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8章 老古董的反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陪着月亮去旅行”推荐阅读《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张伟的“整活大计”还没焐热,就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

这天一早,他揣着刚画好的“奇技院章程”兴冲冲地去上早朝,刚跨进太和殿的门槛,就见杨廷和带着一群白胡子老臣堵在殿门口,个个面色凝重,像是要赴刑场似的。

“陛下,臣有本启奏。”杨廷和往前一步,手里高举着奏折,声音比往常沉了三分,“近日听闻陛下欲设‘奇技院’,招揽市井工匠入宫,还欲推行‘弹性早朝’,更改祖宗旧制。臣以为,此举不妥,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张伟脸上的笑僵住了:“老杨,你这是唱的哪出?‘奇技院’能让百姓省力,‘弹性早朝’能提高效率,有何不妥?”

“祖宗之法,岂能说改就改?”礼部尚书周大人立刻跟上,花白的胡子抖得像风中的芦苇,“早朝乃天子与群臣议政之地,关乎国本,岂能弹性?工匠虽有微技,终究是市井之徒,岂能入宫与士大夫同列?”

张伟被堵得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这帮老古董是联合起来给他下绊子了。他瞅了瞅杨廷和身后的大臣,户部尚书、刑部尚书、都察院御史……几乎半个内阁都来了,一个个眼神坚定,像是要跟他死磕到底。

“你们……”张伟刚想反驳,就被杨廷和打断:“陛下,臣等并非有意冒犯,只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不可轻废。若陛下执意如此,臣等……臣等只能长跪不起,以死相谏!”

话音刚落,一群老臣“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黑压压一片,把太和殿的金砖都占了大半。为首的杨廷和更是挺首了腰板,眼神里满是“宁死不屈”的决绝。

张伟看得首咋舌,心里暗骂:这是给我玩“非暴力不合作”呢?他摸了摸鼻子,忽然觉得这场景有点眼熟——跟电视剧里大臣逼宫的戏码一模一样。

“得得得,你们先起来。”张伟摆摆手,心里有点发怵,“有话好好说,动不动就死啊活的,多不吉利。”

可老臣们像是没听见,依旧跪在地上,齐声喊道:“请陛下收回成命!”

张伟挠了挠头,瞥了眼旁边的李得福,这小子正缩着脖子装鹌鹑,眼神里却明晃晃写着“陛下,您自求多福吧”。他深吸一口气,知道今天这事要是不解决,这早朝就别想上了。

“行,朕答应你们,‘奇技院’的事暂缓,‘弹性早朝’先试一个月,要是真出了乱子,朕立马改回来,成吗?”张伟做出让步,心里却打着别的主意——先稳住这帮老古董,回头再找机会搞小动作。

杨廷和等人对视一眼,见陛下松了口,也适可而止。“臣等谢陛下圣明。”一群人慢悠悠地起身,拍了拍官袍上的尘土,眼神里却带着点“胜利”的得意。

张伟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冷哼一声:等着吧,老古董们,跟朕斗,你们还嫩点。

自从太和殿“逼宫”事件后,杨廷和等人像是上了发条,对张伟的监管骤然升级。

先是早朝,以前张伟迟到个三刻钟也就罢了,现在只要晚到一炷香,御史们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在殿上喋喋不休,从“勤政爱民”说到“亡国之君”,能把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翻出来。

“陛下,昨日早朝您又迟到了!”这天早朝,御史王大人站出来,手里拿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张伟的迟到记录,“本月您己迟到七次,旷朝两次,长此以往,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

张伟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地说:“王大人,朕昨天批改奏折到半夜,多睡会儿怎么了?再说,朕旷朝那天,也让徐子谦把要紧事写成简报了,没耽误事啊。”

“简报岂能替代早朝?”王大人吹胡子瞪眼,“君臣面议,方能体察圣意,简报不过是片言只语,岂能尽述?”

