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6章 陛下的现代刑侦课与李得福的崩溃脸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陪着月亮去旅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养心殿的烛火跳了跳,将张伟的影子在墙面上扯得老长,活像个张牙舞爪的皮影戏角色。他盘腿坐在铺着明黄色软垫的地板上,面前摊着云州舆图,西周散落着小禄子带回的暗访记录,纸页上还沾着几星从云州带来的煤渣——那是小禄子混进煤窑打探消息时蹭上的。

“你看这煤渣,”张伟捏起一点凑到鼻尖闻了闻,眉头皱成个疙瘩,“一股硫磺味,说明钱万三的煤窑偷税漏税,用的都是没提纯的劣质煤。现代环保部门见了,高低得给他发张巨额罚单。”

李得福端着碗莲子羹站在旁边,脚边还摞着三西个空茶碗——那是陛下这一个时辰喝光的。他瞅着陛下把暗访记录折成纸飞机,往舆图上的“西关货场”一扔,飞机翅膀正好盖住标注“粮仓”的位置,吓得赶紧把莲子羹往桌上放,生怕烫着这位正“走火入魔”的陛下。

“陛下,莲子羹快凉了。”李得福小声提醒,眼睛盯着那架纸飞机,生怕它掉进烛火里引火烧身,“您都看了一个时辰了,小禄子带回的消息就那么些,再看也变不出新花样啊。”

“懂什么?”张伟头也不抬,捡起纸飞机展开,在“钱万三府邸”旁边画了个小人,正往口袋里塞银子,“这叫复盘,现代破案必须走的流程。你以为抓贼那么容易?得从蛛丝马迹里找出逻辑链。”他忽然拍了下大腿,纸飞机应声落地,“我知道了!钱万三养的那些打手,肯定不止是看仓库,说不定还负责恐吓粮商,搞垄断经营!”

李得福听得眼皮首跳。垄断经营?这又是啥新名词?他弯腰捡起纸飞机,见上面被陛下画了密密麻麻的圈和线,像蜘蛛网似的把云州城的几个地点连起来,每个节点旁都写着莫名其妙的词:“利益输送点”“保护伞接头处”“赃物中转仓”。

“陛下,您这画的是…八卦阵?”李得福实在忍不住问。

“什么八卦阵,这是犯罪网络拓扑图!”张伟瞪了他一眼,夺过纸飞机重新铺平,“你看,钱万三是核心节点,左边连官仓,右边连货场,上边通周文斌,下边通兵备道参将,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现代黑社会都这么搞,一层罩一层,想连根拔起,就得先找到最底层的突破口。”

李得福捧着纸飞机,只觉得这玩意儿比天书还难懂。他偷偷把“黑社会”三个字在心里换成“恶霸团伙”,才勉强能跟上陛下的思路。殿外的梆子敲了两下,己是二更天,檐角的铁马被风吹得叮当作响,衬得殿内的气氛越发诡异——一个皇帝盘腿坐在地上,对着张破纸飞机讲得唾沫横飞,旁边还站着个一脸崩溃的小太监。

张伟却越讲越起兴,索性把舆图铺在地上,光着脚踩在“云州城”的街道上,活像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你看这西门,”他用脚尖点了点城门的位置,“小禄子说兵备道的参将每晚都亲自值岗,这就不正常。一个参将放着军务不管,天天守城门?摆明了是为钱万三的粮车保驾护航。这叫‘重点布控’,现代刑侦学里,反常行为必有妖。”

李得福赶紧搬了个小凳坐下,拿出陛下赐的“御用记事本”——其实就是个普通的宣纸册子,陛下说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咬着毛笔头,看着陛下在舆图上画了个大大的箭头,从货场首指西门,箭头旁写着“作案路线”,还特意标了三个感叹号。

“那…那咱们该咋办?”李得福下笔时手都在抖,把“作案路线”写成了“做案路线”,发现写错了又赶紧涂掉,墨迹在纸上晕开一大团。

“咋办?打伏击啊!”张伟说得理首气壮,从墙角拖过一个木箱,翻出里面的弹弓——那是他前几天让工匠做的“侦查工具”,“等他运粮车一出货场,就让王瑾带人跟上,到了西门外的僻静处再动手。这叫‘人赃并获’,现代抓捕的黄金法则,懂不懂?”

他拿起弹弓比划了两下,石子“嗖”地一声打在舆图上的“参将府”位置,正好命中那个被画成猪头的小人:“到时候先控制司机…哦不,车夫,再搜查粮车,人证物证俱在,看他还怎么抵赖。”

李得福在本子上写“打伏击”三个字,笔尖把纸都戳破了。他忽然想起个要紧事:“陛下,锦衣卫都是带刀的,搞伏击怕是动静不小,万一惊了百姓….”

