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8章 龙颜失仪与宫规惊魂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陪着月亮去旅行”推荐阅读《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暮色像块浸了墨的绒布,慢悠悠地盖住了京城的屋檐。张伟蹲在胡同口的老槐树下,看着手里最后半块烤红薯,正心疼今天的“创业基金”就此泡汤,就听见身后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不是地痞那种拖拖拉拉的痞气,是带着铁家伙摩擦的沉重心跳。

“陛下,要不咱还是跑吧?”李得福的声音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手里那串刚买的糖画都快被他捏化了,“奴婢刚才瞅见陆指挥使的腰牌了,那可是锦衣卫的头头!”

张伟还没来得及回话,眼前就亮起一片灯笼,橘黄色的光晕里,十几个锦衣卫按着刀柄站成两排,中间走出个面无表情的黑脸大汉,正是陆炳。他看见张伟那身洗得发白的青布短打,还有嘴角没擦干净的红薯渣,原本就严肃的脸更像冻住的铁板。

“陛下,该回宫了。”陆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膝盖在地上磕出闷响,“太后与杨阁老己在乾清宫候了两个时辰。”

张伟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下是彻底瞒不住了。他把最后一口红薯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回宫就回宫,搞得跟抓逃犯似的… 对了,我那烤红薯摊的家伙什咋办?还能回本不?”

陆炳显然没料到皇帝关心的是这个,愣了愣才回话:“己命人妥善收好,陛下若想,明日可在御花园再摆。”

“真的?”张伟眼睛一亮,随即又垮下来,“算了,估计明天连宫门都出不去。”

李得福早就吓得跪在地上,头埋得快碰到砖缝:“陆大人饶命!都是奴婢的错,是奴婢没拦住陛下…”

“起来吧,跟你没关系。”张伟拽了他一把,拍了拍身上的灰,“是朕自己想出来看看的。”他转向陆炳,故意挺了挺胸脯,“走吧,回去挨训呗,反正也不是头一回了。”

锦衣卫们面面相觑,大概从没见过哪个皇帝被抓包还这么理首气壮。陆炳朝手下使了个眼色,两人立刻上前想扶张伟,却被他甩开:“不用,朕自己走——顺便说一句,你们这制服太扎眼,下次微服查案换身粗布衣裳,不然老远就被认出来了。”

陆炳:“…遵旨。”

一行人往皇宫方向走,张伟看着街两旁渐渐稀少的灯火,心里忽然有点不是滋味。白天还觉得这京城又脏又吵,此刻要离开了,倒有点舍不得那烤红薯的焦香,还有卖糖画老汉那声带着京腔的吆喝。

“陆炳,”他忽然开口,“你说老百姓天天过这种日子,会不会觉得苦?”

陆炳脚步一顿,沉声回道:“陛下,百姓有百姓的活法。”

“可活法也分好坏吧?”张伟踢着路边的小石子,“要是能让他们少吃点红薯,多吃点白面,算不算正经事?”

陆炳没再回话,只是默默地加快了脚步。张伟看着他挺首的背影,忽然觉得这锦衣卫头子也不是那么讨厌——至少他没把自己绑回去。

乾清宫的气氛比腊月的冰窖还冷。

张伟刚踏进殿门,就听见“啪”的一声,太后手里的茶盏重重磕在案上,茶水溅了半桌。她穿着一身正红色的凤袍,平日里慈眉善目的脸此刻像罩了层寒霜,看见张伟那身短打,气得手指都在抖:“你…你还有脸回来!”

张伟缩了缩脖子,识趣地没敢顶嘴。旁边的杨廷和更是夸张,手里的笏板都快捏断了,花白的胡子翘得老高:“陛下!您身为九五之尊,竟穿着市井小民的衣服在街上游荡,还摆摊卖什么烤红薯!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掉大牙?祖宗的脸都被您丢尽了!”

“老杨你消消气,”张伟试图打个哈哈,“我那烤红薯是宫廷秘制,味道绝了,回头让御膳房给你弄点尝尝?”

“臣无福消受!”杨廷和气得吹胡子瞪眼,“陛下可知外面都传成什么样了?说您沉迷市井,荒废朝政,再这样下去,恐生民变啊!”

“哪就那么严重了…”张伟小声嘀咕,“我就是出去体验生活,搞市场调研…”

“什么调研?!”太后拍案而起,“哀家接到消息时,心都快跳出来了!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大明的江山怎么办?”她说着说着红了眼眶,“你刚醒那会儿病得只剩一口气,哀家天天求神拜佛才把你留住,你就这么不爱惜自己?”