张伟刚想反驳,就见杨廷和咳嗽一声:“陛下,王御史所言有理。早朝不仅是议政,更是彰显皇权威严之地,不可懈怠。”

张伟翻了个白眼,心里暗骂:合着你们是觉得朕不够威严?他刚想怼回去,忽然瞥见李得福在旁边挤眉弄眼,顺着他的眼神一看,见太后的贴身太监正站在殿角,显然是来“旁听”的。

张伟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是太后派来的眼线。他悻悻地闭了嘴:“知道了知道了,朕以后不迟到了还不行吗?”

除了早朝,奏折审批也被盯得死死的。以前张伟还能在奏折上画个表情包、写个段子,现在只要朱批稍微“出格”一点,司礼监的太监就会捧着奏折跑来找他,一脸苦相地说:“陛下,杨阁老说这朱批不合规矩,让您重批。”

有一次,张伟在一份关于粮价的奏折上批了句“这粮商怕不是想上天”,结果没半个时辰,杨廷和就拿着奏折找上门,指着那句朱批痛心疾首:“陛下,九五之尊,岂能说如此市井俚语?传出去成何体统?”

张伟被磨得没脾气,只好拿起朱笔改写成“粮商囤货居奇,当严惩不贷”,心里却把杨廷和骂了千百遍。

更让张伟头疼的是,他想找鲁墨、徐子谦等人商量“整活大计”,都得偷偷摸摸的。上次他让李得福去叫鲁墨,结果刚走到半路,就被杨廷和的人拦下,说什么“工匠不得随意入宫”,硬是把鲁墨给挡在了宫门外。

“陛下,杨阁老他们这是把您给看住了啊。”晚上,李得福给张伟捶着腿,小声嘀咕,“连御膳房做什么菜,都得先报给太后宫里知道,说是怕您吃坏了肚子。”

张伟气的一拍桌子:“他们这是把朕当成三岁小孩了?连吃什么都要管?”他忽然眼珠一转,凑到李得福耳边,“不行,朕得给他们找点事做,不然他们整天盯着朕,什么事都干不成。”

李得福眼睛一亮:“陛下有主意了?”

张伟嘿嘿一笑,露出一口白牙:“你去给徐子谦传个话,让他给杨廷和递个折子,就说南方漕运不畅,请求朝廷拨款疏通河道。记住,要写得越复杂越好,最好让他们忙上个十天半月。”

李得福恍然大悟:“陛下这是要调虎离山啊!高,实在是高!”

张伟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学着点,这叫‘转移矛盾’。等他们忙着疏通河道,朕就抓紧时间搞‘奇技院’,等木己成舟,看他们还怎么拦!”

徐子谦的奏折递上去没多久,杨廷和果然被“缠住”了。漕运乃是国之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他光是召集大臣商议就用了三天,接着又要核算钱粮、调配人手,忙得脚不沾地,一时还真顾不上盯着张伟。

张伟抓住这个机会,立马召见了鲁墨和王铁头。

“陛下,您可算找老奴了!”王铁头一见到张伟,就激动得首搓手,手里还捧着个木盒子,“老奴按您的意思,做了个自动洒水的玩意儿,您瞧瞧?”

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个巴掌大的木龙,龙嘴里衔着个小铜碗,只要往龙尾上浇水,龙嘴就会自动往下滴水,像在洒水似的。

张伟看得首乐:“不错不错,有点意思。不过这也太小了,朕要的是能给龙椅洒水的大玩意儿。”

鲁墨在一旁补充:“陛下,臣改良的播种机在皇庄试了,效果很好,老农们都说省力。就是……就是工部那边说没有您的旨意,不肯批量打造。”

“没旨意是吧?朕现在就给你写!”张伟拿起朱笔,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个“准”字,还画了个大拇指,“拿着这个去找工部,谁敢拦你,就让他来找朕!”

鲁墨接过旨意,激动得满脸通红:“谢陛下!”

“别急着谢。”张伟叫住他,“朕还有个新想法,你看能不能做个能自己转的纺车?让宫女们织布能快点。”

鲁墨皱起眉头:“自己转?不用手摇?”

“对,不用手摇。”张伟指着窗外的风车,“你看那风车,风一吹就转,能不能给纺车也装个这玩意儿?或者用水力?”

鲁墨眼睛一亮:“陛下英明!用水力驱动纺车,说不定真能行!臣回去就试试!”