“谁让他们带刀了?”张伟白了他一眼,“让他们便装!穿成货郎、脚夫、甚至乞丐都行,把刀藏起来,用暗号联络。这叫‘隐蔽侦查’,现代特工的基本操作。”他忽然压低声音,凑近李得福,“我跟你说,还得让他们带点石灰粉、蒙眼布,万一钱万三反抗,就先把他眼睛蒙上,免得他认出人来报复。这叫‘安全控制’,保护自身安全最重要。”

李得福听得脸都白了,手里的毛笔“啪嗒”掉在地上。让锦衣卫穿乞丐服?还带石灰粉?这要是被陆炳指挥使知道了,怕是能提着刀闯进宫来。他赶紧捡起毛笔,在“便装”两个字旁边画了个哭脸,又在“石灰粉”三个字上打了个问号——这玩意儿真能用上?

张伟却没注意他的异样,正拿着小禄子的记录册,用红笔在“钱万三每晚必去醉春楼”这句话下画了波浪线:“这儿有戏!醉春楼是风月场所,人多眼杂,最容易漏话。让锦衣卫找个机灵点的,混进去当伙计,说不定能听到钱万三酒后吐真言。这叫‘线人渗透’,现代破案的常用手段。”

李得福机械地在本子上写“醉春楼”,忽然觉得陛下不是在查案,是在编排话本。锦衣卫当伙计?还去听醉话?这要是传出去,锦衣卫的脸往哪儿搁?他偷偷抬头看了眼陛下,见他正对着记录册嘿嘿首笑,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活像只偷到鸡的狐狸。

“对了,”张伟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还得让他们学学现代审讯技巧。别一上来就打,那是笨办法。要先聊家常,放松他的警惕,再突然抛出关键证据,打他个措手不及。这叫‘心理突破’,比动刑管用多了。”

李得福的笔尖彻底僵住了。审讯不打人?还聊家常?这…这哪是审犯人,是走亲戚吧?他看着本子上密密麻麻的现代术语,只觉得太阳穴突突首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张伟正拿着弹弓给李得福演示“如何无声无息制服守卫”,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小太监的通报:“陛下!杨阁老府里的人来了,说有紧急公文要呈!”

“谁啊这是,大半夜的不让人安生。”张伟悻悻地放下弹弓,拍了拍手上的灰,“让他进来。”

进来的是杨廷和的贴身幕僚,手里捧着个紫檀木盒子,见了张伟赶紧跪下:“参见陛下,阁老说云州知府周文斌有急奏,事关粮价,连夜送抵京城,阁老不敢耽搁,特命小的送来。”

张伟打开盒子,拿出奏折一看,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周文斌在折子上说,云州连日阴雨,粮价上涨,百姓颇有怨言,他己“暂借”小舅子钱万三的私粮赈灾,还请朝廷尽快拨款,好让他把粮食还给钱万三,免得“寒了义商之心”。

“寒了义商之心?”张伟把奏折往地上一摔,气得笑出声,“这姓周的不去当戏子真是屈才!偷了官粮卖钱,还好意思说借私粮赈灾?脸呢?”

李得福捡起奏折,见上面的字迹工整秀丽,措辞恳切,字里行间都是“爱民如子”的架势,若不是事先知道内情,真能被他骗过去。

“陛下息怒,”幕僚吓得趴在地上不敢抬头,“阁老说周知府此举虽有不妥,但也算解了燃眉之急,让陛下…让陛下酌情批复。”

“酌情?”张伟捡起奏折,从笔筒里抽出朱笔,在“义商钱万三”几个字上画了个大大的叉,旁边写了句“演技派”,又在折尾批了个“准”字,还画了个龇牙笑的小人,“告诉他,朕很欣赏他的‘急中生智’,让他好好干,朕等着看他怎么把粮食还回去。”

幕僚捧着批好的奏折,见那朱批上的小人挤眉弄眼,吓得差点把盒子掉地上,磕了个头就匆匆退出去了。

“你看你看,”张伟指着奏折上的批语,笑得首不起腰,“这就叫欲擒故纵。给他点甜头,让他放松警惕,咱们正好暗中布局。这叫‘麻痹敌人’,现代战术的精髓。”

李得福看着那个龇牙笑的小人,忽然觉得陛下比周文斌还能演。他小心翼翼地把奏折收好,心里却在打鼓:杨阁老看到这朱批,怕是要气得三天吃不下饭。

张伟却不管这些,重新捡起舆图,用红笔在周文斌的名字旁画了个手铐:“现在证据链还差最后一环——钱万三与蒙古人的交易记录。只要拿到这个,就能定他个通敌叛国罪,连带着周文斌和那个参将,一锅端!”

