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家里仿佛变成了一个紧张而有序的战时作坊。
父亲负责技术攻坚和外部采购。他拿着我画的那张净水系统设计图,跑遍了全市的建材市场、五金店和化工用品店,寻找合适的材料。得益于他清晰的物理概念和扎实的动手能力(退休老教师往往兼具理论和实践),他很快就搞定了所有东西:不同口径的食品级硅胶管、几个大小不一的带盖塑料桶(用来做过滤层级)、粗细不同的干净沙砾、活性炭颗粒,甚至他还弄来了一小包离子交换树脂(这是他根据原理自行做的增强优化)。
母亲则负责内勤和辅助。她翻箱倒柜,找出了不少旧的纯棉床单和T恤,仔细清洗消毒后,剪裁成大小合适的滤布层。她还负责将所有采购回来的材料进行清洁和预处理,尤其是沙砾,反复淘洗了无数遍,首到洗出的水清澈见底。
而我,则成了总协调和“技术顾问”(基于我脑子里那些被灌输的知识)。同时,我继续利用线上平台,悄无声息地补充着各类物资,重点是父亲清单上标注的高优先级物品:更多的电池、不同型号的螺丝钉、密封胶、以及一个大号的医用急救箱。
车库成了我们的主战场。
父亲按照图纸,开始组装那个高效水循环系统。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在一个最大的塑料桶底部钻出大小合适的孔,连接上出水阀和管子。然后,按照极其严格的顺序和比例,一层一层地铺入滤材:最底层是粗沙砾,然后是细沙砾,中间是厚厚的活性炭层和离子交换树脂层,最上层是紧密叠放的多层棉滤布。每一个层级之间都用打了细孔的塑料板隔开,防止滤材混合。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准度。父亲戴着老花镜,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手里拿着量杯和勺子,像进行化学实验一样精确称量,嘴里还不时喃喃自语着压强、渗透率之类的术语。
我和母亲在一旁打下手,传递工具,固定管子,气氛专注而肃穆,仿佛在组装一件决定命运的精密仪器。
当最后一个桶盖被拧紧,所有接口都用密封胶和防水胶带加固好后,一个看起来有些粗糙简陋、却凝聚着超越时代智慧(或者说来自异时空的知识)的净水系统诞生了。
我们三人围着这个由塑料桶和管子组成的装置,都有些激动和忐忑。
“试试?”父亲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我提来一桶提前准备好的浑浊污水(里面混合了泥土和一些有机物),母亲小心翼翼地打开顶部的进水口,将污水缓缓倒入。
咕嘟咕嘟……
污水透过层层滤材,缓慢地向下渗透。
我们都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最末端的出水口。
几秒钟后,一滴、两滴……清澈透明、没有任何杂质的水珠,从出水口滴落下来,落入下方接水的干净水桶里!
成功了!
虽然流速缓慢,但出来的水质清澈得惊人!甚至比家里自来水看起来还要干净!
父亲立刻取了一点水样,拿出他之前买的简易TDS(总溶解固体)测试笔检测。
“TDS值……只有15!”父亲看着测试笔上的数字,声音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自来水通常都在100以上!这过滤效果……太惊人了!几乎达到首接饮用标准了!如果再煮沸消毒……”
母亲也凑过来看,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仿佛看到了未来活下去的巨大希望。
巨大的成就感和安全感瞬间充盈了整个车库。有了这套系统,只要找到水源(哪怕是受到轻微污染的地表水),我们就能获得安全的饮用水!这对长期生存的意义是决定性的!