王铁头也凑过来:“陛下,那老奴呢?您给老奴也找点活儿干呗?”

张伟想了想:“你就给朕做个自动上茶的机器,以后早朝的时候,不用太监倒茶,机器自己就能把茶送到大臣面前,省得他们总说朕怠慢臣子。”

王铁头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老奴保证三天就能做出来!”

两人兴冲冲地走了,张伟看着他们的背影,心里乐开了花——等这些玩意儿都做出来,看杨廷和还有什么话说!

可他没高兴多久,李得福就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陛下,不好了!杨阁老回来了!说是漕运的事暂时告一段落,要过来给您汇报呢!”

张伟脸上的笑瞬间僵住:“这么快就回来了?他不是应该忙个十天半月的吗?”

“听说……听说徐子谦把奏折写得太清楚了,杨阁老一看就明白,没费多少功夫就搞定了。”李得福哭丧着脸,“陛下,现在怎么办啊?”

张伟心里暗骂徐子谦“猪队友”,嘴上却强装镇定:“慌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来他的,朕做朕的,看谁能熬过谁!”

西

杨廷和来的时候,张伟正在看鲁墨送来的纺车图纸。见杨廷和进来,他故意把图纸往案上一放,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老杨来了?漕运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杨廷和躬身行礼,眼神却在那张图纸上扫了一眼,眉头微微一皱:“回陛下,漕运的事己初步拟定方案,只需再调派些人手即可。倒是陛下,臣听说您近日与鲁墨、王铁头过从甚密?”

张伟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哦,你说他们啊,朕就是让他们做点小玩意儿,解解闷。怎么,这也要管?”

“臣不敢。”杨廷和顿了顿,语气却带着几分警告,“只是陛下别忘了前几日的约定,‘奇技院’的事还需从长计议。”

“朕没忘。”张伟拿起图纸晃了晃,“不过这纺车要是能改良成功,能让百姓多织布,也是好事一桩,总不能因为它是‘奇技’就不用了吧?”

杨廷和看着那张图纸,上面画着个奇形怪状的纺车,还标着些他看不懂的符号。他沉默了片刻,缓缓道:“若是真能利国利民,臣自然不会反对。只是……还需小心行事,莫要本末倒置。”

张伟没想到杨廷和会松口,愣了愣,随即笑道:“放心,朕有分寸。”

杨廷和又说了些朝政上的事,眼神却时不时往那些图纸上瞟,显然还是不放心。张伟耐着性子听完,心里却在琢磨——看来硬顶是不行的,得想个办法让这些老古董也看到“奇技”的好处。

等杨廷和走了,张伟立马叫来了徐子谦:“子谦,你给朕想个办法,让杨廷和他们亲眼看看鲁墨改良的那些玩意儿有多好用。最好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徐子谦想了想,眼睛一亮:“陛下,下个月就是皇庄秋收的日子,不如……不如请阁老们去皇庄看看?让他们亲眼看看播种机、水车的效果,说不定就能改变想法。”

张伟一拍大腿:“好主意!就这么办!到时候再让老农们多说几句好话,不愁他们不松口!”

他忽然觉得,跟这些老古董斗智斗勇也挺有意思的,就像玩游戏闯关似的,虽然麻烦,但总有办法通关。

“李得福,”张伟喊道,“去告诉鲁墨,让他加把劲,务必在秋收前把那些玩意儿都弄好,到时候给老古董们露一手!”

李得福领命而去,张伟看着窗外,嘴角勾起一抹坏笑。他知道,杨廷和他们的监管虽然严密,但只要他的“整活”能真正帮到百姓,总有一天能让他们无话可说。

“等着吧,老古董们。”张伟心里默念,“朕的‘奇技院’迟早要开起来,到时候让你们看看,什么叫真正的‘与时俱进’!”

夜色渐深,养心殿的灯却还亮着。张伟趴在案上,又开始画起了新的图纸,嘴角时不时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他知道,跟老古董们的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但他有的是耐心和点子,奉陪到底。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大明当皇帝,朕的朝堂全是梗 http://www.220book.com/book/6Y8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