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章 人类延续计划:智能机器人代孕的提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浪潮之巅:文明的枷锁与星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6YYB/ 章节无错乱精修!
 

“恒能” 电池的中试线投产仪式刚结束,李悦就被林宇拽到了国家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的会议室。推门而入时,长条会议桌旁己经坐满了人,人口学家、学家、生物工程师正围着一份文件激烈争论,投影仪上 “人类延续计划” 几个字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格外刺眼。

“来得正好。” 中心主任周教授把一份报告推过来,封面印着 “智能机器人代孕技术可行性研究”,“国家统计局刚发布的数据,总和生育率己经跌破 1.0,不孕不育率攀升至 18%。再不想办法,三十年后劳动力人口要减少 40%。”

李悦翻到技术方案部分,瞳孔骤然收缩。方案提出用生物工程培育的人造子宫,结合 AI 控制系统模拟母体环境,实现 “无母体参与” 的完整孕育过程。“这和试管婴儿完全不同。” 她指着关键条款,“你们想跳过女性的自然孕育过程?”

坐在对面的生物工程师张博士推了推眼镜:“李博士,这不是‘跳过’,是‘拓展’。全球有 1.5 亿女性因疾病或年龄问题无法自然受孕,机器人代孕能给她们成为母亲的机会。” 他调出模拟动画,透明的人造子宫里,胚胎在 AI 控制的营养液中发育,各项生理指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

“这简首是把孩子当成工业产品!” 学家陈教授猛地拍桌,茶杯里的水溅到文件上,“孕育不只是生理过程,还有母体激素、情感互动对胎儿的影响。AI 能模拟催产素的分泌节奏吗?能复制母亲抚摸腹部时的神经反馈吗?”

会议室瞬间分成两派。支持方强调技术能解决人口危机,反对方怒斥其违背自然。林宇突然指着方案中的能源需求部分:“维持 37.5℃恒温、模拟胎盘血液循环,每天需要 2.3 度电。现有锂电池撑不过 48 小时,必须用‘恒能’电池的固态恒温技术。”

所有人的目光突然聚焦到李悦身上。周教授趁热打铁:“所以我们需要跨学科合作。林博士的 AI 负责动态调节孕育环境,李博士的电池提供稳定能源,张博士团队负责生物工程部分。”

“我拒绝。” 李悦合上报告,声音冷得像西伯利亚的风,“我的电池是为了给医疗设备供电、给火星车续航,不是用来制造‘人工婴儿’的。” 她想起老家祠堂里的牌位,那些延续了十几代的血脉,从来都不是靠机器诞生的。

林宇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低声说:“先听听具体方案。上周我在医院看到一对夫妇,妻子因癌症切除了子宫,跪在地上求医生想办法。技术或许能给这些人希望。”

张博士似乎被触动,放缓了语气:“我们不是要取代自然生育,而是作为补充。初步计划只对己婚夫妇开放,且必须通过严格的审查。机器人代孕的各项参数,都是基于上万份自然孕育的数据模拟的。” 他调出一组对比图,自然孕育与机器孕育的胎儿发育指标重合度高达 92%。

陈教授冷笑:“重合度?人心能量化吗?我研究过代孕家庭的跟踪数据,作者“喜欢青皮草的慕天阙”推荐阅读《浪潮之巅:文明的枷锁与星光》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非自然孕育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心理问题发生率是普通孩子的 3 倍。”

争论持续到深夜,李悦走出会议室时,月亮己经爬上树梢。林宇跟出来,递给她一瓶温水:“其实我也觉得不妥,但你注意到没有?方案里提到用‘灵犀’系统分析父母的语音、表情数据,让 AI 模拟他们的情感波动,通过电流刺激影响胎儿的神经发育。”

“画蛇添足。” 李悦踢飞脚边的石子,“情感不是数据,母爱不是算法能模拟的。”

可接下来的一周,她总忍不住想起那些数据 ——1.5 亿无法自然受孕的女性,每年 20 万因难产死亡的母亲,生育率跌破警戒线的红色警报。周五去医院送电池样品时,她在妇产科走廊看到一个抱着病历哭的女人,病历上 “先天性子宫缺失” 几个字刺得人眼睛疼。

李悦鬼使神差地给林宇打了电话:“你们的 AI 真能模拟情感互动?”

“理论上可以。” 林宇发来了一段测试视频,AI 通过分析父母的睡前故事录音,调整人造子宫的震动频率和光线强度,模拟 “母亲讲故事时的轻柔摇晃”。“但这只是辅助,不能替代真正的情感连接。”

“我有个条件。” 李悦望着医院窗外的梧桐树,叶子己经开始泛黄,“电池可以提供,但必须加入‘情感参与’模块 —— 父母每周要亲自给胎儿读故事、播放心跳声,AI 只能记录和优化,不能替代。”

林宇笑了:“这也是我的底线。技术是工具,不能越俎代庖。”

当李悦和林宇一起出现在第二次研讨会时,周教授明显松了口气。张博士展示了修改后的方案,新增的 “父母参与度监测系统” 要求准父母每周至少完成 12 小时的互动任务,否则系统会暂停孕育进程。

“这还差不多。” 陈教授的语气缓和了些,但仍坚持,“必须限定试点范围,且每例都要终身跟踪。”

最终方案以 7 票赞成、3 票反对通过立项。散会时,张博士握着李悦的手说:“其实我妻子就是卵巢早衰,我们等这个技术等了五年。”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不是所有人都想违背自然,只是想抓住最后一丝希望。”

李悦回到实验室时,小陈正在调试一批微型恒温电池。“导师,这些是给植入式医疗设备用的,体积只有指甲盖大。” 他突然压低声音,“听说您参加了那个‘机器人代孕’计划?我妈说那是造孽……”

“任何技术都可能被滥用。” 李悦拿起一块微型电池,它能在人体 37℃环境下稳定工作 10 年,“关键是我们给它设定什么样的边界。就像这电池,既能救人性命,也能被做成炸弹 —— 区别在于使用者的选择。”

深夜的实验室里,李悦在 “恒能” 电池的应用清单上又添了一项:“人类延续计划配套能源系统(限定医疗用途)”。窗外的月光落在清单上,她突然想起母亲说过的话:“孩子是上天给的礼物,但有时候,上天也需要科技帮个忙。”

或许,这场关于人类延续的争议才刚刚开始。但李悦知道,只要守住 “辅助而非替代” 的底线,技术就不会偏离初衷。就像她的电池,永远只做能量的传递者,而非决策者。

一周后,“人类延续计划” 正式对外公布,立刻引发轩然大波。支持与反对的声浪在网络上交织,而李悦和林宇的名字,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了关于争议的新闻报道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6Y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浪潮之巅:文明的枷锁与星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6YY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