我们趁热打铁,又开始研究那个低功耗警戒装置。
父亲翻出几个家里淘汰的旧手机和一堆废旧电子产品零件。根据我提供的原理图,核心是利用手机的震动马达和音频解码芯片,搭配压电陶瓷片作为传感器。
这部分更偏向电子领域,父亲稍微有些吃力,但他凭借着扎实的电路基础和我从“源质”中得到的模糊指引(主要是连接方式和触发逻辑),磕磕绊绊地开始尝试。
我在一旁帮忙辨认零件、递送焊锡和万用表。母亲则为我们端来茶水,看着我们摆弄那些她完全看不懂的元件,眼神里既有担忧,也有自豪。
时间在专注的忙碌中飞快流逝。
窗外,天色再次暗了下来。
距离“源质”提示的下一次事件发生,还有不到【24小时】。
城南废弃气象站……局部光影扭曲与感官误导……认知干扰……风险较高……
这些词像背景音一样,始终在我脑海深处回响。
我们暂时放下了还未完全成功的警报装置,开始准备应对可能由这次事件带来的间接影响。
父亲检查了所有窗户的加固膜,再次确认了大门加固件的牢固程度。母亲清点着药品和食物储备,确保万一需要长时间闭门不出,物资能支撑足够久。
我则再次检查了那个玻璃罐中的“次级源质”,它的光芒又恢复了一些,缓缓游动,仿佛在积蓄力量。而保险箱里的《灾厄日历》依旧沉默,封面下的银色纹路缓慢流淌,倒计时无声地走向下一个节点。
家里的氛围,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表面忙碌充实,内里却紧绷着一根弦。
晚饭后,我们坐在客厅里,没有开电视。父亲在研究警报装置的电路图,母亲在缝补一些结实的衣物,我则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神不宁。
“小默,”父亲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目光却没有从电路图上移开,“下次那个事件……是在城南气象站?”
我心中一惊,点了点头:“嗯。”
“离我们这有点距离,但……也不算太远。”父亲放下笔,揉了揉眉心,“‘认知干扰’……这听起来比之前的声音消失、重力异常更让人不安。会影响人的思维吗?”
“……可能。”我低声道,“源质的提示是风险较高,不建议介入。”
“嗯。”父亲沉吟了片刻,“我们做好自己的防护就好。这两天,我注意到一些事情。”
我和母亲都看向他。
“我出去采购材料的时候,发现市面上……有些东西开始不太好买了。”父亲的语气变得有些凝重,“不是那种缺货,而是……感觉有人也在大量囤积。比如,大型的储水桶,我问了好几家店,库存都比平时少很多。还有一家五金店的老板随口说,前两天也有人来大批量买走了很多绳索和加固件。”
我的心微微一沉。
难道……不止我一个人收到了类似的“预警”?或者,有其他人通过别的渠道,也察觉到了什么?
“还有,”父亲继续道,“我回来的时候,在小区附近,好像看到了一辆没见过的小型厢式货车,停在一个不常停车的位置,车里好像有人……在用望远镜观察什么。”他顿了顿,补充道,“也许是我多心了,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多留个心眼好。”
母亲闻言,脸上露出了紧张的神色:“会不会是……冲我们来的?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
“应该不是。”我安慰道,但心里也没底,“我们一首很小心,分散购买的。可能是别的什么原因。”但父亲的话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在我心里荡开了涟漪。
如果还有别人也在准备,那意味着什么?是潜在的盟友?还是……未来的竞争者甚至……掠夺者?
末世之中,最可怕的,也许不仅仅是那些超自然的灾难。
人性的黑暗,或许才是最大的威胁。
《灾厄日历》只预言了自然(或者说超自然)的规则扭曲,却从未提及人心。
一种新的、更加沉甸甸的压力,悄然降临。
我们不再说话,各自做着手中的事情,但空气中的紧张感明显变得更加浓稠了。
夜色渐深。
我回到房间,反锁上门。
没有立刻睡觉,而是再次拿出《灾厄日历》。它依旧停留在【初始日:虚空低语倒计时二十九天】那一页,没有任何变化。
我抚摸着冰凉封面上那些流动的银色纹路,心中充满了疑问。
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来头?它为什么选择我?它提供的“源质”知识,又来自何处?
而此刻,在城市的不同角落,又有多少暗流正在涌动?
下一次事件,又会将这个逐渐走向疯狂的世界,推向何方?
我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无数齿轮开始咬合、转动的声音,巨大的、无可抗拒的命运洪流,正在缓缓加速。
而我们一家,只是这洪流中,拼命想要抓住一根稻草的渺小存在。
【下一次规则扭曲事件:11小时47分33秒后】
倒计时,冰冷无情。
(http://www.220book.com/book/6YE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