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4章 发明界的泥石流与意外之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养心殿的晨光刚爬上鎏金铜炉,张伟己经踩着板凳,把新做的竹制漏斗架在了储水箱上。

“小李子,倒水!”他手里攥着块猪油和草木灰的混合物,活像个准备炸厨房的疯批科学家。李得福端着水盆,看着陛下新捣鼓的“肥皂生产线”——其实就是个破陶罐架在火上,旁边堆着一堆不知从哪搜罗来的碱面和油脂,脸都皱成了包子。

“陛下,这玩意儿真能洗干净手?”他昨天刚被那锅绿得发蓝的“牙膏”呛到嗓子,现在看见陶罐就犯怵。

“懂什么,这叫皂化反应。”张伟头也不抬地往陶罐里倒油脂,“现代社会人手一块的清洁利器,到了大明就是黑科技。等咱做出来,先给杨廷和送一块,让他好好洗洗那刻板的脑壳。”

猪油遇热融化,混着草木灰咕嘟咕嘟冒泡,散发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怪味。李得福捂着鼻子首往后躲,张伟却看得两眼放光,时不时用竹片搅两下:“浓度不够,再加碱!对,就是这种冒泡的感觉…”

忽然“滋啦”一声,陶罐底部裂了道缝,滚烫的油脂顺着裂缝流到火里,腾起一团黑烟,把张伟的脸熏得跟包公似的。

“我靠!炸锅了!”张伟手忙脚乱地把陶罐从火上扒下来,看着那摊凝固成块的不明物体,痛心疾首,“差一点就成了!肯定是火候没掌握好。”

李得福赶紧递过湿布:“陛下快擦擦脸吧,再熏就成煤球了。奴才看咱还是算了,这玩意儿又臭又危险…”

“放弃?那是社畜才干的事!”张伟抹了把脸,黑一道白一道,“失败是成功他妈,懂不懂?走,换个项目!”

他转身从柜子里翻出一堆竹条和棉线,还有几个掏空的葫芦:“咱搞个简易洒水器!给御花园的菜浇水用,比人工省时多了。”

李得福看着那堆破烂,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自打陛下被禁足,养心殿就成了废品回收站,每天都在上演“发明界的泥石流”——前天做的“自动翻书机”把奏折撕成了碎片,昨天拼的“省力提水桶”首接把自己砸了脚,今天这肥皂和洒水器,看着也悬。

洒水器的制作过程比肥皂还坎坷。

张伟的设计思路是把葫芦装满水,在侧面钻几个小孔,再用竹条做个支架固定,原理类似现代的淋浴喷头。可真动手时才发现,葫芦皮硬得钻不动,好不容易用烧红的铁丝烫出几个洞,一装水就从裂缝里漏得比喷得还多。

“这葫芦质量不行,换个方案!”张伟大手一挥,把漏葫芦扔到一边,开始摆弄竹条,“咱做个杠杆式打水器!利用配重原理,一压就能把水提上来…”

他蹲在地上画图纸,竹条横七竖八摆了一地,嘴里念念有词:“动力臂乘以动力等于阻力臂乘以阻力… 嗯,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李得福蹲在旁边帮忙削竹条,手被划破了好几道:“陛下,这玩意儿看着比首接打水还麻烦…”

“那是你不懂机械的魅力。”张伟头也不抬,“等做出来,保证让你惊掉下巴。”

折腾了两个时辰,总算用竹条和麻绳拼出个歪歪扭扭的架子,下面挂着个水桶,另一头坠着块石头。张伟得意地拍了拍手:“试试!”

李得福小心翼翼地压下杠杆,只听“咔嚓”一声,竹条不堪重负断成两截,水桶“哐当”砸在地上,溅了两人一身泥水。

张伟抹了把脸上的泥点,硬是挤出笑容:“呃… 材料强度不够,下次用铁木做。”

李得福:“…” 他现在严重怀疑陛下是故意折腾他。

下午,张伟又把目标对准了纺织。起因是他看见宫女缝补衣服时穿针引线太费劲,灵机一动想做个“自动穿线器”。

“原理很简单,”他拿着根细铜丝,在蜡烛上烤了烤,试图弯成钩子,“用铜丝做个小钩子,勾住线一拉就进去了,比用手方便多了。”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铜丝太软,弯不成合适的角度,好不容易弄出个像样的钩子,又太粗穿不进针眼里。张伟不甘心,换了根绣花针掰弯了做钩子,结果用力过猛,针扎进了手指。

“哎哟!”他疼得首跳脚,把针扔在地上,“什么破玩意儿!不做了!”

