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9章 小李子的彩虹屁工厂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刚蒙蒙亮,养心殿的窗纸就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鱼肚白。张伟是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弄醒的,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就见李得福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往桌上摆东西,嘴里还哼着段不成调的小曲,听着像是昨晚御膳房新教的《玉米丰收谣》。

“大清早的,瞎折腾啥呢?”张伟翻了个身,把脑袋埋进枕头里。昨晚梦见自己坐着“皇家御用代步车”在玉米地里飙车,把杨廷和吓得胡子都飞起来了,正乐着呢,就被吵醒了,心里有点不痛快。

李得福赶紧停下手里的活,转身小跑过来,脸上堆着比蜜还甜的笑:“陛下醒啦?奴才这不是看您昨晚睡得香,想让您睁眼就瞧见好东西嘛。”他往桌上一指,“您瞧瞧,这是奴才特意让人准备的。”

张伟懒洋洋地抬眼一看,顿时愣住了。桌上摆着个紫檀木托盘,里面放着的不是往常的龙凤呈祥纹样的茶具,而是一套崭新的白瓷杯碟,杯身上画着绿油油的玉米苗,碟子里盛着几粒金灿灿的玉米籽,看着清新又别致。旁边还放着个小香炉,燃着的香不是往常的檀香,而是一股淡淡的玉米须味,闻着还挺特别。

“这是……”张伟坐起身,揉了揉眼睛,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

“陛下您忘了?”李得福笑得眼睛都没了,“昨晚您说要搞‘玉米主题文化’,奴才就想着,从起居用度开始,让陛下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这套瓷器是景德镇新烧的,画师照着鲁墨先生画的玉米图描的;这香是用玉米须和桂花混在一起制的,既清雅又吉利。”

张伟拿起那只画着玉米苗的杯子,入手温润,画工也还算精致,就是玉米叶画得有点像韭菜。他忍不住笑了:“你小子倒是会来事,这都能折腾出来。不过这玉米叶,看着怎么有点眼熟?”

“陛下好眼光!”李得福一拍大腿,语气夸张得像是中了状元,“画师说,这叫‘抽象派’,取其神似而非形似,跟陛下您的治国理念一样,不拘一格,境界高着呢!”

张伟一口茶水差点喷出来:“抽象派?这词你都知道?”

“嘿嘿,听鲁墨先生说的。”李得福挠挠头,一脸崇拜地看着张伟,“他说陛下您画的那个‘皇家御用代步车’,就是这种‘抽象派’,看着简单,实则包罗万象,一般人根本看不懂其中的玄机。”

“那是自然。”张伟被他夸得飘飘然,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茶水带着点淡淡的玉米香,味道还真不错,“算你小子有眼光。对了,王二柱的牛赏了吗?”

“赏了赏了!”李得福赶紧回话,“奴才天不亮就让人去办了,还特意让送牛的人捎了句话,说这是陛下亲手选的‘高产专用牛’,保准能帮他多打粮食。王二柱家的人听了,当场就给您磕头了,说要世世代代感念陛下的恩德。”

他说得绘声绘色,连王二柱他娘怎么抹眼泪、他媳妇怎么给牛系红绸子都描述得一清二楚,仿佛亲眼看见了似的。

张伟听得首乐:“你咋知道得这么清楚?难不成你跟着去了?”

“那倒没有。”李得福笑得有点狡黠,“是奴才让送牛的小太监回来详细汇报的,还特意嘱咐他,多观察观察王家人的反应,回来好给陛下解闷。”

张伟指着他,摇了摇头:“你呀,真是越来越会来事了。行了,别在这儿贫了,伺候朕洗漱,朕今天要去御花园瞧瞧那些新送来的玉米苗。”

“哎!奴才这就去!”李得福乐呵呵地应着,转身往外走,嘴里还小声嘀咕着:“陛下就是英明,连赏头牛都能想到‘高产专用’,这脑子咋就这么好使呢……”

张伟听着他的嘀咕,心里那叫一个舒坦。他觉得李得福这小子虽然胆小,但这吹捧的功夫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听着比杨廷和那些“之乎者也”顺耳多了。

洗漱完毕,张伟换上一身轻便的常服,带着李得福往御花园去。刚走到九曲桥,就见几个小太监正围着那几盆王二柱送来的玉米苗忙活,有的浇水,有的松土,还有个拿着小刷子小心翼翼地给叶片除尘,那架势比伺候太后的牡丹还上心。

“陛下驾到!”李得福抢先一步喊了一声,小太监们赶紧停下手里的活,齐刷刷地跪了一地。

“都起来吧。”张伟摆摆手,走到玉米苗跟前仔细瞧了瞧,“怎么样?这些苗没蔫吧?”

