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晒得人发困,青藤中学的午休时间像被泡在温水里,安静得只剩窗外梧桐叶的沙沙声。林薇趴在课桌上,笔尖在数学题册上顿了顿——这己经是她第三次走神了,满脑子都是昨天值日生说的“最后一排空座位”,以及录取通知书上那句诡异的“未载明者”。
突然,教室角落的广播喇叭“滋啦”响了一声,电流声刺得人耳膜发疼。林薇猛地抬起头,全班同学也都停下了动作,互相交换着疑惑的眼神。按照惯例,午休广播该是舒缓的钢琴曲,可今天这动静,倒像是从旧磁带里榨出来的噪音。
“喂?喂喂?”一个模糊的男声试了试麦,像是总务处的老师,可不等大家反应,音乐突然响了起来。
那不是熟悉的旋律。调子沉缓,带着股旧时代的霉味,钢琴伴奏断断续续,像是有人在暗处磕磕绊绊地弹奏。女生们忍不住小声议论,前排的张萌凑过来对林薇说:“这是什么啊?从来没听过……”
话音刚落,一个苍老的女声加入进来,唱的是青藤中学的校歌——可林薇入学时学的校歌根本不是这个版本。歌词晦涩,唱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时,旋律突然扭曲,像是磁带被卡住了。
“这是老校歌吧?我奶奶说她上学时唱过这个!”后排的男生喊道。
林薇盯着广播喇叭,心里莫名发慌。
那歌声里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冷,尤其是女声的尾音,总像带着哭腔。
她数着段落,第一段讲建校历史,第二段颂师生情谊,到第三段开头“恪守校规,知行合一”时,歌声突然戛然而止。
没有任何预兆,连电流声都消失了,整个教学楼重新陷入死寂。
几秒钟后,各班传来此起彼伏的议论声。
林薇坐不住,起身走出教室——她想去广播室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刚走到一楼走廊,就看见负责校园维修的老校工李伯扛着梯子往广播室走。
李伯头发全白了,背驼得厉害,在青藤中学干了快西十年,据说见证了好几任校长更替。
“李伯!”林薇快步追上去,“刚才的广播怎么回事啊?怎么突然放老校歌,还半路停了?”
李伯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她时,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慌乱。
他左右看了看,才压低声音说:“同学,别问了,那歌不能放。”
“为什么不能放?”林薇追问,“是设备出问题了吗?”
“不是设备的事。”
李伯摇摇头,脸上的皱纹拧在一起,“那歌十年前就被封禁了,说是……说是出了事故。”
“什么事故?”
李伯的嘴唇动了动,像是想说什么,又突然闭紧了。
他扛着梯子往前走,脚步比刚才快了不少,只留下一句含糊的话:“别打听了,和你们没关系,总之以后再听到这歌,赶紧捂住耳朵……”
林薇站在原地,看着李伯的背影消失在楼梯口。
“事故”“封禁”“十年前”——这几个词像小石子一样砸在她心里,和录取通知书上的空白条款、教室里的空座位搅在了一起。
她抬头望向广播室的方向,三楼走廊尽头的那扇门紧闭着,窗户上积着厚厚的灰尘。
风从走廊窗户吹进来,带着梧桐叶的影子,在墙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有人在背后偷偷张望。
回到教室时,林薇发现自己的课桌抽屉里多了一张纸条。不是她的字迹,笔画歪歪扭扭,只写了五个字:“别听第三段”。
她攥紧纸条,指节泛白。
窗外的阳光依旧明媚,可教室里的空气却像是突然冷了下来。林薇下意识地看向最后一排的空座位,那把椅子孤零零地放在那里,椅背上似乎沾着一点若有若无的灰尘,像是刚刚有人坐过。
广播里的禁歌、老校工的警告、抽屉里的纸条——这一切都指向那个看不见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似乎和所有人都在回避的“第三十二条校规”,有着扯不开的关系。
(http://www.220book.com/book/6YF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