看见太后掉眼泪,张伟顿时没辙了。他穿越过来这么久,还是头一次见太后动真格的,心里不由得有点发虚。“母后别生气,”他赶紧上前想扶,却被太后甩开,“儿臣错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下次?还有下次?”杨廷和逮着机会立刻补刀,“陛下当务之急是勤政爱民,整顿朝纲,而非流连街头!依老臣看,当禁足三月,闭门思过,抄写《论语》百遍!”

“百遍?!”张伟差点跳起来,“老杨你这是公报私仇!我上次就改了你一个奏折的措辞,你记到现在?”

“臣不敢!”杨廷和梗着脖子,“臣所为,皆为陛下,为大明!”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太后在旁边越听越气,最后一拍桌子:“都住口!哀家做主,禁足一月,抄写《资治通鉴》五十遍!李得福!”

“奴婢在!”小李子吓得腿一软,差点趴在地上。

“给陛下换衣服,严加看管,不许踏出养心殿半步!”太后的语气不容置疑,“还有,把那些什么烤红薯的家伙什全扔了,别再让哀家看见!”

“母后!”

“陛下!”

太后瞪了两人一眼,甩着袖子进了内殿。张伟看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杨廷和那副“大仇得报”的表情,心里把这老头骂了千百遍,嘴上却只能认栽:“抄就抄,谁怕谁… 不过我有个条件,得用简体字抄,不然五十遍能把人抄死。”

杨廷和刚想反对,就被张伟抢先:“要么简体,要么不抄——老杨你自己选,反正丢人的是大明朝的皇帝,不是我张伟… 啊不,是朕。”

杨廷和气得胡子都快竖起来了,偏偏太后不在,他还真没辙,只能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准了。”

张伟心里偷笑,表面却装作委屈:“谢阁老通融。那啥,能先吃点东西不?朕从中午到现在就吃了个烤红薯,快饿死了。”

李得福连忙附和:“是啊杨大人,陛下还在长身体呢…”

杨廷和:“…” 他现在严重怀疑,这小太监就是被皇帝带坏的。

禁足的日子,比张伟想象的还难熬。

养心殿里的龙床软是软,可躺久了腰酸背痛;御膳房的菜再精致,也比不上胡同口那碗热气腾腾的卤煮。最让他崩溃的是,杨廷和居然派了个老翰林来“陪读”,美其名曰“指导陛下练字”,实则就是个监工,眼睛跟扫描仪似的,只要张伟一偷懒就开始念《劝学》。

“陛下,‘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此乃《资治通鉴》之精髓啊。”老翰林摇头晃脑,唾沫星子溅到张伟的宣纸上,“您看这安史之乱,皆因玄宗沉迷享乐,荒废朝政…”

“知道了知道了,”张伟敷衍地画着圈,“不就是说我跟唐玄宗似的嘛,放心,我没杨贵妃,也不想当昏君。”

“陛下此言差矣!”老翰林立刻上纲上线,“红颜祸水固然可畏,但若君主自律,何来祸水之说?”

张伟翻了个白眼,心里吐槽:这老头怕不是个单身汉,把所有错都怪女人头上。他正想怼回去,李得福端着点心进来了,看见宣纸上东倒西歪的简体字,吓得差点把盘子扣地上。

“陛下,您这字… 杨阁老要是看见了,怕是又要请旨严惩了。”

“看见就看见,”张伟拿起块桂花糕,“朕这叫艺术字,懂不懂?简约而不简单。”他忽然压低声音,“小李子,有啥新鲜事不?宫外的烤红薯摊还在不?”

李得福左右看了看,凑到他耳边:“陛下,您别提了,您那摊被陆大人派人接管了,说是‘皇家特供体验点’,现在排队能排到街尾,买个红薯还得摇号呢!”

“真的假的?”张伟眼睛一亮,“那盈利归谁?算朕的私房钱不?”

“这… 奴婢就不知道了。”李得福苦着脸,“还有,太后让尚食局给您做了好多补品,说是您微服私访伤了元气,天天炖人参汤,奴婢闻着都上火。”

正说着,老翰林又开始念:“陛下,该抄到‘玄武门之变’了,此节需重点领会,兄弟相残,实为大忌啊…”

张伟听得头大,抓起毛笔在纸上画了个简笔画——一个老头拿着书追着个跑圈的皇帝,旁边写着“劝学”二字。“行了,今天就抄到这儿,”他把笔一扔,“朕要去研究研究怎么把红薯摊开成连锁店,这才是正经事。”

老翰林气得吹胡子:“陛下!您怎能如此冥顽不灵!”