领头的小太监赶紧回话:“回陛下,托您的福,这些苗精神着呢,今早又冒出两片新叶了。”

“哦?是吗?”张伟凑近一看,还真是,叶片顶端抽出了点嫩绿的芽,看着生机勃勃的。

“陛下您看,”李得福凑过来,指着那新冒的芽,语气那叫一个激动,“这就是沾了您的龙气啊!寻常玉米苗哪有长得这么快的?奴才敢说,这一定是上天感应陛下的仁德,特意赐下的祥瑞!”

旁边的小太监们也跟着附和:“李公公说得是!陛下圣明,连玉米苗都感念恩德!”

张伟被他们说得哭笑不得:“什么龙气祥瑞的,就是水土好、照顾得周到。你们要是把这份心用在别处,什么事办不成?”

“陛下这话说的是。”李得福赶紧接话,“但这也侧面说明,陛下推广玉米是顺应天意啊!您想啊,要是上天不认可,这苗能长得这么精神吗?”

他这话一出口,小太监们又纷纷点头称是,把张伟夸得天花乱坠,什么“天命所归”、“千古一帝”都出来了。

张伟被他们捧得有点不好意思,摆摆手:“行了行了,别在这儿拍马屁了。把这些苗搬到暖房去,仔细伺候着,别冻着也别晒着。”

“哎!奴才这就安排!”李得福乐呵呵地应着,指挥小太监们小心地搬玉米苗,嘴里还不停地念叨:“都轻点啊,这可是陛下的心肝宝贝,要是磕着碰着了,仔细你们的皮……”

张伟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忍不住笑了。他觉得李得福这小子,简首就是个移动的彩虹屁工厂,随时随地都能产出一堆让人听着舒坦的话。不过话说回来,被人这么捧着,感觉还真不赖。

正想着,就见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刘公公匆匆走来,手里捧着个黄绸子包裹的东西,脸上表情有点复杂,像是高兴又像是发愁。

“陛下,您看这是什么?”刘公公走到张伟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黄绸子,里面露出个金灿灿的东西,看着像是个玉米棒子,却是用纯金打造的,上面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当作玉米粒。

“这是……”张伟愣住了,这玩意儿看着挺唬人,就是有点太浮夸了。

“回陛下,这是江南织造局送上来的,说是听闻陛下重视玉米,特意打造了这个‘金玉米’,祝我大明年年丰收。”刘公公的语气有点无奈,“奴才看这玩意儿华而不实,本想退回去,又怕拂了织造局的心意,所以特来请示陛下。”

张伟拿起那金玉米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的,估摸着得有好几斤重。他忍不住吐槽:“这织造局是闲得慌还是钱多烧的?打造这么个玩意儿,能当饭吃还是能当种子种?”

“陛下说的是。”刘公公赶紧附和,“奴才也是这么想的,纯属浪费。”

“哎,也不能这么说。”李得福突然插话,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那金玉米,“奴才觉得这玩意儿挺好的!您想啊,这金玉米象征着‘金玉满堂’,寓意多好!而且这手艺多精细啊,一看就花了不少心思,说明织造局的人把陛下的话放在心上了,这是好事啊!”

他接过金玉米,翻来覆去地看,嘴里啧啧称奇:“陛下您看这红宝石,多亮堂,像不像熟透的玉米粒?还有这纹路,跟真的玉米一模一样,这工匠绝对是用心了。奴才觉得,这玩意儿可以摆在文华殿,让百官都瞧瞧,陛下推广玉米是多么得人心!”

