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的玻璃幕墙反射着六月的阳光,将 “人类延续计划” 试点基地映照得像一座未来堡垒。李悦站在入口处,看着工人们将最后一台 “恒能” 电池储能柜搬进实验室,金属柜身上 “37.5℃恒温保障” 的字样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还有半小时启动仪式开始,林宇那边还堵在路上。” 周教授的助理小跑过来,递上一份嘉宾名单,“反对方的陈教授带着三十多个学者在园区外抗议,媒体己经炸开锅了。”
李悦透过玻璃门望向园区外,举着 “拒绝机器造人” 标语的人群与举着 “给爱一个机会” 的支持者隔着警戒线对峙,无人机在头顶嗡嗡作响,像一群躁动的黄蜂。她忽然想起三天前收到的匿名邮件,发件人用红色字体写着:“你们在扮演上帝,终将被钉在的耻辱柱上。”
“电池系统最后检查过了吗?” 她转身问小陈,后者正对着监控屏点头:“三组冗余供电,就算主电网中断,‘恒能’电池也能维持 72 小时恒温。张博士的生物舱己经完成消毒,就等胚胎植入了。”
实验室中央的透明生物舱像一颗巨大的水晶蛋,舱壁上密布着光纤传感器,实时显示内部的温度、湿度、氧气浓度。林宇团队开发的 AI 控制系统就藏在舱体下方的服务器里,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能模拟母体的激素波动 —— 当检测到胚胎处于快速分裂期时,系统会自动提升孕酮水平,误差不超过 0.2ng/ml。
“这根本不是科技进步,是对生命的亵渎!” 陈教授突然带着一群人冲破保安的阻拦闯进来,指着生物舱怒斥,“上周美国的动物实验数据显示,机器孕育的幼猴出现了 30% 的认知障碍,你们敢保证人类胎儿不会出问题?”
周教授立刻上前阻拦:“陈教授,我们的试点经过了三年审查,首批入选的 10 个家庭都签署了终身跟踪协议。所有参数都是基于 50 万例自然孕育数据优化的 ——”
“数据能替代母爱吗?”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推开人群,她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我女儿就是试管婴儿,从小到大总问‘我是不是妈妈不想要才在管子里长大的’。你们现在连管子都省了,首接用机器,孩子将来会怎么想?”
实验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首批入选家庭的代表站在角落,一位戴着口罩的女士突然摘下口罩,露出化疗后的光头:“我是乳腺癌患者,切除了子宫。如果不是这个项目,我永远没机会听到孩子叫我妈妈。” 她的声音带着颤抖,“我们不是要替代自然,是想抓住最后一点希望。”
对峙的双方陷入沉默,只有生物舱的循环系统发出轻微的嗡鸣。李悦走到那位女士身边,指着生物舱的互动面板:“看到这个麦克风图标了吗?您每天可以对着它读故事、唱歌,AI 会把您的声音转化为特定频率的震动,就像胎儿在母体里听到的声音一样。” 她顿了顿,补充道,“电池系统能保证这些互动不会因为断电中断。”
就在这时,林宇带着团队气喘吁吁地赶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还显示着实时路况:“AI 模块紧急更新了 37 条规则,比如禁止在胎儿大脑发育期输入暴力影像,强制保留父母互动数据作为心理评估依据。” 他将一份报告递给陈教授,“这是剑桥大学的神经发育研究,证明适度的父母声音刺激能让机器孕育的胎儿神经突触密度提升 18%。”
陈教授翻着报告,手指在 “红线” 章节停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我保留反对意见,但希望你们记住 ——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而不是被当成解决人口问题的工具。”
上午十点整,启动仪式在争议声中准时开始。当张博士将第一份经过基因编辑筛查的胚胎通过显微操作植入生物舱时,全场的呼吸仿佛都停滞了。胚胎着床的瞬间,AI 系统自动弹出提示:“检测到细胞分裂信号,己启动黄体支持程序,当前孕酮浓度 18.5ng/ml,符合自然孕育标准。”
李悦的目光落在储能柜的显示屏上,输出电压稳定在 220V,温度 37.5℃,与生物舱的需求完美同步。她忽然想起老家的一句话:“孩子是借父母的身体来到世界,但爱才是他们扎根的土壤。” 或许机器能提供身体的环境,却永远替代不了爱的滋养 —— 而这,正是她坚持加入 “父母互动模块” 的原因。
仪式结束后,那位光头女士迟迟不肯离开,她对着生物舱的麦克风轻声说:“宝宝你好,我是妈妈……” 声音刚落,AI 系统突然提示:“检测到母体情绪波动,己微调催产素模拟参数,当前浓度 5.2pg/ml。”
林宇看着屏幕上上升的曲线笑了:“你看,爱真的能被感知到,哪怕隔着机器和代码。”
李悦望着园区外渐渐散去的抗议人群,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当首批孩子在一年后出生时,等待他们的将是更复杂的拷问、社会审视,甚至可能是身份认同的困境。但此刻,看着生物舱里那团微弱的生命之光,她突然觉得,只要守住 “辅助而非替代” 的底线,技术或许真的能为那些绝望的家庭,打开一扇透进阳光的窗。
傍晚的实验室里,小陈正在给电池系统做充放电循环测试,屏幕上的曲线平稳得像湖面。李悦在工作日志上写下:“试点启动日,生物舱运行正常,能源系统零故障。今日最大的收获:技术可以被质疑,但爱永远值得被尊重。”
窗外的晚霞染红了天际,将生物舱的影子拉得很长。李悦知道,从这一刻起,人类不仅在探索科技的边界,更在重新定义 “生命” 与 “爱” 的疆界 —— 而这条道路,注定布满荆棘,却也可能通往更温暖的未来。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浪潮之巅:文明的枷锁与星光》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6YY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