮举,极大地振奋了民心,提升了国威。始皇嬴政闻奏,龙颜大悦。
“好!蒙卿不愧朕之肱骨!”嬴政于朝会之上,手持捷报,朗声大笑,“此功,当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传朕旨意: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犒赏北伐三军,有功将士依律重重封赏!”
“敕令九原、云中、朔方三郡,加快筑城移民之速,朕要这北疆,永固金瓯!”
蒙恬封狼居胥,不仅标志着军事行动的圆满成功,更象征着大秦帝国的北方战略取得了空前辉煌的成就,帝国的版图和威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