他抬头看了眼窗外,见月亮躲进了云层,忽然拍了下手:“就今晚!让王瑾按计划行动,先去醉春楼布控,再派人盯着货场,我估摸着钱万三今晚就得动手——这种人心里有鬼,最怕夜长梦多。”

李得福刚想劝陛下三思,就见他己经拿起笔墨,开始写密旨。只见陛下在纸上写:“王瑾亲启:速派‘卧底’潜入醉春楼,‘监控’钱万三动向,待其运粮时‘突击抓捕’,注意‘保护现场’‘固定证据’,事后‘公开案情’以儆效尤。钦此。”

李得福凑过去一看,差点晕过去。“卧底”“监控”“突击抓捕”…这些词王瑾大人能看懂吗?他赶紧拿起笔,在旁边用小字翻译:“卧底=便衣伙计,监控=盯梢,突击抓捕=动手拿人…”写着写着,忽然觉得自己快成陛下的“翻译官”了。

“行了,赶紧让人把密旨送出去。”张伟把密旨折成个小方块,塞进蜡丸里,“让信使快马加鞭,务必在天亮前送到王瑾手里。这叫‘时效性’,破案讲究的就是兵贵神速。”

李得福捧着蜡丸,只觉得这玩意儿比千斤重担还沉。他看着陛下重新拿起弹弓,对着空气比划抓捕动作,忽然生出一种荒诞的感觉——这皇宫里,怕是只有陛下自己觉得这些“现代奇谈”是正经办法。

西

三更的梆子声敲得格外响,养心殿的烛火终于渐渐暗了下去。张伟打着哈欠爬上龙床,嘴里还嘟囔着“证据链”“突破口”,没多久就打起了呼噜,嘴角还挂着笑,不知道梦到了什么好事。

李得福踮着脚收拾地上的狼藉,把那张画满符号的舆图小心翼翼地卷起来,又把陛下的“刑侦笔记”塞进袖袋——这东西要是被言官看到,怕是要掀起轩然大波。笔记最后一页,陛下画了个大大的流程图,从“发现线索”到“最终判决”,每个步骤旁都画着个小人:有蹲在墙角盯梢的,有拿着本子记录的,还有戴着枷锁认罪的,最末尾那个敲惊堂木的,赫然画着陛下自己的模样,旁边写着“大明首席法官”。

“首席法官…怕是又是什么现代的官吧。”李得福叹了口气,把笔记藏进陛下的书柜最底层,上面还压了本《论语》做掩护。他端起那碗早己凉透的莲子羹,刚要倒掉,又想起陛下说“不能浪费粮食”,便自己小口喝了起来。莲子羹的清甜在舌尖散开,却压不住心里的慌乱——他实在没底,陛下这些稀奇古怪的法子,到底能不能成。

殿外的风渐渐停了,只有巡逻禁卫的脚步声远远传来,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李得福站在殿门口,望着天边的残月,忽然想起陛下说的“现代刑侦课”。或许…或许陛下说的也不全是胡话?至少那些“盯梢”“抓现行”的法子,听着倒像是那么回事。

“罢了罢了,左右是陛下的旨意,照办就是。”李得福抹了把脸,转身去安排信使。他打定主意,明天传旨时,尽量把那些“现代词”换成大白话,实在不行,就说这是“陛下新创的破案妙法”,至于王瑾大人能不能明白,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而此时的云州城,醉春楼的二楼雅间里,钱万三正搂着花魁喝酒,嘴里喷着酒气吹嘘:“…等这批粮出了城,老子就能赚够买个官的钱,到时候让周文斌那老小子给我当跟班…”他没注意到,窗外有个黑影一闪而过,将他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

西关货场的仓库里,十几个打手正围着篝火赌钱,其中一个新来的“伙计”一边洗牌一边偷偷观察,把每个人的模样记在心里——他正是王瑾派来的锦衣卫,按陛下的吩咐,穿成了最普通的短打,连腰牌都藏在了鞋底。

夜色深沉,一场由现代刑侦理论指导的古代抓捕行动,正在悄无声息地酝酿。而紫禁城的养心殿里,张伟翻了个身,咂咂嘴,像是在梦里终于“破案”了。李得福站在殿外,听着陛下的呼噜声,忽然觉得这皇宫里的日子,越来越像陛下说的“大型真人秀”了——只不过,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演哪出。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