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张伟觉得自己快被杨廷和这群老古董逼疯了。
这天早朝,他不过是打了个哈欠,就被都察院的御史王大人逮住不放,从“夏桀商纣”说到“勤政爱民”,唾沫星子溅了前三排大臣一脸。张伟听得眼皮打架,心里把王大人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不就是打个哈欠吗?至于上升到亡国的高度?
好不容易熬到散朝,他刚想溜回养心殿补觉,就被杨廷和堵在了太和殿的角门。老头手里拿着个小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张伟这几天的“罪状”:“昨日未按时批阅漕运奏折,罪一;前日在御花园与工匠嬉闹,耽误了半个时辰的政事,罪二;大前日……”
“得得得,杨爱卿,”张伟赶紧抬手打断,再听下去他怕是要当场表演一个原地驾崩,“朕知道错了,以后一定改,行了吧?”
杨廷和却不依不饶,把小册子往张伟面前一递:“陛下可知错在何处?”
张伟翻了个白眼,心说我错就错在穿到这个破地方当皇帝,还遇上你这么个“管家公”。但他嘴上不敢说,只能敷衍道:“错在……错在没有勤政爱民,辜负了列祖列宗的期望。”
“陛下既知,为何屡教不改?”杨廷和的脸色缓和了些,语气却依旧严厉,“臣己与太后商议,往后每日卯时,臣会亲自到养心殿督促陛下晨读,午时由周大人陪陛下批阅奏折,酉时……”
“停!”张伟听得头皮发麻,“杨爱卿,你这是要把朕打造成全年无休的劳模啊?朕也是人,也需要休息的好吧?”
“陛下乃九五之尊,岂能以常人自比?”杨廷和板着脸,“若陛下能安分守己,恪守祖制,臣自然不会多此一举。”
张伟看着杨廷和那张严肃的脸,忽然觉得一阵无力。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些老古董是铁了心要把他打造成他们心目中的“完美皇帝”,一点自由都不给。
“行,朕都听你的还不行吗?”张伟摆摆手,转身就走,心里却憋着一股火——你们越是想管着朕,朕就越要给你们找点事做!
回到养心殿,李得福正蹲在地上给鲁墨新做的“自动扫地机”上油。那玩意儿是个木头做的小车子,底下安着刷子,摇动摇杆就能往前走,把地上的灰尘扫到一起。
“陛下,您回来了?”李得福抬头,看到张伟一脸阴沉,赶紧把扫地机往旁边挪了挪,“这鲁墨还真有点本事,这小东西扫起地来比小太监还快。”
张伟没理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抓起桌上的苹果就啃:“李得福,你说这群老古董是不是故意的?朕打个哈欠都要管,他们怎么不去管管天上的鸟飞多高?”
李得福小心翼翼地说:“陛下,杨阁老他们也是为您好……”
“为我好?”张伟把苹果核一扔,“他们是为了他们自己那套破规矩!”他忽然眼珠一转,凑到李得福耳边,“你去给徐子谦传个话,让他把那些年轻官员召集起来,就说明晚朕在御花园的凉亭里开个‘卧谈会’,有重要的事商量。”
李得福吓了一跳:“陛下,这要是被杨阁老知道了……”
“知道了又怎么样?”张伟满不在乎地说,“朕是皇帝,开个会还不行?你就说朕是想听听年轻官员对朝政的看法,冠冕堂皇得很。”
李得福还是有些犹豫,但看着张伟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只好点头应了。
张伟看着李得福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坏笑。杨廷和,你以为这样就能困住朕?太天真了。等着吧,朕的反击,才刚刚开始。
二
晚膳后,张伟借口消食,溜到了御花园的凉亭。远远就看到徐子谦带着七八个年轻官员等在那里,一个个都穿着便服,神色既兴奋又紧张。
“陛下!”看到张伟过来,众人赶紧行礼。
“免礼免礼。”张伟摆摆手,示意他们都坐下,“今晚叫你们来,是想跟你们聊聊心里话。”他开门见山,“你们也看到了,杨廷和那些老臣把朕看得死死的,朕想干点实事都难。你们说说,这日子能忍吗?”
一个叫王敬之的年轻翰林率先开口:“陛下,臣以为杨阁老他们太过保守了!就说那‘新词培训班’,明明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百姓的需求,他们偏说是什么‘俚语’,非要禁了不可。”
另一个叫李修远的官员也附和道:“还有那‘弹性早朝’,臣觉得挺好的,能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处理实事,可他们却说是什么‘离经叛道’,真是气死个人!”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吐槽起老臣们的顽固不化。张伟听着,心里暗暗点头——果然,还是年轻人有想法。
“所以啊,”张伟等他们说得差不多了,才开口,“朕今晚叫你们来,就是想跟你们商量个事。咱们得想个办法,让那些老古董看看,咱们的新思路是对的,是能让大明朝越来越好的。”
徐子谦眼睛一亮:“陛下有什么主意?”
张伟微微一笑:“朕想在皇庄搞个‘试点’,把鲁墨改良的那些农具都用上,再推广玉米、土豆这些高产作物。等秋收的时候,咱们就请那些老臣去看看,让他们亲眼瞧瞧,咱们的办法到底行不行。”
“好主意!”王敬之拍手道,“到时候让老农们给他们好好讲讲,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李修远却有些担心:“可要是杨阁老他们不去怎么办?”
“他们会去的。”张伟胸有成竹地说,“朕就说皇庄出了‘祥瑞’,是上天保佑我大明国泰民安,他们身为朝廷重臣,岂能不去看看?”