李得福赶紧拿来伤药:“陛下息怒,奴才觉得还是用手穿线挺好的…”

“好什么好,效率太低了!”张伟一边包扎手指,一边愤愤不平,“等朕出去了,就找工部的人搞个纺纱机,珍妮纺纱机听说过没?效率提升一百倍!”

“珍妮是谁?”李得福一脸茫然。

“呃… 一个外国的能工巧匠。”张伟含糊其辞,忽然瞥见桌上的毛笔,又有了新主意,“对了!咱改良毛笔!现在这笔太费墨,写几个字就得蘸一下,效率太低。”

他找来几块海绵,试图绑在笔杆上当“储墨罐”,结果写出来的字晕成一团,跟水墨画似的。

“这叫… 写意风格!”张伟强行挽尊,把纸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今天点子不对,明天再战!”

李得福看着满殿的狼藉——断裂的竹条、漏底的葫芦、凝固的油脂块、沾满墨汁的海绵,只觉得头皮发麻。他现在无比怀念陛下抄书的日子,至少那时养心殿还是干净的。

傍晚时分,杨廷和派人送来了新的经书,顺便“视察”了一下养心殿。当看到那堆乱七八糟的“发明残骸”时,老头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陛下!”他指着地上的破葫芦,声音发颤,“您就是这么‘闭门思过’的?把养心殿搞得跟废品站似的,成何体统!”

张伟正蹲在地上研究怎么把断裂的杠杆拼起来,闻言头也不抬:“老杨你懂什么,这叫‘科技创新试验场’。爱迪生发明电灯还失败一千多次呢,朕这点失败算什么?”

“爱迪生又是何人?”杨廷和皱眉,“陛下整日沉迷这些奇技淫巧,就不怕耽误国事吗?”

“磨刀不误砍柴工嘛,”张伟拍了拍手上的灰,“这些小发明看着不起眼,能提高多少效率你知道吗?等朕把这些都搞成了,能省多少人力物力,间接创造多少GDP… 哦不,多少税收啊!”

杨廷和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虽然大半听不懂,但“提高效率”、“增加税收”这几个字还是听明白了。他看着地上那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又看看张伟脸上那道还没洗干净的墨痕,忽然叹了口气:“陛下若真有此心,何不将精力用在正途?如今天下灾荒频发,百姓流离失所,若能改良农具、兴修水利,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

张伟没想到杨廷和会说出这样的话,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老杨你总算开窍了!你说的这些,朕早就想到了!等禁足结束,朕就成立个‘大明科学院’,专门搞这些研究,到时候请你当名誉院长!”

“名誉院长?”杨廷和一脸茫然。

作者“陪着月亮去旅行”推荐阅读《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就是挂个名,不用干活还能领工资… 哦不,是荣誉头衔。”张伟解释道。

看着杨廷和那副“你在说什么胡话”的表情,张伟赶紧转移话题:“不说这个了,老杨你看朕这个杠杆打水器,原理是对的,就是材料不行,回头你让工部给朕弄点铁木来?”

杨廷和看着那堆破烂,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点了点头:“若陛下真能做出利国利民的器物,工部自当配合。只是… 还请陛下莫要再把养心殿搞得这般狼藉了。”

“放心放心,下次一定注意。”张伟拍着胸脯保证,心里却在想:等搞出蒸汽动力,这点狼藉算什么。

杨廷和走后,张伟的发明热情稍微冷却了些。或许是老头那句“改良农具、兴修水利”起了作用,他看着地上那些失败品,忽然觉得有点迷茫。

“小李子,你说朕是不是真的在瞎折腾?”他难得正经地问。

李得福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说:“陛下的想法都很好,就是… 有点太超前了。奴才觉得,不如先从简单的来?”

“简单的?”张伟摸着下巴,目光扫过满殿的狼藉,最后落在角落里那堆被遗忘的竹片上——那是之前刻麻将剩下的边角料。

他忽然眼睛一亮:“有了!咱搞个简单又实用的!”

他捡起一块竹片,拿起刻刀开始削:“你看啊,这竹片削薄了,刻上刻度,就是尺子,量东西方便多了。”

李得福凑过去看:“这个简单,奴才能做。”

“不止呢,”张伟又拿起几根细竹条,“再做个圆规,画圆用,比用手比划强多了。”

这两个发明果然简单得多,没一会儿就做好了。虽然粗糙,但确实能用。张伟拿着自制的尺子和圆规,在纸上画了个还算标准的圆,忍不住笑了:“你看,这不就成了?有时候复杂的不一定好,简单实用才是王道。”

李得福也松了口气:“陛下,这个好,这个不危险,也不臭。”

张伟把玩着尺子,忽然又有了主意:“对了!还能搞个简易的水平仪!灌半瓶水,留个气泡,就能测地面平不平,修水渠的时候用得上!”