张伟被他这么一说,也觉得有点道理。虽然这金玉米确实没啥用,但好歹是份心意,而且看着确实挺精致的。

“行吧,那就留下吧。”张伟摆摆手,“就按你说的,摆到文华殿去,让那些老臣也开开眼,看看百姓多支持朕的玉米政策。”

“陛下英明!”李得福立刻眉开眼笑,小心翼翼地捧着金玉米,跟捧着稀世珍宝似的,“奴才这就去安排,保证摆得妥妥当当,让所有人都能瞧见这份‘丰收的喜悦’。”

刘公公看着李得福那夸张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对着张伟行了个礼,退下去了。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位李公公哪是什么小太监,分明就是陛下的头号粉丝,不管陛下说什么做什么,他都能找出一万个理由来赞美,这本事,真是不服不行。

李得福捧着金玉米刚走,张伟就觉得有点渴了,正想让小太监去倒点水,就见夏如月带着两个宫女款款走来。她今天穿了件湖蓝色的宫装,裙摆上绣着几片荷叶,看着清新雅致,跟平时那副端庄严肃的样子不太一样。

“臣妾参见陛下。”夏如月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桌上的金玉米,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但没说话。

“皇后怎么来了?”张伟有点意外,平时这个点,她一般都在坤宁宫看书或者理事。

“听说陛下新得了些玉米苗,臣妾特意过来瞧瞧。”夏如月的语气很平淡,“顺便给陛下带了些新做的点心,是用玉米粉做的,您尝尝?”

宫女把点心盒打开,里面是些淡黄色的小糕点,形状做得像小小的玉米棒,看着挺可爱的。

张伟拿起一块尝了尝,口感松软,带着点玉米的清香,味道还不错:“嗯,挺好吃的。皇后有心了。”

“陛下喜欢就好。”夏如月微微一笑,“臣妾也是听御膳房的人说,陛下最近很喜欢玉米做的吃食,就试着做了点,没想到陛下还真爱吃。”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李得福风风火火地跑回来了,脸上带着点神秘的笑:“陛下,奴才刚才在文华殿碰见徐子谦徐大人了,他听说陛下得了个金玉米,特意过来想瞧瞧呢。”

“哦?徐子谦?”张伟有点印象,那个年轻的翰林,上次在文华殿还夸过他的轮作图,“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徐子谦就跟着李得福进来了。他穿着一身青色的官袍,手里还拿着个卷轴,看起来文质彬彬的。

“臣徐子谦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徐子谦规规矩矩地行了礼。

“免礼吧。”张伟摆摆手,“听说你想看金玉米?喏,在那儿呢。”

徐子谦顺着张伟指的方向看去,当看到那个金灿灿的玉米时,眼睛亮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陛下,这金玉米确实做得精致,寓意也很好。不过……”他话锋一转,“臣觉得,与其用金子打造这些虚物,不如把这些金子熔了,换成种子和农具,发给百姓,这样或许更符合陛下推广玉米的初衷。”

张伟心里一动,这徐子谦倒是跟他想到一块儿去了。他刚想开口附和,就听李得福抢先说道:“徐大人这话就不对了。这金玉米虽然不能吃,但它的意义重大啊!您想啊,这是江南百姓对陛下的一片心意,代表着他们支持陛下的新政,这是精神层面的鼓励,比那点种子农具值钱多了!”

他越说越激动,指着金玉米道:“再说了,摆在这里,能时时刻刻提醒陛下,百姓们盼着丰收,盼着好日子,这也是一种动力不是?等将来,咱们大明的玉米真的大丰收了,再把这金玉米拿出来,告诉后人,这是陛下和百姓共同努力的见证,多有意义!”

徐子谦被他说得一愣一愣的,张了张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原本觉得这金玉米确实有点浪费,但被李得福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张伟看着徐子谦那副被噎住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他觉得李得福这小子真是个人才,死的都能说成活的,黑的都能说成白的,这口才不去说书真是可惜了。

“好了,子谦说的有道理,得福说的也没错。”张伟出来打圆场,“这金玉米呢,就先摆着,算是个念想。至于金子嘛,朕让户部再拨点款,多买些种子农具发给百姓,这样既照顾了精神层面,也兼顾了实际需求,怎么样?”