众人都笑了起来,觉得陛下这招实在是高。
“不过,”张伟话锋一转,“这事得偷偷摸摸地干,不能让那些老臣知道咱们的计划。徐子谦,你负责协调各方,确保试点顺利进行;王敬之,你去跟鲁墨说,让他把那些农具赶紧完善好;李修远,你……”
张伟一一布置下去,每个人都领到了任务,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色。他们都觉得,跟着这位“不走寻常路”的陛下,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就在这时,李得福匆匆跑了过来,压低声音道:“陛下,杨阁老的人在附近巡逻,咱们得赶紧散了!”
众人脸色一变,赶紧起身告辞。张伟也不敢耽搁,跟着李得福从后门溜回了养心殿。
回到殿里,张伟的心还砰砰首跳,既紧张又兴奋。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但他不怕,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李得福,”张伟喘着气说,“给朕弄点吃的来,朕得好好补补,明天还有硬仗要打呢!”
李得福点点头,赶紧去了御膳房。张伟看着窗外的月亮,心里默念:杨廷和,你们等着,朕一定会让你们刮目相看的!
三
接下来的日子,张伟表面上对杨廷和等人言听计从,每天按时晨读、批阅奏折,一副“改过自新”的样子。可暗地里,他却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皇庄的试点。
徐子谦果然能干,没几天就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他调了十几个有经验的老农去皇庄,还让人从各地搜罗了最好的玉米和土豆种子。鲁墨也没闲着,没日没夜地完善着他的农具,时不时还会有新的发明创造出来。
这天,张伟正在批阅奏折,李得福忽然凑过来说:“陛下,鲁墨让小的给您带个东西来。”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个巴掌大的木头玩意儿,上面还缠着几根线。
张伟好奇地拿过来一看:“这是什么?看起来像个弹弓。”
“鲁墨说这叫‘播种器’,”李得福解释道,“把种子放在里面,一拉这线,就能把种子弹出去,又快又准,比用手撒方便多了。”
张伟试了试,还真挺好用。他不禁感叹:“这鲁墨还真是个人才!等试点成功了,朕一定重重赏他!”
正说着,杨廷和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奏折:“陛下,这是南方各省送来的灾情奏折,说是最近暴雨不断,恐有洪涝之险,请求朝廷提前做好准备。”
张伟接过奏折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看来又有硬仗要打了。杨爱卿,你觉得咱们该怎么办?”
杨廷和沉吟道:“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调拨粮草和物资,派得力官员前往灾区坐镇,同时组织百姓加固堤坝,以防万一。”
张伟点点头:“爱卿说得有道理。那就依你所言,赶紧去安排吧。”
杨廷和没想到张伟会这么痛快就答应了,愣了一下,才躬身道:“臣遵旨。”
看着杨廷和离去的背影,张伟心里忽然有了个想法。他对李得福说:“你去告诉徐子谦,让他把皇庄的事放一放,先去查查南方的灾情,看看能不能用咱们的新思路做点什么。”
李得福有些不解:“陛下,皇庄的试点不是快成了吗?”
“试点什么时候都能搞,但灾情不能等。”张伟严肃地说,“咱们搞这些‘新思路’,不就是为了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吗?现在正是派上用场的时候。”
李得福恍然大悟,赶紧去传话了。张伟看着窗外,心里暗暗发誓: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朕都不会放弃的。因为朕知道,朕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这个国家的百姓。
西
傍晚时分,徐子谦匆匆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兴奋之色。
“陛下,臣回来了!”他把一份卷宗递给张伟,“臣按照您的意思,去查了南方的灾情,还真发现了一些问题。”
张伟接过卷宗仔细看了起来,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原来,南方各省的堤坝年久失修,早就不堪重负,只是一首没人管。而且,当地官员为了政绩,还隐瞒了一些灾情,导致信息传递不畅。
“这些混蛋!”张伟把卷宗一摔,气得浑身发抖,“百姓的死活在他们眼里就这么不重要吗?”
徐子谦连忙劝道:“陛下息怒。现在生气也没用,咱们得想个办法解决才行。”
张伟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你说得对。徐子谦,你有什么好主意?”
徐子谦想了想:“臣以为,咱们可以效仿皇庄的模式,派一些懂水利的能工巧匠去南方,指导百姓加固堤坝。同时,咱们可以搞个‘灾情通报’,让各地每天都把灾情和救灾进展报上来,用‘简报’的形式呈给陛下,这样您就能随时掌握情况了。”
张伟眼睛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你赶紧去安排,朕会让杨廷和他们配合你的。”
“陛下,那杨阁老他们会同意吗?”徐子谦有些担心。
“他们会同意的。”张伟自信地说,“这是为了百姓好,为了国家好,他们没有理由不同意。就算他们不同意,朕也会让他们同意的。”
徐子谦点点头,转身就要走。张伟忽然叫住他:“对了,皇庄的事也别耽误了,让王敬之他们多费心。”
“臣明白。”徐子谦躬身应了,匆匆离去。
张伟看着徐子谦的背影,心里忽然觉得踏实了很多。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很多像徐子谦这样有想法、有担当的年轻人在支持着他。
“李得福,”张伟喊道,“给朕弄壶酒来,朕要好好喝一杯,庆祝咱们又迈出了一大步!”
李得福笑着去了。张伟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知道,前路依然充满挑战,杨廷和那些老古董还会处处刁难他。但他不怕,因为他有信心,有决心,更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杨廷和,你们等着吧。”张伟心里默念,“朕的‘整活大计’才刚刚开始,总有一天,朕会让你们明白,朕做的这一切,都是对的!”
夜色渐深,养心殿的灯却还亮着。张伟端着酒杯,望着窗外的星空,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改变这个时代,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美好。而那些老古董们,迟早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陪着月亮去旅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