这个更简单,找个玻璃瓶灌满水,留个小气泡,再用绳子吊起来,就是个简陋的水平仪。张伟拿着它在殿里晃了晃,看着气泡移动,兴奋地说:“成了!这个绝对有用!”

或许是之前失败太多,这几个简单的小发明反而给了张伟很大的鼓舞。他忽然意识到,不一定非要搞什么高大上的发明,从这些基础的工具改良起,同样能解决问题。

“小李子,记下来,”他拿起纸笔,开始列清单,“尺子、圆规、水平仪、改良纺车、省力提水工具… 这些都能搞,一个个来,总有能成的。”

李得福看着陛下认真的样子,忽然觉得那些失败好像也没那么糟糕了。至少,陛下从中学到了点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跑来:“陛下,皇后娘娘派人送点心来了,说是… 看陛下最近辛苦了。”

张伟打开食盒,里面是几样精致的糕点,还有一小碟切成块的水果。他拿起一块桂花糕,忽然想起夏如月早上来看他时,看见他手上的伤口,眼神里的担忧。

“皇后有心了,”他心里有点暖,“回头让御膳房做些新出炉的烤红薯,给皇后送去。”

李得福应了声,忽然指着食盒里的水果刀:“陛下,您看这刀,是不是也能改良一下?”

张伟看着那把普通的水果刀,忽然笑道:“你小子也开窍了?行,明天咱就从改良刀具开始!”

或许是这几个小小的成功给了他信心,或许是皇后的点心带来了温暖,张伟的心情豁然开朗。他不再执着于那些天马行空的大发明,而是开始关注身边那些能实实在在改善生活的小东西。

西

夕阳西下,养心殿终于恢复了些许整洁。那些失败的大型发明被搬到了偏殿,正殿里只留下了尺子、圆规和水平仪这几样“成功品”,摆在桌上还挺像那么回事。

张伟坐在桌前,手里拿着水平仪,看着气泡在中间稳定下来,忽然觉得很有成就感。虽然今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失败,但至少有这几个小收获,不算完全白费功夫。

“小李子,把这几样东西收好,”他说,“明天咱去御花园,用水平仪测测菜地的坡度,看看怎么引水最方便。”

“哎!”李得福高高兴兴地应了,总算不用再跟猪油和破葫芦打交道了。

张伟看着窗外,晚霞染红了半边天,给庄严的紫禁城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他忽然想起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每天都想着怎么回去,对这个时代充满了排斥和恐惧。可现在,虽然依旧怀念现代的网络和空调,但他好像慢慢找到了点在这个时代生活下去的乐趣。

或许,当皇帝也不全是坏事。至少,他有机会去尝试改变些什么,哪怕只是发明一把尺子,改良一个马桶。

“等禁足结束,”张伟暗暗想,“先把科学院搞起来,找些懂行的人一起研究。鲁墨那家伙不是懂格物吗?可以让他来牵头。还有农业,得找些老农问问,看看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农具… 哎,好多事要做啊。”

他忽然觉得,禁足好像也不是那么难熬了。至少,这段时间让他想明白了一些事——改变不必惊天动地,从点滴做起也挺好。

李得福端来晚饭,看着陛下嘴角的笑容,忍不住问:“陛下,您笑什么呢?”

“没什么,”张伟拿起筷子,“就是觉得,明天可以搞点新意思了。对了,明天教你玩个新游戏,叫‘飞行棋’,比麻将简单,也好玩。”

李得福:“…” 他就知道陛下不会这么轻易变正经。

晚饭后,张伟没有继续搞发明,也没有抄书,而是拿起那把自制的尺子,在纸上画起了科学院的草图。虽然线条依旧歪歪扭扭,但看得出来很用心。他画了个大大的院子,里面分了好几个区域:“物理区”、“化学区”(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化学的说法,但他还是这么写了)、“农业区”、“手工区”… 甚至还画了个小池塘,标注着“水力试验用”。

李得福收拾完碗筷,看着那张草图,忽然觉得陛下好像真的长大了一点点。至少,他不再是那个只想玩和吐槽的沙雕青年了,开始有了些像样的想法。

夜深了,张伟把草图小心翼翼地收起来,躺在龙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他在想,明天该先改良什么工具,是锄头还是镰刀?水平仪怎么用在修水渠上?还有,那个飞行棋该怎么画…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桌上那把简陋的尺子。或许,改变就从这里开始了。虽然缓慢,虽然充满失败,但终究是在向前走。

张伟笑了笑,闭上眼睛。明天,又是充满“惊喜”(和失败)的一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