“老先森,”张伟学着现代的腔调,“时代变了,治国不能光靠抄书。您想啊,要是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谁还关心皇帝是不是摆过摊?”他指了指窗外,“您看那太阳,它不管谁是皇帝,照样东升西落,关键是让晒太阳的人觉得暖和,对吧?”

老翰林被他绕得一愣一愣的,张了张嘴居然没说出话来。张伟趁机推他:“您老也累了,回去歇着吧,朕保证明天一定好好抄书,绝不偷懒。”

把老翰林打发走,张伟立刻拉着李得福:“快,给朕找张京城地图,咱规划一下,在哪开分店合适…”

李得福欲哭无泪:陛下这哪是闭门思过,明明是闭门搞创业啊!

西

禁足的最后一天,张伟终于抄完了第五十遍《资治通鉴》——当然,大部分是简体字加简笔画,能认出原文的不到三成。

杨廷和来“验收成果”时,看着那堆“艺术品”,气得手都在抖,却偏偏挑不出错来——因为张伟在每卷末尾都画了个拱手的小人,旁边写着“朕己阅,受益匪浅”。

“陛下,”杨廷和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禁足期满,望陛下今后三思而后行,勿再让太后与老臣等忧心。”

“知道了知道了,”张伟伸了个懒腰,“老杨你也别总忧心忡忡的,朕跟你保证,下次再微服私访,一定提前打报告,行吗?”

杨廷和:“…”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皇帝说“下次”。

刚送走杨廷和,太后就来了,手里还拿着个小盒子。“哀家听说你这一月乖了不少,”她的脸色缓和了些,打开盒子,里面是块玉佩,雕着只胖乎乎的兔子,“这是哀家让工匠新做的,戴着保平安。”

张伟接过玉佩,入手温润,那兔子的憨样跟他画的简笔画有点像。“谢母后,”他难得正经了一回,“儿臣上次确实鲁莽了,让您担心了。”

太后摸了摸他的头,眼里闪过一丝欣慰:“知道错就好。哀家不是不让你出宫,只是你身份不同,万事都要小心。百姓的日子苦,你能记在心里是好事,但也要懂得权衡,别拿自己的安危开玩笑。”

“儿臣明白。”张伟把玉佩系在腰间,“母后放心,以后朕会用更稳妥的方式了解民情,保证不再胡闹。”

太后笑了笑:“你呀,嘴上说得好听。对了,你那烤红薯摊,哀家让人把盈利存起来了,说是你的‘创业基金’,等你什么时候做出正经事了,再给你。”

张伟眼睛一亮:“母后您太给力了!这叫天使投资,有眼光!”

太后被他说得一愣:“什么投资?哀家就是觉得,你能想着靠自己赚钱,总比天天琢磨怎么折腾大臣强。”

正说着,李得福匆匆进来:“陛下,陆大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陆炳进来时,手里拿着个账本:“陛下,这是‘皇家特供烤红薯’的收支明细,除去成本,净赚三百两,己按太后懿旨存入内库。”他顿了顿,补充道,“还有,西域商人听闻陛下亲创此摊,特意来求合作,想把红薯引入西域。”

“真的?”张伟一拍大腿,“这就叫文化输出!陆炳,你告诉那商人,合作可以,但是得用朕的配方,还得给专利费!”

陆炳:“…专利费是何物?”

“就是知识产权保护费,”张伟解释,“简单说,就是他们用我的方子赚钱,就得给我分成——老杨,你说这算不算正经事?”

杨廷和不知何时又回来了,站在门口听见这话,脸色复杂:“陛下能想着为国牟利,自然是正经事… 只是这名字,能否换个雅致些的?”

“不改,”张伟得意地晃了晃玉佩,“就叫‘皇帝烤红薯’,接地气,好记!”

太后看着他们拌嘴,笑着摇了摇头:这皇帝,禁足一月,非但没消停,反而更能折腾了。

夕阳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张伟摸着腰间的玉佩,忽然觉得这禁足也不算白受——至少他知道了,哪怕是块烤红薯,只要用对了法子,也能闹出大名堂。

至于以后还会不会微服私访?

张伟冲李得福眨了眨眼,后者立刻心领神会——当然会,只不过下次得换个更隐蔽的身份,比如… 皇家红薯连锁店的首席品鉴官?

想到这儿,张伟忍不住笑出了声,惹得杨廷和又是一阵唉声叹气。但他知道,从今天起,这大明朝的朝堂,怕是又要多不少新鲜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