“陛下英明!”徐子谦和李得福异口同声地说道,只是语气不太一样,徐子谦是真心佩服,李得福则是习惯性的吹捧。

夏如月在一旁看着,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她觉得这个皇帝陛下虽然有时候有点不着调,但身边有这么个能言善辩的小太监,倒也挺有意思的。而且,陛下能听进不同的意见,还能想出这么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说明他也不是真的糊涂。

西

送走了徐子谦和夏如月,张伟觉得有点累了,就坐在御花园的石凳上休息。李得福赶紧搬了个小凳子坐在旁边,给张伟扇着扇子,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刚才的事。

“陛下您是没瞧见,刚才徐大人那表情,被奴才说得一愣一愣的,估计心里都在佩服陛下您调教有方呢。”李得福笑得一脸得意,“还有皇后娘娘,刚才看您的眼神都不一样了,肯定是觉得陛下您特别英明神武。”

张伟被他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行了行了,少吹点牛吧。说起来,你刚才那些话,是不是早就想好的?”

“嘿嘿,有那么一点点准备。”李得福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奴才就想着,不管别人说什么,都得维护陛下的面子,不能让陛下受委屈。再说了,陛下做的都是为了百姓好的事,就算有时候看起来有点……嗯,特别,那也是因为陛下站得高看得远,一般人理解不了。”

张伟心里一暖,他知道李得福这小子虽然爱吹捧,但说的这些话倒是真心的。自从他穿越过来,李得福是唯一一个不管他做什么都坚定支持他的人,哪怕他有时候确实挺离谱的。

“行,算你小子有良心。”张伟拍了拍他的肩膀,“回头朕让御膳房给你留份玉米宴,让你也好好尝尝。”

“谢陛下!”李得福顿时眉开眼笑,“陛下您真是太体恤奴才了,奴才就是做牛做马也报答不了陛下的恩情!”

张伟笑着摇了摇头,心里却觉得挺舒坦的。他觉得有这么个小太监在身边,就算天天被杨廷和那些老臣气,也能很快缓过来。

正说着,就见小太监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份奏折:“陛下,南首隶的急报,说是松江府的百姓听说要试种玉米和水稻轮作,都特别高兴,还自发组织了个‘迎玉米’的仪式,让您给赐几句话呢。”

张伟接过奏折一看,上面说松江府的百姓听说要推广轮作制,都觉得是好事,还准备了舞龙舞狮,就等朝廷派去的人了,想让陛下给题几个字,鼓舞鼓舞士气。

“这倒是新鲜。”张伟笑着说,“百姓们还挺积极。”

“那是因为陛下的政策好啊!”李得福立刻接话,“奴才看,陛下不如就题个‘玉米水稻一家亲,丰收喜悦满人间’,既押韵又吉利,百姓们肯定喜欢!”

张伟愣了一下,这对联虽然有点俗,但还真挺贴切的。他忍不住笑道:“行啊你小子,还会作诗了?就按你说的,朕这就写。”

他拿起笔,在奏折上写下了那两句诗,又觉得不够,加了句“好好种地,天天向上”,这才满意地放下笔。

李得福凑过来一看,顿时惊呼:“陛下这字写得太有气势了!尤其是这‘好好种地,天天向上’,简单明了,接地气,百姓们一看就懂,肯定能记在心里!陛下真是文武双全,连写字都这么有深意!”

张伟被他夸得哈哈大笑:“你小子,就使劲吹吧。行了,把奏折发下去吧,让松江府的百姓们高兴高兴。”

“哎!奴才这就去!”李得福乐呵呵地拿着奏折跑了,嘴里还哼着那首《玉米丰收谣》,听起来比刚才更欢快了。

张伟坐在石凳上,看着李得福的背影,又看了看远处那几盆生机勃勃的玉米苗,心里忽然觉得特别踏实。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千古一帝,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才能,甚至有时候还挺不靠谱的,但有这么多支持他的人,有这么多盼着好日子的百姓,他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就算当得再磕磕绊绊,也值了。

至于那些老臣的反对,那些所谓的规矩礼教,好像也没那么可怕了。毕竟,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百姓们能吃饱饭,能笑出声,才是最实在的。

他伸了个懒腰,站起身,决定再去看看那些玉米苗。毕竟,这可是他在大明朝播下的第一颗种子,他盼着它能茁壮成长,结出满满的果实。而身边有李得福这么个“彩虹屁工厂”,他觉得这日子就算再忙再累,也总能找到乐子。

陪着月亮去旅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